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靖+李玉珠
摘 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转型后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必要发生相应的转变。德国“双元制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赢得了世人瞩目,其“双元制大学”办学双元制、定位具有明确的法律保护、专业设置符合职业发展需要、教学安排满足实际需要及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充分保护等特点值得借鉴。我国应构建分类清晰的高等教育体系,促进普通高校的分类转型、合理设置应用型高校专业、激活多元主体的办学积极性。
关键词:双元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季靖(1971-),女,辽宁丹东人,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管理、职业规划;李玉珠(1981-),女,河北保定人,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技能形成理论、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22-0075-06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的任务,明确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转型后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必要发生相应的转变。但转变后的人才培养体系样态如何?转变的关键影响因素是什么?如何进行转变?如何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该类高校应有的作用等问题是目前政府、企业、高校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难题,尤其是普通高等学校在这方面还缺乏相应经验,面临一定困境,缺少相关实践。德国职业教育因其体系健全、分工合作、责任明晰、效果显著受到世界的关注。其中“双元制大学”经过四十多年的探索已在校企合作办学,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优秀的职业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可为我国本科高校转型提供相对成熟与可借鉴的经验。
一、德国“双元制大学”内涵与类型
(一)德国“双元制大学”的内涵
长期以来,我们将国外高校中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统称为“双元制大学”,而德国的高等教育对“双元制”有明确的界定与区分。德语的双元制一般用“duale Ausbildung”及“duales Studium”来表示,英语翻译一般用“dual training” 或“dual university studies”,而德国学者却认为这种翻译的含义并不能准确表达“双元制”的深刻含义,因为在这两个英文翻译中,或者强调办学的主体在职业领域或者是在高校领域,都是从一个教育主体出发,并不能体现出企业与高校合二为一、深度融合的实质含义。德国学者认为“cooperative education”更能从一定程度上解释“duale Ausbildung”的含义,即学生在企业接受岗位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和在高校接受专业理论技术知识培养相结合,是分别在企业和高校两个地点,由两个施教主体和两个管理机构分别进行,而又相互融合的一种教育模式,“双元制”尤其强调产业深深植根于教育领域,强调二者紧紧融为一体。“双元制大学”是企业与高校深度合作、共同发挥作用的一种极富独特性魅力的教育模式。
(二)德國“双元制大学”的兴起
目前,德国高等教育体系包括三种类型的大学。第一种是为大家所熟知的、具有极高声誉与办学传统的综合型大学。包括成立于1385年的海德堡大学和成立于1388年的科隆大学,这些大学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主要是以研究型为导向,能提供学士、硕士到博士的教育,目前这类高校数量达到104所[1]。
第二种类型是应用科学大学(UAS)。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最早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初,正式得名于1998年德国文化部长联席会议(KMK)和高校校长联席会议(HRK)上做出的决议。当时成立的背景是在二战后,德国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迅速,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界对技术创新和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更迫切的要求,企业迫切需要既掌握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又具备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而德国传统综合型大学培养的从事基础研究与理论研究的人才与社会各界的需要脱节,因此各联邦州长于1968年讨论通过《联邦共和国各州高等学校协定》,将一些基础较好的工程师学校与一些商科学院合并组建了应用科学大学。应用科学大学的成立,很好地满足了社会各界的需要,也受到了各界的普遍欢迎,从最初创办时期的130所增加到德国联邦统计局2014年公布的212所,培养的学生占到毕业生总数的32%。据不完全统计,德国2/3的工程师、2/3的企业经济师、1/2的计算机工程师都毕业于应用科学大学[2]。
