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颖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
事实理当“雄辩”——网络英语新闻标题比较分析*
◎叶颖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
相对于西方主流英文媒体在网络英语新闻传播中体现的特点,当前国内网络英语新闻标题的研究需进一步深入。本文在这方面做一努力,尝试依据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并从西方修辞学角度,分析身处国际新闻场域的中国媒体和美国媒体分别掌握的资本和实施的修辞策略。本研究以,, CNN和等中美主流媒体有关“占中”事件的网络英语新闻标题为语料,提出相对于美方目前所采取的报道策略,中方在国际新闻报道惯习上存在的问题,指出中方应更充分利用“情”“理”“威”三大修辞资源,善用语言符号资本,力求提升其在国际新闻场域中的地位。
社会实践理论;“占中”;新闻标题;修辞学
人类的繁荣发展伴随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也自然伴随着社会实践相关理论的发展。在西方社会实践理论发展过程中,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现象学和结构主义等理论,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自布迪厄在《关于电视》一书中以该理论为基础提出“新闻场域”这一概念后,国内新闻学界涌现不少相关主题研究,但多数研究对社会实践理论这一完整体系有断章取义之嫌。它们或仅以“新闻场域”这一概念为噱头,呈现与该理论体系并无直接相关的思想(谢静,2008);或宏观地阐述新闻场域中资本和生产惯习对新闻场域建构的影响(张志安,2010);或单独以新闻场域中的新闻惯习为工具分析新闻生产过程(杨雨丹,2009)。鲜有研究将社会实践理论中场域、资本与惯习之间的内在联系同具体新闻实践相结合,至于将这一理论用于对外新闻报道的研究更是遍寻不着。另一方面,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新闻越来越成为影响受众的重要平台,因而也成为中国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而网络新闻的超链接特点则决定了新闻标题在网络这一媒介中的重要性更甚于传统纸媒。遗憾的是,纵观国内学界有关西方网络新闻标题的相关研究,仍停留在“字数少且常用省略、短小词、缩写词和节缩词”等基于语言基础层面、与纸媒英文报道研究几无二致的结论(谢芳,2011;叶蔚萍、林雨轩,2013),缺乏实际指导意义,且所选译例并未与时俱进,可能对国内外宣工作造成反效果。
有鉴于此,本文以《中国日报》()、《纽约时报》()、美国广播电视网(CNN)和《华盛顿邮报》()等中美主要媒体网站为平台,选取2014年9月28日香港“占领中环”事件正式开始至12月11日香港警方“金钟清场”为止的75天内的相关报道标题,以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体系为基础,从“影响受众”这一修辞任务的角度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希望为我国对外宣传工作者把握外方新闻惯习、充分运用新闻资本、进而改变我国新闻媒体在国际新闻场域中的地位提供些许帮助。
《中国日报》是中国国家英文日报,中国日报网则是中国最早的国家级英文网站,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英文门户网站;而《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为美国两大传统主流报媒,美国广播电视网则是专业的新闻平台,因而三大媒体网站的新闻内容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较高的接受度。笔者通过在上述媒体的官方网站中搜索occupy(占领)这一关键词的相关新闻标题,并逐条排除与Occupy Central(占领中环)不直接相关的报道,获得本文研究的主要语料。选材的时间跨度为2014年9月28日至12月11日,因前者为“占中”运动发起人宣布运动开始的时间,而后者为香港警方基本完成“金钟清场”的时间,该段时间内的报道能直接而高时效地体现中美媒体报道的视角与立场。此外,在选取标题时仅提取纯文本报道的标题而删去了视频新闻标题,全因视频新闻内容相对于文字内容更直观易得,本身较易吸引读者,这使得视频新闻的标题在视频内容支撑下往往更趋简短,标题无需充分体现文内信息,从而不易体现网络新闻标题吸引读者的特性,因而不纳入本论文研究范围。经上述方式筛选,利用文本预处理软件编号,笔者得到具有绝对相关性的新闻标题数量如下:
表1 新闻标题数量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体系包含三个相辅相成的概念:提供实践空间的场域、作为实践工具的资本以及充当实践逻辑的惯习。布迪厄把场域解释为“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的网络和构型”,从而把他的社会实践理论的几个核心概念联系了起来,即:处在不同位置的行动者在惯习的指引下依靠各自拥有的资本进行斗争的场所(宫留记,2009:48)。他在《区隔:品味判断的社会批判》一书中用更简洁直观的公式,进一步阐发了这一概念:
