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2017-09-08 11:41罗文灿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9期
关键词:策略探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罗文灿

【摘 要】数学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如何使学生对于初中数学课程感兴趣,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心态的把握,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逐渐形成对于数学学科的热爱。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以及成绩的提高。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兴趣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亦是如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教师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举一些学生身边的实例来促进教学。如存钱的计算、树木高度的测量和土地面积的计算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更加热爱数学。教师还可以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符号口诀表述思想。如在教学“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根据取值情况,可以总结为“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小小大大取无解”。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利用口诀教数学,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提升教学效率。例如,在讲“感受概率”时,教师应该创设相关教学情境。在引入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一个小游戏。首先,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骰子拿出来进行抛掷。如果是骰子上的数字之和为单数的话,就由A组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如果骰子上的数字之和为双数的话,就由B组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游戏,学生就会懂得事情本身所具有的随机性,从而对于接下来的学习充分期待。很显然,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相关教学情境,可以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教师应以学生特点与教学任务为依据,对教学内容、方式与手段等进行改善,增加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问题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提问艺术,以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改变学生的被动接受,引导学生以主体身份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老师的三角板教具坏了一个角无法正常使用,同学们,你们能帮助我制作一个形状相同的三角板学具吗?”这引发了学生的关注,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自然就会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来,围绕着具体的教学内容即相似三角形来展开主动探究。这样的学习不再是机械的灌输与被动地接受,而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与积极思考基础上的自主活动,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形式各异,但总离不开“为什么”、“怎么办”、“结果如何”、“证明什么”等。大部分问题的创设离不开智力问题与非智力问题两大部分,其实质仍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逻辑创新思维等数学能力,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以下方式。利用新旧知识结合来创设问题情境。关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是能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兴趣的策略之一。运用“入错”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精心安排,故意在某个问题上出错,以引起学生的警觉,产生强烈的“注意”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利用史料创设问题情境。数学给大部分学生的印象是枯燥的,但数学史料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而且史料中还包含着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可以充分结合数学知识加以运用。利用课外活动创设问题情境。数学课外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得到满足,特别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更是这样。开展课外活动方法要灵活,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设置问题,要能促进学生兴趣的进一步发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我们可以联系实际生活来设计问题。这样,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而且问题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

三、合作探究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每个学生的异质性来分组,使小组成员之间能够优势互补,形成共同的学习合力。在小组组建成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分配角色,划分小组的策划者、问题的设计者,领引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等形式去思考、探究问题。例如,在教授有关正方形的几何题时,我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让每个小组动手操作折出正方形后,来共同研究解题步骤,看哪一组归纳得准确、全面。教师就探究的内容和方法提出如下要求:(1)利用新折的正方形进行探索归纳;(2)从边角、对解线等方面进行思考;(3)可以测量、计算、验证作各自的结论。学生为了给自己小组争得荣誉,都积极表现,很快就完成了本次学习任务。教师在进行分组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情况,保证每个小组的总体质量比较均衡。例如,教师在每个小组内都分配有成绩好、中、差的学生。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保证小组规模,一般小组人员在6人左右,将问题分成难度不等的A、B、C三个层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解决相应层次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结合创新性原则,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合作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和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弄懂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例如,在讲“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在七年级阶段,我们学习过三角形的知识,想必大家对三角形的知识都有一定的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和三角形有着很大的关系。要想让三角形全等,就一定要让三角形的三边和三角全等吗?还有没有更加简单的方法可以证明三角形全等?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就会变得更加主动。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真正动手实践,拓展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学生数学实践创新能力,通过数学“做”,参与数学实践,感受数学探究过程,增强数学探究乐趣。例如,《概率与统计》教学结束后,笔者给学生提出问题:研究生活中的彩票中奖问题。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中奖,但是购买彩票和彩票中奖是两件事,就是数学中的概率问题,那么怎么买彩票才会有更大的中奖机会呢?学生们对买彩票是相当熟悉,一下子就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想要一探究竟。学生们开始热烈的讨论,说着自己的想法,甚至有的想要买彩票试一试。课后,我让学生自己回家找一找相关资料,对彩票中奖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学生在课后有更多的时间去调研,对当地中奖情况进行了简单统计,并制作了调查统计表,在课堂做了數学调查汇报,随机抽取彩票的双色球为研究对象,以近五期彩票中奖概率汇总统计。

【参考文献】

[1]陈虹.《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2):123-123endprint

猜你喜欢
策略探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