应用科学大学主要特点是以应用与实践为导向。应用科学大学从传统的工程学校与商科学校转变过来,与传统大学明显区别是在三年的教育设计中增加了一个学期的实习学期,从而使毕业生更具有实践能力,也更受到雇主的青睐。虽然有企业参与到学生一个学期的实习过程中,但因为其办学与人才培养仍旧是以高校为主,所以这类学校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双元制大学”。
第三种类型是“双元制大学”。相比较于其历史,“双元制大学”的现在得名时间并不久远。其正式得名于2009年3月1日,而在这之前叫职业学院。“双元制大学”最早不是由政府主办,而是由企业发起的,它们的建成来自于企业与高校的双重驱力与动力:上世纪70年代,德国的一些职业学校升格为应用科学大学后,企业界发现,尽管应用科学大学培养体系中增加了半年的企业实习机会,但毕业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还是不如企业自己培养的员工能力更强,在就业系统中出现了人才断层或者说员工就业能力缺口现象,即企业缺乏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级管理、技术和服务人才;高校也困惑于学生在教育模式上只能二选一的教育模式:即学生要么接受职业学校这种边工作边学习的教育;要么接受传统大学学术式教育,重视理论学习,为硕士博士阶段深造做准备。因此,以当时的戴姆勒-奔驰股份有限公司(如今称为戴姆勒股份有限公司)、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和劳伦兹标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属于阿尔卡特朗讯公司)等为代表的企业界主导,与斯图加特行政与经济学院为代表的高校联合成立了巴登符腾堡州立职业学院和曼海姆职业学院,形成了职业学院与相关企业双元办学,理论学习与技术培训双元教育的产学研创新教育模式。2009年,职业学院更名为“双元制大学”。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巴登符腾堡州立“双元制大学”(简称DHWB)已经发展成为巴符州规模最大的大学,DHWB已有9个不同的校区,近35,000名学生,绝大多数为本科生,近年也推出了硕士课程。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3]。“双元制大学”已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目前16个联邦州中已有11个州建立了60所类似的教育机构,“双元制大学”的发展趋势持续受到关注。
(三)三种类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德国的三类高校都有自己明确的定位和办学模式。三类高校都是高中后三年制本科教育,这三类高校颁发的学士学位在全德国和欧盟得到广泛同等认可。三种类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现通过表格形式将其主要特点进行分析与比较(见表1)。
二、德国“双元制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特征
(一)办学具有实质的双元制特点
德国“双元制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双元的特征全面、深入、实质性地贯彻始终,主要表现在双元制的办学主体、双元制的教学模式、双元制的学习者身份、双元制的学习成果等几个方面。
办学主体的双元特征:“双元制大学”的办学主体是大学与企业或社会事业机构,双方具有同等的作用,承担相同的育人责任。高校制定课堂学习的培养计划,企业制定实践学习的培养计划;高校教师负责课堂教学授课,更为重要的是,合作企业决定招生;在管理上,合作企业的代表加入到学校的监管理事会,作为联合管理者管理和监督学校运营。
学习者身份的双元特征:在“双元制大学”学习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一个身份是企业的员工,在被企业录取后,通过与企业签订合同参加到企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承担着相关岗位的工作,接受企业的考核,由企业的师傅引导进行实践学习,学生每个月会有平均1000欧元(税前)的报酬及社保等福利,由企业支付,即使在学校上课期间报酬与社会福利也照发不误。学生没有寒暑假,与企业员工一样,享受带薪休假;另一个身份是学校的学生,按高校的专业设置及教学计划的安排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接受学校的学业考核。
教学组织过程的双元性:教学组织过程最显著的特征是教学场所的“双元性”,即在大学内的理论教学与培训企业的实践教学交替进行,“双元制大学”通过与企业或社会事业机构的合作实施其教学任务,以实现其既定的培养目标——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其目的在于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及实际工作岗位的实践经验相结合。
