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术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中,古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珍宝,并且由国家收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里的民间音乐类。本文将讨论古琴艺术特征和对人文精神的承载,还有对古琴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时要坚持的原则。古琴艺术的传承保护一定要坚持它的原生文化,为其创建足够的生存空间和环境,对其进行整体保护,避免古琴艺术特殊性因“创新”而遭到破坏。
关键词:古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析
前言
古琴位列中华传统四艺之首,古琴被称为雅乐,是古时士族所喜爱的高雅乐器,琴在历史上是修身养性、体现一个人文化水平的乐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于三百五篇皆弦歌之”,他虚心认真学琴故事,成为后代的美谈和榜样,而其所教授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古琴是必修乐器,相传孔子曾自作琴曲《幽兰》。古琴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对于古琴的保护和传承,我们要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则,坚持古琴艺术的发展规律,对古琴及古琴艺术进行区域性全面整体的保护。
一、保持原真性
古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位列中华传统四艺之首,亦是高雅的代表传统文化中古琴称之为雅乐,为文人吟唱伴奏,在古代的皇家典礼、贵族朝会中都会用到古琴,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古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古代的诗词歌赋中经常有琴的出现,古云“士无故不扯琴瑟”;早在我国的春秋时期,古琴已经是贵族必备和喜爱的乐器,古时弹奏古琴已经代表了一种身份,代表了古代士族的一种修养[1]。
古琴是传统的原生样态文化是精神的的寄托,是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蕴含着无穷的历史文化信息。古琴在弹奏时将指法与徽位琴弦相结合在一起,它的琴谱称之为减字谱,区别于我们现在所用的简字谱和五线谱,古琴的琴谱中没有代表音长时值的标记。我们现在的古琴艺术家为了能更好的传承古琴艺术,就将现代的记谱方法用于古琴的记谱上,这样虽然的传承了传统艺术,但是没有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导致我们的文化瑰宝逐渐的失去了原生文化的特征。比如说在古琴的弹奏时,同一首曲子不一样的琴师,会根据自己对琴乐的理解表现出自身的风格,而以现代的记谱方法来弹奏琴曲所有人都会弹奏出一样的效果,这不仅损坏了古琴的特有文化,还磨灭古琴的多样性。
二、鼓励独特性
古琴的艺术的特征是有自己专用的纪谱方式,在弹奏时古琴的音韵非常优美,同时音韵结合气韵表现出来的气息非常的生动华丽。古时弹奏的琴曲中很少有激越高昂的琴曲,即便是有《酒狂》、《廣陵散》这样高昂的琴曲也不被琴师所弘扬,传统文化的传承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而古琴多样性的传承也非常关键。
我国现在很多的古琴爱好者,为了保护古琴的原声文化、保持古琴的多样性风格,在进行弹奏时坚持使用古琴减字谱。而有一些琴曲因为非常接近现代的音乐文化,为了方便教学才会把减字谱改为简字谱或五线谱。改成现代记谱法的古琴曲非常的流利悦耳,迎合大大部分群众的音乐观念。这样做对古琴有一个非常不利的因素,就是丧失了古琴特有的风格。中国古琴代表了古时文人的嶙嶙傲骨和超尘脱俗的安然心态,清、和、淡、雅代表了古琴的琴曲风格,一曲悦耳动听的琴谱完全的背离了古琴的艺术风格。
三、坚持活态保护
我国流传下来的古琴琴谱有上百多种,琴曲也达到了三千多首,我国现今保存最古老的琴谱就是在南北朝时期流传下来的,我国历史文献记载中还有关于琴家、琴艺、琴制的相关文献[2]。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不是文物数量多少所能表现的,而是历史传统的技艺、技术以活态的方式来传承传统文化的,所以古琴的传统艺术并不是收藏举世罕见的琴谱和古琴,也不是将古琴曲弘扬传播到大街小巷。传承古琴艺术就是要用活态的方式来继承。
现代社会发展非常迅速,我国的主流音乐文化基本都是受到了西方的影响,带有浓厚的西方现代风格,也是我们大众所最喜欢的音乐风格。在这样的音乐潮流下古琴音乐就显得格不相入,重视古琴艺术的人也就越来越少。即便如此还是有一部分古琴爱好者来传承这一门艺术。保护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要的就是要保护传承古琴的琴师、琴艺、琴曲,坚持遵循古琴的琴乐规律,要先传承艺术在进行合理的创新。切忌古琴的初学者对古琴有肤浅的了解以后追求琴曲的创新,一定要避免古琴的在传承时与现代音乐接轨。在现代主流音乐文化的影响下一些古琴初学者,弹奏古琴时追求富于变化、顿挫波折音乐旋律,想运用现代的主流方式来弹奏琴曲,这不是对古琴艺术的创新,这是在毁灭古琴艺术导致琴曲、琴艺变形走样造成古琴艺术的消亡。
四、注重整体保护
我们在传承和保护古琴艺术的过程中,要为古琴艺术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让其流传下来,古琴是我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我们不仅是要保护古琴的这个艺术项目,而是要全面的对古琴艺术进行保护,比如说古琴分流各派的传承人、古琴的演奏技法,琴谱、琴学等多方面。古琴的每个单一的方面都包含了极为丰富多样的内容,如果我们不细心保护忽视了任何一些细节都无法完整有效的传承古琴艺术。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地域文化十分多样,每个地域的生活习惯、性格特点都不相同。古琴的流派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比如古代的两大流派分为蜀地和吴地两大流派,蜀地的琴师弹奏的曲子激越高昂,似黄河泛滥激流勇进。吴派的琴曲秀丽清婉似长江一般、绵延不绝。而到了明清时期古琴的流派就多达十几种,比如川派、广陵派、中州派、诸城派、虞山派等异彩纷呈的流派,所以保护古琴艺术过程中要将每一流派完整有效的传承下来,保护我们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结论
古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需要我们对古琴的生存空间进行整体的保护,古琴艺术的琴曲、琴艺所承载的是我们历史文化的人文精神,所以在传承古琴文化艺术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古琴的多样风格和特征,避免出现对琴曲过度“创新”,损坏古琴艺术的传统文化,传承古琴艺术的琴师必须是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古琴爱好者。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对其整体生存空间和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黄国荣.浅谈我国古琴艺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2(8):236-237.
[2]王咏.国家语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古琴为个案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5(3):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