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桂兰
摘要:职业指导工作与STC理念下的终身职业教育、全民职业教育、学生个体发展、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以及课程整合密切相关。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研究与实践需要找到新的视角,才能实现新的突破。STC运动在美国的兴起是一个恰当的视角。在变化的时代,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策略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STC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高校就业指导的一个适当的基础目前只有以就业为导向是人们期望的,不合时宜的,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策略基于STC将推动职业指导工作的职业。
关键词:STC理念;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策略
一、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
构筑大学生职业服务体系体现了STC的基本精神。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职业指導教师队伍是这一服务体系的基础工作。职业指导必须走专门化、专家化的道路。这也是发达国家的做法。我国高校应该按照教育部规定比例配备职业指导工作人员,并尽快提高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主要体现在重视师德建设,提高师德水准,重视教师培养,提高整体素质,建立和完善科学公平的考核制度,最大限度激发教师的潜能,实现教师的业绩和贡献与分配挂钩,营造有利于教师创新的氛围、物质条件和实践机会,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各高职院校应该从培养社会所需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高度出发,摒弃“为指导而指导”的狭隘工作理念,把职业指导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建立一套完整的职业指导工作体系。成立职业发展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职业指导,并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实际,因材施教①。帮助指导大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职业规划,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各专业教师要树立参与职业指导的意识,将职业指导纳入到专业教学环节,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相关职业指导,明确阐述知识与技能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书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二、基于个体差异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服务
关注并鼓励个性化的发展是STC理念的基础理念。就业指导回归个性和个性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就业指导教师应该结合各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授课,强调指导的针对性。同时,尽可能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状况给予其个性化辅导,以提高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及实际效果。这不仅是为了突出就业指导的人性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于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产生规划意识以及决策能力,对其终身发展负责,使其明确自身适合的职业类型以及自身更具有就业竞争力的职业岗位,从学生自身发展出发,解决学生自身的就业难题。个性化指导即把职业指导建立在个性差异上,不是让差异来服务某种统一的指导,而是让指导去迎合和适应这种差异性和多样性。个性与差异化的指导要对学生性格、需求、能力、理想、经验、优势、缺陷、技能、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客观的评价。心理测量为此提供了技术支持。个性化职业指导还要求针对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多样化的心理状态或心理问题,适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回归理性。另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理性的分析职业世界的宏观形势,主动的预测发展的趋势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突出职业指导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STC理念的一个要点就是强调工作场所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试图让学生通过系统的学校教育以获取必要的学术知识,而通过企业实习等方式进入真实的工作场所,完成实务作业。对于工作场所学习,要求学校与企业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在保障学生实习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进入这些企业了解工作过程、岗位规则,以提升职业素质、积累工作经验。这对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有许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的方式上进行自己的探索。其中与就业密切相关的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这也是一种校企合作模式。如何把学生与订单结合起来,如何获取更多更好的订单自然是职业指导的重要工作。“订单”合作模式,学生入学就有工作,毕业即就业,具体体现在定向委培班、企业冠名班、企业订单班这几种形式上。学校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学生、家长与企业签订单培养协议,大学最后一学期顶岗实习,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管理,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所需的合格职业人,此顶岗实习与学生综合测评成绩挂钩,有实习报告、实习鉴定,考核情况记入学生个人档案,作为发放毕业证书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学校来说,也就是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由企業负责完成,毕业后可直接在合作企业就业,确保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标准“零”距离对接。
四、强调职业指导的全程性
职业指导不只是一个时间点发生的事情,而是连续性、全程性的过程,符合STC理念。高职院校建立全程式就业指导体系将有助于整体提升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这也是未来职业指导领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全程就业指导的实质就是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每个阶段,即从学生入学开始一直到其毕业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在全程就业指导中,大一时可侧重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和学业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产生学习动力。指导学生规划三年大学生活如何度过,确立个人的职业目标,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和创业政策。大二时可侧重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拓展训练,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大三临近毕业时可侧重择业指导、升学指导,引导毕业生转变角色、适应社会、实现职业理想,提供大学生应征入伍、专升本、报考公务员、自主创业等方面的政策咨询,广泛收集和发布就业信息,提高择业技巧,帮助毕业生实现由学生到社会人角色的成功转换。
五、结论
是以STC理念的丰富内涵为依据的,并初步形成了一个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策略体系,这是一个较为新颖的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策略体系,相对于传统的人们习以为常的职业指导策略体系来说,这具有变革的意味。但这是一种相对宏观的建构,并没有涉及到一些具体的操作细节。面向STC是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策略的变革仍然是一项未完成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石伟平.STW:世纪之交美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策略的抉择[J].全球教育展望,2001(6):71-76.
[2]傅进军.大学生就业力促进与职业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