学习成果的双元特征:“双元制大学”专业设置一般会分为经济类、技术类、社会科学类。学生在前两年主要学习理论课与文化课、校内实训課和企业内实践课,后一年学习专业理论课和企业内实践课。完成基础阶段学业后,学生可通过国家专业考试获得“经济师助理”、“工程师助理”、“教育工作者”等称号;若学生完成主体学习阶段学业,通过国家专业考试且毕业论文答辩合格,可获得“经济师”、“工程师”、“社会教育工作者”等称号。双元制的学习成果明显,学生的就业率达到85%以上,学生学习结束后,有相当大一部分同学选择留在合同企业工作,既为公司选用了具有实际岗位能力的员工,也培养了企业员工的归属感与忠诚度。
(二)定位具有明确的法律保护
德国高等教育“双元制”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化与实效化呈现,其办学具有明确的法律保障。德国高等教育事业是由各州独自负责与管理,因此,不同高校的办学定位由各州的高等教育法来规定。“双元制大学”的前身是职业学院,1982年,巴登符腾堡州议会通过了《职业学院法》,这标志着巴登符腾堡州的职业学院不再处于试验阶段,而是已成为巴登符腾堡州第三级教育领域中位于大学、应用科学大学之后的第三个支柱,是一种本州法律规定的校企联合办学的新型高等学院。1989年,巴登符腾堡州教育管理部门正式认定职业学院的毕业证书与应用科学大学的毕业证书等值。1995年颁布的《职业学院法》中再次明确了职业学院的性质,即它属于第三级教育范围,提供应用科学大学的或综合性大学中的一种学习。《职业学院法》也规定了各相关机构与职业学院协作的相关要求,“双元制大学”置于州科学研究部监督之下。巴登符腾堡州科学研究部设有一个管理委员会和三个专业委员会(经济专业委员会、技术专业委员会和社会事业专业委员会),作为“双元制大学”的共同管理机构,管理所有“双元制大学”的相关事务[4]。
根据巴登符腾堡州《职业学院法》规定,“管理委员会对职业学院(BA)(注:即“双元制大学”2009年前的称谓)所有具有原则意义的事务做出决定,特别是入学、培养、考试等方面”。专业委员会则负责职业学院(BA)设置的培养领域的跨地区性专业事务,主要是制定培养规则和考试规则,提出州范围内有效的教学计划和培训计划。在管理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里,“州代表和培训机构代表平等地共同起作用”。
除了共同的委员会以外,在每个职业学院(BA)内还设有协调委员会,作为学院与培训单位之间的连接点,负责两个教学场所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该协调委员会由学院和培训单位的代表以相同的比例共同组成。
1997年3月,联邦经济部长向欧盟报告之后,职业学院的毕业水平在欧洲范围内得到承认。这些法律法规为“双元制大学”得以建立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专业设置符合职业发展需要
德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是按照职业分类的方式划分的,因此称为“培训职业”,根据德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目前设有350个培训职业,它们都有规范的职业描述,这些培训职业被划归到88个职业群中的69个。“德国的专业设置以培训职业为依据,以职业分析为前提,不同地区学校专业设置有明确的区域性,即‘属地性原则,政府每隔一段时间对培训职业进行重新界定,剔除消失的传统职业,设置新兴和交叉的职业,与经济发展动态相适应”[5]。
这种专业设置方式和原则,促使德国“双元制大学”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应用性比较强、企业需求量大、学生比较容易就业的专业领域,根据巴登符腾堡州科学研究部1995年3月出版的《巴登符腾堡职业学院》描述,“双元制大学”设置的专业分为技术、经济和社会事业三个大的领域,各个领域都是根据本州企业和社会事业机构的实际需要开设不同的专业方向,在技术培训领域,各专业方向还分成若干专业重点。
(四)教学安排满足实际需要
双元制就是在教育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需要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整性,也要保证员工能够有足够的时间熟知与掌握岗位的实际情况,因此在教学的安排与组织上具有科学与合理性。在三年制的学习中,“双元制大学”会同等权重安排理论与实践学习时段。一般是学习时段72周,实践时段72周。学习与实践以三个月为一周期进行轮换,即三个月在学校,三个月在企业进行实践,如此循环。教育内容需求是由企业提出,学生是由企业选拔,学生实践在企业进行。以DHWB勒拉赫大学物流系的双元制模式为例:物流系对学生的学习安排采取如下机制:学生被录取后,前三个月安排到企业实践,接下来三个月在学校学习,然后再三个月到企业实践,然后开展半年的学校学习,经过三个月的企业实践后到学校进行三个月的学习,然后再到企业参加三个月实践,再开展半年的学校学习,然后是参加半年的企业实践。其中在第五个学校学习阶段,“双元制大学”还设置了一个学期的出国学习阶段。在课程安排方面,理论学习遵循从基础到专业的原则,如在理论学习中,学生除了要学习一般管理学的课程例如会计、金融、人力资源管理、法律等,还要学习货运代理、交通和物流等方面的专业课程,物流相关课程的安排在每个学期都与企业实践部分相匹配,也与课程的循序渐进有很大相关性。课程重点围绕着电子物流、供应链管理及物流控制模块等。在第一学期学习物流基础,第二个学期学习采购与物料管理,第三个学期学习生产、配送和仓储及有效客户响应,第四个学期则安排的是回收物流与合同物流,第五、六学期学习的是系统网络与合作,同时,除了学习运输模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学生还要学习与海关、税务、保险、运输标准和运输法相关的课程。此外,还有关于交通法规和绿色物流的特色课程。
