宋立亭/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教师
与分享者对话
宋立亭/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教师
我们自己参与或观看论坛的方式,容易受到学校环境或生态的影响,是一定程度上的自说自话。这样的对话,虽然也会很精彩,但好像一群人都在屋子里,屋子里面的细节都看得很清楚,而对于这个屋子外部的环境或者是这个屋子处于社会中的哪个位置,则有些不明所以。所以我们需要有学校之外的视角,需要学校之外的专家来参与我们的论坛。
然而,这些专家如何参与论坛,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也经历着一些调整和变化。
最开始的时候,这些教育专家们是我们的“论坛嘉宾”,可“嘉宾”这个词似乎天然地有了一种权威感。而这会带来现场互动中话语权的失衡。我们见过这样的场景,在一个学校研讨会的最后,老师们齐刷刷地把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专家身上,期待着专家的结语,仿佛那才是一场研讨会的最终意义。又或者因为专家高屋建瓴的发言,让我们的老师感觉自己的话语不够精彩,于是一个个地开始沉默,互动的研讨会渐渐变成了专家的独家发布会。
这与我们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教师是学校的关键人群,这群人内心的观点、想法和现实的行动会对学校中的孩子产生最直接的、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希望“大家论坛”是这样的场域——可以点燃每个人的教育观点、汇聚每个人的实践想法、推动每个人的创新行为,让每一个人都能从中发展、成长、收获。
所以,我们的专家不再是嘉宾,而成为我们论坛的“第三只眼”,他们有时用幽默的话语搅动我们的会场,有时用智慧的观点启发着教师的思维,还有时轻轻地点睛着老师们的话语,升华着流动中的观点。
这样的身份与视角,把过去单向的专家讲老师听的研讨方式,变成了教师与专家之间的多向交流,民主开放的氛围中,彼此的话语在碰撞,变成鲜活的语言,涌现出老师们原创的想法与智慧。
我们的老师身在其中,感受到具有生命力的对话,而不仅仅是单向的观点输入;我们的专家也一次次地被老师的精彩演讲而深深吸引、感染,这种精彩从不意味着完美的准备、无瑕的报告,而来自于每个场域中的人们,抛开身份,不论是教师,亦或是专家,思想交锋间的起承转合,创意碰撞间的心领神会。
当我们的专家不再是话语的权威,他们开始成为资源,可以为教师提供适合的专业书籍,也可以变成疑问的追问者;他们开拓相邻的可能性,为教师们搭建专业对话的深入维度,激发更多的创意与灵感;他们开始成为伯乐,带着欣赏与微笑,发掘精彩的教育现场故事,与更多教育同行进行传播分享,让教育智慧的的共享半径扩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