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种课程满足更多的孩子

2017-09-11 19:11谢淑萍
速读·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活动课校本核心

谢淑萍

摘 要: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解读“校本课程”的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和核心素养思想的指导开发出适合特殊孩子,有利于开发他们潜能的校本课程。

关键词:校本课程;特殊教育

一、校本课程的内涵

什么是校本课程,它和最新的一种课程—拓展课程有什么联系?这之前我们先追本溯源、来了解最基本的:“什么是课程”,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认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理解,这是一种比较全面、客观的描述:课程是有计划地安排每位儿童学习机会的过程,并使学生获得知识,参加活动,增加体验。课程编制和管理者的不同;学习内容的不同、侧重点的不同、形式的不同等就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课程,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以学校教师为主体,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构成学校课程的有机整体。而拓展性课程是相对于基础性课程的一种课程的分类。

校本课程可以进行这样的分类,按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力可分为两类:必修课、选修课;按学生学习方式可分为三类:学科类课程、活动类课程、研究型课程;按课程发展功能可分为三类:基础性课程、丰富性课程、发展性课程。

从校本课程的分类我们就更清楚了它与拓展课程的关系:我们开发的校本课程可以是基础课程范畴的,也可以是拓展性课程的。所以两者有一定的交集。

另外一个容易混淆的点就是校本课程和活动课、社团活动课的区别。校本课程是对活动课、社团活动课的继承、规范和发展。校本课程不是“活动课、兴趣小组活动”,但“活动课、兴趣小组活动”有可能也有必要走向校本课程。比如笔者的社团活动课-《电子积木》,在原有的活动计划和活动记录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化和更深入设计,补充了课程目标、理念等元素后形成了它的课程纲要。所以也体现了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又不是高不可攀。

二、校本课程的意义与指导理念

由于国家课程也是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但它的适用面比较宽,它关注的是学生统一的、共同的基本素质要求。在单一国家课程的背景下,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几乎没有选择课程的权利,学生的个性也很难得到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尤其对我们特殊学校而言,开发校本课程的迫切性更大,首先从教材来说,特教教材版本都比较老,内容陈旧,配套的资源少,比如聋校科学课程的配套教材只有1995年的《自然常识》,内容过时,活动单一,笔者在用了一个学期,就觉得很不合适,改用普校的科学教材,虽然降了一个年级,基于我们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基础,在内容的选择、活动的设计、课时的安排等都需要做一些调整,以及针对小学和初中科学有些学习主题的重复和时间不够的问题,我们科学备课组也一直有将小学和初中科学教材做一个整合和调整,编一套九年义务《听障科学》校本教材的想法和计划。

另外重要的一点,对于特殊学生而言,他们与普通孩子有共性也有差异性,有缺陷也有潜能优势,因其特殊的个体发展状况更应摒弃只看重知识获得的传统教育目标,为他们日后最大限度回归主流着想,特别强调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并且在充分发掘他们可能具有的潜在能力基础上传授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实用知识和生活技能,培养他们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个体发展需要的行为功能。所以他们需要更适合他们的校本课程,既能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得到多方面的和谐发展,又能激发和调动潜能,更好的适应和融入社会。

三、校本课程的指导理念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分别是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自然智能、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而我们的传统理解里更多的只关注到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太过局限,有失偏颇,所以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要考虑到智力因素的多种类型,考虑到智能存在差异,却也都有生长发展的历程,只是优势智能发展快,弱势智能发展慢,而学生在丰富的校本课程里多种智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生长的同时,优势智能得以体现和最大化的生长,也就是激发学生的潜能。

所以多元智能理论既是校本课程的目标取向之一,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起指导作用。任何一门校本课程都可以蕴藏着几种智能,同时智能也是融合的,并不单独存在于特定的课程中。

校本课程编制的基础内容的选择除了可以围绕多元智能,随着“核心素养理论”的完善和具体化,它也逐渐成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效果的重要指针。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在课程总体的教育目标下学校的自主探索,但由于一线实践的工作特点,造成了工作注重细节和局部,而缺少高站位和全局观。我们来看看“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分类思想使我们的工作找到了上位的架构,有了明确的目标,从而不断调整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標增强了工作的目的性。

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提炼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核心素养不是某一种单一素养,也不是面面俱到的素养集合,它是具有根本性、基础性、可迁移性的某几项素养,是共性,也是我们学生要具备的,所以在校本课程的组织开发实施过程中,核心素养体现在每一个环节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从教学形式到教学方法,从过程考核到阶段评估都必须依据核心素养的要求进行。比如,笔者参与开发的《人际交往》校本课程,就是基于我们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观察和了解,比如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和家长的关系,连结核心素养中的一个点,确定了这个课程主题及其具体内容、开展形式,本课程也主要有这三个板块的内容:师生交往;亲子交往和同伴交往。endprint

猜你喜欢
活动课校本核心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活动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