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歆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教育科研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程的“新”表现在“以人为本”,即以学生的知、情、意健全和谐发展为本。它倡导“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终生学习和个人发展所必备的内容。学习新理念,形成新思想,实验新教材,实践新教法,在研究中走进新课程,这是教育科研的研究方向和当务之急。
关键词:名著阅读;中学生;写作;提高;兴趣读与写,是学生终生受益的语文能力,因而也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教学的现状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差距甚大,研究“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有很大空间。
对于阅读教学,老师们可谓费尽心思。课本中那些诗文的阅读鉴赏,课外的十几二十部名著阅读,再加上平时书报杂志的阅读,中学三年下来,少说也要求学生阅读了数百篇文章和十部左右的大部头文学作品,再加上学生还会自读许多作品,从阅读的数量上看应该没有问题。
一、作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但是被规范化了
对于作文教学,老师们并不忽视。每两周一篇大作文,每周一篇周记,再加上寒、暑假的小论文、小作文、平时的读后感或学生个体的习作,一个学期下来绝不少于二十篇。单看这可观的数字,我们似乎很可以欣慰,而事实上,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我们都有太多的不满意了,特别是在素材、构思、语言表达等方面,常常令学生们抓耳挠腮,难于下笔。为什么读了大量诗书,经过大量写作训练的学生,作文水平却总是止步不前呢?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指导不到位。阅读放手但少了目标指导,写作放手但少了有效指导。我们或许割裂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关系。读,成了低效率的读;写,成了盲目的写;读与写已经脱節了。然而阅读与写作是两项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技能,是语文学习的“一体两面”。在中考竞争激烈的今天,学生写作的期望或者家长、老师对学生写作的期望就是写好优秀作文,考试取得好成绩。但是阅读现状却与写作期望不合拍。一是阅读时间的虚有化。二是阅读兴趣的低俗化。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时间被严重挤压,使学生想看书也没多少时间;加上考试的功利,使学生又舍不得花时间。就是有时间读书,又想调节学习,故多选娱乐性强的报刊。于是快餐读物、动漫故事、另类文学等占据了学生有限的阅读时间,经典遭遇冷落。
二、阅读品位与写作品位的统一问题
阅读与写作能力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体现。要提高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决不仅仅限于技巧和方法,它还涉及到人的情感世界、审美能力、思维方式、思想灵魂、人格魅力等因素。因此,一个人阅读品位和写作品位,关系到他的一生修养。当学生的写作关注到人生的时候,就意味着他走上高格了。现在许多学生买书看书都挑流行的,但流行的书都有水分,如果孩子们模仿学习其中的很多人生观或者生活态度,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尽可能用疏导的方式指导学生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只有高品位的阅读,才能写出高品位的作品。仅仅是追求读书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重视读书的质量才行,尽量少读被大量删减的作品,因为被删减的作品往往有些方面精彩部分也被删掉了,对于全面理解作品感受作品是很大的一个缺陷。
三、创新读写与传统读写的关系问题
中考的急功近利,使得我们好些教师在读写教学操作中更多地走着传统的路子。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心灵启迪;注重规范标准,忽视精神独创;注重统一要求,忽视个体差异;注重急功近利,忽视日积月累;注重详批细改,忽视有效指导。少了自由创造的快乐,多了应试教育的焦虑。从长远的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创新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任何创新都不可能做到“全新”,只能是对传统的改造与发展。我们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逐步构建以人为本,以关注人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为内容,以创意表达为目标的读写教学新观念、新策略。文以载物,我们所说的所写的一定要能反映你的追求与理想,用贴近生活的语言写出创新的美文。
四、充分发挥团队作用,特别是教研组群策群力的作用与影响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基层组织,是弘扬先进理念、生长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阵地。本课题研究对于加强语文教研组建设也有重要的作用。
强化学习,内化精神,使语文教研组成为永葆活力的学习型组织。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语文组的理论学习,推动校本培训。我们提倡读专家著作,听专家讲课;提倡向同事学习,相互借鉴;提倡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聆听来自每一位学生的声音,把握课堂教学中的生成因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改进教法。通过广泛学习,培养一支有教学追求、有进取精神、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加强教研,使语文教研组成为名副其实的直面教学问题的研究性组织。“研究”是教研组的工作核心,课题是研究的重要组织形式。备课研究教学理念和学生现状,教学研究行动策略,教学手段研究多媒体整合,反思、评课研究教学创新,质量分析研究教学得失,校本课程研究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研究得到落实,教学质量就会提高。通过参与“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及其子课题“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研究”,直面我们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解放思想,改进教法,落实效益。引导教师以研究者的积极心态投身于课程改革,,并积极接受实验中的反馈信息,总结经验,形成成果。让更多的教师形成正确的目标观,具有独立处理教材、开展教科研的能力,教研组也将变成名符其实的研究型基层教学组织。
再次,给教师个体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我们语文组年轻老师多。他们个性张扬,富于汲取精神,有进行科学研究的强烈愿望和迫切需求。开展课题研究给教师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平台,开辟出广阔的空间,能够促进他们深钻教材,吃透学生,提升理论修养,业务能力迅速提高,让更多的教师成为名师。让名师尽显教育大家风范,展示学科魅力。名师、名组、名校,三位一体,绵阳中学因课题研究而精彩,而腾飞!
五、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朗诵、演讲、辩论、表演、编辑等,均是语文的外延,写作的拓展。我们通过这些课堂教学活动的拓展来探索优化阅读与写作的策略,达到学习活动中的读写智能整合,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如通过课本剧的编和演来拓展训练读写能力;通过诗文朗诵、演讲、辩论等活动来延展读写活动等。
只有将名著阅读的体会升华于自己的情感之中,才能写好作文,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大力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非常重要。(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第四初级中学563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