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发
摘 要:当今教育形式新奇,但本质变革举步维艰,基础教育在很大程度依然奉行“唯分是从”的冷峻原则。如何运用“和合”思想宏观地把握教育现状,部分地消解与扭转教育的艰危处境,对整个国民教育意义非凡。
关键词:和合;教育
中国的“和合”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一个古老而崭新的哲学命题,无论是三坟五典、孔孟墨道、古圣先贤的上下求索或皓首穷经,还是后世学者、志士仁人、社会发展的精心求证与具体实践,我认为其追求与彰显的最根本的精神内核无外乎“求同存异”而已。
综观如今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与教育固有的本质与功能格格不入。君不见“择校热”依然甚嚣尘上,“快慢班”仍然暗流涌动,素质教育“脱胎换骨”,选课走班“名存实亡”,教育产业化、行政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唯西方化”等等,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悄悄的提醒人们,升学率才是硬道理。
差异与矛盾是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最大限度的消弭、平衡与中和这种差异与矛盾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正是这种原始而强大的本能才逐步催生出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作为一个隶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事物,我认为“和合”在现如今“功利味”十足的教育领域依然具有激浊扬清、扶正祛邪的重要作用。
那么,如何重拾“和合”精髓,打造和谐教育呢?
一、增加德育权重,改善德育方式,用“和合”思想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直以来,德育大多游离于学科教育的边缘。在新常态下,我们要努力扭转这种颓势,提振德育士气,就必须在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站在德育的高度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问题。教育的本质是塑造人、完善人和提升人,而这一过程中德育的作用不可或缺。我们的教育不应该只仅仅停留在培养具有完美的专业技能、过硬的专业素养的建设者层面,一个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广博的国际视野,懂得悲悯、诚信、友善、敬业、爱国的人才是符合当代国民教育基本要求的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线性、梯度地勾勒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维度与层面,从个人到社会,最终到国家,几乎涵盖了一个普通公民从自警自省走向自励自强的全部内容。我们要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懂得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每一个公民的道理;要使学生明白儒家世代传承、历久弥新的“修齐治平”思想一直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影随形、殊途同归、不谋而合。我们要科学分解核心价值观的所有内容,把它与学校德育紧紧扣合,与学生未来的安身立命紧密联系,与“和合”兼容并包、求同存异、不偏不倚等思想精华融会贯通。因为文明和谐的国家离不开自由平等的社会,自由平等的社会则需要每一个公民在日常的自我点滴中去努力维护、认真践行。我们应该在“和合”智慧的引领下,采取鲜活灵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们应带领学生客观地了解与认识当前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社会上存在的不和谐声音、不文明现象、不平等问题作出科学辩证的分析与判断,不人云亦云,不偏颇狭隘,不妄加评判,教育学生自觉确立爱憎分明、除恶扬善的立场原则,引导学生始终要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树立“国治我荣”、“国乱我耻”的意识,不断增强学生防微杜渐、见贤思齐的信心与胆魄,扬正气,养心气,驱浊气,用“和合”思想武装自己,用崇高的道德情操与价值追求占领学校德育的主阵地与制高点,真正为学生的科学成长、终身发展保驾护航。
二、以“和合”理念消解教育沉渣,逐步根除“唯分数论”,打破教育GDP魔咒
如今的教育评价体系一直信奉与尊崇“分数优先”的原则,社会与学校选择衡量学生唯一的依据只有分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考量学校的主要指标就是升学率,这十分类似于经济学上的GDP模式。一个学校当年升入名校人数的绝对数量,升学的年递增率或年递减等都无一例外的对畸形的教育评价推波助澜,所有与之相关的利益关联体每每在中高考、小升初、甚至期中期末联考成绩公布的前前后后都精神紧张、情绪躁动、心态复杂。校长热衷于重点率、优秀率,教育局倚重于绝对值,教师当然必须时刻围绕着平均分、优秀率、重点率等名词斤斤计较、苦苦挣扎,这数十年固若金汤、极度扭曲的评价魔咒折磨着家长、学生以及相关的教育从业人员。诚然,这一切与我国具体的国情有关,与国人“学而优则仕”、“光宗耀祖”等传统的价值取向有关,但相对单一的考量参数折射出的却是我们片面的人才选拔理念。和谐的教育应该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只有从根本上切实承认教育个体的差异,实行稳健的多维人才选拔机制,才可能彻底扫除陈腐、固有的认知偏差,还每一个生命个体应有的自由成长空间,给生命应有的尊重与信赖。
三、秉持因材施教理念,一定程度地去教育行政化,用“和合”智慧濡养教育自由的呼吸
教育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师生平等自由、畅所欲言、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而且国家、社会始终要能给教育活动创设一片自由成长与发展的领空。“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与爱徒所极力追求与思慕的理想的教育境界和人生境界无外乎如此,天人合一、无拘无束、畅达自得、胸次悠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都是与当时相对自由开放的政治环境密不可分,在这些时期,思想文化、教育科技等都日新月异,成就斐然,涌现出了一大批光耀史册、名垂千古的大家、大师,激荡出体量庞大、影响深远的各类文明成果。相反,凡是禁锢思想、摧残文化、专制保守的政治时期也就是思想文化的大萧条与大灾难时期。实践证明,过多的教育行政化,让教育很多时候不得不部分地沦为行政的附庸,变得畏首畏尾、举步维艰。行政过多的干预正常的教育教学,肯定会让教育教学活动一定程度地偏离其固有的规律与轨道,进而造成对教育教学无法弥补的严重干扰与损害。我们要深刻剖析和领悟“和合”思想,在相对自由的前提下组织与开展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合”的真谛是存异基础上的求同,我们不能盲目片面地追求“千人一面”、“千师一面”、“千校一面”,不能文科教學理科化,不可违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大搞所谓的“精英教育”。教育真正需要的是基于“和合”前提下的自由呼吸与肆意蓬勃。
“和合”思想博大精深,它几乎涵盖了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直接间接地影响与左右着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互济互补、统一和谐、相辅相成、圆融并通的广阔外延不断的丰富着我们的人生智慧与生命成长。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迈向纵深,随着“和合”思想的发扬光大,和谐教育的花朵定然会更加的馥郁芬芳、艳丽动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