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造纸业

2017-09-08 06:48康小怀赵耀宏
中共党史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纸厂造纸厂解放日报

康小怀 赵耀宏

·党史资料·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造纸业

康小怀 赵耀宏

关于陕甘宁边区史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已经有了丰富的成果,内容涉及陕甘宁边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诸多方面。总体来说,宏观研究较多,微观研究相对较少。造纸业作为陕甘宁边区工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研究的一个方面。由于造纸业产品用途的特殊性和广泛性,其在边区全面发展和全民族抗日战争过程中的作用意义非凡,对该题目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但就现有成果看,关于陕甘宁边区研究的著作中,对边区的造纸业提及不多,而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造纸业专门进行研究的论文尚未见到。因此,本文在收集整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造纸业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指出中共中央到达陕北之前陕甘宁边区纸张的缺乏情况以及中共和陕甘宁边区政府针对纸张困难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并对造纸业取得的成就进行了阐述。通过这些研究,说明陕甘宁边区的造纸业在服务抗战等方面的重大贡献。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作为中共中央机关驻地和中共领导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兴办了许多学校,印刷发行了大量书籍报刊,同时在日用办公方面对纸张的需求也较大。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纸张,日常办公、创办学校、印刷报刊,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时,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造纸业,保障了各方面的用纸需求。可以说,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造纸业,不仅是边区轻工业发展方面的一项代表,为整个边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在服务抗战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造纸业的发展,保证了抗战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陕甘宁边区纸张的严重缺乏

中共中央到达陕北之前,陕甘宁边区一带的工业十分落后。至于造纸业,更是一片空白,一切用纸均依赖买进。

1936年4月,中共中央驻地当时还在陕北的瓦窑堡,时任中华苏维埃工农民主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的毛泽民在《陕甘苏维埃区域的经济建设》一文中就明确提到:“陕北过去不仅不产纸,因国民党的愚民政策(怕群众读了书反对国民党),教育经费又被国民党拿去作军费,当然要不了什么纸,影响到纸的供给。”*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工业交通》第3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5页。由于缺乏纸张,“有些单位用桦树皮记笔记,出墙报,甚至连医生开处方也用桦树皮”*陈俊岐:《延安轶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87页。。1937年,在延安采访的海伦·斯诺也十分惊叹地描述道,在这里,“哪怕一张最普通的纸都是最奢侈的东西”*〔美〕尼姆·威尔斯著,陶宜、徐复译:《续西行漫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85页。。从这些表述中,我们对边区的纸张缺乏情况可见一斑。

一方面,由于纸张的缺乏,书籍报刊无法大量印刷,抗战文化、新闻宣传等工作得不到有效保障。

1938年6月30日,作为机关报的《新中华报》也因纸张不足发出了减少一半份数出版的启事*《启事》,《新中华报》1938年6月30日。报纸原文为:“因值抗战期间,纸张来源困难,本报自六月份起已将报纸出版份量减少一半。”。在毛泽东的支持下负责创办《文艺突击》和“山脉文学社”的奚原后来回忆到:“所需纸张用社员会费购买,我和西野(西野为奚原的同事,负责刻写《山脉文学》的封面和绘画——引者注)每人每月四元津贴费也大部分放入会费买纸,还常靠抗政组织上补助。搜购来的纸的品种很杂,有油光纸、有毛边纸,大小开张以至颜色也不一样,装订出来只好是不修边幅。”*奚原:《奚原九十文选》,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88页。艾思奇1940年1月6日在边区文协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也对纸张缺少造成的印刷出版困难及刊物供不应求进行了说明。他指出:“边区出版上所有的困难和缺点,主要地是在于纸张困难,不能不限制印刷份数,因此供不应求。又因此,文艺方面的出版物没有力量印刷。”*艾思奇:《抗战中的陕甘宁边区文化运动》,《中国文化》第1卷第2期,1940年4月15日,第27页。

