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凯雯
一、引言
中职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学习由普通教育转变为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由升学转变为就业,且毕业后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在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下,他们的心理问题有日趋严重之势。因此,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以及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二、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为了了解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笔者对目前中职生展开了一次全面的调查。本次采取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广州市几所中职学校的中职生进行调查。问卷调查采取无记名的方式,共发放500份问卷,已全部收回。对每一项所统计的结果采取了百分比的统计,以便更直观地观察、分析,并进行总结。
(一)学生学习及目标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学习及目标调查结果(见表1)
2.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兴趣。调查结果显示,仅有50%的学生对所学的科目感兴趣,也仅有52%的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满足。这些情况表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也就没动力。
(2)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1%的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学习时间,仅有23%的学生上课能聚精会神,有49%的学生遇到搞不懂的问题,不会主动请教老师或同学。另外,只有13%的学生有预习、复习的习惯,仅有33%的学生完成作业后会主动检查并修改。这些情况表明进入中职学校,面对学科专业性强、课程门类多、内容较抽象以及教师新的授课方式,大部分中职生常常感到无所适从或不知所措。
(3)学生目標不明确,对未来没有规划。调查结果显示,有43%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大致的规划,有52%的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甚至有51%的学生感到自己在混日子。这些情况表明大部分学生目标模糊,对未来没有规划,导致他们学习动力不足,甚至有一半的学生不是发自内心主动地学习。
(二)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人际关系调查结果(见表2)
2.调查结果分析
(1)与同学之间容易出现交往障碍。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0%的学生觉得人缘好,受欢迎,有47%的学生没有很多朋友;有78%的学生喜欢跟朋友交流沟通,但有45%的学生容易与同伴发生矛盾冲突;当与朋友发生矛盾冲突时,有68%的学生不愿意谦让,有40%的学生不懂如何化解矛盾。这些情况表明中职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缺乏技巧和方法。
(2)与教师缺乏交流沟通。对14、15、16三道题目数据进行比较,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大部分学生喜欢跟同伴交流,但不喜欢跟老师交流沟通。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老师和学生之间在年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所以看问题、处理事情的观点态度将会不一样。另一方面,中职学生有很多行为问题,经常被老师批评与指责,因此对老师有一种疏离感和抗拒感。一旦老师不能很好地处理与自己相关的事情时,便会产生敌对心理。然而,“亲其师,信其道”,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信任、尊敬老师,也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成长。
(三)学生情绪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情绪调查结果(见表3)
2.调查结果分析
(1)中职学生情绪不稳定,且不懂如何调节不良情绪。调查结果显示,有69%的学生认为自己情绪多变,有62%的学生心情容易受外界影响,有54%的学生遇到有点事情就急躁得坐立不安,这些数据表明,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情绪极不稳定,出现两极性。当出现不良情绪时,有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调节情绪,而采用极端的方式。
(2)部分学生对自己缺乏自信。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学生会怕被别人嘲笑或评批而隐瞒自己的意见,有30%的学生感到自卑,甚至有33%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仅有45%的学生对自己前途感到乐观。因为大部分中职生是中考的失利者,且多来自农村,生活经济水平较差,所以部分学生感到自卑,对自己缺乏信心。再者,社会竞争激烈,部分中职生因自己学历低而对自己的前途感到不乐观。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情绪,以及如何调节不良情绪,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四)学生适应性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适应性调查结果(见表4)
2.调查结果分析
(1)大部分学生适应性较差,抗挫能力较弱。在中职学校,教师承担的角色更多是一名指导者。在课堂上,教师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引导学生发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另外,课后时间教师基本交给学生自主安排。在这种自由空间较大的环境下,对于部分懒散、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学生来说,他们无法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因此,很多中职学校第一学期便出现部分学生退学、转学的现象。
(2)学生意志力不够坚强,不能战胜挫折。调查结果显示:54%的学生遇到难题,通常会避开它;在学习和玩发生冲突时,有78%的学生不会马上决定去学习;在教师给学生布置较难完成的任务,有45%的学生不会努力地完成;有43%的学生在遇到挫折时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情况表明部分学生意志力不够坚强,不能战胜挫折。生活实践表明,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如果意志力坚强,他们便能积极地采取行动战胜挫折。反之,意志力较薄弱的学生,他们优柔寡断,自信心不足,最后选择逃避,成为失败者。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加强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和适应性。
三、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运用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以文化知识灌输为核心,以追求高分为唯一目标的教育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发展。教师、家长常常以分数来评价学生,认为成绩好的是好学生,成绩差的是坏学生。因此,中职生便与“成绩差、坏孩子、没前途……”联系起来了。这种评价标准以及社会对中职生的偏见使得中职生容易出现自卑心理,甚至有学生认为自己是失败者。因此,教育者要从单方面评价学生转变为多元化评价学生,要从只重视学生的知识技能转变为重视学生情绪情感、意志、性格、动机等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要积极运用赏识教育,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适当地鼓励、表扬和肯定他们,帮助学生找回自信与自尊,这其实是一种爱的教育。endprint
2.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稳固持久的学习兴趣
中职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上课玩手机、睡觉、开小差等已成为普遍现象。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刻苦钻研,可以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挖掘自己的潜能。反之,没有浓厚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不高,学习也就没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教师可尝试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商务英语专业开展英语角、演讲比赛等活动;市场营销专业开展推销经营活动,组织学生到市场、超市推销商品;电子商务专业可在网上开通淘宝网账号,利用营销策略对产品进行宣传;数控专业可开展设计制作比赛。这不仅可激发学生稳固、持久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提高中职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从而使其适应岗位的变化要求。
3.引导学生准确定位,做好人生规划
中职生因为受年龄、生活阅历、社会经验等限制,他们一般无法正确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无法正确地自我定位。如介绍工厂一线工人的工作给数控班学生,很多学生会说:“让我们去当蓝领,不会吧!我爸妈花那么多钱培养我,就是想我当领导的。”这种不切实际的自我定位,使得学生好高骛远,不愿从底层做起,不愿脚踏实地做事。针对此现象,教师需引导学生对客观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准确定位以及确定发展目标。比如,让学会计专业的学生思考:分析会计这一职业的特点及前景如何;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技能;我与合格的会计人员要求还差多远;我与优秀会计人员的标准又有哪些差距;我的特長和爱好是什么;我和别人相比优势在哪里……只有立足现实、认清自己,才能准确地自我定位,确定发展目标,做好适合自身发展的人生规划。
4.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育人为本;育人大计,‘正心为本。”中职学校应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有计划、有措施地开展心理健康活动。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教师应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科渗透、心理辅导与咨询、心理治疗以及优化教育环境等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提高应付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和谐发展。同时,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职业心理健康教育,协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能力、职业价值观等,使学生面对现实准确定位,选择社会需求并与自己职业能力层次相适宜的职业,正确处理个人职业兴趣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
中职生正处在迅速发展趋于成熟的年龄阶段,但由于年纪较小,且受诸多因素影响,心理极不稳定,心理学家称之为“暴风雨时期”。因此,我们要及时采取一定对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价和悦纳自我,掌握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提高情绪调节能力,提高自信心和抗挫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赖晓红.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5.
[2]包炎兵.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3]李 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3.
[4]邹洪升.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