实践 =[(惯习)(资本)+ 场域](Bourdieu, 1984: 101)
如此可见,在任何社会实践中,行动者都需在惯习和资本的共同作用下,在场域内展开彼此斗争,从而促进社会向前发展,这便是布迪厄的社会实践基本运作模式。场域是占据不同地位的行动者争夺资源的场所,行动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某个机构即社会行动者,其斗争是为了维护或改变场域中的力量格局,这需要行动者掌握一定的资本。布迪厄所定义的资本是行动者的社会实践工具,这种工具可以是物质化的,也可以是非物质化的,如文化的、社会的、符号化的资本,不同资本类型之间还可以相互转化,这是布迪厄在资本概念上的重大突破。而推动拥有一定数量资本的行动者在场域中采取各式策略(颠覆、维持或者远离游戏)的,是惯习这一概念(宫留记,2009:49-50)。布迪厄强调,惯习是“一种通过后天努力习得的具有动态性的体系,它能够根据特定的环境进行有目的的调节,而且是这些惯习产生了与那些环境而非其他环境相一致的所有思想、所有观念及所有行动”(Bourdieu, 1977: 645-668)。资本、场域与惯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重要内容。资本的价值取决于它所处的场域,行动者使用资本的策略也决定于行动者在场域中所处的位置;反过来,场域也离不开资本,没有资本的场域是没有意义的。社会行动者是通过将一定的社会背景及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内化而获得惯习的,这些条件便是资本;而惯习又会驱动行动者行事,使其或者竭力维持现有资本分配格局,或者奋起而推翻它,从而对场域内的力量结构产生影响。
布迪厄指出,场域在社会实践理论中仅起中介作用,因而在分析某个场域时,首先应当分析该场域与权力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即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权力场域的影响;其次应当厘清行动者在场域中所占据的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在新闻场中即指新闻传播主体的客观实力对比关系;最后是要分析行动者的惯习并加以阐释(Bourdieu, 1998)。所谓权力场域是指各种各样的资本拥有者彼此竞争,以求自己拥有的资本能取得支配地位的竞技场(宫留记,2009:60),简而言之,权力场域是不同权力形式构成的场域,如经济场域、政治场域、科学场域。布迪厄在《关于电视》一书中以《新闻与政治》为序,直接点明了新闻场域与权力场域,尤其是政治场域的关系:“新闻场域带给公众一种政治场域的独特视野……新闻从业者在政治领域的地位较为混沌,他们一方面施加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又不真正身处其中。但这样的地位使得他们能够为政界提供关键的符号资本支持。”(Bourdieu, 1998: 2)
推而广之,国际新闻场域必然与国际政治场域存在密切关系,而经济场域是一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基本场所,身处国际新闻场域中的行动者又因所在国在经济和政治场域中参与各类国际合作组织而拥有一定的社会资本,因为布迪厄提出“社会资本是行动者通过社会网络或团体所属的成员之间的关系而获得的资本”(宫留记,2009:130)。如此看来,国际新闻场域势必与国际经济、政治场域息息相关,且新闻从业者因此掌握一定量的经济、政治与社会资本;基于美方在经济场域长久以来的霸权地位以及由此决定的政治场域领导地位,其在权力场域中的绝对优势决定了其在新闻场域中亦是独占鳌头,而中方由于经济、政治与社会资本的相对不足,在国际新闻场域内则显然较为弱势;由于场域中处于支配地位的行动者常采取保守策略维护现有力量格局,新进者则希望逐步接近支配地位,处于被支配地位的行动者便常会采取颠覆性策略(宫留记,2009:151)。这恰好体现了美方因仍掌握优势经济资本、政治资本和社会资本,倾向于维持其报道惯习;而中方因着经济实力的提高和政治地位的崛起,近年来运用各类资本改进惯习,使得对外宣传报道有了一定进步,但不如人意之处,主要原因还在于中方在新闻语言这一符号资本的运用上未能真正改变旧有惯习、确立能够颠覆力量格局的新惯习。如上文所言,场域内的资本是能够相互转换的,即便目前中方掌握的经济资本与政治资本较美方尚显不足,但如能以全新的惯习运用符号资本,进而改变资本分配格局,仍有可能改变中方在国际新闻场域乃至相关权力场域中的地位。
