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丝+乔爱玲
摘 要:自2007年翻转课堂在美国中小学开始实践并应用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校相继掀起了“翻转课堂”风。迄今为止,国内外高校和中小学的翻转课堂教学都已形成相应稳定的模式。为全面了解翻转课堂的教学现状及现有模式,首先对国内翻转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其次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从结构分类的视角将国内现有典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归类为环式翻转课堂模式与非环式翻转课堂模式,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环式翻转课堂模式适合高校课堂教学,非环式翻转课堂模式适合中小学课堂教学。合理使用新技术,将翻转课堂模型付诸实践,才能更好地构建更严谨、更本土化的实践模式。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现状;教学模式;对比分析
DOIDOI:10.11907/rjdk.172300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7)008-0219-04
0 引言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解决传统班级授课制中大班教学与个体需求的矛盾[1],翻转课堂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号召下应运而生。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课前学生利用教学视频、导学案、任务单等学习材料自学,课堂内的时间用于讨论协作、解决问题,以此促进教学效果最优化[2]。同时,《2015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也指出翻转课堂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师生利用课堂内的宝贵时间进行高级认知活动、专注于基于项目的学习,学生通过合作共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从而获得对主题更深层次的理解[3]。翻转课堂模式将师生、生生交互的时间最大化[4]。国内重庆市江津聚奎中学和山东省昌乐一中的翻转课堂教学实验证明,翻转课堂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绩效和综合素质。
纵观国内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文献,笔者发现大部分学者都是将国内外的教学模式或传统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比,例如张华[5]对中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差异进行了研究,张亚军[6]展开基于对中美两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差异分析研究。抑或简要介绍国内学者提出的教学模式,而鲜有对国内模式之间进行横向对比分析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將翻转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作为切入点,将国内典型教学模式依据不同视角归类并进行对比研究,试图找出环式翻转课堂模型与非环式翻转课堂模型的优缺点、异同之处,并针对两者之间的差有异针对性地提出可操作性意见,以期为中小学及高校构建更严谨更本土化的实践模式提供参考。
1 翻转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翻转课堂又称反转课堂、颠倒课堂、翻转教室、颠倒教室。笔者查阅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上有关翻转课堂的文章,并以“翻转课堂”、“反转课堂”、“颠倒课堂”、“翻转教室”、“颠倒教室”分别为篇名检索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17年1月),共找到11 007条结果。由图1-图3可看出,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的学术研究始于2012年,发文量逐年递增;研究学科主要分布在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方面;教学模式、微课、MOOC、教学改革等关键词出现频次较高,说明国内翻转课堂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教学模式探讨,与MOOC、微课等视频资源相结合所进行的教学改革等。关于翻转课堂的实施,重庆市江津聚奎中学在2011年就已经开始对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探索,而何克抗教授通过对翻转课堂本质和内涵的解读认为我国的翻转课堂实践(中国的跨越式教学)早在2000年就已经开始[7]。
以年份为基准,笔者略读文章标题和摘要,总结了各年的主要研究内容,具体如下:①2012年,共有19篇题名为“翻转课堂”的文章,此时,重庆市江津聚奎中学和江苏苏州电教馆是发文量比较多的机构,聚奎中学也是国内最先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中学,探索出了一套属于该校的“451”翻转教学模式。这一年,文献主要阐述的是翻转课堂的起源、概念、特征等理论研究,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并没有深入研究挖掘其实质;②2013年,共有147篇,本阶段,国内学者继续探讨翻转课堂的理念、实质、价值等。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教学形式,翻转课堂与新技术、新资源的有效整合是必然趋势,所以此时基于各类技术、资源、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文章首次提及翻转课堂与微课程资源相结合,这一阶段文章中的主要关键词有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改革、实施策略等。国内师范类高校开始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课程最先应用这一模式开始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③2014年,共有1 078篇,这一阶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微课等主题关键词仍然是研究的热点,翻转课堂应用及实践逐渐增多;④2015年,共有3 618篇,翻转课堂开始与微课、MOOC等资源有机结合开展教学,应用在英语教学方面的文章比较多;⑤2016年,共有5 721篇,翻转课堂稳步发展,主要是教学模式应用阶段,与信息技术、数学等学科融合的翻转课堂教学应用日益增多,探讨程度加深,研究达到高潮。
总体来看,我国翻转课堂教学已进入稳步推进阶段,实践精彩纷呈,且多集中在中小学课堂,但随着翻转课堂的研究深入,涉及高校学科教学的应用实践研究也在逐年递增,影响逐步扩大。
2 国内典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
张武升[8]教授曾归纳出教学模式至少具备如下特点:有一定的理论指导;需要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表现一定的教学活动序列及其方法策略。总之,“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该包含主题、目标、条件、程序和评价等五个要素”。
2.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比较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模式同样具备该五要素,笔者根据构成要素的不同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结果如表1。
