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依林与安徽

2017-09-13 16:07廖海业
党史纵览 2017年9期
关键词:家乡

廖海业

贵池跃骄子

姚依林,原名姚克广,祖籍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1917年9月6日出生于香港。姚依林在家中是“克”字辈,取名“克广”,“广”取意出生地点,也寄托着母亲对他的希望。他对在上海时曾借给他进步书籍的人——薏林印象深刻,所以在转移到冀东抗日根据地工作后,自改名为依林。姚依林幼年丧父,随母亲回内地后,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度过童年。1931年,14岁的姚依林在上海光华大学附属中学就读时,九一八事变爆发,上海抗日爱国运动风起云涌。他主动接受了进步学生的影响,怀着对旧中国黑暗腐败的不满,走进了上海学生抗日救亡示威游行队伍的行列。他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书籍,接触并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1934年,姚依林考入清华大学,经周小舟介绍加入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1935年11月,姚依林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北平学联秘书长、党团书记。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继占领东北之后,又入侵华北地区,整个华北危在旦夕。12月9日,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姚依林和黄敬、郭明秋、宋黎等在校的学生党员具体组织和直接指挥了数千名北平爱国学生,沖破国民党反动军警的阻挠,举行了一二·九、一二·一六两次学生抗日救国示威游行。随后,他们又带领2000余名学生运动的骨干南下宣传,到工农中去,与民众融合在一起,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吞并中国的阴谋,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亡主张,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1936年,姚依林调到在天津新成立的中共中央北方局宣传部,开始转为秘密革命工作。他利用姚氏家族在天津的特殊地位,协助编印北方局机关刊物《长城》,后来又负责学生工作,培养教育青年知识分子到农村中去,锻炼自己、教育人民、扩大影响。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姚依林继续以特殊身份为掩护,留在天津工作,先后担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中共河北省委委员、秘书长、宣传部长等职务。在此期间,他领导了通过天津的党员和青年学生数千人的撤离工作,领导恢复了天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组织和活动,积极参与组织和筹划冀东抗日暴动的准备工作。1938年7月6日,以港北起义为开端,总规模达20万人的冀东抗日大暴动在反动势力统治核心地带爆发。此次暴动规模大、来势猛,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在全国引起巨大震动。姚依林后来总结这次暴动时说:“主要依靠冀东党的力量,依靠开滦煤矿工人同志们的英勇罢工斗争,依靠八路军宋邓支队挺进冀东的有力支援,终于在1938年7月取得了冀东武装起义的伟大胜利。”他指出:“冀东人民在敌人残酷的镇压之下的这种坚决的斗争,与八路军孤军深入到敌人深远后方的英勇行动,在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史上,将永远是光辉的一页。”

1938年9月,姚依林奉命离开天津到冀东。11月到达平西抗日根据地,后担任中共冀热察区委委员、宣传部长。1939年7月,姚依林任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当时称北方分局)秘书长。在敌后艰苦条件下,秘书长工作十分辛苦琐细,日常事务异常繁忙。他全心投入,毫不懈怠,出色地完成了组织托付的重任。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在华北敌后,日军经常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扫荡”,反“扫荡”斗争极为艰苦。1941年秋,日军集中了10万人,采用“梳篦战术”,以密集队形,对晋察冀北岳地区进行残酷的大“扫荡”。姚依林率领晋察冀分局警卫、勤杂及文秘人员突围时,被敌人围困在乌王口西北一带的山沟里。大家露宿山野,每天吃生玉米棒子,不敢生火。七天七夜,吃得人人拉稀。马驮的电台也停止工作,与延安失去了联系。后来,在老乡的帮助下,找到敌人包围圈的一个缺口,得以突围脱险。

1946年5月,姚依林调任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工商处副处长,开始了长达47年在经济部门的领导工作。先后任晋察冀边区财经办事处副主任、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工商厅长、华北人民政府工商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姚依林长期担任国务院财贸部门的领导工作,先后在贸易部、商业部、中央财贸工作部、国务院财贸办公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担任领导职务。姚依林协助陈云等中央领导参与了国家若干重大经济政策研究、制定和具体组织实施。1973年11月,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停职的姚依林恢复工作,任对外贸易部第一副部长。他同外贸部其他领导同志一起,对“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进行了坚决抵制和斗争,为开辟出口货源、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恢复和发展对外贸易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在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日常工作期间,他坚决贯彻全面整顿的方针。在随后的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期间,他顶着巨大压力,极其艰难地维持对外贸易工作。1977年3月,姚依林任国务院财贸领导小组组长,1978年8月任商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姚依林任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他坚决拥护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认真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全党拨乱反正,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79年3月,中央决定在国务院设立财政经济委员会,姚依林任秘书长,他协助陈云、李先念坚决纠正前两年经济工作中的失误,认真清理过去在财经方面长期存在的“左”的错误影响,恢复党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优良传统,在调整国民经济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979年7月,在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上,姚依林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分管经济工作。此后,他还兼任了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引进智力领导小组组长。他主持编制和组织实施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第七个五年计划,主持编制了第八个五年计划。他十分重视加强重点建设,关注农业发展,多次强调粮食问题的重要。他一再强调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他积极参与了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和沿海地带的决策和实施工作,特别是为开发上海浦东倾注大量心血。

