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霞菲
[摘要]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对长三角城市的土地、交通、人口紧凑度以及城市产出效率进行回归分析之后发现三者与城市产出效率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之后发现:其一,土地、交通紧凑度与城市产出效率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但人口紧凑度与城市产出效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其二,虽然长三角城市群的整体紧凑度较高,但是在其内部依然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差异性;其三,通过计算城市效率发现,特大城市以及大城市的城市产出效率不一定高于中小城市的城市产出效率,文章作出一定的解释。
[关键词]长三角城市群;紧凑度;城市产出效率;相关关系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6029
1引言
紧凑城市是从城市自身角度研究的一种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是以欧洲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研究如何控制城市蔓延、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代表理论之一,源于对发展的强调,以遏制城市扩张为前提,通过对集中设置的公共设施的可持续综合利用,有效减少交通距离、污染排放量并促进城市发展。Haughton和Hunter认为,较高的城市密度有助于建设在经济上可行的市政设施并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学者对于“紧凑城市”的探讨源于精明增长和新城市主义等理念的引入。与国外不同,针对中国城市中心城区持续繁荣与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并存的特殊性,国内对于紧凑城市的研究集中于概念内涵的建构、样本城市用地扩展的有效控制和城市空间形态上,对紧凑城市是否可持续的关注较少。
本文从城市的三种紧凑度与城市产出效率相关关系的角度,分析长三角2003年、2006年、2009年、2012年和2015年城市的三种紧凑度与城市产出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以期通过探讨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等级间城市紧凑度与城市产出效率的关系,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提供新视角,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2城市紧凑度、产出效率的特征及变化
21城市紧凑度的时空特征
首先,从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即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的紧凑度综合计算值的对比可看出,紧凑度得分平均值由056上升至072,最小值由042上升至060,这说明长三角大部分城市紧凑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反映出城市高强度与高密度的开发程度有所增强。标准差系数由0087降为0036,表明各城市紧凑度计算值的离散程度逐渐减弱。长三角城市紧凑度的空间格局呈东高西低的特征,表现为靠近上海的城市(无锡、南通、常州、湖州、嘉兴)城市紧凑度较高,而靠近中部的城市紧凑度较低,以安徽省城市(芜湖、池州、宣城)较为典型,这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格局也基本相一致。
其次,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并非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紧凑度越高,二者虽然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但并非绝对。如无锡、杭州、宁波、嘉兴、合肥、铜陵,其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不如上海,但紧凑度都高于上海。这表明,影响紧凑度的要素不仅仅包括经济因素,还包括城市内部公共交通的普及程度、人口状况、土地使用的紧凑情况以及城市内部的整体发展差距。
22城市效率的时空特征
城市产出效率的计算采取BCC模型,分别计算2003年、2006年、2009年、2012年、2015年的长三角城市群投入产出综合效率。选取长三角城市群内部26个城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全部从业人员、财政投入(亿元)等作为投入指标,电话、邮电业务总量(亿元)、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GDP(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等作为产出指标,其中两个排放量负效应产出指标也可作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投入要素。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3—2015)》,选取2003年、2006年、2009年、2012年、2015年5个时间断面的数据来测算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并对其变化趋势及特征进行分析。
超效率DEA模型计算结果显示长三角各城市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城市产出效率普遍较高。各城市效率平均值由2003年的1006增至2015年的1403,表明各城市的产出效率普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标准差也由2003年的0795降至2015年的0352,表明各城市间的产出效率差距逐渐缩小。从城市效率评价值的分布区间来看,城市产出效率大于1的城市个数由2003年的7个增加到2015年的12个,这些城市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省南部、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以及安徽省的个别城市。