我们难以判定传统纸媒、广播媒体和网络媒体孰优孰劣,但在因特网高度普及的今天,有第四媒体之称的网络媒体无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重要来源。诸多媒体从业人员早已断定,传统的大众媒体,如电视、电影、录音和报纸,将最终融入数字格式领域,通过因特网传递到千家万户,使得网络成为大众传播的最重要渠道,甚至是唯一渠道(Dominick, 2010: 17)。因特网因此成为国际新闻传播的重要阵地。从传统的新闻学角度看,报刊标题的功能在于推销内文(advertising the story)、介绍梗概(summarizing the story)和美化版面(beautifying the newspaper page)(Mott, 1958: 238)。但在网络新闻传播中,标题与正文往往分立两处,读者从主页列出的新闻标题中选择标题链接,点击后方可阅读正文;且网络新闻标题受版面限制,多为单行,基本不存在传统纸媒中的正题、引题、副题等形式(饶梦华,2006:36-38)。这些都决定了在报刊标题的三大功能中,推销内文成为网络新闻传播最应重视的方面;当然,根据新闻的基本原则,这样的推销首先当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有一个吸引眼球又实事求是的标题,一篇网络新闻就成功了一半。由于在当代西方,修辞“不露声色地支撑着交流、传播、公关、广告及一切形式的宣传”,调节着大众的看法和态度,对构筑国家软实力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刘亚猛,2004:3),以修辞为工具探讨网络新闻标题正中肯綮。作为一门通过象征手段进行说服的艺术,西方修辞彻底颠覆了国人传统的“事实胜于雄辩”的思想,展现了一块“事实”与“雄辩”相辅相成的全新领域:事实是事物确定性的载体,而确定性是论辩成功的决定因素,事实的存在是雄辩的根本条件之一(刘亚猛,2004:69);另一方面,“雄辩”在本文并不意味着滔滔不绝、文采了得,而是指能够调动各种修辞手段说服受众。雄辩有助于事实的彻底阐发,进而影响受众的态度与行为。对于国内外宣工作者而言,一个有机融合“事实”与“雄辩”的网络英语新闻标题,将为逐步“树立中国的国家形象、改变我国在国际上舆论微弱的现状”乃至“打破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国际舆论的垄断”(张健,2007:51-56)打下基础,并以改变国际新闻场域中的力量格局为最终目标。
有学者(如赵微,2014:4)指出,新闻场域中对事实的处理,主要是对三类修辞资源进行了重新配置:情(pathos)、理(logos)、威(ethos),这是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一书中提出的三个重要概念,是西方修辞学的奠基学说。所谓“情”是指呼应受众情感、通过操纵受众的情感反应而达到说服的目的;所谓“理”是指客观信息的内部一致性即逻辑关系,包含言说的清晰度、推理的逻辑性及相关证据的有效性;所谓“威”是指修辞者的个人权威,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修辞者本身的可信度,修辞者须使受众相信其在某一修辞领域的权威性才可能达到说服受众的目的(Aristotle, 2007: 15-39)。通过对中美“占中”新闻标题的对比,我们发现《中国日报》在“占中”的英文报道里对上述三类修辞资源的配置似有一定偏差,其报道惯习不能适应其在国际新闻场域中的地位及其在权力场域的推动下所应当争取的位置,这意味着其语言符号资本的支配能力有待提升。
4.1 “理”为根基
传统的英语新闻标题研究认为“字数少且常用省略、短小词、缩写词和节缩词等”是此类标题的重要特点(端木义万,2001;徐莉,2014),这一特色也被不少学者直接代入网络英语新闻标题研究中,认为在版式更为局限的网络页面上,这一做法更毋庸置疑(朱晓丹,2014)。然而,笔者使用文本预处理软件对中美双方的“占中”新闻标题长度(以字符计)进行分析,取频度较高的句长后,得到了如下结果:
表2 句长及频度分布
表中可见,就“占中”相关新闻而言,外媒较常采用的标题并不如过往研究所说的那样“简短”,而是动辄超过60个甚至70个字符;反观《中国日报》却大量使用了短标题,使用频度最高的为字符数在50左右的标题。难道美国媒体不了解标题语言的经济原则,偏要反其道而行吗?法国语言学家马尔丁内从动态的角度指出,语言运转的基本原理是语言经济原则。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语言经济原则即意味着用最少的语言符号传达最丰富的信息量(王瑞昀,2005:103)。这表明,学界所理解的“英语新闻标题简短凝练”的报道惯习并非绝对意义上的简短,而是相对于所传播信息的尽量简短。美国媒体在“占中”相关报道上不惜花费较大的篇幅撰写标题,充分说明其力图在标题中就这一存在广泛争议的现象传达更充分的信息。英文标题的高度精炼是以表达充分为前提的,否则就会出现歧义、关系不清、逻辑混乱等情况,导致受众先入为主地对正文内容产生误解。笔者发现,《中国日报》的“占中”报道标题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如:
① Let reason prevail(理性至上)
② Shattered trust(破碎的信任)
标题①对应的新闻发表于“占中”开始两天后,本意是呼吁“占中”人士回归理性,勿让香港遭受无妄之灾;标题②也出现在“占中”初期,谴责“占中”人士对“一国两制”的公然挑衅。然而这样的标题尽管简短而意味深长,却完全无法体现原文主旨,反而容易产生误解。在同属“占中”初期的10月6日,CNN网站上便有这样一条新闻标题:
