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及社会体育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管理等角度,对西安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资源在政府经费投入,公共体育设施,居民锻炼需求,社会体育指导服务,体育资源均等化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进而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资源的均等化供给侧改革,为西安市社区体育公共资源均等化发展路径规划提供依据。
关键词:西安市社区 体育公共资源 均等化 现状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居民健身矛盾集中在健身需求与体育设施资源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合理的规划与发展社区体育公共资源配置,是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宗旨,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因此深入分析西安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资源现状,才能促进体育资源的均等化发展,使全民健身惠民落在实处。
一、西安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资源均等化现状
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在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中,城市建设不断扩大。社区体育公共设施资源面临着发展与滞后相互存在的局面。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体育锻炼不在是生存的需要,而是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因此研究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资源均等化的发展水平,有利于消除人们的健身矛盾,提升幸福生活指数。以政府体育经费投入,设施的现状、居民的锻炼需求及政府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等现状出发,对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近三年政府对体育公共资源经费投入
西安市体育局2015-2017体育经费支出预算(单位:万元)
年度 体育竞赛与训练 群众体育 其他体育之支出 体育场馆
2015 2890.67 1294.46 512.26 836.46
2016 2155.83 1316.79 1447.52 954.71
2017 2277.72 989.37 240.08 956.44
通過资料调查显示,西安市在2015-2017近三年的体育经费预算支出上,在群众体育和体育场馆建设投入上的经费预算较少,重点经费投入在体育竞赛和体育训练方面。体育经费总体的投入相对比较平稳,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体育竞赛与训练依然是经费投入的重点,在群众体育经费上的投入上呈现先稳步提升,又有趋于稳步下降的趋势。这几年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在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设施上,开展了很多群众体育活动,在基础设施建设到一定程度上,对体育公共健身设施的经费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缓。其他体育支出方面也是随着省运会和市运会的举办,有比赛的年度支出较多,没有比赛的年度支出较少。从体育场馆的经费投入上,呈每年递增的趋势,但递增的趋势幅度不大。体育场馆经费的支出,主要用于现有的体育场馆改造和维修服务。但随着我省承办2021年的全运会,对于体育场馆的建设经费将会成倍的增长,将有大量的资金用于体育场馆的建设和服务上。
2、西安市社区公共健身体育设施现状
走访调研中了解到,随着城市建设发展需要,西安市区的一些老旧的社区面临着拆迁改造,使部分体育公共体育设施损坏,社区健身器材的使用率大大的降低。而新建的社区由于受到市场调节因素的影响,土地紧张,使得土地的价值剧增,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社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有规划却无实施,即使有也是种类单一,数量较少。通过对西安市雁塔区和莲湖区的20个社区和小区的实地调研,对社区的健身场所、健身器材、及使用状况进行了统计,从整理的数据来看,西安市两大社区的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单一,总体缺乏。大部分的社区里体育健身设施单一,以健身器材为主,少数部分社区里篮球场、羽毛球场、游泳池等,但是数量极少,只能满足少数人进行锻炼。就目前调研的情况来看,西安市城市建设密度较大,在一般小的楼盘里,除了绿化面积能保证外,体育健身器材难觅踪迹。在大多数的小区里,健身器材也是数量单一,不是开发商没有资金建设,而是土地紧张没有多余空地,即使有点空地也搞绿化了,这种现象在很多新建小区里很普遍。
3、西安市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开展现状
社区居民进行的锻炼项目还是有特点的,从项目的选择上也是种类多样,从项目性质分析锻炼人群来看,从事走路和广场舞的占了大约27.6%,这类人群主要是年龄偏大的群体,因为广场舞的群体年龄特征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的人群。球类运动比较激烈,运动量大,主要集中在中青年人群。因此社区居民的锻炼需求会越来越多,社区体育公共资源建设跟不上居民的需求,也就是说体育资源的不均等化,一定程度限制了居民出门就能锻炼的意愿。
社区居民锻炼的场所显示了体育资源的现状,从居民的锻炼场所选择分析,每个社区里内体育健身资源是极度不均等的。
4、社区居民锻炼的组织形式
在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建设中,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还是体育爱好者自发组建的体育组织有很多。如武术协会、足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篮球协会、棋牌协会、秧歌协会、气功协会及各级体育社团等。通过协会能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体育锻炼的队伍中来,体育活动也是成为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增进情感的方式之一。大多数的体育协会组织完善,有专门的人员会进行指导,使基础差的人也会找到依靠。有组织的协会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固定的时间,相对固定的锻炼人群,再这样的群体中锻炼,才能愉悦身心,促进身体健康。相比自己独自锻炼,随意性强,自由度大,这种锻炼适合极少数有自我控制能力的人。因此,大部分的社区居民的锻炼组织形式更加趋向于团体、组织、朋友一起锻炼。
