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红, 孙秋香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护理部, 江苏 扬州, 225001)
个性化管理在人工气道气囊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刘晓红, 孙秋香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护理部, 江苏 扬州, 225001)
人工气道气囊; 个性化管理; 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患者维持适当的人工气道气囊封闭压,对防止机械通气时气道漏气,避免口腔分泌物、胃内容物误入气道,避免气道黏膜损伤具有重要意义[1-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发布了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专家共识,推荐气囊充气后压力应维持在25~30 cmH2O[4]。但调整好的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受诸多因素影响,从而发生变化,因此做好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5]。本研究通过对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气囊采用个性化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6年10—12月收治的ICU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20例。排除标准: 机械通气时间≤4 h。纳入标准: 年龄≥18岁机械通气患者。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例。对照组男6例,女4例,年龄37~87岁,机械通气时间为19~615 h; 脑出血3例,多发伤3例,颅脑损伤2例,呼吸衰竭1例,乙状结肠癌术后1例。实验组男8例,女2例,年龄43~85岁,机械通气时间为10~780 h, 脑出血2例,脑梗死1例,呼吸衰竭4例,颅脑损伤2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按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发布的人工气道气囊管理专家共识,推荐每隔6~8 h进行1次气囊压监测。常规监测时间为8: 00、16: 00、00: 00。
1.2.2 实验组: 除常规时间监测外,有吞咽反射的患者、声门下吸引的患者每4 h监测1次,即增加12: 00、20: 00、4: 00监测时间点; 另患者变换体位、吸痰、咳嗽拍背、气道吸气峰压持续>30 cmH2O时,即时监测调整气囊压。2组患者全部采用专用气囊测压表进行手动监测,每次手动测压时充气压力均高于理想值2 cmH2O[6-7]。
1.3 统计学分析
在常规监测时间段实验组进行气囊测压2~98次,对照组进行气囊测压3~77次,测得2组各自气囊压达25~30 cmH2O的比例,结果显示实验组比例高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常规监测时间段测得的气囊压达标比例±s) %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1 气囊压力影响因素
3.1.1 患者体位: 杨晶等[8]研究指出,不同体位下气囊内压力不同,压力由低到高依次为: 半卧位<平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国外研究[9]表明,患者轻微体位改变是导致气压伤的潜在危险因素。因此,为人工气道患者进行翻身前,先吸净口鼻腔、声门下分泌物; 采用2人翻身,其中1人固定患者的头部及人工气道; 翻身后立即监测调整气囊压,预防气压伤。
3.1.2 吞咽反射: 蒋方琴等[10]研究显示,吞咽反射的存在对气囊内压力有负影响。其机理在于吞咽时气囊受压,囊内压力暂时增高,导致漏气速度加快。因此,每班必须评估患者有无吞咽反射。对于有吞咽反射的患者增加气囊压监测频率,由每8 h 1次改为每4 h 1次。
3.1.3 负压吸引: 徐婷婷等[11]研究发现,声门下负压吸引可降低气管切开患者气囊压,负压越大,气囊压下降越快。朱艳萍等[12]研究,吸痰可以引起患者咳嗽,从而导致套囊压力显著升高。因此,对于进行声门下负压吸引的人工气道患者,气囊压监测频率由每8 h 1次改为每4h1次。吸痰后及时监测调整气囊压。
3.1.4 咳嗽与拍背: Mary等[13]对1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气囊压力进行持续监测,发现咳嗽时气囊压力都会短时间内增高。王维帷等[14]研究表明,拍背后测得的平均气囊压力低于拍背前。因此,对于咳嗽显著及拍背的患者,要及时监测调整气囊压。
3.1.5 气道吸气压峰值: 李泽葵等[15]研究,气囊压力的大小与气道吸气压峰值有关,二者之间呈直线正相关,当气道吸气峰压>30 cmH2O时,气囊的压力也可能过高。设置呼吸机气道峰压报警值上限为30 cmH2O, 当呼吸机气道峰压高压报警时及时监测调整气囊压。
3.2 气囊压力的监测频率
2014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发布的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专家共识,推荐每隔6~8 h进行1次气囊压监测。而韩晓红等[16]研究提出,每4 h测量和调整气囊压力较每8 h测量,能更好地维持气囊压力在预期范围,减少VAP的发生。孙琴等[17]研究认为,每3 h监测气囊压力时间为最佳,能确保气囊压力在安全范围内,防止气道黏膜损伤,同时有效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朱艳萍等[18]研究表明,持续监测有利于将气囊压力控制在适当范围,保证气囊压力始终处于理想状态,有利于进一步控制VAP的发生,同时也避免合适压力状态下不必要的重复测量,提高护理质量。然而也有随机对照研究[19]提示,持续气囊压力监测调控组与常规间断监测调控组VAP发生率并无差异。
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受诸多因素影响发生变化,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及时评估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气囊管理方案,从而维持理想的人工气道气囊封闭压,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但如何更加科学的管理人工气道气囊,仍值得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1] 张赟华, 王益斐, 李国法, 等. 中药制剂气囊上冲洗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3, 20(3): 162-164.
