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2017-09-11 07:21芮芳芳
魅力中国 2017年35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高校

芮芳芳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进行创业就业教育,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极为有利,更是提升学生就业实力,增长知识和才干的有效措施。纵观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其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探讨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最近几年,国内各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力度不断提升,进行了很多有效的探索,强化培养师资,提升物质保障等等。但是,由于国内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研究成果不多,国内很多高校在这放面都是被动的模仿西方国家,没有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突出问题主要如下:

(一)创新创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尚未形成

很多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中纳入创新创业教育,就课时安排以及执教内容来看,大部分教师大都侧重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并未对创新创业教育加以重视。由于任课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上的实践经验缺乏,甚至把这部分教学内容一笔带过,一些教师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不属于普及教育之一,仅仅针对的是部分学生,因此讲课的过程中重视就业指导,这严重挫伤了一些学生的创业意识,他们获得的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机会较少。很多高校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商务实践,把其限制在创业实务上,对实务技能的训练过于重视,而轻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这种教育缺乏理论指导,如无源之水,难以长久。

(二)缺乏创新创业教育师资

作为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科,从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是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或者辅导员。他们就业指导理论基础以及管理学生的经验比较丰富,但是对创新创业的知识了解较少,大多依靠书本进行创新创业知识的讲解,不和学生分享一些实际案例或者实践经验。和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相比,师资力量和数量较为缺乏。

(三)校内缺乏创新创业氛围

一些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够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力度不足,缺乏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这对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造成严重的影响。不仅如此,创新创业课程单一,活动缺乏,课堂设计简单,难以形成深刻的影响。一些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活动浮于表面,各高校创办的课程、教授的內容极为相似。同时,没有充分发挥创新创业社团的作用,有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的同学缺乏沟通和展示的平台,这也严重抑制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一)在高校整体育人体系中纳入创新创业教育

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在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完善的过程中秉承服务学生的思想和理念,对学生培养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创业意识、精神和理念,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日常教育教学之中。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科学构建的时候,可通过开设相关创业课程,把学生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以创新的眼光对待创业教育,把不同专业的知识和理念充分的交叉和融汇,把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对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创新,把创新精神融入学生的人格培养之中。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把基本知识、理论向学生讲授,还需要在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耳濡目染学生。

(二)强化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和平台

从学生创业意识、能力的培养一直到学生创业项目的申报、验收以及最终的实施创业的过程中,学校要给与重视,并重视相关知识的传授,在知识、经济、制度等倾斜。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扶持制度建设。在高校内积极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基金,对学生新课题的研究加以支持并扶持。构建相关学生确认制度,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获得发明专利,取得学术比赛名次等,可以申报科研创新学分。完善各类勤工助学活动机制建设,让学生树立坚持不懈、奋斗不止,秉承自强不息意识以便于和社会的需求相匹配。可以创设创新创业导师、科技创新学分、创新创业基金会以及各种与此相关的讲座等形式,不断深化和推进创业教育工作。在高校内积极举办多种多样的实践性创业活动,营造高校浓厚创业氛围。通过各种活动、学科竞赛的开展,保障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被科技促进,在高校内广范围宣传和创新创业相关的知识,把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能力尽可能提升

(三)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学校外部环境进行优化

促进各高校所在地政府部门制定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相关的政策扶持。只要和制度相符合的大学生进行创业,就应该在政策、资金上进行扶持,以便于保障学生能够获得足够的资金进行创业。合理的构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孵化园在构建的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在税收、土地等进行倾斜,完善科技资源、设备设施的建设,更应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不断降低大学生创业的门槛,保障更多有创业梦想的学生完成自己的梦想。对创业之后的培训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通过成立相关机构,由培训专家,专业教师以及创业成功人士组成的咨询机构,让大学生获得的服务更完善,在其项目选择、审批、计划制定和修改等中给予帮助,解决大学生经验少所带来的弊端。

(四)在高校内构建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对创新创业文化中所蕴含的不怕失败、勇于拼搏,坚忍不拔等精神和理念深入挖掘,融入求变、求新等精神,让大学生把创新创业作为一种理所当然的理念和价值取向。在高校内鼓励学生建设创新创业社团并鼓励学生深入参与。如在高校内建设相关协会,深入动员学生参与其中。各个社团由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科学指导社团建设和活动的开展,并为社团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让社团建设步入正轨。

结束语

政府在加强对创新创业宏观指导的同时,要在多方面为创新创业提供保驾护航,如法律、金融、人力资源、知识产权保护、创业场所等。企业与高校利用互联网 + 创业孵化器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平台构建新的创业教育模式,为创业教育注入新的活力。高校创业教育是对高等教育理论的一种丰富补充,开展创业教育是目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是提升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需。

参考文献

[1]伍江,孙洁,王信.我国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挑战、对策及展望[J].中国环境管理,2016,802:67-72+46.[2017-08-08]. [2]刘福才,王发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性反思与实践路向[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08:6-11.[2017-08-08].

[3]代安娜.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创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6,24:19.[2017-08-08].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