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清 云南财经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 ◎高一虹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大学生与家长对“尊严死”“安乐死”的态度——基于联想组合分析和话语分析的考察*
◎陈艳清 云南财经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 ◎高一虹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本研究以在校大学生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以联想组合分析法(AGA)为主、访谈材料的话语分析为辅,考察了112对大学生和家长对死亡,尤其是“安乐死”“尊严死”的态度。研究发现,大学生与家长两代人的生命观存在一定差异。对于安乐死和尊严死,学生比家长持更宽容、更接受的态度,而家长对尊严死的法律和伦理更为关注。两辈人与死亡相关的语言呈现中,混杂着不同的文化观念。这或许说明,国人的死亡观正在代际交替中发生着变化,朝着向生命结束方式的选择更开放的方向发展;尊严死的倡导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安乐死;尊严死;死亡态度;联想组合分析;话语分析
死亡,是生命物质的自然现象,但在文化中常常披着神秘的面纱。尤其是在我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有谈死色变的感觉,或者即使偶尔谈起也是选择比较委婉、间接的表达。不过对死亡的研究广泛存在于各学术领域(综述见王景云,2016)。在西方社会科学领域,死亡研究广为关注的相关话题包括个人对死亡的态度、焦虑、死亡的意识、讣告及其社会功能、儿童与死亡、死亡的抉择等许多方面(Wilcox & Sutton, 1985)。
1.1 “安乐死”“尊严死”
“安乐死”一词源自希腊,字面意思为“好的死亡”。中国的定义是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百度百科)。其基本意思有两层:一是安乐的、无痛苦的死亡;二是无痛致死。目前,我国对于安乐死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法学、伦理学和医学领域(刘刚,2011)。不过,普通人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未必是清晰一致的。
“尊严死”概念始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最早用来形容濒死的绝症病人有权选择放弃治疗,选择顺其自然地结束生命。在中国,罗点点等人于2006年创立“选择与尊严”网站,这是我国第一家推广“尊严死”的公益网站。网站首页将“尊严死”定义为“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放弃抢救和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统;让死亡既不提前,也不拖后,而是自然来临”。七年后的2013年6月,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复兴医院、航天中心医院、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等多家单位发起,成立了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该协会旨在“承接和进一步履行尊重生命的使命,在‘选择与尊严’公益网站推广尊严死、生前预嘱等理念的基础上,扩大推广范围与深度,并致力于与之相关的缓和医疗学科、机构和制度的建立与推广”(“选择与尊严”网站)。随着时间推移,将有更多国人知道濒临死亡的患者有权利在最后放弃使用生命支持系统,选择离世时最大程度地保持尊严。不过国内对尊严死的倡导尚局限于民间,尚无法律规定尊严死的具体标准和执行依据(王蕾,2014)。尊严死倡导者亦宣称自己遵守“第一时间缄默”原则,不主动宣传。1由此,国人对“尊严死”概念和理念的了解究竟如何,持何态度,便成为值得关注的议题。
1.2 死亡态度研究