特别是1941年皖南事变之后,由于国民党对边区的经济制裁和军事封锁进一步加大,整个边区面临更大的困难,用纸当然也不例外,严重影响了当时的新闻宣传和出版发行。《解放日报》于1941年5月中旬创刊,不到一个月,便在6月12日刊出启事:本报发刊以来,订阅者日益增加,惟因边区造纸厂之产量尚极不足,以致影响本报的印数不能不大为减少。因此,本报自即日起本市订阅暂时停止外,对本市及边区内机关、学校、部队、团体等已经订阅之户,亦决定照减份数(减少份数,加长订期等事宜由本报发行科通知各订阅户)。同时,《解放日报》启示说:“此实属不得已之举,区区苦衷,尚祈读者谅。”*《本报重要启事》,《解放日报》1941年6月12日。一周之后,6月19日,延安新华书店也登载了由于纸张不足,《解放》和《中国文化》等刊物缩减发行量的启事*《新华书店启事》,《解放日报》1941年6月19日。报纸原文为:“因纸张缺乏,解放(半月刊)及中国文化(月刊)等刊物所印数均要减少,本市各机关尚未预订上述两种杂志者,请于本月廿五日以前来本店门市部预定,否则过期满额无法受订者,本店恕难负责,此启。”。

另一方面,由于纸张的缺乏,学习的书本更没有办法保障,某种程度上严重制约着学校办学及日常办公。

1940年4月,中央党校第45班“上课时,每人一个小板凳,用铅笔在一块木板上做笔记”*周叔康:《终身难忘的岁月》,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浦江之畔忆延安》,上海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297页。。用木板做笔记,是纸张缺乏的一个重要表现。1944年《陕甘宁边区国民教育概况》也指出:“小学教材……由于纸的缺乏,学校人数的激增,课本常是不足。”*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8辑,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486页。譬如当时的延安“抗小”,由于纸张缺乏,不能印制教科书,孩子们在教员的指导下,自己造书。时为“抗小”负责人的程今吾这样写道:“在生产的时间,图书馆的孩子,除整理图书以外,主要的工作,就是把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群众报上面的科学知识、政治常识、儿童故事、小说、诗歌、剧本、歌曲、图画等,在教员指导下,剪将下来。再根据文章的性质,分类贴在裁成大小一样的纸上,装订成一本一本的小册子;这样,只要花几张旧报纸,一点浆糊和白纸,经过孩子们的制作,就做出一本一本的书”*程今吾:《延安一学校》,新华书店,1949年,第44页。。根据罗瑞卿在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召开的宣教会议上的总结讲话可得知,军队方面,八路军129师战士的文具和读物,都不能解决。发给每个战士一个本子一支笔,是十分困难的,每个战士有一个课本更难,准备每班级发一个课本。至于课外读物和挂图,更不可能。战士们也不得不用石板当本子用。*总政治部办公厅编:《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6册,解放军出版社, 2004年,第705页。正如1942年12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所言:“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92页。在这里,毛泽东把“没有纸”专门列为困难之一。所有这些,都足以说明陕甘宁边区在纸张需求方面遇到的严重困境。

同时,由于纸的稀缺,当年曾把所需纸笔得到充分保障作为对专门技术人员优待的一种方式。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到访延安时,亲眼目睹了知识分子特别是作家在边区所受的礼遇与优待:“作家特别优待的,例如作家领取纸笔,不加限制。”*黄炎培:《八十年来》,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第134页。1941年4月,中央统战部在召集有关机关、学校的负责人讨论党员与非党员的文化干部的待遇问题时,其中也包括纸张方面,如:“对于文艺作家,因为创作的需要,另行增加12元的纸张费。”*武衡:《延安时代科技史》,中国学术出版社,1988年,第477页。可见,增加纸张供应是延安时期给予知识分子的特殊待遇,也说明纸张的确是当时延安的稀缺品。