经分析对比发现,虽然南京等大城市的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产出较高,但是负产出指标如废气排放量、废水排放量也较高,且城市土地投入效率有待提高,人口过多带来一些负效应,故导致某些大城市的效率与一些中等城市的效率大小相近。
3长三角城市紧凑度与城市产出效率的相关关系分析
31豪斯曼检验与随机效应模型估计
根据各时期城市的土地、交通、人口紧凑度和城市产出效率的计算值,对其进行线性相关分析,发现它们的相关系数有所差别,其中土地紧凑度对城市产出效率的可决系数为073,交通紧凑度对城市产出效率的可决系数为224,人口紧凑度对城市产出效率的可决系数为-074。
根据统计数据回归结果分析,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土地紧凑度、交通紧凑度、人口紧凑度与城市产出效率的序列较平稳。豪斯曼检验结果显示,Prob大于5%的可能性,故不能拒绝原假设(建立随机效应),因此针对自变量土地、交通、人口緊凑度与因变量城市产出效率的关系可建立随机效应模型:
lnXLit=α+βitlnTDit+θitlnJTit+mitlnRKit+uit
上式中,TD表示土地紧凑度,JT表示交通紧凑度,RK表示人口紧凑度,XL表示城市产出效率,由于三种紧凑度对城市产出效率的影响难以用单一的线性关系来解释,故采用两边取对数的形式来进行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见下表数据。endprint
32土地、交通、人口紧凑度与城市产出效率
回归分析表明,土地紧凑度的变化对城市产出效率的影响显著程度较低,可决系数仅为073。在城市扩展初期,一般首先开发城市土地面积,形成连片土地,从而有利于下一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虽然城市形态的完整性被破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紧凑度,从而降低了城市产出效率,但是所开发出的成片土地可以为许多经济活动提供生产、经营场所,又可以提高城市产出效率,故两种效应抵消之后显示的结果就是土地紧凑度对城市产出效率的影响显著程度较低。
交通是城市功能的重要支撑,也是引导紧凑城市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交通紧凑度对于城市经济活动的进行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交通紧凑度对城市产出效率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交通基础设施的扩张延伸,沿道路呈线型延伸,使可达性不断提高,从而引导城市人口、产业及其他经济活动的进一步扩张和集聚,这些都提升了城市生产活动的进行速度和效率。交通对城市紧凑度的影响呈现一种非线性关系,然而,随着新延伸道路间未开发的土地逐渐被人口和各种经济活动填充,城市的完整性和紧凑度又随之上升。
人口紧凑度与城市效率呈负相关关系,这表明人口过度的紧凑对于城市内部的效率提升在某种程度上是起阻碍作用的。人口过度紧凑不仅带来环境上的压力和负效应,而且会带来高素质人口集聚率减小,在衡量生产效率时起负作用。衡量人口紧凑度的指标没有体现高素质人口的数量以及所占比例,只是从城市整体人口的数量和参与劳动生产活动人口的数量上来计算人口紧凑度及其对城市产出效率的影响,因此高素质人口对于城市产出效率的突出效用在此没能得到体现,而人口集聚的作用在此得到放大。由于近年来的城市人口增加过于迅速且部分大城市人口数量过多,这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承载力和产出效率起负面效应。
4结论与建议
文章在运用超效率BCC模型对2003年、2006年、2009年、2012年和2015年长三角城市紧凑度和城市产出效率进行测算后,通过面板回归分析二者关系,并对长三角各地区、各规模等级城市紧凑度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进行了阐释。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空间格局上,城市紧凑度与城市产出效率大致显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特征,这与城市发展所处的阶段以及城市规模相关;在时间进程上,两者的变化时序也存在差异,城市紧凑度随时间依次呈小幅提升,而城市效率在时间进程上有升有降,但整体呈上升趋势。
第二,长三角城市紧凑度与城市产出效率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两者表现为非同步演进。当城市交通紧凑度上升时,城市产出效率上升较明显,而土地紧凑度的提升不一定能够有效提升城市产出效率。这有别于国内学者提出的正向相关关系的观点,即提高城市紧凑度能够有效提升城市产出效率,這是由于本文的“城市产出效率”的测度不仅是经济效益的单目标产出,还包含了社会-环境的多目标产出。
第三,城市紧凑度不仅与物质投入有关,还与技术水平、城市治理水平等因素有关。本文仅从物质投入的角度探讨城市紧凑度与城市产出效率的关系,对其他因素影响的论述并未涉及,这是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此外,在不同空间结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职能属性的城市当中,建设“紧凑城市”会面临更为具体的问题,这就需要未来针对典型城市做更深刻的剖析。
参考文献:
[1]赵景柱,宋瑜,石龙宇,等城市空间形态紧凑度模型构建方法研究[J].生态学报,2011(11):38-43
[2]燕月,陈爽,李广宇,等城市紧凑性测度指标研究及典型城市分析——以南京、苏州建设用地紧凑度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3(5):734-741
[3]李健,夏帅伟中国特大城市紧凑度测度及多重效应相关分析[J].特大城市建设管理创新研究,2016(11):109-116
[4]Tsai Y HQuantifying Urban Form:Compactness Versus “Sprawl”[J].Urban Studies,2005,42(1):141-1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