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
【摘要】 目的 比较中心静脉导管与粗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新生儿气胸患儿, 按抽签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2例。对照组采用粗硅胶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 观察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 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6.25%, 低于对照组的37.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撤离呼吸机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拔引流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血量、操作时间、肺复张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患儿效果优于粗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 且安全性更高, 值得新生儿科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粗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新生儿气胸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5.013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and thick silicone tube for closed thoracic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pneumothorax. Methods A total of 64 pneumothorax neonates were divided by lottery grouping metho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losed thoracic drainage by thick silicone tub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losed thoracic drainage by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Clinical effect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 6.25% than 37.5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horter ventilator evacuation time, wound healing time and drainage tube extubation ti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better bleeding volulme, operation time and lung reoperation ti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Closed thoracic drainage by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provides better effect than thick silicone tube, and it shows higher safety.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in neonatology department.
【Key words】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Thick silicone tube; Closed thoracic drainage; Neonatal pneumothorax
新生兒气胸发病率为1%~2%, 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大部分患儿表现为呼吸急促, 部分患儿可出现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 同时大部分患儿窒息经复苏后, 出现的呼吸困难经吸氧后无法改善[1]。新生儿发生气胸后肺受压迫, 气体交换困难, 心排出量减低, 若存在纵隔移位, 会很快出现呼吸循环衰竭, 此时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否则极易导致新生儿死亡。目前临床上对于气胸患儿, 常使用胸腔穿刺抽气治疗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 其均可达到较为显著的效果, 但胸腔穿刺抽气创伤性较大, 可对患儿造成较大影响, 而胸腔闭式引流能够弥补胸腔穿刺抽气不足之处, 其能够保证引流的通畅性, 减轻对新生儿的损伤性[2]。随着近年来胸腔闭式引流的广泛应用, 发现传统的粗硅胶管并发症较多, 为了改善此类现象, 临床学者尝试将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临床, 其效果显著[3]。本文旨在探索比较中心静脉导管与粗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疗效,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4例新生儿气胸患儿, 按抽签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2例。观察组患儿男20例, 女12例, 平均日龄(2.47±0.78)d。对照组患儿男22例, 女10例, 平均日龄(2.52±0.96)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闭式引流指征 胸部 X线片明确肺压缩30%以上, 经保守治疗仍呼吸困难明显, 经皮监测氧饱和度不能维持正常。endprint
1. 3 方法
1. 3. 1 对照组 采用粗硅胶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 将硅胶引流管(24F)经肋骨置入胸腔内, 无异常现象后可缝合皮肤, 并连接水封瓶, 固定引流管, 同时连接高频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
1. 3. 2 观察组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 使用一次性无菌中心静脉导管, 常规情况下足月儿使用的导管管外径为2.7 mm;型号为8FR-20 cm;早产儿使用的导管管外径为2.0 mm;型号为14Ga-20 cm。协助患儿采取平卧位, 放置在辐射保暖台上, 以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作为穿刺点, 沿着肋骨上缘垂直进针, 直至感觉到落空感后, 停止进针, 且回抽有无气体, 随后再使用导丝推注器将导丝送入胸膜腔, 拔出穿刺针, 握紧导丝, 从而达到扩张作用。将稀释后浓度为250 U/ml的肝素注射至中心静脉导管内壁, 再将导管穿过导丝进入胸膜腔, 保证深度在3 cm左右, 将其应用敷贴固定在皮肤上, 随后再抽出20 ml气体, 从而改善患儿呼吸困难现象, 同时还需连接水封引流瓶, 随后连接高频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