当然,纸张供应困难出现的原因,一是因为边区遭遇封锁,二是因为边区造纸的产量没有跟上,不能满足各种需要。针对当时对于纸张的大量需求和战时艰苦的特殊环境,为了保证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为边区的整体建设以及抗战服务,党和边区政府在造纸方面不懈努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中国共产党和陕甘宁边区政府针对纸张困难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针对纸张的严重不足,党和边区政府对造纸业高度重视。以奋斗实干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勇气,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通过解决造纸原料、造纸技术、扶植私营造纸业发展等路径,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使边区造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有效应对了陕甘宁边区纸张严重缺乏的局面。

在中共中央到达陕北不久,中华苏维埃就“认为纸的作用比子弹还重要,故创办了中央造纸厂”*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编著:《革命根据地经济史料选编》(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84页。。

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召开,提出了“溶共、防共、限共”的政策,加大了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制裁和军事封锁,原本可以从外面买进的造纸原料及纸张均被禁止向边区输入,使陕甘宁边区的造纸原料也出现紧张局面,严重影响了纸张的生产和供给。

为了解决各方面的困难,1939年3月2日,中共中央召开了生产动员大会,党政军群各级干部和参议员共到会700多人,李富春报告了生产运动的意义、目的、计划及实施办法等,毛泽东、张闻天等作了讲演。在工业方面明确指出:“政府创办国防工业工厂(如造纸等)。”*《开展生产运动 本市召开生产动员会 到会七百余人 生产计划详细规定》,《新中华报》1939年3月7日。这里已经把造纸提升到国防战略的高度,足见对于造纸业的重视。1940年9月10日,中共中央发布的指示明确要求,“要把运输文化食粮看得比运输被服弹药还重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527页。。当然,纸张作为“运输文化食粮”的前提必备,作用凸显。1941年7月24日,《解放日报》在题目为《边区各公营工厂上半年超过计划》一文中曾经明确提出了1942年公营经济应着重发展的几项内容,包括农业、纺织业、造纸业、制铁业、煤油等,造纸业位列其中。陕甘宁边区职业学校1941年的招生简章中也提到,学校共设七个科(相当于专业),造纸科是其中之一,要求初级学习一年,高级学习二年,专门培养造纸方面的技术骨干和人才。*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工业交通》第3编,第442页。各科主要课程,除了国文、数学、政治常识为共同课程之外,造纸科专门学习化学、造纸学、工程画、工厂管理、造纸实习。同时,中央和边区政府为了鼓励发展造纸业,还曾经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多出一张纸,多印一份报,就多给敌人一些打击!”*高亮:《我们的纸厂》,《解放日报》1942年6月23日。

1944年5月,边区建设厅召开了工厂代表大会,提出了“争取今后两年内达到主要必需品的全面自给”*高自立:《为工业品的全面自给而奋斗》,《解放日报》1944年8月22日。。这种全面自给,就纸张而言,必须生产达到两万令以上。对纸张的生产数量单独明确地提出了要求。同年11月边区文教大会通过的《关于发展群众读报办报与通讯工作的决议》针对纸张的缺乏,要求“纸厂及其主管部门应从各方面努力增加报纸的产量”*《关于发展群众读报办报与通讯工作的决议》,《解放日报》1945年1月11日。。12月,李鼎铭在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二次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也要求“各纸厂按实际需要增加产量,以便增加报纸份数,并供给其他的纸张需要”*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8辑,第464页。。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的李维汉在《陕甘宁边区建设简述》中也明确讲到了当时边区工业的缺点和困难,“是质量差,成本贵,不会经营……原料分散,交通不便,资金不足,技术与技术人员之缺乏”*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第616页。。这是整个边区工业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当然对造纸业的影响也不小。特别是针对原料分散,交通不便对造纸业的影响,陕甘宁边区政府还于1938年至1940年,专门修建了全长50公里的延沟路(延安至沟槽渠,沟槽渠为边区造纸厂所在地——笔者注),使各个地方收集的马兰草能够较顺利快速地运输到造纸厂。*参见延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延安地区志》,西安出版社,2000年,第410页。

