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雷 张艳莉
【摘要】 目的 分析在复杂型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采用多肝段切除术联合胆道镜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复杂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肝段切除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多肝段切除术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 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胸腔积液6例、腹腔积液8例、胆瘘3例、感染7例、肝功能衰竭5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72.5%;观察组患者胸腔积液1例、腹腔积液3例、胆瘘0例、感染2例、肝功能衰竭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2%, 高于对照组的6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复杂型肝内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多肝段切除术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关键词】 多肝段切除术;胆道镜取石术;复杂型肝内胆管结石;治疗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5.039
肝内胆管结石属于胆管结石的一种, 其与肝外胆管结石合并容易引起胆管梗阻, 从而使得局部感染以及胆管狭隘, 使得结石难以排出[1]。如果病情久治不愈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此次研究从本院82例复杂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实例分析多肝段切除术联合胆道镜取石术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6月本院82例复杂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参照《肝内胆管结石诊断标准》[2]明确诊断为复杂型肝内胆管结石。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與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 女15例, 年龄最大72岁, 最小31岁, 平均年龄(52.1±7.2)岁, 病程最短3年, 最长26年。观察组患者中男20例, 女22例, 年龄最大71岁, 最小35岁, 平均年龄(56.2±5.1)岁, 病程最短4年, 最长27年。所有患者均伴有腹胀、腹痛、呕吐、黄疸、发热等临床症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多肝段切除术进行治疗。术前对患者胆管狭窄部位进行检测, 明确诊断患者的发病原因。其中右半肝切除患者10例, 右后叶切除患者15例, 右后叶以及肝左外叶切除患者15例, 对患者进行胆囊切除手术, 在手术中给予胆道镜检查, 如果发现结石则取净结石后放置T管, 以便于术后的检查。
1. 2. 2 观察组 患者采用多肝段切除术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首先需对患者进行胆管狭窄部位检测, 诊断患者结石所在部位, 根据不同部位结石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其中多肝段切除联合胆总管或肝总管切开探查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
12例, 采用多肝段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探查和术中胆道镜取石手术20例, 多肝段切除联合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10例。同样对患者进行胆囊切除手术, 在手术中给予胆道镜检查, 如果发现结石则取净结石后放置T管[3]。
1. 2. 3 术后处理 术后, 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气促等不适症状, 让患者取坐位, 将膈肌处于低水平位置, 并且给予中心吸氧。采用彩超对患者进行检查, 判断其胸腔积液量, 并且采用胸腔闭式引流, 护理人员需注意避免患者的引流管出现扭曲挤压现象[4]。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包括胸腔积液、胆瘘、感染、肝功能衰竭、腹腔积液等。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疗效评定标准[5]:显效: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恢复正常生活;有效:患者术后无严重临床症状, 伴有呕吐、发热、上腹不适等症状, 但是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无效: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但是发作比较频繁, 且症状较严重, 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胸腔积液6例、腹腔积液8例、胆瘘3例、感染7例、肝功能衰竭5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72.5%;观察组患者胸腔积液1例、腹腔积液3例、胆瘘0例、感染2例、肝功能衰竭0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4.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显效26例(61.9%)、有效14例(33.3%)、无效2例(4.8%), 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显效10例(25.0%)、有效16例(40.0%)、无效14例
(35.0%), 总有效率为65.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复杂型肝内胆结石是一种肝胆结石疾病, 并且属于其中最为严重的一种, 其发病常伴随着比较明显的临床症状, 如腹胀、腹痛、呕吐、黄疸、发热等, 也属于良性胆道疾病当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6-8]。其一次性手术成功率较低, 手术围术期护理较困难, 在手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 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 在运用多肝段切除联合术进行治疗的病历当中, 其术后残余结石率比较高, 甚至达到91.7%[9, 10]。而采用多肝段切除术联合联合胆道镜取石术可以有效的减少术后结石残余。
在本次研究中, 对照组患者采用多肝段切除术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多肝段切除术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患者胸腔积液6例、腹腔积液8例、胆瘘3例、感染7例、肝功能衰竭5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72.5%;观察组患者胸腔积液1例、腹腔积液3例、胆瘘0例、感染2例、肝功能衰竭0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4.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显效26例(61.9%)、有效14例(33.3%)、无效2例(4.8%), 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显效10例(25.0%)、有效16例(40.0%)、无效14例(35.0%), 总有效率为65.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复杂型肝内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多肝段切除术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施成飞.多肝段切除术联合胆道镜取石术在复杂型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作用.中国基层医药, 2015(22):3430-3432.
[2] 潘卫东, 方和平, 刘波, 等.术中超声引导纤维胆道镜治疗复杂型肝内胆管结石.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0, 4(1): 49-51.
[3] 李绍强, 梁力建, 华赟鹏, 等.双侧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9, 30(6):780-783.
[4] 林凌.微爆破联合脉冲式冲洗治疗中央型肝内胆管结石.实用医学杂志, 2014(14):2350.
[5] 陈平, 董家鸿, 别平, 等.肝内胆管结石伴肝门部胆管狭窄的外科治疗经验.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4, 26(1):81-83.
[6] 李涛, 崔龙, 王港, 等.全腹腔镜胆囊肝管型皮下通道治疗肝内胆管结石11例.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8(5):915- 918.
[7] 皮勇, 谢飞, 李小刚. 多肝段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临床疗效观察. 河北医学, 2015(2):307-309.
[8] 张军. 多肝段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治疗30例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16): 3748-3750.
[9] 卢毅. 多肝段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中外医学研究, 2014(28):138-140.
[10] 程千里, 周亚龙, 王光伟, 等. 多肝段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 西南国防医药, 2013, 23(8): 850-852.
[收稿日期:2017-05-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