西方对大学生死亡态度的研究最早见于1936年Middleton的调查。该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死亡态度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825名受试大学生中绝大多数人很少想过死亡,即使想到也往往是与情绪抑郁、葬礼、失败、事故等因素有关,而且21%认为疾病是引起死亡的原因,51%认为可能因事故致死,仅有12%表示对死亡极为恐惧,而高达80%的人希望自己死后还能继续生活(Middleton,1936)。西方对死亡态度的研究关注点也从早期的负面死亡态度,如对死亡与濒死的恐惧和焦虑、死亡威胁、死亡逃避与否认,到后来的死亡接受等较为正面或较为接受的态度(陈四光等,2006)。
我国学者对于死亡态度也有一些研究,其中关于老年人的研究较多关注在医院就医者或住院患者。如董佩芳等(2008)的调查发现,老年住院患者对死亡持接受态度的人多于持排斥态度的人,而绝大多数人对死亡持模糊态度。性别、年龄、宗教信仰、参加葬礼等情况对老年患者的死亡态度无显著影响,但文化程度在中学、大专及以上的人,对死亡的接受态度显著高于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人。关注普通老年人死亡态度的研究还不多。
对大学生的相关研究较多采用大规模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其生命观、生死观,以及对生命教育的看法(如潘明芸、吴新平,2010;李芳等,2012;宋德新等,2012)。此类调查较为一致地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死亡是生命的自然规律、必然结局,能坦然面对。有的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学生会产生悲伤、恐惧等消极情绪,且女生比男生更容易感到悲伤、恐惧,但却愿意选择安乐死作为结束生命的方式(李芳等,2012;林雪松等,2012)。不过此类问卷调查的设计思路多为由上至下,即从研究者的角度去设想大学生可能有的观念,且研究视角多为高校行政或学生管理部门的思想教育者、德育工作者。自下而上从学生自身视角出发,开放性地考察其生死观的研究还很少。而死亡态度代际比较的研究就更鲜见。
1.3 词语的心理意义及联想组合分析方法
词语的心理意义并非词典定义,而是人对于特定词语(概念)的主观反应,它往往是与这个词语(概念)有关的活动、价值、使用目的、用途和个人体验等紧密联系的。这些意义有些可能是词典里没有的。与“客观”的词典意义相比,词语的心理意义更加丰富,更能表现人们的态度、观念、情感和行为倾向。
联想组合分析法(Associative Group Analysis,简称AGA)是由美国学者Lorand B. Szalay于20世纪70年代研发出来,用于测量群体的意识、态度以及价值取向的实证方法(Szalay & Lysne, 1970)。其形式是请调查对象就选定词语进行限时的词语自由联想,然后对联想所得词语进行归类,并参考联想顺序计算出分数。由此推断出对于特定人群,选定词语的哪些意义是主导性的。AGA是开放性的、自下而上的,以心理表征系统或认知的主观意象及含义为分析单位,是一种测量人类主观意识的比较灵活、开放的分析方法,在西方社科界有不少应用(Szalay et al., 1993, 1999)。我国也有学者将其用于词语的心理意义研究(如高一虹等,2003;计冬桢,2014)。由此,AGA也可以用来调查死亡相关概念对于不同群体的心理意义,或者说不同群体的死亡态度。
1.4 研究问题
本研究考察死亡及其途径选择对两代人的心理意义异同,或曰死亡态度的异同。研究问题是:
(1)大学生及其家长看到“安乐死”“尊严死”词时,联想到什么?
(2)“安乐死”“尊严死”对于大学生和家长的心理意义有何异同?(大学生、家长对“安乐死”“尊严死”的态度有何异同?)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112名大学生及其家长,来自昆明、北京、西安、福建、大连的普通高校(表1)。抽样方法主要为滚雪球以及方便抽样。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续表
学生家长人口学特征人数(%)人口学特征人数(%) 生源地2东北地区8 (7%)居住地东北地区8 (7%) 中部地区25 (22%)中部地区25 (22%) 东部地区43 (38%)东部地区43 (38%) 西部地区37 (33%)西部地区37 (33%) 专业自然科学11 (10%)职业公务员13 (12%) 社会科学39 (35%)专业技术23 (21%) 人文科学62 (55%)办事人员2 (2%) 年级大一大二35 (31%)商业服务业24 (21%) 大三大四54 (48%)农林牧副等19 (17%) 硕士生23 (21%)生产运输设备操作4 (4%) 其他15 (13%) 无固定职业12 (11%)
