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菊++徐小东++曾栖婷++单丽娟++王晶��
摘 要:城乡收入差距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以经济增长放缓的“新常态”下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破解为研究对象,基于金融包容的渗透性、使用效用性、可负担性和金融服务质量角度分析城乡金融包容水平的差异及其原因,得出金融包容水平差异大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的重要结论,并提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政策及建议,增强湖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收入差距;金融包容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1.002
1 引言
作为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区域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湖南省在过去的30多年改革开放中,经济社会取得长足进步,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和理性的认识到湖南的居民收入很低,城乡收入差异明显:以2014年为例,湖南人均GDP为3676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145元,居全国19位,省际收入差异非常明显。同时,省内的区域收入差异和城乡收入差异相比省际收入差异来说更为凸显,长沙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26元,怀化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9205元,而湘西州的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仅仅是5891元。可见,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已成为湖南省当前,乃至相当长时间内社会经济发展中急需破解的问题。由此,系统创新性研究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新常态”中,如何实现湖南的全面小康和“收入倍增”计划,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异,如何实现长江经济带的协同发展和湖南在长江中游的率先崛起,是湖南省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金融包容(Financial inclusion)一词源于金融排斥(financial exclusion),在概念上起初也被认为只是金融排斥的简单消减,是指一个经济体中每位成员能以负担得起的成本,以公平、透明的方式接触、获取和有效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和状况。Sarma(2010)通过利用世界上49个国家的数据对金融包容水平的排序和比较,得出高收入水平的国家金融包容水平相对较高,金融包容水平与人均收入水平高度相关。田霖(2010)通过对区域金融协调的研究表明,我国金融发展存在严重的城乡失调,农村金融成长滞后的问题已经成为各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短板”。王修华(2014)利用面板模型对31个省市2006 - 2011年农村金融包容水平与收入差距三种效应之间的关系及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提高农村金融包容水平有助于提高收入,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较高的金融包容度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湖南省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城乡收入差距日益突出,农村金融发展相对落后且农村居民金融包容水平较低极大地制约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提高农村地区的金融包容水平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湖南省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湖南各市城乡收入差距在8000至18000之间波动,且大部分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其中长沙市的城乡收入差距最大,高达15000以上;益阳市城乡收入差距最小,基本稳定在8000到12000之间。且地区之间差距更大,其中2015年长沙城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高达近40000元,但湘西州的农村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仅不到7000元。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已經成为制约湖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如历史因素、制度及政策因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金融包容水平、城市化水平、人力资本显著不同)、经济增长等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城乡金融包容水平的差异,金融包容水平高的地区收入明显较高。在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中,提高农村地区的金融包容度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方向。
3 湖南省城乡金融包容度的调查分析
本文从金融包容角度的渗透性、使用效用性、可负担性和金融服务质量角度分析湖南城乡金融包容水平的差异,并通过问卷和相关调查从金融包容角度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
(1)渗透性是指金融服务在其使用者中的渗透程度,即人们能够接触到金融服务及金融服务能够覆盖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是我们就城市和农村居民所住地一般多远会有一个金融机构网点这一问题的问卷回收数据分析得出:农村的金融机构网点分布较为分散,400米及以上的分布率达到了37%,更甚至于有的地方没有金融机构且比率高达22%。反观城市居民情况,50-100米的占比就已达到24%,可见城市的金融机构网点分布密度比农村较高,其金融服务的渗透性远不及城市。再者,据我们的数据调查统计可以得出:城市的ATM机个数远远多于农村地区。ATM机作为银行建设的一部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地的经济状况和居民的收入水平,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居民的需求是其数量设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ATM机属于金融的范畴,是反映农村金融发展程度的主要方面之一。农村和城市的ATM数量比较可以明显的看出农村的金融发展水平与城市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对于农村与城市ATM机数量的比较调查也是农村金融服务的地理渗透性远不及城市的一个表现。
(2)使用效用性是指金融服务的使用程度,是渗透性的进一步深化,主要体现在居民的日常经济活动中。据我们对于“一个月去银行次数”的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地区“去银行5次及以上”的占比仅有8%,而城市却达到了27%,说明城市居民办理相关的银行业务比农村地区较为频繁,然银行又是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主要的金融机构,它业务使用的频数代表了该地区的金融服务使用的概率。另外在问及“您认为贷款的可获得性如何?”这一问题时,44%的农村居民表示“不清楚,没贷过”,“能满足小额贷款”的占比只有36%,而城市地区已经达到45%,可以明显看出城市居民贷款业务的使用性及贷款获得的效用性皆高于农村地区,并且两者差距较远。所以基于这两个问题的调查分析,表明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使用效用性还处在偏低水平。endprint
