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7-09-10 07:51贾铭
西江文艺 2017年15期
关键词:机电科技创新现状

贾铭

【摘要】:随着“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提出,制造业的转型发展已迫在眉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因此,培养机电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本研究分析了机械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并以武汉华夏理工学院“PI团队”为例,介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及成效。

【关键词】:机电;大学生;科技创新;现状;对策

机电行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与社会需求,大学生无疑将担负起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因此,要加强机电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本研究根据当前机电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现状,指出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机电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

机电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并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但由于长期以来受教育体制、科技体制及经济体制等的束缚,我国机电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尚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要求,机电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不容乐观。

(1)我国的教育体制大多偏向于应试。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对于机电学科的认识局限于课本上的习题,认为只要会做就学好了机电专业,久而久之,使学生丧失创新能力。另外,传统的社会观念认为大学生学好一门学科,毕业后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是正确的选择和努力的方向,在这样的舆论影响下,科技创新活动难以开展。

(2)活动质量参差不齐,大学生科技创新取得高水平成果的较少。学生参与度较高的活动局限在院系一级的“科技文化节”上,大多以模型和手工艺品为主,层次较低,未提升到学术层面。学生参与老师的项目和各种课外科技活动不仅要有创新的态度,更要有严谨的学术作风,不能仅靠短时间的突击来完成,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

(3)注重结果,忽视过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型人才,使创新成为一种普遍的风气。所以,应当重视的是活动开展过程,学生的感悟和思考;而不少高校确将科技创新活动仍然当做是一种荣誉或者是一门考试,也许可以拿到好的成绩,但背离了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

二、推进机电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对策

(一)提升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程度

高校要充分利用好这样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把开展机电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升到实践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执行,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拓的视野来布署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化发展科技创新活动,要争取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和企业对创新活动的大力支持,把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改革机电类大学生培养模式

1.优化教学模式

要从根本上打破传统教育陈旧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主动地去探究知识,营造创新型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教师要学会熟练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能够通过计算机软件来设计课程和教学,同时运用计算机网络和远程教育。这样可以使每一所大学中最优秀的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共享。对于机电类学生,还要突出教学,要分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和培训。教学管理方面,要注重发展个性教育,减少学校的共性制约。

2.调整课程内容

目前我国很多大学机电类专业的教育内容明显陈旧,科技发展的新成就很少进入教材,老师也很少将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科研动向讲解给学生,甚至有的研究生都很少了解到本学科的前沿。我们要以培养机电类大学生的设计能力为主线,优化相关课程的设置。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需要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以此来衡量我们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这一课程体系要注重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和训练,并能够为学生提供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

(三)完善制度建设与后勤保障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加强软件的建设,也需要加强硬件的建设,其保障制度主要应包括:健全的组织管理制度、充裕合理的资金分配制度、建立科研实训基地、绩效考核与科技创新工作挂钩。

三、机械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例

近年来,武汉华夏理工学院积极探索新的方式,努力提升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性、实效性,学生团队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3D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各级赛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一)团队的组建机制

“PI团队”在创建时采用了灵活的方式。每年在籌备比赛期间举行“招新面试”,不再由老师挑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争取进入团队的机会。面试的同学有的参加了学校的各种科技比赛,有的申请了国家专利,有的参加过物理、化学竞赛并获奖,每位学生都积极展现自己,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二)团队的四项原则

PI团队成员的四项基本要求,称之为团队的“四项基本原则”,确保团队的持续正常运转:

学习第一原则:团队成员应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团队活动,以基础课无不及格,专业课70分以上为基本原则。

兴趣引导原则:团队成员应对创新活动感兴趣,以乐于思考、勤于动手为基本原则。

时间投入原则:团队成员应在不影响学习,不和教学相冲突的情况下,以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团队活动优先为基本原则。

团队合作原则:团队成员应学会与人交流合作,以遵守团队纪律,樂于分享,经常自省为基本原则。

(三)团队的运行模式

宏观上,“PI团队”不只为某项科技创新赛事而设立,而是依托学院科研立项相关政策,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科研成果。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时有好的创意或想法,指导老师会指引学生如何将想法转变为实际成果。同时,该成果可以申请院系两级科研立项,立项成功之后院系会提供相应的支持,让这一成果不会“昙花一现”,只存在于某一项比赛中,赛后就“烟消云散”了。

微观上,“PI团队”每周召开例会,指导老师和团队成员一起针对手头正在进行的项目进行讨论。大家可以在会上尽情的展示自己的想法,每周的讨论会激烈程度不亚于一场辩论赛,老师在其中只是提出指导意见,主要的思考过程由学生完成。不管是参与比赛或者是其他研究工作,指导老师根据当前某一项目的进度对团队成员的工作进行分工,有欠缺的地方需要充分发挥学习能力或者请教指导老师,创新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四)团队的传承发展

“PI团队”不局限于某个年级或专业,而是贯穿大一至大四年级。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力是高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通过“动员大会”了解“PI团队”的基本情况,通过面试筛选之后进入团队,由高年级学长带领参与项目或比赛。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不符合团队发展要求的会选择离队,留在团队中的学生成为新的骨干,在新老交替的过程中,“PI团队”的精神和创新力得以保留的传承。

参考文献:

[1] 田钟军,汪秀英,郑学慧等.机电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与思考,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7(5):21-22

[2] 史学林.当代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理论与实践,http://www.sdutcm.edu.cn

[3] 毕淑之,王义高.当今世界教育思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 钟军,刘志峰,刘峰.论加强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9):139-140

猜你喜欢
机电科技创新现状
矿山机电运输中的隐患及防范措施探讨
汽车机电技术维修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
机电商报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同心共筑“机电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