由于死亡这一话题具有文化禁忌性,且样本采集要求代际对应,需要家长配合,有一定难度,因此不宜考虑样本的分层代表性。由表1可见,参与者的人口学特征并不十分平衡。例如女生比例、人文专业学生的比例较大;非独生子女偏多;来自中小城镇的学生比例较大;家长样本的文化程度85%属于中等或以下水平。
2.2 研究方法与过程
AGA词语采集工具的设计、试测、修订于2016年3月至6月完成,材料的正式采集实施于2016年6月至9月。我们首先邀请研究对象在自愿基础上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然后按AGA操作要求,请他们分别对“死亡”“安乐死”“尊严死”做1分钟自由联想,写下联想到的词语。对于不熟悉“尊严死”概念的参与者,我们提供了来自“选择与尊严”网站的“尊严死”定义。子女部分的材料采集由研究者在与受试约定好的时间、地点集中实施或单独实施。家长的AGA词语采集由于直接接触不便,由学生受试者帮助完成,学生按照研究者打印好的书面操作说明,当面或者通过语音通话对自己的家长之一进行采集。
数据处理的步骤如下:
(1)将每个人自由联想所得词语,按出现顺序输入EXCEL,保存为词语及位置列表。
(2)依据词语的先后顺序,为每个词赋予分值:第1至12个词赋予的分值分别是6,5,4,3,3,3,3,2,2,1,1,1。第12个词以后的词以0分计。每个词的位置对应一个得分,样本中出现几次就有几个得分,最后加总得出该词语的总分(Szalay & Deese, 1978; Kelly, 1985)。
(3)在内容分析基础上对词语进行归类,归入各个刺激词有关的范畴和子范畴。范畴及其子范畴相互独立,做相应编码(两位研究者独立完成,初次编码重合率为90.9%,意见不同的经商议后达成一致)。统一分类标准后,按照死亡近/反义词、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等范畴对所有词语进行分类、组合,并计算出每一个范畴辖域内所有词项的分值总合。
(4)对两代人各主要范畴及子范畴的得分进行卡方检验,考察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参照Peterson和Martin(2003)的研究,首先计算出家长、子女各范畴的理论值(用某刺激词单个范畴观测值的得分总和乘以不同刺激词在同一范畴观测值的得分总和所得之积,除以不同刺激词所比较的范畴得分之和),然后再用EXCEL的统计工具CHITEST进行单向卡方检验,显著性水平定为p≤.05。
(5)在统计结果基础上,对参与AGA的部分学生进行三组焦点小组访谈,听取学生对其与家长“安乐死”“尊严死”联想之异同的解读。访谈对象共17人,第一、二组分别有6人、8人,各为50分钟左右的当面访谈;第三组3人,为18分钟的微信语音访谈。之后对录音转写文本进行了与AGA相对应的主题式话语分析。根据Schiffrin (1994)对“话语分析”较宽泛的定位视角,主题分析也可视为话语分析的一种形式。对于统计数据得出的“硬的”结果,主题分析可以从“软的”角度提供补充和挖掘。
3.1 语义联想类别及两代人总体情况
共发放学生与家长配对问卷145套,回收125套,其中有效卷112套,有效率77.24%。以单个词汇出现一次为一词频统计,包括重复的词在内,学生版和家长版分别收集到1948、1399个词。我们对三个刺激词“安乐死”“尊严死”“死亡”的联想词汇进行了分类整理(“安乐死”分类见表 2,其他两词的范畴基本相同),计算了各主范畴及子范畴得分(主范畴比较见表3)。
表2 “安乐死”词语联想的主范畴及其子范畴
表3 学生与家长主范畴总分及卡方检验一览
* p≤.05
3.2 两代人对“安乐死”“尊严死”的联想比较
3.2.1 “死亡”联想:家长的消极情绪弱于学生
在对“死亡”的联想中,在死亡近义词、认知和情感三个范畴上,学生比家长得分高,而态度和行为范畴,家长(态度125,行为146)略高于学生(态度63,行为116)。家长正面态度多于负面态度,家长正面态度得分最高的词语分别是“顺其自然”(30)、“接受”(10)、“珍惜”(9)。行为范畴上,负面(149)大于正面(65),家长想到的负面词语主要是“哭泣”“牵挂”“拒绝”“逃避”等。