[2] 付优, 席修明. 机械通气患者低气囊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4, 26(12): 870-874.
[3] 刘敬波, 宋希荣, 温少平. 浅谈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分析及防治[J]. 医学信息, 2012, 25(5): 309.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专家共识(草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4, 37(11): 816-817.
[5] 常丽丽, 于鲁欣. 气管导管气囊压力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 2016, 31(22): 2042-2044.
[6] Bolzan DW, Guizilini S, Faresin SM, et a1. Endotracheal tubecuff pressure assessment maneuver induces drop of expired tidalvolume in the postoperative of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J]. J CardiothoracSurg, 2012, 7: 53.
[7] 林艳侠, 林丹, 陈碧群, 等. 气囊压力表间断测量气囊压力值偏差的实验研究[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4, 26(5): 347-350.
[8] 杨晶, 何莺, 尹建敏, 等. 不同体位对人工气道患者气管套管气囊压力的影响[J]. 护理学报, 2010, 17(10): 51-52.
[9] Lizy C, Swinnen W, Labeau S, et al. Cuff pressure of endotrachealtubes after changes in body posit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treated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J]. Am J Crit Care, 2014, 23 (1): 1-8.
[10] 蒋芳琴, 赵静月. 吞咽反射对ICU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影响的观察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 2007, 22(21): 1957-1958.
[11] 徐婷婷, 李茂琴, 徐铁. 持续声门下吸引负压对气管切开患者气囊压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 2012, 27(22): 50-52.
[12] 朱艳萍, 刘亚芳, 任璐璐, 等. 吸痰对人工气道套囊内压力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4): 347-348.
[13] Mary L S, Daleen Aragon Penoyer. Assessment of endotrache-al cuff pressure by continuous moitoring: a pilot study[J]. AmJ Crit Care, 2009, 18(2): 133-143.
[14] 王维惟, 谢萍. 拍背对COPD患者人工气道患者气囊压力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29): 97-98.
[15] 李泽葵, 邓健祥. 杨智学. 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导管的气囊压力与吸气峰压的关系[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3, 8(2): 86-87.
[16] 韩晓红, 郑瑞云, 杨玲瑗, 等. 人工气道套囊压力监测频率对长期机械通气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16): 16-17.
[17] 孙琴, 仲悦萍, 陈晓艳. 机械通气患者气囊压力监测间隔时间的探讨[J]. 当代临床医刊, 2016, 29(6): 2693-2694.
[18] 朱艳萍, 潘红, 孙艳阳, 等. 一次性压力传感器在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7(12): 1123-1125.
[19] Nseir S, Zerimech F, Fournier C, et al. Continuous control oftracheal cuff pressure and microaspiration of gastric contents incritically ill patients [J]. Am J RespirCrit Care Med, 2011, 184 (9): 1041-1047.
2017-03-17
R 472.9
A
1672-2353(2017)16-138-02
10.7619/jcmp.201716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