而在实践环节的设置上,学生在六个工作周期的重点工作领域分别是:(1)了解企业、国内运输;(2)了解国际陆路运输、欧洲其他地区物流、市场与营销;(3)了解国际海运与财务会计;(4)了解国际空运、人力资源组织和管理;(5)了解特例品管理与了解公司高层管理运作;(6)自选部门及开展毕业论文设计。
(五)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充分保证
“双元制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同时,其健全完善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其四十年不断发展与逐步获得认可的关键因素。
这种质量保证既有外部的认证系统,更重要的是来自内部的质量监控体系。以DHWB为例,DHWB的所有本科与硕士课程都是通过专业与系统认证来保证其质量。系统认证是由永久认证委员会(PAC)来完成的,该委员会是位于HANOVER的中央评估与认证委员会的一部分,在2012年,DHBW是巴州第一批及全德国第三个被授予系统认证的大学。这种系统认证反映了该大学在教育教学方面的高质量及在教育系统内的最高位置。经过系统认证后,大学就可以不需要再对院系或专业进行单独的认证。专业认证是根据一系列具体的标准对培训项目进行内容检验的外部审查过程,DHWB的专业认证是由德国汉诺威中央评估认证机构(简称ZEvA)实施的,专业认证也包括理论学习的课程模块认证。
但是,更让“双元制大学”重点考虑的是学生在企业实践阶段的质量如何保证,比如,如何将学生所获得的实践经验转化为校内理论学习的学分,特别是如何转入欧洲学分互认体系(ECTS)。对此,ZEvA做出如下规定:学生每年必须撰写一篇由雇主企业指定主题的论文,并由企业提交给学校。这些论文由大学教授进行评分。评分合格可获得10个学分。因此,在ECTS体系下,传统大学和应用科学大学只要求修够180个学分即可毕业,而巴登符腾堡州立“双元制大学”的本科毕业生需修满210个ECTS学分才能毕业。为了保证实践阶段的学习质量,学校设立了一个专门的评估流程:所有合作企业都要向学校提供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情况报告,学生也要向学校汇报自己在企业中获得的经验以及如何将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和这些经验相结合。
三、德国模式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的启示
从德国综合型大学、应用科学大学与“双元制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发展的对比中,可以分析得出,从横切面来看,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三种类型风格迥异,各有特色,互不影响,又相互补充,构成了德国高等人才培养的立体格局,形成了国际竞争力;从纵向发展来看,德国的高等教育一直在探索与创新中寻找更适合本国经济需要、更有显著成效的发展之路。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不断创新、不断变化,深层合作、深度融合,而“双元制大学”正是德国高等教育在应用科学大学的发展、兴起后的又一种更好地满足社会人才培养需要,整合教育、科学、技术、商业的发展,符合欧洲博洛尼亚协议,提高就业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尝试与新探索。在深入思考与学习德国高等教育模式,尤其是“双元制大学”的发展路径中,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借鉴与启示。
(一)构建分类清晰的高等教育体系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即将面临着更大的改革,更大的突破,中国正在建设一个多元化的、更有活力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有效地整合和容纳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院校与学生,为目前正在深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制造2025”提供更多的、满足需要的人力资源支持。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排在前面的高校将在“双一流”的建设中为跻身于世界大学排行榜的前列做准备,而地方本科高校也在教育部“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中找准定位,参加改革,这个项目旨在吸收国外先进教育模式的优秀经验,推动适合我国实际的高等教育分类改革,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在这种转型过程中,各级政府可以更多地借鉴德国高等教育的经验,通过政策、法律、经济、信息等手段促进高等教育的分类;高校也应通过各自在办学中的特色与优势寻找自身的定位。