汉语使用者要意指“死亡”,可以直接用“死”“死亡”等禁忌语,也可以用委婉语(余镜熹、何超英,2011)。本研究收集的死亡近义词有119个(排除了主范畴中仅有的反义词“生命”),不过直接表达仅有“死亡”“死了”两个词,其余均为间接表达,包括带有文学意味的“凋零”“枯萎”,口语化的“走了”“老了”,对英雄表示尊敬或者怀念的“牺牲”,宗教用词“圆寂”“安息”等。这些近义词负载着明确的民族文化信息(王喆扬,2014)。
对“死亡”情感子范畴卡方检验显示,负情感子范畴上学生得分(814)与家长(508)有显著差异(df=1,χ2=5.94);家长对“死亡”的消极情绪反应小于学生。对“死亡”心理意义的比较,为我们进一步考察“安乐死”“尊严死”联想的代际异同提供了参照。
3.2.2 “安乐死”联想:学生的情绪反应更丰富
图1 学生与家长“安乐死”联想的代际比较
在对“安乐死”的联想中,学生在近/反义词、认知、态度、情感、行为和法律/伦理六个范畴的得分高于家长,不过只有情感维度的差异达到显著(df=1,χ2=9.16),即学生比家长对“安乐死”的情绪反应更为丰富。在相应子范畴,学生的积极(348)、消极情感(247)得分均高于家长(积极222,消极155),但未达到显著。
在小组访谈中,学生对此代际差异的解读是,家长年龄大,经历多,信息源广,因而对关乎死亡的话题反应更为理性,较少情绪反应(S1)。“家长年龄决定着他们所见所闻更广,看事情的观点是不同的。他们可能在经历中看淡了许多事,所以情感可以说很冷静”(S16-1)。“学生和家长接受的外界信息的影响。比如说信息传播方式的不同,接受的信息量不同,对于安乐死,家长是从几十年的生活阅历来分析,学生则是从所接受的知识中理解,生活经历远比书本更复杂”(S16)。作为研究者,我们认为,学生对情感反应丰富度的经历解读有一定道理,不过较为表浅。还应注意到,对“安乐死”的情绪反馈代际差异与“死亡”相似,都是学生高于家长。家长的“冷静”有可能是对研究的参与投入和反应速度不及学生,但也不排除是他们对于死亡相关情绪特别是负面情绪有更多防御和掩盖。特别是家长的数据主要是子女通过电话采集的,他们可能会有意无意在子女面前减少死亡相关的情绪暴露。
3.2.3 “尊严死”联想:家长更关注伦理/法律
与“安乐死”情况相似,在“尊严死”联想的绝大多数范畴,学生的得分都高于家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一个例外是,家长在伦理/法律范畴的得分(71)高于学生(21),差异显著(df=1,χ2=8.64)。即,家长对“尊严死”法律和伦理议题的重视胜过其子女。
图2 学生与家长“尊严死”联想的代际比较
关于家长对于“尊严死”的反应,学生表示:家长虽然不了解甚至没听说过“尊严死”这一概念,但听到子女念了研究者的解释之后,整体上还是很支持尊严死的。他们觉得“尊严”二字是应该强调的,“对于尊严,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应看得更重一些”,因为“至少在尊严和道德这一块上是比较人性、比较人道的”(S12-1)。但是与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学生相比,家长的道德观念更加传统,对伦理的关注更多:“家长应该是传统一点,考虑关于道德啊,或者伦理方面就是应该多一点,但是我们可能就不太想到”(S10-1)。“学生伦理方面要低一点,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吧”(S17-1)。作为研究者,我们认为,学生和家长整体上态度趋同,赞同人的生命“尊严”。他们之间的一个区别可能是,学生更多从理念上思考,认同对个人自主权的尊重;家长更多从现实操作层面思考,考虑到伦理和法律的挑战和困境。
3.3 “安乐死”与“尊严死”的心理意义比较
3.3.1 学生之“安乐死”“尊严死”心理意义比较
学生对“安乐死”与“尊严死”的联想中,只有态度范畴的得分(“安乐死”155,“尊严死”427)有显著差异(df=1,χ2=3.92)。即,学生对尊严死的关注胜过安乐死,尽管他们对二者的态度都趋于正面。在行为倾向范畴,尽管“尊严死”与“安乐死”并无显著差异,但其子范畴正倾向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安乐死”140,“尊严死”207;df=1,χ2=5.90),学生对尊严死似有更积极的行为倾向。