1987年,姚依林在党的十三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他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维护国家的社会政治稳定,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endprint

江淮望故人

姚依林出生成长、参加革命都不在安徽,久离故土,对他的祖籍的考证经历了很长时间。

1975年全国第一次农业学大寨会议期间,姚依林召见贵池县委书记赵新民,询问了贵池县梅街姚氏家族情况。因为到任不久,赵新民对情况不熟,答复回县后调查。回来后,赵新民专程到刘街公社刘街大队和姚街大队了解情况,并写了一份材料寄给姚依林。1976年12月,赵新民参加第二次农业学大寨会议期间,主动去拜望姚依林。姚依林很高兴地说:“所寄材料收到,以后有机会一定回家乡看看。”此时只知道姚依林祖籍在刘街公社,但刘街自古有“九刘十三姚”之说,到底是姚氏的哪一分支,还缺乏第一手材料。

此后,贵池县多方查找姚依林的家史。在刘街村一位老师家里找到了《姚氏宗谱》(1926年续修),但在谱上始终找不到姚依林的名字。后来,在一份1981年7月9日出版的《文汇报》上,有一篇《在一二九运动中寻找党的领导》的文章,文中提及“清华学生姚克广”。经细查,确定了姚依林在宗谱中的条文——姚公捷勋之子克广,乳名能官,字威谦,系民国六年(1917年)9月7日生。

随后,陆续查清姚依林上辈及同辈的有关情况。姚依林的父亲姚捷勋,学名国耀,字继之,号默斋,在清末先后任江苏候补道,上海巡警总局局长,广东警备处长兼省警察厅厅长等,卒于1917年,年仅37岁,留有二女一子:大女姚锦萱早逝;次女姚锦新居北京,于1934年留学德国,专攻钢琴,是我国最早走出国门,学习西洋音乐的女性之一;子姚克广,后改名姚依林。祖父姚桂林,一生无职,姚捷勋为其第四子。曾祖父姚绍翰,曾任江西永丰、赣县、万载三县巡检员,有补临江府经历。

后来,根据宗谱的记载,在刘街公社陆续找到了姚依林祖先的居住地和墓葬地。

1986年10月,国家冶金部黄金处处长姚谦到贵池视察金矿,顺路到姚氏家族看望,受到家乡父老的热情接待。乡、村干部请她回去后,向姚依林问候。回到北京后,姚谦专门写信给姚依林,汇报在家乡的见闻,并转告家乡亲人的问候,同时邀请他回家乡看看。1987年1月28日,姚依林亲笔复信說:“我原籍是安徽贵池,但因出生在外地,以后也从未到过贵池。县里的同志们和村干部,希望我能回去看看,这种心情我完全理解。感谢他们对我的问候与关怀。我已多年没有去过皖南,以后如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鸿鹄遥明志

姚依林工作十分繁忙,没有机会回到安徽,但是,他始终牵挂着家乡。

1948年,姚依林任华北人民政府工商部部长,在石家庄主持召开了华北工商会议,会议出台一些新政策,逐步纠正了土改工作中“左”的错误,政策实施后收到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党中央的充分肯定。后来,姚依林陪同时任华北局书记的薄一波到西柏坡汇报工作,在一个平房大院里,见到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这时,李克农走了进来。李克农是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当时担任中央调查部部长。李克农早就听说姚依林是清华才子,在华北工商部搞经济很有一套,又是安徽老乡,所以一见面就大声说:“你是搞财经的,我到安徽省去当省政府主席,你去当财政厅长去吧!”姚依林遇到老乡,也很高兴。当时,大家都心情舒畅,满怀建设新中国的豪情。李克农后来工作变动,没有到安徽上任,姚依林也没有到安徽当财政厅长,与家乡“擦肩而过”。

改革开放初期,安徽出现了大包干和“傻子”瓜子,在全国影响很大。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姚依林十分重视研究这些新情况,并给予了支持和鼓励。