1.解决了造纸原料缺乏的难题

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有效解决造纸的材料来源这一难题,造纸厂广大工作人员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兢兢业业,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大胆试验,使造纸原料的来源问题迎刃而解。

第一,发现了马兰草。早在1939年4月边区便成立了造纸厂,并且进行了生产。刚开始用蓖麻秆造纸,蓖麻秆皮的纤维很长,陕北人都用它来做绳子和窗户纸,纸质很牢,经得起风吹,就是成本太高*参见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编:《万众瞩目清凉山——延安时期新闻出版文史资料》第1辑,内部资料,1986年编印,第484—485页。。为了找到数量充足的造纸原料,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华寿俊历经对边区野生植物的多次试验,发现了马兰草并用其造纸获得成功,保证和改善了造纸厂的原料供应。

第二,回收旧书报(如《解放日报》)作为造纸原料。1944年2月25日,中央出版局专门为此发出启事,要求各地必须认真做好这一项工作。但当时有的机关、团体、学校配合不周,遂决定对这项工作做得不到位的,不予发放《解放日报》*《重要启事》,《解放日报》1944年2月25日。报纸原文为:“关于收回一部分解放日报,作为造纸原料,前曾发出通知,至今只少数几个机关将收集情形告诉了我们。现建设厅已几次前来催索,特再行通知:凡在延市之各机关、学校、部队,统限于三月五日以前,延市以外者限于三月二十日以前,将收集情形告诉我们,逾期未见来信通知我们的,即停发解放日报。”。这种回收办法,既拓宽了造纸原料来源途径,也使资源得到再利用,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第三,用麦杆、棉秸、树皮、包谷皮等造纸。随着大生产运动的开展,陕甘宁边区一带屯垦面积较大,马兰草的产量大大减少。仅凭马兰草做原料已远远不能满足增加生产的需要。1944年后,边区造纸厂经过技术人员的努力,开始采用麦秸、稻草、棉秸、树皮、包谷皮造纸。根据《解放日报》刊登的文章,1944年振华总厂劳动英雄杨双庆开始利用麦秸造纸,振华分厂利用稻草及关中等地利用棉秸、树皮、包谷皮作为造纸原料。*《高长久在群英大会上关于工业组的典型综合报告》,《解放日报》1945年1月8日。这对纸张增产起到了不小的帮助作用。

此后,由振华造纸总厂用麦杆造出印刷纸,振华分厂也逐步用稻草造纸。这对边区造纸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使边区造纸的原料来源更加广泛,造纸业的产量更加提高,对外来纸的依靠逐年减少。与此同时,在南泥湾,八路军总后勤部用蒲草和榆树皮作为原料造纸。在绥德,渔池沟纸厂用破布、麻绳头等造纸,都获得了成功。需要说明的是,这几种原料由于数量有限,没有作为造纸材料大量投入生产,但对当时边区的造纸业也是有功绩的。

2.解决了造纸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造纸技术方面的难题,一方面,党和边区政府通过劳动竞赛,鼓励大家发明创造新技术并予以奖励。如在开展的生产竞赛中,共有274位劳动英雄获得了边区政府的奖励,受到了群众的爱戴,其中有46位就是技术改进者。当时,振华纸厂在竞赛期间发明了蒸煮纸浆的新方法,改良了生产技术与生产工具。“受奖励者中,其中振华纸厂占到了5人”*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工业交通》第3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1页。。