访谈显示,“安乐死”与“尊严死”对学生的心理意义是不太一样的。前者是被动、无选择、针对罪犯的,是“被强制结束个人生命的过程”,而后者则是“一种满足自己心愿的过程”;二者是“被动与主动的关系”(S1-2)。其次,学生用“尊重”“自由”来解读“尊严死”蕴涵的价值观,对其更为认同。他们强调被“尊严”二字吸引,尊严死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S3、S4、S10等),而且人的生命应该有一个完整的过程(S6-2),“虽然安乐死能让他少一点儿痛苦,但是从人整个生命来说是有遗憾的,就是说死者他自己没有经历完整的人生”(S3-3)。这里隐含的意思可能是,尊严、尊重包括对本人持续或放弃权利的尊重,对生命完整性的尊重。有学生将“自由”与“尊严”联系起来,并认为对尊严死的偏好,是与他们认同的90后大学生“爱自由”的特征有关:“90后就是爱自由爱得疯狂的那种,所以安乐死跟尊严死,可能就是倾向选尊严死更多,因为他们可以自由”(S4-1)。还有一些学生用“要面子”来解释对尊严死的偏好:“90后来说,就是现在的人来说,不管走在哪里都特别要面子,所以他们死了最后一刻也是想保持一点尊严,这是一种社会倾向”(S2-2)。“不想走得太难看”(S6-2),“死也要死得好看一点”(S2-3)。
对于“安乐死”与“尊严死”的行为倾向,受访学生更多强调了二者的共性,以及选择的具体情境:“不管是安乐死还是尊严死,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一定要尊重死”(S11-2)。二者不是对立关系,如果必选其一,要看具体情况灵活处理:“既可以选择安乐死,也可以选择尊严死,根据自己情况的不同,选择也不同”(S10-2)。此外选择也应考虑亲友意愿:“每个人不是一个独立的人,上面有父母,下面有孩子,有自己的亲人,或者好朋友,这些他都是有联系的,不能说是只照顾自己的意愿,可能他们的意愿也是重要的”(S10-3)。
上述材料显示,这些90后大学生,对于安乐死、尊严死的态度是一致趋于正面的。不过他们的死亡话语在文化观念层面是中西混合的。一方面他们强调偏向西方价值观的个人“自由”“选择”,另一方面也强调本土文化传统中的“面子”和家庭、社会“联系”。这也间接揭示了“尊严死”推广可以借鉴的文化资源。
3.3.2 家长之“安乐死”“尊严死”心理意义比较
在父母的词语联想中,“安乐死”与“尊严死”仅在情感、法律/伦理主范畴上有显著差异,均为“安乐死”高于“尊严死”;其他主范畴无差异。子范畴层面,消极情感上有显著差异,“尊严死”高于“安乐死”;在行为倾向上,“尊严死”的积极和消极倾向均显著高于“安乐死”(表4)。
表4 家长对“安乐死”和“尊严死”的态度比较
* p≤.05
由此看来,家长的联想似有矛盾性:一方面对“安乐死”的法律/伦理和情感反应比“尊严死”更丰富,似乎更关注,消极情感也更少;另一方面“尊严死”似乎比“安乐死”引起了更多的积极和消极行为倾向反应。虽然我们没有直接的访谈材料解读家长的心理,但是学生访谈所言也提示了一些可能:首先,矛盾性可能与家长对概念并不清晰一致的理解有关。对于“安乐死”,有些父母觉得其实施对象仅限于那些犯了罪并且应该“在法律上执行死刑的人”(S12-3),也有些父母谈到针对痛苦的重病者实施(S3-4)。对于“尊严死”的理解就更缺少清晰一致性,虽然也有家长认为是适合正常人的,因此区别于“安乐死”(S12-3),但普遍情况是家长的了解较少,或者完全陌生:“其实我的父母也不知道这两个词到底有什么区别。给他们解释了一遍,他们也好像很模糊的感觉”(S17-2)。“我爸爸妈妈因为文化不高嘛,他们可能对安乐死有了解,但是对尊严死就不太了解”(S1-4)。“因为认知比较少,所以他们在情感方面就不太支持这个‘尊严死’,不是因为说他们不支持就是打心底里不支持,而是因为他们对‘尊严死’不了解”(S1-5)。人们对于不了解的事物,特别是关乎生死的决定,的确容易产生情感上的焦虑、担忧和排斥。
其二,父母一辈在观念上也是多元的乃至矛盾的,也有出于不同视角的现实考虑。一方面,他们受传统文化观念影响,认为“有病就一定要治”(S5-2),生命可延续就需延续,否则就是违反伦理的。少数父母尚未听过、想过“安乐死”“尊严死”的话题(S5-2)。由此,无论对安乐死还是尊严死都持排斥态度。还有些人从相对现代的生存权利、法律和伦理视角反对生命的结束或放弃:“如果不实施安乐死,他可能多活一天,一个月。你如果让他实行安乐死,就相当于在某一种程度上,变相地剥夺了他生存的权利”(S11-4)。在中国情境,“既然国家不允许,那么安乐死应该是有悖伦理的”(S8-1)。同理,“可能‘尊严死’听上去没有违法,但有些人可能就觉得它违法,不符合他的人生观”(S4-2)。他们害怕“可能有些比较自私、贪婪的人,会打着‘尊严死’的名义,说尊重他,其实是不太想再花精力、时间去给那些生病的人治”(S5-1);担心有些病人家属“想脱离这个负担,甩了这个包袱的时候,他可以让那个人自然而然选择去死亡,就比如说他家里确实穷,他没有办法去承担那个医疗费了”(S1-6)。
