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核磁共振在诊断股骨头坏死中的临床对比分析

2017-09-07 23:58黄英俊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2期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核磁共振

黄英俊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CT与核磁共振在诊断股骨头坏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5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核磁共振进行诊断, 对照组患者采用CT进行诊断。为两组患者实施手术进行探查, 对两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进行综合评定。结果 实验组经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阳性确诊率为94%, 对照组经CT诊断的阳性确诊率为80%, 实验组经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阳性确诊率高于对照组经CT诊断的阳性确诊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中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方法采用CT与核磁共振都具有显著的诊断结果, 但在阳性确诊率上核磁共振明显优于CT, 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CT;核磁共振;股骨头坏死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2.048

股骨头坏死是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骨关节疾病, 该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 目前随着我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使该病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该病在临床中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导致患者的股骨头出现塌陷及严重变形, 对股骨头患者的股骨头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该病继续发展很可能导致患者致残。对于目前该疾病在临床中的研究热点为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早期治疗。但目前对于该病的早期诊断主要采用CT及核磁共振两种方法进行治疗, 对于这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诊断阳性率的比较一直没有进行深入探讨, 本次实验依据两种方法在阳性确诊率方面进行比较, 对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评价。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100例,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50例。实验组中男28例, 女22例;年龄26~77岁, 平均年龄(63.5±6.2)岁。对照组中男27例, 女23例;年龄25~71岁, 平均年龄(65.3±5.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对所有入选患者均经过本院伦理会批准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CT诊斷, 本次诊断所采用的CT仪为美国通用的CT/e型的螺旋CT扫描仪。受测患者采取仰卧位, 对患者的股骨部位进行扫描。CT扫描具体参数为:扫描仪电压为120 kV, 管电流为300 mA, 层厚为10 mm, 层间距为10 mm。实验组患者采用核磁共振进行检查, 在进行检测时患者采用仰卧位, 用核磁共振仪对患者的股骨部位进行诊断性扫描。对两组的诊断资料进行保存记录, 并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之后进行手术探查, 对手术后的检测数据作为最后确诊数据进行分析, 对两组间诊断的阳性确诊率进行对比分析。

1. 3 诊断标准 根据核磁共振的检查将股骨头坏死分为Ⅰ~Ⅳ期4个标准进行诊断。Ⅰ期坏死:患者胯关节出现疼痛, 在行走过程中疼痛加剧, 出现不间断的髋关节疼痛。Ⅱ期坏死:患者的腹股沟、大腿内侧及臀后侧有痛感, 或有轻微的麻木感。疼痛多见为针刺样、酸痛等不适症状, 在患者进行适度休息后疼痛症状略有减轻。Ⅲ期坏死:患者在站立时的髋关节出现严重疼痛, 疼痛表现为持续强烈的疼痛。Ⅳ期坏死:患者的胯关节出现严重的持续性疼痛, 患者的股骨头形态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形, 股骨头内面出现面积大小不一的不规则的塌陷或磨损, 股骨头的骨小梁发生结构性变异。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手术诊断验证检查过程中实验组Ⅰ期股骨头坏死者10例, Ⅱ期股骨头坏死者25例, Ⅲ期股骨头坏死者5例, Ⅳ期股骨头坏死者10例;经核磁共振诊断实验组Ⅰ期股骨头坏死者10例, Ⅱ期股骨头坏死者23例, Ⅲ期股骨头坏死者4例, Ⅳ期股股骨头坏死者10例;实验组经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阳性确诊率为94%(47/50)。在手术诊断验证检查过程中对照组Ⅰ期股骨头坏死者13例, Ⅱ期股骨头坏死者22例, Ⅲ期股骨头坏死者8例, Ⅳ期股骨头坏死者7例;经CT诊断对照组Ⅰ期股骨头坏死者10例, Ⅱ期股骨头坏死者20例, Ⅲ期股骨头坏死者6例, Ⅳ期股骨头坏死者4例;对照组CT诊断股骨头坏死的阳性确诊率为80%(40/50)。实验组经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阳性确诊率高于对照组经CT诊断的阳性确诊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 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中股骨头坏死目前主要存在的原因为患者的股骨头处的骨头受损或者股骨头内部的供血中断导致的股骨头内部骨髓或骨细胞的死亡[1]。该现象能进一步引发患者的股骨头中的骨结构发生变异性变化, 骨细胞死亡导致的骨头塌陷, 致使股骨头出现功能性障碍[2]。在目前对于股骨头的治疗主要存在于该病的早期治疗上, 对于该病的早期的诊断治疗及尽快对患者进行相关临床治疗提高患者在预后中的治疗效果[3]。在对于该病的正确诊断治疗中应针对每位患者的特殊病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当前对于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方面主要为CT及核磁共振两个方面, 在临床中在给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能够找到正确有效的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对症下药是对该病早期进行治疗的关键所在。

在目前临床中采用CT诊断的优点主要为:CT检查能够很好的对股骨头中是否存在死骨、破裂情况进行观察, 并能够对股骨头关节内是否有关节脱位及关节周围情况作出明确呈现;CT检查能够对患者体内进行多层次的连续高分辨率扫描, 能够对患者体内的坏死部位进行多层的扫描观察, 对临床中的确诊及后期的治疗能够有良好的针对性。在CT中股骨头坏死的表现主要为患者的股骨头中的内骨小梁有增粗或变形呈星芒状[4]。endprint

猜你喜欢
股骨头坏死核磁共振
DSP在磁共振数据接收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断裂膝关节退变影像学研究
超导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对诊断股骨头坏死效果比较分析
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细针钻孔减压术联合活血养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分析
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应用CT和MRI检查诊断临床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