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鲁迅文章的深层解析技巧

2017-09-13 07:23李桥平
青苹果·高一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技巧分析

李桥平

摘要 鲁迅先生的小说已成为我国文化的遗产,其中一些经典的文章作为典范频繁地出现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中,而且鲁迅先生的文章在初中的语文教科书中占有不小的篇幅并且起到重要的作用。虽然鲁迅先生的文章不仅有文采,还有深度,但是大多数的学生们却并不喜欢鲁迅的文章。甚至有小部分的学生们对鲁迅的文章是厌恶的。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们不能很好的领会到鲁迅文章的中心思想。学生们在解读鲁迅的小说过程中有很大的误区,主要是在解析鲁迅的文章时过分的强调了其政治思想的意义,忽略了文章本身的意义。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下深层解析鲁迅文章的技巧。

【关键词】深层解析;鲁迅文章;技巧分析

我国的文学史上有很多重要的文人,鲁迅便是其中的一位,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列入初中生必读的书籍,他的作品在初中语文考试中占了大量的分数。目前的初中语文中选取鲁迅文章的题材是比较多的,有部分的学生们就很难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们去思考,尽量做到能让学生们客观并理性地解读鲁迅先生的文章的内涵,并体会那个时代的文化内涵。

深层解析文章的中心思想的技巧主要是从两个大方面入手,其一是对鲁迅作品的分析,对他的生活时代背景的了解,从他的生活环境以及他本人的追求出发。其二是对文章本身的手法出发。下面我为大家做下简单的介绍。

1 对鲁迅先生的作品分析

1.1 从文章的题目出发

很多的时候,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灵魂所在,文章的题目在一定的程度上暗示了文章要表达的内容。在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时不要忽略了题目,要尽量做到结合文章的题目再对文章进行分析与解剖。我来举个例子,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文章的题目,我们可以大致猜测“三味书屋”和“百草园”跟鲁迅的生活有一定的关系,“三味书屋”很有可能就是鲁迅先生小时候读书的地方,读书的时光自然是枯燥又无趣的。而“百草园”应该会是个鲁迅先生游玩的场地。鲁迅先生用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做了对比,意义深刻而又含蓄。

1.2 从鲁迅先生的时代背景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

我们知道,一个作家的生活时代的背景往往对他的作品有重大的影响。而鲁迅先生作为文坛的巨匠,他的文章不仅具有他独特的自身语言特色和深刻的中心思想,而且他的大多数文章都是受当时的社会的影响比较大,大多文章都反映了那个年代社会的黑暗一面。鲁迅先生的文章一般是运用曲折又含蓄的表现手法来揭示当时的现实生活,往往是从多个角度去进行描写。

其一就是有关于鲁迅先生的求学经历,在鲁迅先生的好几篇文章中都有说明,因为战争的原因,所以,鲁迅先生选择的专业是医学也就是想要毕业之后很好地医治处在疾苦之中的人民。这也是鲁迅先生最初的梦想,想要在战争时期可以让人民群众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但是在鲁迅先生回国之后,看到的不是人民群众身体上的疾病,而是心灵上的疾病,医生只可以治疗病人的身体,但是却医治不了整个国家人民的思想。这就使得鲁迅先生不得不弃医从文,利用自己的文学创作来唤醒麻木、愚昧的中国人,正式鲁迅先生抱着这种救国救民的心态投入到文学的创作过程的。

其二就是作品的创作背景。鲁迅先生后半生都是生活在战争之中的,这就使得鲁迅先生所写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对国家的忧虑之情,就比如《藤野先生》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创作时期正是北洋军阀统治的时期,同时这个时候也正是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分离了二十多年之后的,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有所感悟,然后随手写下的。在解析这篇文章的时候,需要充分地了解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这样才可以更加深刻了解整篇文章想要表达的深层次的含义。

2 从鲁迅先生写作的手法来进行解析

2.1 在对人物形象的刻画

鲁迅先生作为人物形象刻画的大师,其大部分的作品中人物形象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灵活现的。就比如鲁迅先生的《故乡》这一篇文章,鲁迅先生将杨二嫂的形象刻画的传神,同时利用犀利的语言,将这个人物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2.2 语言的特点

鲁迅先生的语言具有深刻、令人警醒的特点,其对语言把握的程度极为精准。就比如在《孔乙己》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只用了寥寥数笔就将复杂的人物形象以及人物的心理描写出来,将整个社会风貌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2.3 文章中景物的描写

鲁迅先生对于景物的描写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写百草堂的时候,由低到高,由静到动。在写百草堂的植物的时候,鲁迅先生将园中的景观直接地呈现到人们的眼前,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在写到园中的动物的时候,鲁迅先生运用简短的语言,让人感觉到整个园中是寂静的,同时也是充满生机的。这些都体现了鲁迅先生对语言精准把握的特点。

3 结语

鲁迅先生的很多文章都有很高的文学艺术的成就。虽然时代在改变,我们教育的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但是鲁迅先生的写作特点以及思想的深度和写作手法直到现在依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多个方面以及角度来解读鲁迅先生的作品,要考虑当时时代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们解读鲁迅先生的文章,语文教师也需要在课下查阅当时的社会事件以及鲁迅先生的遭遇。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确保学生们可以精准地把握作品的内涵,了解文章刻画的人物形象以及特点,让学生们能真正体会文章反映的中心思想。讓学生们在试卷上看见鲁迅先生的文章时不再感到迷茫。

参考文献

[1] 丁春丽.回忆—鲁迅小说创作主体的心理内涵[D].辽宁师范大学,2015.

[2] 王海燕.鲁迅的黑暗体验与书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3] 廖诗忠.探归民族“新生”的活源——论鲁迅与先秦文化的深层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04.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新城中学)

猜你喜欢
技巧分析
网站服务器安全维护技巧
新课改下诗歌高效阅读方法初探
用提问点亮学生思维的火花
普通车床加工蜗杆的车削技巧分析
钢琴学习与钢琴弹奏技巧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新课导入的技巧探究
电影海报的视觉要素与色彩构图技巧分析
家具门店软装摆场的技巧分析
对称性在高中物理力学问题中的效用探究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