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摘要]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剪贴画有着极大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充分、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剪贴画培养学生的创意想象能力,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情绪和兴趣入手,调整创意教学计划,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意能力得到提高。剪贴画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能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得到锻炼,从而更好地培养其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关键词]剪贴画;创意;兴趣;能力
剪贴画是一种特殊的画,和真正的绘画不一样。剪贴画不用笔和颜色,而是用各种材料剪贴而成的。剪贴画通过独特的制作技艺,巧妙地利用材料,充分展示材料的美感,使整个画面具有浓浓的装饰风味。剪贴画有取材容易、制作方便、变化多样等特点,是一种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工艺美术项目。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各科教学中离不开想象,教师应充分利用剪贴画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和思维。
一、利用剪贴画模式激发学生创意
学生虽然没有太多的阅历,但他们都有一颗非凡的童心和超强的创意能力。童趣的特点天真、纯洁、可爱,没有烦恼,喜欢无尽的想象。独特的创意是儿童原有的天性。教学中通过剪贴画的表现形式,以童趣为纽带,启发儿童的想象力,从而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1.创设剪贴画制作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不断的探索中,围绕学生观察、体验、发现、想象、创造这一心理发展过程,我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构建了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儿童剪贴画教学模式。该模式循序渐进,其基本结构如下:创境读画(欣赏中观察美)、初次临习(尝试中体验美)、对比研读(精读中品评美)、老师示范(观察中理解美)、创新剪贴(想象中创造美)、展示评价(赏评中感悟美)。
2.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保证。每个学生都喜欢标新立异。但是,这种行为需要得到成人的支持,学生才不会担心因“出错”而受到批评,才会有别出心裁的表现。因此,在课堂上,我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材料,允许学生用不同材料大胆完成作品,允许“犯错”,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教师要学会等待,留给学生创意时间,让他们自主思考、尝试,不要一发现问题就迫不及待地帮助学生解决。面对学生的提问,不要急于说出答案,要鼓励学生自己试一试,即使有必要告诉解决方法,也要鼓励他们先思考更好的方法。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养成主动探索的习惯,创意能力得到培养。教师通过创编故事,创设教学情境,拟人化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很容易融入其中,感受故事中的喜怒哀乐,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创想能力。
3.采用多样化教学,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
在剪贴画教学过程中,不能采取照搬无误的死方法,一味采用这种方法,只会限制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可采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灵活制作:整体剪贴法、局部剪贴法、加减剪贴法和变形剪贴法。根据不同的学龄阶段,我们各取所需,分三步进行:(1)初期阶段运用剪贴画临摹法进行教学,要求学生尽可能学会完整地剪贴作品,重点在形上尽可能接近范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剪贴画的整体感知能力和构图能力,以此增加学生的制作熟练程度,丰富学生的剪贴画制作经验。(2)第二阶段重点掌握局部剪贴法和加减剪贴法。局部剪贴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局部细致剪贴,在增强制作技法的同时,提高敏锐的观察力。(加减剪贴法是通过对画面的取舍和添加,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点)(3)变形剪贴法,主要是发挥学生的自我创意,大胆想象,随意拼贴,图形可以更富有变化。为了提高学生剪贴画创新能力,我们进行了以上尝试,学生在剪贴画创新中体验到了无穷的乐趣。
4.创设适宜儿童年龄特点的剪贴画教材
我们对传统教学过程中的选材进行了改造,制定了新的选材要求和方法,按照构建的剪贴画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尝试性的实践研究。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难易度的优秀作品作为摹本。其中特别推荐的是优秀的同龄人作品,这是因为他们水平接近,同学作品中再现的画面更宜于引发他们的共鸣,也更宜于激发他们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兴趣和制作的冲动。有时也会征求一下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对什么感兴趣,这样收效会更好一些。
二、运用不同材料引发学生创作兴趣
儿童有着天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冲动,随意性强。剪贴画是一种充分利用材料的绘画形式,能够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使儿童的创作过程变得丰富。剪贴画材料和工具简便,活动形式的丰富性和趣味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同时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气息,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剪贴画教学,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亲自动手,掌握剪贴画制作的方法,体验经过脑和手把普通材料变为一种艺术品的自豪和喜悦,同时,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儿童剪贴画从创作形式上突出儿童的随意性,材料都是儿童喜欢又容易找到的废旧物品,使用的工具也是儿童常见常用的,可以说儿童剪贴画是儿童天生喜爱的一种画的表现形式。在所有准备工作都完善后,我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裁剪、组合和粘贴。操作期间教师不应加以干涉,让学生自由选择、发挥和想象。剪贴画创作,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再创造,学生通过创意,培养创造能力。
三、利用丰富多样的剪贴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敬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上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途,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应创设丰富多样的剪贴画活动,让美术课走出教室,减少对学生的束缚,营造自由的学习氛围。可以用废旧的饮料瓶在地上摆图画、用捡回的树叶和学生一起拼贴、拓印。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翱翔。
教学活动时间是有限的,要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仅靠一个教学活动是不够的。活动的延伸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继续,可以使那些兴趣未尽的学生继续发挥,刚入门的学生得到巩固。笔者常在教学活动结束时,联系教学活动内容,鼓励学生回家后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创作,这样,学生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能力,将日常生活中感知强烈的动植物、人物及交通工具等用剪贴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的创作信心。
四、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引导方式
剪贴画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随着学生生活阅历的增多,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拓宽视野,通过接触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去了解生活中更多更美好的事物,去捕捉更为丰富的创作素材。学生都有表现才能和极强的表现欲,但随着数学中运算能力的增强,特别是形式运算能力的增强,他們眼中童话、幻想的世界逐渐变为客观现实的世界,以剪贴画的形式表现这一客观世界需要俱备专业技能,他们是难以达到的。许多学生由于缺乏这种专业能力的培养而难以表现画面,致使他们不再热情作画。所以,在这过程中,教师不能对孩子的要求过高,不能一味地追求基本功。应对学生在画面中表现出来的天真、稚拙、淳朴的东西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赞美,让他们在鼓励声中获得自信,在赞美声中发展和培养勇于创新的个性。教师应顺应学生对艺术的认识规律,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创作欲望。同时,把这些与发展创造力相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学会异想天开,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得到启发。
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就如同农民种庄稼一样,学生是幼苗,我们的教学过程,对于他们来说,就是阳光、土壤和养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有不断改进教学观念和方法,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创意想象的世界里畅游,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学好剪贴画。
参考文献:
[1]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
[2]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3]宋文翠.儿童科学文艺教育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04).
(责任编辑 史玉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