另一方面,陕甘宁边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引进技术人才的政策,大力争取工程师、专家以及熟练工人和学徒到边区来工作并委以重任。如边区政府派曾在德国留学学习化工的刘咸一担任振华纸厂厂长,派掌握技术的自然科学院化学教员华寿俊兼任工务科长,共同攻克各项技术难题。在他们的努力下,改进了蒸煮方法,增加了打浆、洗浆次数,清除废液等,改良了工艺,提高了纸的质量。为改进造纸技术,华寿俊、刘咸一等还不断创新。他们用钢丝帘代替竹帘捞纸,用土碱代替烧碱漂白,用火墙烘干代替自然晾干等,改变了生产流程,缩短了生产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到1940年8月,该厂产纸“每月约15万张(以前每月约产10万张)”*江湘:《文化工作的必需品土纸产量增加,月出15万张——振华造纸厂参观记》,《新中华报》1940年8月13日。。1941年5月20日的《解放日报》还专门对华寿俊如何解决马兰草的蒸煮和碾浆问题进行了报道。担任振华造纸厂第二任厂长的王元一,和广大员工一道,精心设计,最后把水车架上皮带(后改用木质齿轮代替——笔者注),推动与控制石碾,通过这种办法解决了动力问题。所有这些,对边区造纸业技术改进的贡献非同小可。

此外,当年边区政府还委托技术比较成熟的较大公营纸厂为边区其他纸厂培训技术工人。如作为陕甘宁边区的主要公营纸厂,振华纸厂为边区各纸厂培养了184名造纸技术工人。其历年为各厂培养的熟练工人具体如下表:

表1 振华纸厂历年为各纸厂培养工人列表

资料来源: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工业交通》第3编,第220页。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办事处也对边区造纸在技术方面进行过指导帮助。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改进造纸技术,私营造纸厂的负责人还专门去外地调研,如私营米脂县民生造纸厂经理艾斌卿,先后去佳县峪口、西安、蒲城等地考察造纸生产,引进先进技术。

在边区各界齐心协力下,造纸设备也逐步大量使用机器。1939年11月25日,《新华日报》曾以《陕甘宁边区造纸厂扩充范围用机器造纸,解放、新中华报等纷纷订购,工人生活愉快劳动效率提高》为题,对陕甘宁边区的造纸业进行了专门报道,说明造纸机器在当时的纸厂已经基本普及。所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边区造纸技术方面的问题,对纸张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3.大力扶持私营造纸业的发展

扶持私营造纸厂的发展,是陕甘宁边区政府缓解纸张缺乏的另一重要举措。据统计,1940年,边区有民营纸厂39家,工徒98人,池子38个。到1943年,私营纸厂达56家,工徒190人,池子65个,年产纸张2468令。到1944年,边区的私营造纸厂从业者125人。*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工业交通》第3编,第647页。

在私营造纸业发展的过程中,边区政府在资金、技术上给予了大力扶持。当时,边区规模最大的私营纸厂为绥德分区的米脂民生纸厂。如1942年7月30日,边区政府第26次政务会议决定给米脂民生造纸厂10万元贷款。*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工业交通》第3编,第644页。根据1944年6月29日时任边区建设厅副厅长的霍子乐所谈,借给米脂民生造纸厂的除了边币10万元以外,还包括30石小米,利息7%,都由财厅支付,与银行无关*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陕甘宁边区的工商行政管理》,工商出版社,1986年,第158页。。另外,政府对创办私人企业做出成绩的资本家给予奖励,如1945年2月,边区政府第96次政务会奖励米脂民生纸厂经理艾斌卿为民营工业模范*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工业交通》第3编,第645页。。这都推动了陕甘宁边区私营造纸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其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如1939年米脂民生造纸厂刚刚创建之时,仅有两名工人。 1944年,纸厂有石碾6盘,纸池13个,晒纸墙10堵,牲畜14头。工人也增加到60多人。1945年,纸厂股东增至300多家,职工84人,拥有资金5.1万元(银元)。设石碾8盘,纸池19个,晒纸墙146丈(487米),日产纸由原来的4000张增到8000张。*米脂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米脂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09页。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私营造纸厂在边区政府扶持下得到了很好的发展。1944年底,该厂“出纸质量提高了不少,白、软、厚、韧、平,《解放日报》用的一部分纸张,是该厂的出品(代替了以前的油光纸)”*《介绍几位充当边区参议员的私营工厂资方人员》,《解放日报》1944年12月12日。。

通过以上几项有效措施,陕甘宁边区造纸业面临的困境得到了成功解决,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三、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造纸业的成就