5、西安市社区居民对体育公共服务需求及满意度现状
在对西安市社区居民进行体育公共服务需求调查中,居民对此反响较大,因为现阶段,城市建设发展已经提高到一个阶段,人们不在为吃饱肚子而奋斗了。随着社会水平提升,人们最为关心的就是健康。健康首先就是锻炼,居民意识强烈。在体育公共服务需求四个选项中,体育场馆排在首位,器材设施、体育社团或协会组织、公益体育健身指导、国民体质监测依次随后。原因分析,在城区由于城市规划建设中,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很多楼盘建设都不会把健身广场留出来的,他们把体育公共健身场所依赖于政府规划,健身资源被挤占,城市人口激增,就形成了锻炼公共健身资源明显不足的局面。
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满意度并不高,究其原因,其一,不同的社区差异化较大,高档社区服务设施比较齐全,除了小区里能锻炼,小区外的锻炼场所也比较近,环境也好,所以满意度高。其二,一般老旧社区器材落后,无人看管,器材就是摆设,离健身广场较远,交通不便,导致不满意。其三是社区密度大,运动空间小,社区的门禁安保不允许陌生人随便进入,健身广场周边体育设施较少,而锻炼的人较多,所以不太满意。
6、西安市社区体育指导员指导现状
体育公共服务资源不仅是全民健身中心、健身长廊,最为关键的还是居民的体育锻炼还要需要人的指导,具体体育公共服务的专门体育人才就是社会体育指导员了,是体育公共服务核心指导力量,是科学健身方法的指导者。截至2018年5月底,西安市共有各级各类体育指导员20886名,其中国家级152人,一级1647人,二级4315人,三级14772人,占全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的34%以上。西安市目前人口接近900万,平均430人拥有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与《全民健身计划刚要》中每千人5名指导员的名额,几乎相差一倍,这些指导员分布在全市的各个健身站点和社区的服务中心中。但從调查和实地走访得知,很多地方是看不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有证而不参与体育指导,造成了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育指导员流于形式,而没有实际的参与具体的工作。
二、西安市社区体育公共资源均等化的发展水平
体育基础设施是居民提高身体素质的硬性物质条件,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身需求的保障,也是开展体育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因此,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是地方政府应着重开展的工作内容。
从十二五期间的完成情况来看,西安市城市社区健身器材、体育基本设施的覆盖率已经达到了全国的中等水平,市区两级体育部门和体育社团每年举办各类全民健身活动超过 560项(次),参与人数超过450万人(次)。先后建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全民健身示范区、汉长安城遗址公园全民健身长廊、世博园全民健身示范区、青龙寺遗址公园全民健身园区、民乐园全民健身示范区、未央广场全民健身示范区。社区全民健身器材配送工程221个,社区全民健身路径624个,累计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6609名,建成体育晨晚练点1600个,积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每年监测人数不少于500人。十二五”时期,全市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基本建成西安市伞塔路全民健身中心,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满足周边群众健身和我市业余训练需求,填补了我市东郊公共体育综合场馆的空白。通过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我市的各类体育场地达到12185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32平方米。
三、结论
西安市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资源均等化水平达到中等水平以上,全民健身园区和示范点已具备一定规模。但是社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仍有差距,公共体育场馆设施陈旧、功能不齐、数量不足,与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等。因此打造城市15分钟健身圈,城市健身公园,全民健身示范长廊等亮点工程,健全体育法规和国民体质监测评价,促进西安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均等化发展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玲燕等.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现存困境与发展路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19-22.
[2] 刘亮等,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公共体育资源供需矛盾的消解与改革路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4):51-55.
[3] 刘会平,常州市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2016(5):83-85.
[4] 王文兰等,杭州市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研究[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4(1):108-112.
作者简介:杨玲,女(1979.3——),陕西渭南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社会体育。
基金项目: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西安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资源均等化需求路径的研究,课题编号:17IN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