另一方面,有些家长支持安乐死、尊严死,首先是出于减轻痛苦的人道考虑。有时这与其自身经历有关。一位其父母经历过亲人病逝、车祸伤亡的学生提到,父母“比我们看到生命更多。生了重病的,还有那种车祸的,已经很严重的情况下,然后一直为他坚持治疗,最后他还是走了,但是剩下的那些治疗当时其实是很痛苦的。他们就对……‘安乐死’更支持一点儿”(S3-4)。其次,有些家长在考虑到自己生命的结束时,可能会为孩子、家庭减少负担,而选择尊严死。一位学生转述家长的原话:“选择尊严死的话,更多是为家里面的人着想的”(S12-4)。此外,对于许多对“尊严死”不甚了解的人来说,“尊严”这个词语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尊严死的话,听到这个词,给人的感觉就是勇敢,挑战生命。会让人联想到尊敬,死了后别人也会尊敬你的感觉,可能大部分人都会对这个词更积极一点,行为上也会更倾向这个”(S17-2)。
上述间接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与大学生有所不同,家长对“尊严死”“安乐死”的理解较为模糊,对“尊严死”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是被吸引、愿意尝试,另一方面是担心和怀疑,特别是在法律和伦理层面有疑虑。他们的态度凸显了传统与现代文化观念的并存、交织和碰撞。
本研究以基于词语联想的AGA为主,辅以访谈的话语解释,考察了“安乐死”“尊严死”对于112对大学生及其父母的心理意义。学生和家长的态度在联想到的词语范畴、联想词语的分布以及积极与消极词语的分布方面,有很多相近之处;学生的整体反应也多于家长。研究也发现了两代人之间的差异。在对“安乐死”和“尊严死”的态度上,学生比家长持更宽容、更接受的态度,而家长对“尊严死”的法律和伦理更为关注。这一结果与过往针对大学生的较为开放的死亡态度研究结果(李芳等,2012;林雪松等)基本吻合,但增加了代际异同的揭示,并发现了较多矛盾性。这一结果或许说明,我国的死亡观正在代际交替中发生着变化,朝着对尊严死、安乐死更开放的方向发展。在对学生的访谈中,可以直接、间接地看出两代人的死亡态度中混杂着中与西、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价值观。学生较为一致地支持尊严死,但他们对于“自由”和“面子”的珍视,似提示了尊严死可能借鉴的多重文化资源。家长对于“尊严死”呈现了矛盾态度,他们对于聚焦于“生存权”的法律和伦理关注,或许揭示了“尊严死”之推广面临的主要挑战。为了更好地尊重生命及其质量,未来我国需要拓展死亡相关话语及其研究。
本研究的样本在人口学变量的分布上并不平衡。研究并未采用跟踪设计,对家长的AGA数据采集是通过其子女间接进行的,其结果的解读也没有直接访谈家长,主要来自子女本人的理解及转述,具有局限性。理想的方法是以相同的方法访谈几代人,比较其死亡话语。另外,刺激词“尊严死”并非一个广为人知的概念,这对AGA方法也提出了效度的挑战和进一步探索的必要。更系统深入的探索还有赖今后的研究。
感谢所有学生和家长参与者;感谢张建社、任小华、李桂东对试测及问卷修订的帮助和建议,感谢以下师生给予的材料采集帮助:王非、李九华、王萍、冯麟、张俊丽、张莹、李红娇、杨曙光、周颖素、王友林、丁木森、徐春梅、袁明钰、朱云韬、任亮等。
① 罗点点谈尊严死:期望每个人的权利得到同等尊重。凤凰资讯,2013年8月28日。来自:http://news.ifeng.com/a/20130827/29073827_0.shtml。
②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划分,我国经济区域包括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包括:内蒙古西部、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东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详见:http://www.stats.gov.cn/ztjc/zthd/sjtjr/dejtjkfr/tjkp/201106/t2011 0613_71947.htm。
Kelly, R. M. 1985. The associative group analysis method and evaluation research., 9: 35-50.
