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可不是“头晕”的书面表达,在临床上,眩晕与头晕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但界限并不那么明显。据临床数据显示,小于65岁者眩晕的发生率为5%,65~80岁为30%,而大于80岁的人群中50%有头晕不适,绝大多数人在其一生中曾出现过眩晕,而发作时的天旋地转,常常让患者“如临深渊,如临末日”,惶惶不可终日。
眩晕和头晕有何区别呢?简单来说,眩晕是一种运动错觉,主要表现为自身或视物旋转、摇晃,发作时患者常常站立不稳,不敢睁眼,可伴恶心、呕吐、心慌、出汗感等不適;而头晕是指头重脚轻、头部晕乎乎的感觉,它没有运动错觉,不会出现自身或视物旋转感。要治疗眩晕或头晕,找出引起眩晕或头晕发作的原发病为关键。但在临床中,“眩晕”常常被误解。
误解一:眩晕是脑供血不足引起的
常有患者认为自己的头晕是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事实上,椎基底动脉主要提供脑干及小脑的血液,脑干和小脑是脑内功能十分密集的区域,不仅主管眩晕和平衡,还管吞咽功能、说话功能、眼睛转动、维持站立、动作协调和感觉等。这个部位真的出现供血不足,会引起这些功能共同受损,出现眩晕、言语不清晰、眼球转动不能、喝水呛咳、动作不协调等多个症状,而不会仅仅只出现眩晕或头晕一种症状。
误解二:眩晕是颈椎病引起的
为数不少的患者带着颈椎影像学的片子来看眩晕门诊,这些片子上的表现无非是一些常见的颈椎病理性改变,这些真的是眩晕的病因吗?不得不说,“颈性眩晕”的思想在我国根深蒂固,不仅患者如此认为,很多非眩晕专科的医生也常常是这样思考的。而支持该诊断的“颈性眩晕”学说里——“交感神经假说”,未能被证明交感神经或血管改变会导致眩晕,已被国外医学界淘汰;“血管假说”,其诊断标准极其严格,患者例数非常罕见。因此,一提“眩晕”就说是颈椎病引起的说法并不靠谱。
误解三:眩晕是梅尼埃病引起的
临床还存在这样一种误区,很多人说自己的眩晕是梅尼埃病引起的。确实,梅尼埃病会引起眩晕,但梅尼埃病患者最重要的表现是听力逐渐下降。如果仅有眩晕,而没有听力的逐渐下降,不可以诊断为梅尼埃病,该误解可被消除。
误解四:晕时必须静躺
发生头晕或眩晕时,相信大多数人的做法都是赶紧坐下、躺下,保持不动,等待症状的慢慢缓解。晕得很厉害时这样做是对的,但当晕的程度减轻时,这样做就不可取了。在眩晕的治疗中,临床特别强调锻炼,因为锻炼可以加快晕的恢复,倡导“能走不站,能站不坐,能坐不躺”“即使躺着也要经常翻翻身”,而不是一味的“一动不动”以解除晕症。日常的锻炼如快走、慢跑、跳广场舞或打太极都是很有效的方法,锻炼遵循规律、循序渐进的原则。当然,在眩晕期间运动时,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防止跌倒等意外发生。
庄建华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庄建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第二军医大学眩晕专病中心负责人。目前担任中国卒中学会眩晕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眩晕病专委会青年副主任委员,全军神经内科学专委会头痛头晕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眩晕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2000年起开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手法复位治疗,至今累计复位9 000余例,复位成功率99%,同期开展其他多种眩晕疾病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