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珍+刘春林
【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中医辨证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5年9~2016年10月收治的38例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采用中药辨证治疗,比较分析最终的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无效11例,无效率为28.95%;有效8例,有效率为21.05%;治愈19例,治愈率50%,总有效率为71.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6..01
在临床上,脑血管病主要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是一种常见疾病,其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由于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再加上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由于其对人体的危害较大,若没有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式,就会使患者出现严重的后遗症,導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中医辨证治疗可以调整患者的肺腑失调状况,以调节患者血气为主,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功能,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患病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调节方式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1]。针对以上这种情况,我院采取中医辨证对收治的38例脑血管病后遗症进行治疗,比较分析最终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现将报告分析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我院2015年9~2016年10月收治的38例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均符合脑血管后遗症的相关诊断标准,主要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单肢和单侧功能障碍,语言不清或者口吃等。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43~86岁。在收治的38例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中,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1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21例。除此之外患者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中单侧肢体障碍的患者有9例,语言障碍的患者有例10,单体上下肢瘫的患者有12例,语言障碍并发肢体障碍的有7例,患者病程为1~14年。
1.2 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中药加针灸的治疗方法,对里热外寒型可用大秦艽汤:细辛、甘草各3 g,防风8 g,恙活、川芎、黄芩、熟地、当归、赤芍、白术各10 g,秦艽12 g,石膏18 g,云苓30 g;对气滞血瘀型可用逍遥丸合香郁汤加减:甘草3 g,生姜、薄荷、地龙各5 g,当归、白术、鸡血藤各10 g,赤芍、柴胡、香附各12 g;对气虚血瘀型可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桃仁、红花、地龙、秦艽各5 g,当归、赤芍、川芎、牛膝各10 g,鸡血藤15 g,黄芪120 g,药物均混合煎熬后让患者口服。各型都要配合针灸,主穴:合谷、曲池、外关、百会、解溪、足三里;配穴:患肢对侧、凤池、列缺、环跳、肩髃、太阳、风市、阳陵泉[2]。
1.3 疗效判断标准
本次研究中的疗效判定标准具体表现为:无效表示的含义为治疗后症状无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趋势;有效表示的含义为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治愈表示的含义为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肢体感觉和运动恢复正常,语言清晰。这些都可对临床的治疗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实验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组患者无效11例,无效率28.95%;有效8例,有效率21.05%;治愈19例,治愈率50%,总有效率71.05%。见表1。
3 讨 论
在临床上,脑血管病又称为中风,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和语言障碍等,而且近几年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如果不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式,会使患者出现后遗症等,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给其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危害。中医辨证治疗可以有效治疗脑血管疾病,以调节患者的血气为主,疏通患者经络,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患病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调节方式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此外还要与针灸配合治疗,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3]。
在本组研究中,患者无效11例,无效率为28.95%;有效8例,有效率为21.05%;治愈19例,治愈率50%,总有效率为71.05%。由此可见,中医辨证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有着很好的疗效,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康梅娟,张保朝,温昌明,汪 宁,孙 军.预防性口服羧甲司坦防治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14(2268):3208-3210.
[2] 李璟怡,李仓达,毕晓君,王艳明,刘 葛.中医辨证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效果研究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09(118):121-122.
[3] 李 中,周德生,江元璋,胡 华,葛金文.针药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述评[J].世界中医药,2016,09(1654):1922-19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