Middleton, W. C. 1936. Some reactions toward death among college students., 31(2): 165-173.
Peterson, M. & S. S. Martin. 2003. Associative group analysis: A tobacco prevention case study., 9(2): 32-49.
Schiffrin, D. 1994.. Oxford: Blackwell.
Szalay, L. B. & J. Deese. 1978..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Wiley.
Szalay, L. B. & D. A. Lysne. 1970. Attitude research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20: 180-200.
Szalay, L. B., A. Inn, J. B. Strohl & L. C. Wilson. 1993. Perceived harm, age, and drug use: Perceptual and motivational dispositions affecting drug use., 23(4): 333-356.
Szalay, L. B., J. B. Strohl & K. T. Doherty. 1999.. NY: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
Wilcox, S. G. & M. Sutton. 1985.(3rd ed.). Palo Alto and London: 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陈四光、金艳、郭斯萍,2006,西方死亡态度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第1期,65-68页。
董佩芳、沈晓如、金莉莉、陈琴蓝、杨燕、吴美蓉,2008,216例老年住院患者死亡态度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第1期,84-86页。
高一虹、颜静兰、陈向一、夏季梅、郭赛华,2003,“非典”一词心理意义的跨地区比较——对京、沪、穗、港、台大学生的调查,《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1-10页。
计冬桢,2014,“阿姨”称谓的认知发展:基于“联想组合分析”的研究,《语言文字研究》,第4期,44-50页。
李芳、刘彤、胡正娟、李洋、焦光源,2012,大学生生死观调查研究及生命教育的思考,《中国青年研究》,第11期,93-96页。
林雪松、钟健敏、梁涯飞、黄琼真、刘茂玲,2012,广东省大学生死亡、自杀态度及死亡教育需求调查,《医学与社会》,第10期,79-81页。
刘刚,2011,安乐死与生命的尊严:国外安乐死研究的新理路,《南华大学学报》,第3期,22-25页。
潘明芸、吴新平,2010,大学生生命观调查及对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思想教育研究》,第2期,129-132页。
宋德新、李鑫、张家玥、钱淼华、陈洁、潘红岩、张家玮,2012,大学生生命教育调查研究——以天津市部分高校为例,《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68-70页。
王蕾,2014,尊严死:死活都要有尊严,网易新闻,http://view.163.com/special/reviews/death1106.html.
王景云,2016,死亡话语研究综述,《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2期,1-7页。
王喆扬,2014,作为非等值词的“赡养”在中英文化中的对比,《文教资料》,第22期,34-35页。
余镜熹、何超英,2011,汉语死亡禁忌语杂议,《国际汉语学报》,第1期,223-230页。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Attitudes towards Death with Dignity and Euthanasia:A Study Based on Associative Group Analysis and Discourse Analysis
Chen Yanqing,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ao Yihong, Peking University
Using Associative Group Analysis (AGA) as the primary method and analysis of interview discourse as the supplementary,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attitudes of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towards euthanasia and death with dignity. Participants were 112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Results revealed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enerations regarding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death and dying. The students appeared to be more positive about euthanasia and death with dignity, while their parents expressed more concerns about legal and ethical issues relating to death with dignity. Mixed cultural values were found in the two generations’ choices of words and related discourses. Su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views of death and dying in China are perhaps undergoing intergenerational transformations, towards a direction more open to choices of death. The promotion of death with dignity in China is facing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euthanasia, death with dignity, attitude towards death, Associate Group Analysis, discourse analysis
高一虹
联系地址:北京市(100871)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
电子邮件:gaoyh@pku.edu.cn
陈艳清,女,云南财经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外语教学。高一虹,女,北京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