2.2 环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非环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endprint
不同学校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其主题、目标、条件与评价都是相同的。然而,查阅文献可得知,不同学者所构建的翻转课堂模式有所区别,笔者发现其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操作程序”这一要素。翻转课堂的操作程序主要是翻转课堂结构模型的具体体现,所以将翻转课堂的操作程序进行对比亦是对翻转课堂结构模型的对比。本研究选取国内教育技术核心期刊上几个比较典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文章,以此为研究对象,进行归类并分析。
依据不同的分类视角,翻转课堂模型可分为不同类别:按照结构可分为环式和非环式模型;按照阶段可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外+课中”模型;从技术支持视角可分为“新技术支持下的模型”和“非技术支持的模型”等。本文从结构这一分类视角出发,对环式翻转课堂模型与非环式翻转课堂模型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找出两者的异同以及优缺点。
环式翻转课堂模型主要以杰姬·格斯丁的“四阶段模型”、钟晓流[2]的“太极环式模型”、沈书生[9]的“电子书包技术下的环形分层模型”等为代表,其特点是循环分层的结构,整个模型围绕中心点展开教学活动,说明此模型能够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可将它看作为一种交互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师生、生生的互相交互,形成师生间的知识环。由于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知识能力比较强,教学环节具有可变性、伸缩性,所以该模式比较适合高校翻转课堂教学。
非环式翻转课堂模型主要以“Talbert模型”、“张金磊模型”、曾明星[10]的“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张新明[4]的“基于QQ 群+Tablet PC 的翻转课堂”、王朋娇[11]的“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等为代表,其特点是步骤分明的线性结构,步骤明確、步步紧连。可将它看作一种任务式教学模式,以任务为导向,形成知识流。由于中小学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比较弱,需要教师的引导及任务设置促使其学习,所以该模型比较适合中小学翻转课堂教学。
环式翻转课堂模型与非环式翻转课堂模型的具体异同见表2。
3 思考
通过对国内翻转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环式与非环式翻转课堂模型之间的对比研究,笔者发现不论是环式还是非环式模型,都能很好地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本质意义表述出来,虽然各有特点,但两者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发挥更大效益。同时,笔者也依此进行了一些反思。
3.1 合理使用新技术
现阶段,国内基于各类资源技术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胜枚举,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12]认为:“当前最严重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太陈旧,这些不改变,引进新技术,只是形式上的现代化,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并不大。”目前,一线教师借助技术工具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但其大多数是为了技术而技术,
教师不能真正做到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设计和课堂学习活动。所以为了使技术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发展,必须恰当合理使用新技术。新技术资源为翻转课堂增添了许多色彩,技术的使用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更生动有趣。
3.2 模型要付诸实践
任何理论都要为实践服务,空有理论模型而缺少实践的模式是不完整的,经过检验的真理才是真理。翻转课堂模型只有经过实践后才能验证其效果,学生学习成绩及能力的提高,需要根据实践来检验判断。同时实践之后,教师也可以根据实践反馈不断改进,构建并形成一种更为可靠而有效的二次翻转课堂模式。
4 结语
翻转课堂已经是当今教育改革中的一股强流,不论是应用在实际教学还是学术研究中,都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改革趋势,国内已涌现出的多种教学模式,大同小异,同时也能够表现出本身特色。新技术资源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可能,作为支撑翻转课堂的有力工具,教师应合理选择使用。高校和中小学学生各方面素质及能力有所差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恰当构建适合本班翻转课堂教学的模式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吴忠良,赵磊.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14,35(4):121-126.
[2] 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58-64.
[3] 龚志武,吴迪,陈阳键,等.新媒体联盟2015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27(2):3-22+42.
[4] 张新明,何文涛,李振云.基于QQ群+Tablet PC的翻转课堂[J].电化教育研究,2013,34(8):68-72.
[5] 张华.中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差异及启示[J].教育探索,2015,35(9):150-153.
[6] 张亚军.中美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及启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3(7):9-10.
[7] 于天贞.国内基础教育翻转课堂实践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
[8] 张武升.关于教学模式的探讨[J].教育研究,1988,9(7):60-63.
[9] 沈书生,刘强,谢同祥.一种基于电子书包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3,34(12):107-111.
[10] 曾明星,周清平.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 36(4):102-108.
[11] 王朋娇,段婷婷,蔡宇南,等.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在开放大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36(12):79-86.
[12] 杨丽娟,王庆环.南京21所公办中小学试点使用电子书包[N].光明日报,2012-10-1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