③ Hong Kong protesters remain on streets but allow government workers past
标题③陈述了客观事实,即:“占中”人士虽仍占领街道,但允许部分政府人员通行。这一标题更暗含了与标题①针锋相对的观点:运动人士们的确很理性,也许这便是中方政府呼唤的“理性至上”?另一方面,与标题②的含混不清不同,同样在“占中”运动初期,《华盛顿邮报》网站上出现了这样两条新闻标题:
④ In a Reversal, Hong Kong Scraps Talks With Protesters(香港政府取消与“占中”人士的谈判)
⑤ Protests in Hong Kong Have Roots in China’s “Two Systems”(香港“占中”运动以“一国两制”为根基)
这两个标题几乎是对shattered trust的当面嘲讽,暗示所谓“破碎的信任”原来全是香港政府咎由自取。有这样看起来事实清楚、观点明晰的标题为参考,西方受众对于前述《中国日报》的两个标题理解不清,乃至对中国产生更多误解也就不足为奇了。《中国日报》的这一报道惯习显示,其在“理”这一修辞资源的运用上是有待加强的,即标题未能很好地体现相关事实的内在联系。美方的标题则表明,简短实际上并不构成英语新闻标题的主要特色,只要能清楚表述事实与观点、达成影响受众的目的,即便略长的标题也符合美方的报道惯习。在“占中”这类事关中国国际形象的报道中,外宣工作者不应死板固守看似约定俗成的标准,而应当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受众为准绳,适时调整报道惯习,善用符号资本,力求改变国际新闻场域内的力量格局,为中国争取更多话语权。
4.2 “情”之所至
除了以“理”为基础来配置修辞活动的事实以外,“情”这一修辞资源在英语新闻标题中的应用也不容忽视。利用Wconcord分别检索《中国日报》与美国三大媒体“占中”报道的高频词,可以发现双方在democracy(民主)一词使用频度上的差异。在《中国日报》的343条新闻标题中,democracy一词仅出现10次,占总词数的0.426%;而美方三大媒体共计220条标题中,democracy出现次数达31次,占总词数的1.355%。事实上,“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是美方长期以来的报道惯习。与我国传播“正能量”的惯习不同,西方媒体向来热衷于负面新闻,对国内国外新闻事件皆是如此,只是对于国外事件,尤其对于中国这样意识形态与西方迥异的国家,西方媒体的报道可能由于立场不同而更趋负面。但对于负面报道,中国无需抱着列强侵华遗留下来的受迫害心态,而应当维持理性和自信(钱晓文,2014:45),必要时不妨利用相关话题适时予以反击,而不必对略显敏感的词汇讳莫如深。在三大媒体的“占中”新闻标题中,有赤裸裸支持香港所谓“民主”的,如Democracy isn’t dead, say Hong Kong’s Occupy Central activists(香港“占中”运动人士称“民主不死”);有越俎代庖,替港人决定何为民主的,如Pro-democracy protesters target office of Hong Kong’s chief executive(支持民主的抗议人士剑指香港行政长官办公室);也有暗讽香港无民主的,如13 arrested as Hong Kong’s students take to streets for democracy(香港学生为民主而走上街头,13人被捕)。这些新闻标题正是抓住中方民主建设尚未成熟的软肋,直击痛处,以美国看似理直气壮的民主国家姿态左右国际受众的情感倾向。而《中国日报》仅有的几个提到democracy的标题中,多是以否定口吻对待这一话题,如Adversarial democracy cannot improve quality of public policy(对抗式民主无助于国家政策的改进)、Adversarial democracy not in public interest(对抗式民主违背大众利益)。这样简短的标题并未清楚界定何为“对抗式民主”,于是给西方受众留下的直观印象是:中国政府总体上对民主抱持否定态度。两相比较,美国媒体的新闻标题在democracy这一要素的运用上显然更符合西方受众的情感取向,而中方的新闻标题则可能因其武断、含糊的态度招致受众的负面观感。中方媒体可以采取的更好做法,是就这一话题以相关事实为基础,予以美方正面回击,以正确对待民主的态度获得国际受众的支持。在修辞活动中,当修辞者掌握的修辞资源有限时,某一原来本可一争的相干事实可能不得不放弃不谈;原来本可被构筑起来支持己方论点的候选事实,也只好因为修辞者自己的构筑能力有所不逮而放弃不用(刘亚猛,2004:75)。显然中方媒体是出于修辞能力的局限,而未能采用一个与“占中”直接对等的、可资利用的客观事实。但事实上,这样的“客观事实”在美国社会俯拾即是,如著名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论动机,该运动旨在反对美国政治的权钱交易、两党政争与社会不公,比起“占中”运动呼吁的所谓“真普选”,这岂非更高层次的民主诉求?