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忠 , 郑小红
(1.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护理系,河南 济源 459000; 2.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院,重庆 400030)
教育科学
生理学分层次教学中的“四化”教学*
陈洁忠1, 郑小红2
(1.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护理系,河南 济源 459000; 2.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院,重庆 400030)
通过合理选取教学内容和教材、理论课灵活教学、实验课因材施教等三方面探索生理学分层次教学实践中 “四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基础知识专业化、理论问题形象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教学。教学观察和考试结果表明“四化”教学能适用于生理学分层次教学,二者有机结合,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生理学,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
生理学;分层次教学;高职护理
生理学是医学的基础课,特点为内容复杂、理论抽象,既有局部微观的生理机制,又有整体宏观的整合原理,高职学生普遍反映学习难度较大,不易理解消化,甚至出现厌学情绪[1]。为提高高职学生学习生理学的兴趣和教学成效,笔者在生理学教学实践中提出了“四化”教学,即: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结合生活实际,使抽象问题具体化;联系临床实际,使理论问题形象化;适度拓展延伸,使基础知识专业化,以此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重视度和理解力,突出专业技巧性和实用性[2]。由于高职生源分别以高考、对口升学、单招等形式录取,学生成分复杂,学习基础有较明显的层次区别,我们开展了分层次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并对“四化”教学在生理学分层次教学中如何实施做了有益的探索。
1.1 研究对象和分层次方法 以2014级高职学生为对象,按照学生来源,结合学生学习基础和特点,分为优势层(A层)、基本层(B层)和基础层(C层)三个层次,在生理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次教学。见表1。
表1 学生分层表
1.2 生理学分层次“四化”教学途径
1.2.1 合理选取教学内容和教材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教材是有效开展生理学分层次“四化”教学的基础。对于A层次学生,在完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教学基础上,紧密结合其专业方向特点,着重选取血液循环系统、神经中枢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急、危、重症临床案例辅助生理学的理解和学习,为提高该层次学生评估和诊断水平奠定基础,使理论问题形象化、基础知识专业化。对于B层学生,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适度删减信号跨膜传导、心脏泵血过程、尿液的浓缩和稀释、耳蜗生物电现象等教学内容,充分运用多媒体影像、动画、图表、声音等形式与文字高度融合多重刺激学生感官,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加强学生对生理学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注重实验实训操作,以提高该层次学生应用水平,使基础知识专业化。对于C层学生,充分利用其形象思维能力强的特点[3],通过收集生活中大量存在的生理学现象,比如对于“负反馈意义在于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稳态”这一重点内容,可以通过“冷打颤,热出汗”等例子说明维持正常体温的重要性,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促进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着重加强该层次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
1.2.2 理论课多样灵活 生理学“四化”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生理学教学质量。在生理学分层次教学实践中,采用灵活的方法实现“四化”教学,从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结合A层学生爱学、愿学的特点,笔者主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指导学生学习。比如在讲授凝血因子的作用时,告知学生某些凝血因子在肝脏内合成,为使生理学理论问题形象化,再通过举例提出问题,如“某男,63岁,肝硬化病史多年,经常牙龈出血,主要原因是什么”供学生思考和分析。学生大多能得出某些凝血因子合成减少的答案,促进了该层次学生愿学、学好生理学的热情和信心。结合B层学生不善逻辑推理的特点,为使生理学复杂问题简单化,主要通过动漫演绎、语言描述、图表分析和比较总结等多重变式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要点。比如在讲解骨骼肌收缩时,笔者先后用到了演示、讲解、讲述等多种教学方法分析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的传递、兴奋-收缩耦联和肌肉收缩过程,然后要求学生以口头和文字的方式总结上述三个过程。逐步加强该层次学生理解能力,提高他们演绎、推理能力。结合C层学生擅长形象思维的特点,为使生理学抽象问题具体化,主要通过直观教学法使学生感知生理变化,从中体验生理学的奥妙。如讲反射时,使学生亲自体验膝跳反射,并发问有没有同学不存在这个反射,使学生认识到膝跳反射存在于每个正常人体,是股四头肌肌腱受刺激后的一个规律性反射;再询问学生是否进行过这方面的训练,使其认识到该反射是非条件反射;进一步向学生发问如果反射弧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该反射能否如期出现,使学生最终理解检查膝跳反射可以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从而实现生理学基础知识专业化的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层次学生上课积极性逐渐提高,不再寄希望于老师期末划重点,而是将学习精力放在了平时,对生理学的兴趣日益提高,并对护理专业有了新的认识。