1979年底,发端于安徽的大包干仍然没有“全国户口”,增产效果好,争论也很大。1980年4月,中央召开编制长期规划会议,由姚依林主持会议。他先召集中央几个综合部门的负责人,就会议准备解决的几个问题征求意见。在讨论粮食问题时,姚依林首先让时任国家农委副主任的杜润生先讲。杜润生认为,贫困地区要调那么多粮食救济,交通又不便利,靠农民长途背运,路上就吃了一多半,国家耗费很大,农民所得不多。他建议在贫困地区搞包产到户,让农民自己包生产、包肚子,两头有利。姚依林立即表示赞成。会后,姚依林到邓小平那里去汇报,胡耀邦、万里等在座。姚依林提到这个问题,说:“工业、农业都要甩掉一些包袱。农委同志建议如甘肃、内蒙古、贵州、云南等省,中央调给他们粮食很多,是国家很大的负担。可不可以考虑,对这些地区在政策上放得宽一点。地广人稀、经济落后、生活穷困的地区,索性实行包产到户之类的办法。让他们自己多想办法,减少国家的负担。”邓小平说:“我赞成依林同志刚才讲的意见。在农村地广人稀、经济落后、生活穷困的地区,像西北、贵州、云南等省,有的地方可以实行包产到户之类的办法。”这次谈话对打开甘肃、云南、贵州等地的局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5月31日,邓小平在另一次谈话中赞扬了安徽肥西县的包产到户和凤阳的大包干:“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邓小平的这两次讲话,肯定了包产到户,为中国经济改革找到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1983年12月6日,万里、姚依林听取国家工商局的工作汇报时,工商局负责同志反映:年广久偷税问题发生后,有一部分同志对他目前的经营规模很担心,提出要限制他。姚依林说:“现在全国个体户600万,不到1000万,我们是不主张限制的。现在比1949年少多了。”接着又说:“傻子瓜子偷税漏税不对。但他把瓜子炒起来了,迎春瓜子在后。以前有不少人炒,‘文化大革命搞光了。傻子瓜子不是坏事, 是拾遗补缺。再看一看。财政部门的税收要跟上去。”

仅此两例,可以看出,姚依林长期在中央经济工作第一线,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具有非凡的政治眼光,为改革开放事业行稳致远作出了重要贡献。

功满厚依林

1993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后,姚依林不再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职务。由于长期劳累,他的身体十分虚弱,百病缠身。但是,他深深铭记远方家乡的呼唤,下定决心抱病坚持回到从未谋面的家乡,走一走看一看。endprint

5月13日,姚依林偕夫人洪寿子在安徽省省委副书记杨永良的陪同下,乘车到达池州。池州地区、贵池市、刘街乡的领导同志到大渡口迎接。

车队行进在318国道上,沿途的乡亲们纷纷站立路旁,鼓掌欢迎。近乡情更怯,姚依林压抑不住恋乡之情,连连招呼驾驶员放慢车速,细细饱览家乡的秀美风光。陪同的领导向他汇报前面要到杏花村宾馆时,姚依林轻声吟诵起杜牧的《清明》,并且十分肯定地说,杏花村就是在贵池,《辞海》里标注得很清楚。梦里几时回故土,牧童遙指杏花村。他对家乡的依恋由此可见一斑。

杏花村宾馆里,一派热烈气氛。待姚依林安顿下来,地、市、乡的同志都迫不及待地向他汇报家乡的情况。秘书事先交代,姚老抱病在身,谈话不宜超过20分钟。也许是回家的兴奋,姚依林精神很好,面带微笑,边听汇报,不时插话。“前几年贵池人去找过我,当时我回答说‘等我退下来,我一定回去看看。当时我还在位上,又分管计划财经的,如果提出什么问题来,我怎么办?”“现在我退下来了,没权了,我就来了。吃你们一顿,抽包烟(笑),来敲你们一次竹杠(大笑),我就是这么打算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整个会见持续了近1个半小时。

5月14日,离开杏花村,姚依林夫妇在家乡领导的陪同下,来到齐山。此时的姚依林神采奕奕,径直来到岳飞雕像前,轻声吟诵岳飞在贵池留下的名篇: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山好水观未足,马蹄催趁月明归。随后,他又兴致勃勃地与夫人合影留念,与陪同的家乡领导合影。为了让姚依林看清家乡刘街、姚街的全貌,家乡的领导将他们夫妇领到九华山小天台处,指着山下群山环绕的梅街镇方向。姚依林拿起望远镜,俯视良久,连连点头,依依不舍。姚依林在九华山逗留期间,还参观了九华山佛学院及佛教文物珍品;多次会见池州地委、行署和有关方面的领导同志,听取家乡建设情况和长远规划,关心家乡的发展和建设,并为家乡题字“艰苦创业,振兴池州”,激励家乡人民奋发图强。

5月17日,姚依林夫妇带着深深的不舍离开池州。

在姚依林回乡后约1年零7个月,1994年12月11日,他在北京逝世。家乡的亲人们无比哀伤,以各种方式进行沉痛悼念。12月14日,池州地、市、乡的领导作为姚依林同志家乡代表专程赴京悼念。1998年10月底,由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行文安徽省委同意建造的姚依林铜像纪念园工程动工兴建,1999年4月全面完工。铜像全高2米。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铜像题词:姚依林同志。1999年5月15日,经中央批准,在池州城百牙山举行姚依林铜像揭幕仪式。当时,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姚依林家人及亲属,以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的领导都参加了揭幕。

百牙山铭刻赤子伟绩,清溪河永传姚老英名!

(责任编辑:徐嘉)endprint

猜你喜欢
家乡
家乡
我的家乡无限好
夏天的家乡
我爱我的家乡
家乡美等
家乡的早秋等
最美是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