论过程,占领华尔街运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两党的重视,但两党出于选战需要毫无意外地态度迥异,并未对抗议者诉求有实质上的回应;而“占中”运动中,香港政府频频发声表明立场,表明与“占中”运动人士对话的愿望。论媒体态度,美媒对于“占领华尔街”集体失声,完全不见其长久以来标榜的新闻自由;而中国媒体对“占中”则积极应对,自始至终未回避这一事件。将“占领华尔街”这一美国人的共同记忆作为辅助事实在标题中直接点出并撰写报道,有助于迅速唤起西方受众的情感认同,进而达到说服受众的目的。因此,在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事件中,中方应当改变国际新闻传播中被动应对的惯习,学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充分运用“情”这一修辞资源。
4.3 不怒自“威”
修辞活动除了入“情”入“理”,还应树立并充分发挥修辞者的人格权威。这里的权威并非指强制推行某种观点、政策或做法,而是修辞者能够利用多种工具不知不觉地塑造自己可信的形象,从而自然而然地在修辞中掌握权威,并进而对受众产生影响。在这一点上,中方对外报道与美方对外报道同样存在显著差异。经统计,美方三大媒体的“占中”新闻标题共包含13个问句,其中有些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出现,有些则设置开放性问题,如China puts its foot down, but will Hong Kong obey? Probably(中方态度坚决,香港会顺服吗?也许吧。)、Hong Kong in crisis: Does former colonial ruler have any responsibility? (对灾难中的香港,前殖民统治者有无责任?)这类标题正是暗中运用了“威”这一修辞资源。在修辞中,“对受众施加压力的最含蓄也最有效的方法便是暗示自己所主张的观点或做法”(刘亚猛,2004:114)。上述标题采用问句的方式,既充分尊重受众的阅读感受,令受众在参与修辞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向修辞者靠近,同时又将修辞者事实上早已明确的答案以并不咄咄逼人的方式植入受众心中,使受众欣然臣服于修辞者的人格权威。反观《中国日报》的343条标题,未出现一个问号,也就是所有标题均以直接陈述的方式来提供信息,形式较为呆板。此类标题反复出现,受众便容易因遭受大量信息轰炸而对其中的事实产生怀疑,更不必说部分西方受众可能本就对中国存在偏见。更糟的是,这些标题中更不乏居高临下、颐指气使、颇显“威”仪的表达。如Don’t budge in the face of political extortion(绝不能在政治勒索前低头)、Chinese central gov’t opposes illegal activities in HK(中国中央政府反对香港的非法运动)、“Occupy” is seeking regime change in HK(“占中”势力企图改变香港政体)、Protesters are to blame for the “Occupy Central” chaos(抗议人士应对“占中”造成的混乱负责)、Don’t play with fire(不要玩火)等,其中的道理对于国人来说是不言自明的,但在西方受众眼中却是中国政府武断专政的证据,因为这些标题都是以不言自明的口吻陈述一些对西方受众而言亟待说明的事实,从而强烈冲击着西方受众对中国政府这一修辞主体的信任感,这将直接导致中方对外宣传的失败。事实上,亚里士多德在谈及说服手段时,首先谈及的便是“威”,认为人格在说服行为中几乎就是起支配作用的因素(刘亚猛,2004:38)。正因如此,中方媒体应当重视在报道惯习中正确运用西方修辞所认同的“威”,建立中方在国际新闻场域中真正的权威,从而掌握更多用于争夺话语权的符号资本。
随着中美双方在国际经济和政治场域中力量对比的逐渐变化,双方在国际新闻场域中的相对位置也在变化。掌握了更多经济资本、政治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中方媒体,应当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将这三种资本与符号资本充分结合,善加利用,依据美方对中方事件的报道惯习,适时调整对外宣传报道中不适应西方受众需求的惯习,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理”“威”三大修辞资源影响西方受众,以期有效提升中国在国际新闻场域内的地位,真正使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
Aristotle. 2007.translated with introduction notes, and appendices by Gorge A. K. (2nd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1977. The economy of linguistic exchanges.16(6): 645-668.
Bourdieu, P. 1984.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1998.translated by Priscilla P. F. New York: The New Press.