陕甘宁边区造纸业的大力发展,基本满足了边区的各项用纸需求,也解决了特殊用纸的生产问题,保证了新闻宣传等各种出版需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能够得到及时传播,为边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条件,在助力于边区整体建设和发展的同时,为服务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

1.有效解决了边区“纸荒”问题

由于党和边区政府的政策得力,措施有效,先后很快建设起了一批公营和私营造纸厂,较好较快地解决了边区“纸荒”问题。从1938年到1944年,边区纸张的生产量增加了300多倍,在战时艰苦环境下,能有这样的增长速度,可谓奇迹。具体如下:

表2 1938年至1944年边区公营纸厂纸张的生产量

资料来源: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工业交通》第3编,第214页。其中增长倍数为笔者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而成。

其中仅1943年的产量情况如下表:

表3 1943 年纸厂生产概况统计表

资料来源: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工业交通》第3编,第215页。说明:利华纸厂1943年8月与振华分厂合并。

《解放日报》当时也有明确的报道:“在纸张上,印刷用纸已经基本自给,全边区需要亦已自给一半。在边区工业中,以纺织、造纸的发展最为迅速。”*《边区工业迅速发展》,《解放日报》1944年4月28日。到了1944年底,根据西北局调查研究室的调查数据显示,“陕甘宁边区的公私造纸业,共有职工596人,池子191个,年产纸15308令,较1943年增产7169令(增87%),据估计边区军民共需纸2万令,按以上数目自给已达四分之三”*陕西省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选编:《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史料选编》上册,工人出版社,1988年,第57页。。由全部依赖买入纸张到自给率达到3/4,很好地证明了边区用纸紧张的困境已经基本解决。

2.解决了钞票证券等特殊用纸的生产问题

成功造出了生产钞票专用的纸张,这是陕甘宁边区造纸业的另一巨大成就。振华造纸厂是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主要公营纸厂,其所造的纸主要用来印刷各类书籍和报刊杂志。印刷钞票用纸,对质量要求更高,在紫芳沟化学厂等共同努力下,试制取得了成功,从而开始了钞票纸的生产。“从1942年开始试制到1944年,共造钞票纸300多令,总重量近10吨”*薛幸福主编:《陕甘宁边区》,兵器工业出版社,1990年,第185页。。

同时,在边区政府支持下,造纸方面还受命研制证券纸,以满足边区印制不同种类的奖状、荣誉证书、证券以及其他对纸张质量有特殊要求的印刷品。

经过认真研究,反复试验,确认边区出产的苎麻纤维最佳。为此,承担此项任务的永坪造纸厂内部编辑油印《证券纸技术总结》一书,从造纸原料以及检验标准等多方面进行了总结,对每个工序流程都有严格的技术规范要求,是很珍贵的边区造纸工业技术历史资料。1944年以后,陕甘宁边区银行发行的各类钞票、证券等用纸,都是边区自己制造的。

这种特殊纸张的制造,是在战时特殊的艰苦环境下自主创新的结果,是陕甘宁边区造纸业、金融业乃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极具影响的事件。它满足了边区发行陕甘宁边区贸易公司流通券的需要,使边区的流通货币——边币,能够及时得到生产和保障。为边区度过极端困难,有效同法币斗争,应对国民党对边区的经济制裁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说,为边区对外进行金融斗争奠定了基础,也为新中国成立后特殊用纸的制造提供了先期经验,打下了基础。

3.保证了新闻宣传等各种出版需要

由于边区造纸业的发展,为边区大量图书报刊的印行奠定了物质基础,保证了新闻宣传等各种任务的需要。

《新华日报》1941年初刊发的文章指出:“印刷纸张除一部分报纸外,主要的是边区造纸厂供给的土纸”*惊秋:《陕甘宁边区新文化运动的现状》,《新华日报》1941年1月8日。。这里所说的“土纸”,就是用马兰草造出的“马兰纸”。如裴庄纸厂,1941年“九月份出纸一万八千五百五十四张,十月份出二万六千七百二十九张,十一月份上半月即达一万八千张;质量亦不断提高,九月份每刀纸重四斤半至五斤,十月份开始每刀重一斤十二两至二斤四两,纤维更加细密均匀。所有成品主要供给八路军印刷厂印刷书报”*《后勤年建十三工厂》,《解放日报》1941年11月30日。。1942年,毛泽东也明确指出:“我们的造纸工业现在已能年产五千多令马兰纸,一九四三年可增至七千令,已够全部印刷之用。”*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工业交通》第3编,第46页。