(3)可负担性是指金融服务的使用成本,使用成本过高将会减少其使用人数,影响金融体系的发展,金融包容水平也会随之下降。根据我们对“您对银行贷款利息评价如何?”这一问题的调查显示,27%的农村居民认为银行贷款利息普遍偏高,27%的居民表示不太清楚。城市地区则有24%居民认为偏高,15%的居民表示不太清楚。从这些数据可以分析得出银行贷款利息在很多农村居民看来是较高的,这是从他们的收入水平角度出发得出的结论,贷款的利息高于农村居民能够承担或愿意承担的成本,也就导致了农村地区银行贷款情况远不及城市地区。另外高达27%的农村居民表示不清楚,说明农村居民对基本的金融知识很不了解,这也是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渗透性和使用效用性偏低。
(4)金融服务质量是使用者对所受服务满意程度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一个金融机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金融服务质量越高,其产品使用者越多,进而金融越发达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就越快。根据对“您所住地平均每个金融机构的服务人员大概为多少?”问题的相关调查分析得出,城市居民认为每个金融机构所看到或了解的服务人员有5~10人的占比较多,而农村居民认为1~5人的占比较多。然再进一步调查了解“您对金融服务人员的态度评价如何”这一问题时,得出农村居民回答“一般”和“不满意”的比例达到了63%,从这两方面可以了解到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人员配备较少,而且服务质量较低,由此引来农村居民进城办理金融业务的现象较为频繁,进而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速度远不及城市也就不难理解了。
Sarma(2010)对49个国家金融包容指数进行排序与划分,[0.5,1)为高度金融包容,[0.3,0.5)为中度金融包容,[0,0.3) 為低度金融包容。从以上可以看出湖南省金融包容水平属于低度金融包容,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再有,图3明显可以看出湖南省农村金融包容平均水平在0.2左右,而表2可以看出整个湖南省金融包容平均水平到了0.28左右,可以推算出湖南城乡金融包容水平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通过对湖南省城乡金融包容度的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金融包容渗透性越强、使用效用性越大、可负担性越小、服务质量越高的地区收入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即金融包容水平越高收入越高。而现阶段城乡金融包容水平的差异极大的影响了城乡收入差距,即可以得出金融包容水平差异大导致城乡收入差异大。因此提高农村金融包容水平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就显得尤为重要。
4 建议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有如下建议:(1)政府应该积极鼓励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建设,增加金融机构的覆盖面,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对金融机构的进入给予优惠政策并加强对机构运行的监管和指导,增强其渗透性。从贷款的可获得性来看,农村居民可获得性低或者不曾想过通过贷款来解决在农业生产发展问题,政府应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实行较低的农村贷款利率和针对三农问题提供特别优惠贷款的政策。(2)农村金融包容相对较弱,不仅反映在基础设施上,在受教育程度(对金融知识的了解与掌握)也表现突出,我们在加大农村金融网点覆盖、增加ATM机数等基础建设方面的同时,也要增加对金融知识等教育方面的普及。让更多农村居民了解并拥有正确运用金融工具的能力,通过更多的融资渠道来解决在农业生产等方面的问题,进而扩大农村生产能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3)各农村金融机构大力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对该地居民的相关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同时派遣优秀人员对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情况进行考察,并加强地区交流与合作,再根据实际状况制定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另一方面,对本机构的服务人员进行特殊培训,增强其工作能力和交际能力等。
参考文献
[1]吕勇斌,李仪.金融包容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基于空间模型[J].2016.
[2]王修华,关键.中国农村金融包容水平测度与收入分配效应[J].中国软科学,2014,(8):150161.
[3]田霖.我国城乡金融排斥二元性的空间差异与演变趋势[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3):2730.
[4]田霖,金融包容:新型危机背景下金融地理学视阈的新拓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1):6978.
[5]刘波,王修华,彭建刚.金融包容水平与地区收入差距———基于湖南省 87 个县(市)2008-2012 年的经验数据[J].当代财经,2014,(11):4656.
[6]田杰,陶建平.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对中国农户收入的影响——来自1877个县(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12,(3):5763.
[7]粟勤,朱晶晶,刘晓莹.金融包容、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来自 65 个发展中国家银行业的证据[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5,(1):99108.
[8]罗楚亮.经济增长、收入差异和农村贫困[J].经济研究,2012,(2):7884.
[9]何海鹰,赵俐佳. 中国农村金融包容性评价体系研究[J].经营管理,2015,(3):7678.
[10]韩其恒.二元经济下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研究[J].金融研究,2011,(8):7678.
[11]陈三毛,钱晓萍.中国各省金融包容性指数及其测算[Z].
[12]McKinnon R. I. 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e, 1973,Pp.177.index.
[13]Shaw E. S.. 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14]Clarke G., Xu L., ZouH.. Finance and Income Inequality: Test of Alternative Theories[J]. 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Society for AEF, 2013, 14(2): 493510.
[15]Kim D. H., Lin G. S.. Nonlinearity in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Income Inequality Nexus[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11, 39(3): 310325.
[16]Sarma M., PaisJ..Financial Inclusion and Development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2011,23 (5):613628.
[17]Beck T., Demirgüc-Kunt A., HonohanP. Access to Financial Services: Measurement. Impact and Policies[J].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2009,(1):119145.
[18]Ardic O. P., Heimann M., Mylenko,N. Access to Financial Services and the Financial Inclusion Agenda Around the World: A Cross Country Analysis with a New Data Set[R]. PRWorking Paper,2011.No.5537.
[19]S. Regan, W.Paxton. Beyond Bank Accounts: Full Financial Inclusion[Z]. Production & Design by EMPHASIS,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