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生年
摘要:良好的语文素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其他科目的学习,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毕生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为此诸多语文教师不懈努力、不断探索、勇于尝试、全面创新。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文素养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语文素养 培养策略 教师要求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它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是否真正具有实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提高小学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需要结合语文教师新型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努力创造一个轻松自在的课堂环境,构建一个充满朝气的互动小组,使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语文、实践语文,进而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1.通过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中,教师及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并在此体验过程中思考更深奥的问题。其中开展”三分钟说话”活动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具体的说话内容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开展此类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转移,而且能够让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得到锤炼。不管学生说的怎样,老师一句肯定的话、一个赞赏的眼神是必不可少的,学生会因此受到鼓励,才愿意继续说、敢于说,如此坚持才能够把口语锻炼好。
比如,课前教师让学生练习口语。教师把口语练习的主题事先告知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提前练习。而且对说话的字数没有要求,学生想到多少就说多少。经历第一次口语练习时,学生可能会感觉特别紧张,口语表述可能不够完美,但只要学生对说话的主题有一些亲身体验使他们有话可说,他们也就愿意参加这个活动。接着,教师将说话训练的内容融入教学当中,使学生在感悟自身生活体验之后,理解课堂教学内容,这样理解得更为透彻。丰富多样的谈话内容、扎实的语言组织能力对日后写作能力的提升十分有利。这种说话训练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注重在语文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这门学科是对生活实践的总结和提炼,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这门课程,教师就必须通过语文实践的方法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基本能力即语文实践能力。作为语文素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我们可以采用考试的方式,有重点的对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和考察。”听说读写”的重头戏是”读写”。通过日常的做答题,学生可以对常用阅读方法有所了解,逐渐拥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掌握一些特有的答题技巧,进而推动语文实践的发展。
二、培养良好语文素养对教师的要求
1.转变观念,转换角色
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思想,要从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到着力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态度、情感、习惯、方法和文化底蕴等基础语文素养的培养;要从高要求、高效益到适当降低要求,留有发展空间;要从思想道德教育到全面提高人文素养;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能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而不是传统的“一包到底”的师者形象。
2.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认识世界、获得知识和探求真理的力量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去学习,并且学的一切往往记忆深刻。如一次习作课:写一处景物。习作前,只告诉学生:老师带你们去参观公园,并不谈习作一事。面对公园美景,学生们犹如快乐的小鸟,有的称赞花草的百态千姿,有的称赞假山的奇形怪状,更有甚者,竟情不自禁地吟咏起诗句来。面对此情此景,老师抓住契机,适时一问:“这么美的公园,我们怎样才能让它永留心中?”学生们纷纷出谋划策,有的说要写诗,有的说要作画,有的说要写文章……表达的欲望很快被激发了。一次具体、生动的习作不仅轻松完成。更重要的是学生喜形于色,乐于写作。这是多么可贵的写作兴趣啊!
3.善于观察,鼓励创新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习惯于观察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的方式,从而发现和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教师课堂提问,发现学生的做法或答法不同但效果一样时,除了鼓励其做法外,还应引发其它的学生思考:“他与别人有什么不一样?”“他的方法可以吗?”这样,让学生在听到一种完全不同的做法时,让他的智力接受挑战,让他的思维接受碰撞,因为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引发这种碰撞,引发创新的欲望。
4.深钻教材,改革教案
教案是研究教学、改进教学的依据,是教师的教学构思,是课堂教学的设计方案,犹如建筑之前的图纸。精心打造的教案是上好课的前提。面对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过去那些缺乏创新、“克隆”教参、模式固定的教案确实应该得到改变。首先,要“从备课教案改革开始”。众所周知:备课包括写教案,但写教案不是备课的全部。为了“教案改革”,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者应有备课改革的意識。要使教师认识到写教案只是备课中的一项内容,要鼓励教师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到课前准备上;要让教师之间,采用集体研讨、说课等形式,深入钻研教材,各抒己见,集百家之所长;要改革教案的编写方式,让教师尽量放开,不拘一格,只要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教案均是可行的好教案。其次,要编写“有利于学生”的教案。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更在于引导学生“学”,学生不仅要“学会”,还要“会学”。教师编写的教案,应突出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设计,要体现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学”的特点,设计“教”的方式。第三,要有“大胆创新”的教案。教育专家们多次呼吁“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认为,教参、教案集上的设计,只能作为别人经验的借鉴,而不应盲目照搬。因为,教师的个性特点不同,学校的学生、教学条件不同,决定了教师必须要有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大胆创新,要多考虑几种在教学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多设计几种应对措施,以免遇到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而束手无策。
总之,良好的语文素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其他科目的学习,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毕生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在课堂内外,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对学生的成长所起的作用都是其他任何学科所不可替代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