Dominick, J. R. 2010.(9th ed.).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Mott, G. F. 1958.Wisconsin: Barnes & Noble, Inc.
端木义万,2001,英语报刊标题的功能及语言特色,《外语研究》,第2期,46-50页。
宫留记,2009,《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刘亚猛,2004,《追求象征的力量:关于西方修辞思想的思考》,北京:三联书店。
钱晓文,2014,新媒体时代传媒国际传播力构建解析,《编辑之友》,第12期,43-47页。
饶梦华,2006,网络英语新闻标题的跨文化转换,《中国科技翻译》,第1期,36-38页。
王瑞昀,2005,英汉网络新闻标题中缩略词使用对比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102-108页。
谢芳,2011,浅谈网络英语新闻标题的作用及其特点,《新闻传播》,第2期,93-94页。
谢静,2008,民粹主义:中国新闻场域的一种话语策略,《国际新闻界》,第3期,33-36页。
徐莉,2014,英语新闻标题的特征概述,《新闻战线》,第11期,201-202页。
杨雨丹,2009,新闻惯习的产生与生产——惯习视角下的新闻生产,《国际新闻界》,第11期,51-54页。
叶蔚萍、林雨轩,2013,网络英语新闻标题的文体特征,《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第3期,83-88页。
张健,2007,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分析,《国际观察》,第1期,51-56页。
张志安,2010,新闻场域的历史建构及其生产惯习——以《南方都市报》为个案的研究,《新闻大学》,第4期,48-55页。
赵微,2014,西方新闻场域权力再生产的修辞机制——以“框架”为例,《东南传播》,第3期,4-8页。
朱晓丹,2014,网络英语新闻的发展及其语体特点研究,《新闻战线》,第9期,189-190页。
A Rhetorical Comparison of Headlines of Netnews about “Occupy Central” onand Three Major US Media
Ye Ying,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urrent researches of the headlines of domestic English netnews should be deepened in view of the prevailing practices of Western major media for English netnews. The paper is thus conceived and bases its discussions on the Theory of Social Practice raised by Pierre Bourdieu and Western Rhetoric to demonstrate the capitals respectively held by China and the US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news and the different rhetorical strategies applied. Also, defects in the habitus of the Chinese media in international news coverage are pointed out by analyzing headlines of English netnews about “Occupy Central” from Chinese and US major media including,, CNN and, thus it’s concluded that the Chinese media should make more reasonable use of ethos, pathos and logos, the three rhetorical appeals and the capital of linguistic symbols to enhance China’s position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news.
theory of social practice, “Occupy Central”, headline, rhetoric
叶颖
联系地址:上海市虹口区(200083)大连西路550号,上海外国语大学
电子邮件:ivyghost43@126.com
叶颖,女,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新闻英语、外宣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