1. 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伤口愈合时间、撤离呼吸机时间、拔引流管时间、出血量、操作时间、肺复张时间。观察两组并发症(皮下气肿、伤口出血、感染)情况。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6.25%, 低于对照组的37.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拔引流管时间、撤离呼吸机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撤离呼吸机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拔引流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出血量、操作时间及肺复张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出血量、操作时间、肺复张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气胸诱发因素较多, 最常见的包括机械通气、肺部感染、肺泡过大等, 经研究统计, 以男性较为常见, 当新生儿出现气胸后, 可导致心排出量降低, 气体交换困难、肺受压迫, 从而导致患儿出现循环衰竭、呼吸衰竭等症状, 对此应加强临床治疗, 从而控制临床死亡率[4]。
新生儿气胸危险因素包括胎粪吸入综合征和呼吸窘迫综合征, 其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促使气道发生阻塞现象, 从而引起肺泡破裂现象发生, 而机械通气能够改善患儿窒息现象, 保证患儿呼吸通畅[5]。对患儿实施机械通气治疗或窒息复苏时, 应根据病情严格掌握适应证, 选择恰当的呼吸机模式, 控制气囊加压的频率和力度。早期常使用传统治疗, 即粗硅胶管, 其操作难度系数较高, 且容易出现伤口疼痛、感染、皮下气肿等并发症, 因此临床不能广泛应用[6]。中心静脉导管与粗硅胶管相比, 主要优势:①手术创伤性较小, 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且操作简单, 美观性良好, 术后无瘢痕, 能够减轻患儿痛苦, 无需进行切开缝合, 因此更适用于新生儿;②中心静脉导管能够减少出血量, 不易损伤血管, 减轻对血管、胸腔的刺激, 且质地柔软, 导管管径较小, 组织相容性较好[7];③中心静脉导管易于固定, 导管更细软, 不限制患儿活动, 能够保证管腔的通畅, 防止出现扭曲现象;④中心静脉导管撤离呼吸机时间和气胸吸收时间较短, 能够快速改善患儿血氧饱和度, 减轻患儿疼痛感, 缩短患儿住院时间[8]。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具有创口愈合时间短、拔引流管时间短、撤离呼吸机时间短、氧饱和度改善迅速、患儿痛苦轻、创口小等优势[9]。分析本次研究, 可发现实施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后, 能够缩短操作时间, 减少出血量, 缩短患儿肺复张时间, 从而提高治疗安全性, 确保肺功能的恢复, 同时观察组治疗后, 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缩短患儿伤口愈合时间和撤离呼吸机时间, 由此说明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在新生儿气胸中利用价值较高, 减轻患儿多器官功能损害[10]。
綜上所述, 对新生儿气胸患儿实施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 整体治疗效果优于粗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 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不失为一种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简捷易行的治疗新技术, 值得新生儿科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维建.自发性气胸患儿分别经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与常规胸腔穿刺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中国医药导刊, 2013, 15(8):1317-1318.
[2] 卞小玉, 曹云涛, 陈娟, 等.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分析.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16, 31(1): 49-51.
[3] 王新.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临床观察.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2, 5(6):526-530.
[4] 徐虹, 卢慧宇.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持续负压吸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自发气胸的临床分析.临床肺科杂志, 2016, 21(9):1615-1617.
[5] Chen JS, Chan WK, Tsai KT, et al. Simple aspiration and drainage and intrapleural minocycline pleurodesis versus simple aspiration and drainage for the initial treatment of 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an open-label, parallel-group, prospectiv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2013, 381(9874):1277-1282.
[6] 陈晓伟, 盛莉莉, 郭占领, 等.多点置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难治性复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观察.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5(1):75-77.
[7] 廖伟.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术在内科液、气胸治疗中的应用.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 15(27): 45, 92.
[8] 张刚, 闫涛, 杨金国, 等.中心静脉导管与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治疗闭合性气胸的临床观察.中国医药导刊, 2016, 18(9): 887-889.
[9] 柳威, 吴怀球, 张卫东, 等.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观察. 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10):1624-1625.
[10] 富沛涛, 张强.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对自发性气胸的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4(30):110-111.
[收稿日期:2017-04-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