当年,设在延安的中央印刷厂是陕甘宁边区最大的印刷机构。它排印的马恩丛书、抗日战争丛书、列宁选集、斯大林选集、毛泽东著作以及有关政策文件,文学艺术等书籍达300多种,同时担负着《新中华报》《解放日报》《边区群众报》《共产党人》《中国文化》《中国青年》《中国妇女》《中国工人》等20种左右报刊的出版印刷任务。该厂的印刷用纸具有代表性,以表4为例:

表4 中央印刷厂历年用纸情况统计

资料来源:参见张彦平编:《延安中央印刷厂编年纪事》,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97页。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工业交通》第3编,第133页。因土纸所占比例在各材料中略有不同,本表格中土纸数量和土纸张所占比例为作者计算得出。

从上表可以看出,边区自己生产的纸张——土纸在整个印刷用纸中的比例发生了大幅度增长;1942年时,已经占到了50%以上;到1945年,由1941年的17.5%增加到了几乎100%。说明陕甘宁边区的造纸已经完全能够自给,很好地保证了新闻宣传等各种印刷出版需要。显而易见,由于边区造纸业的发展,已从根本上解决了边区缺纸的状况,为中央印刷厂在艰苦条件下坚持生产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保证。此后的书籍、报刊绝大部分都是用马兰纸印刷的。谢觉哉的诗句“马兰纸虽粗,印出马列篇”*谢觉哉:《中共印刷厂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延安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延安文史资料》第1辑,内部资料,1984年,第186页。,道出了边区所造纸张在抗战时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造纸业的发展,尤其是马兰纸的生产成功,也满足了学校学员日常学习用纸的基本需求。如在延安学艺术的学员们“不论酷署严寒,总是背着自制的画板,用陕甘宁边区造纸厂生产的马兰纸到处写生”*延安青年艺术剧院、延安联政宣传队史料征集组编:《高原演出六年——延安青年艺术剧院 延安联政宣传队回忆录》,中共党史出版社,1990年,第83页。。可以说,陕甘宁边区造纸业的发展及其成就,对抗战胜利及革命事业成功的贡献都非同小可。

通过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造纸业的梳理考察,不难看出,党和边区政府当年对造纸业高度重视,有效解决了纸张严重缺乏的局面,对宣传抗战思想、传播抗战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办学培训和输送德才兼备的抗日干部提供了物质基础;对“延安窑洞出马列主义”等许多方面的贡献都不言而喻。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路线纲领能够得到及时宣传和有效传播,并落地生根,全国各个抗日根据地乃至国统区能够及时听到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声音,深切感受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亡思想,得益于党中央在延安的有力领导和对各项工作的严抓细管。毫不夸张地说,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造纸业的发展,是当年中国共产党“讲好延安故事,传播好延安声音”的重要介质,卓有成效地推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本文作者 康小怀,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 赵耀宏,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副院长兼教学科研部主任、教授 延安 716000)

(责任编辑 薛 承)

猜你喜欢
纸厂造纸厂解放日报
◎GP Cellulose 投资提高绒毛浆产能
解放日报“特稿”:新传播环境下的热点选题深度报道
造纸厂污水处理设施上游来水异常排放及其应对措施探析
Palm Paper公司在英国建造废纸分拣厂
探析造纸厂沼气回收发电项目的环境影响
纸厂的废水处理技术及研究
石家庄某造纸厂周围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卷纸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延安时期博古党报思想探究
舒群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