1.2.3 实验课因材施教 生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训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还可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同时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4]。在“四化”教学基础上引入分层次教学理念之后,带教老师为A层学生专业化操作提出了高要求,对B层学生规范化了操作程序,给C层学生简化了操作步骤。比如在做“药物对尿生成的影响”实验时,要求A层学生抽取药液需剂量准确,注射要一针见血;B层学生要相互配合与监督,做到“三查七对”;对C层学生做了详细分工,由专人拿专用注射器分别抽取不同药物,避免差错事故发生。分析实验结果时,一方面要紧密联系所用药物对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影响等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结合临床护理用药,讲述这些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提醒学生在给患者使用药物过程中应考虑其对肾脏的影响。再如分析 [H+]、pO2、pCO2等因素对家兔呼吸运动调节曲线影响时,分别要求A层学生解释机理和原因,B层学生结合实验现象分组讨论具体理论内容,C层学生结合实验结果谈收获和体会,教师最后做总结,指出一定浓度的CO2对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是必要的,因此医用氧中会含有一定量的CO2,使学生最终对“化学感受性反射对呼吸运动调节”这一抽象内容理解,并明白具体实质。在所有实验过程中,特别要求A层学生做到思考问题全面细致、处理问题恰到好处;B层学生做到操作耐心仔细、观察认真负责;C层学生做到关爱动物、尊重生命,有爱心和耐心,从而帮助全体学生树立热忱、规范服务的理念。
2.1 教学反馈 课程结束后,随机抽取各层次学生共计64名进行分层次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厌学情绪、对教学法的满意度等方面。结果显示:认为有助于端正学习态度的学生占97.4%,认为能改进学习能力的学生占94.3%,认为能提高学习效果的学生占96.7%。
2.2 成绩分析 2014级学生生理学考试成绩。见表2。
表2 2014级学生生理学考试成绩
2.3 同行评价 生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病理学、药理学及护理学科等后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据后续课程相关教师评价,2014级学生的生理学知识掌握水平较前几届学生有明显提高,课堂上与生理学相关的知识点,教师讲解不再费时费力,往往稍加讲解,学生即可消化吸收。
分层次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次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等,力求对学生因材施教,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方式[5]。“四化”教学是为调动学生学习生理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结合生活、临床和所学专业实际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将“四化”教学应用于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分层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各层次学生怕学、厌学生理学的现象有所减少,学生学习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表明这种教学方式适用、有效。2014级学生生理学考试成绩平均分出现阶梯化表明学生存在学习差异,按照生源分层次教学符合实际;及格率在各层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及格率可达到98.6%,与2013级相比提高3.2%(2013级生理学考试及格率95.4%)。由于做到了基础知识专业化,学生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也表现的相对轻松。总之,教学反馈、考试成绩分析和后续课程任课教师的评价一致表明,生理学分层次教学和“四化”教学有机结合不仅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还可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
[1] 周华.利用微课提升高职医学院校生理学教学质量[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3):62-63.
[2] 陈洁忠,范双莉,刘雪琴.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四化”教学初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2):160-162.
[3] 姜大源.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J].新课程研究,2012,9(270):5-7.
[4] 陈文.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生理学实验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9):1255-1256.
[5] 邹纯才,鄢海燕.分层次教学模式探索[J].药学教育,2012,28(1):24-27.
[责任编辑:赵洋]
The “Simplification Specialisation Imagery and Reification” Teaching in Physiology Hierarchical Teaching
CHEN Jie-zhong1,ZHENG Xiao-hong2
(1.DepartmentofMedicalNursing,Jiyuan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JiyuanHenan, 459000,China;2.DepartmentofPharmacy,ChongqingMedicalandpharmaceuticalCollege,Chongqing400030,China)
During physiology hierarchical teaching practice to vocational nursing, “to make complex issues simple, basic knowledge specialized, theoretical issues figurative, abstract issues concrete” teaching was explored through rational selecting teaching content and materials, flexible teaching theory courses, and experimental courses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observation and examin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aching method could be applied to physiology hierarchical teaching.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 two not only promoted nursing students effective learning physiology, but also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physiology teaching.
physiology;hierarchical teaching;vocational nursing
2016-09-06
河南省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Wjlx13095)。
陈洁忠(1974-),男,河南省武陟县人,硕士,讲师,从事生理学、药理学教学研究。
G 642.0
A
1008-9276(2017)03-028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