针对一些认为“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转型是降格”的错误观点,各级政府应通过明确高校分类分工、明确特色发展传递出分类并不是所谓教育层次的高低问题,不同类型高校的划分不因排名和人为的等级而垂直分类,而是按功能平行分类,让学生根据兴趣与职业规划进行主动选择,形成高等教育体系的差异竞争的理性格局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各学校根据分类情况及自身条件决定采取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各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办学定位、专业设置、招生规格及规模、课程设置、校企合作、师资选聘与培养上均会根据分类及特色满足应用型高校的需求,同时满足了学生未来发展和职业规划的需求,也满足了社会各界对不同人才的需求,利于高校之间协同发展,形成有序、公平、高效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转型的高校应确立不同于以培养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人才为目的的“学术教育”(academic education)的人才培养定位,找准自己特色,科学定位、内涵发展,提高质量,保证学生为进入到就业市场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合理设置应用型高校专业
高校的专业设置必须以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符合学生发展需要为切入点。人才培养要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职业能力紧密结合,因此高校要与人力劳动部门紧密合作,科学分析职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以职业分析为基础,合理规划与设置应用型高校的专业。应用型高校的专业设置应建立在对职业分类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课程内容围绕该职业或职业群中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能力而开发。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高校专业体系,应以满足职业变化需求为目标,分析地区产业深入发展的职业变化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职业分析法,设置应用型高校的专业。
(三)激活多元主体的办学积极性
长期以来,中国高等学校也在致力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但更多的是高校自己的改革,一直探讨的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如何进行”以及“教师怎样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各门课程中去,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等问题,而在双元制的另一个重要办学主体——企业或社会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如何发挥方面思考的少,实践的少。从德国“双元制大学”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双元制”是一个社会化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顶层设计、教育部门协调、企业主动参与、全社会共同支持,尤其是要充分调动企业办大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双元制大学”的成功经验使各方受益:从政府角度,能充分有效激活各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培养高素质、高竞争力的人才,促進了国家创新与经济腾飞,构建完善高效的高等教育体系;从企业的角度,可以降低企业培养与培训员工的时间与成本,为企业带来直接的利润与利益;可以选拔具有高准备度与成熟度的员工,减少学历与能力之间的“剪刀差”,促进企业科学合理的开展人才选拔与筛选,获得了具有高归属感与忠诚度的企业员工;从高校的角度,更好地发挥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使培养的人才更加满足与符合社会需要,提高了办学的效率与效益;也使高校更加明确办学目标与教育教学管理的内容,聚焦办学目标,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从学生的角度,更加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明晰未来发展定位;同时,职业环境的需要使学生有机融合高校与企业的需求,不断提高知识、能力与素质的个人特质,提高与企业环境的匹配度,也更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这种方式还有效地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因此,政府要更加开放创新,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制定政策制度来激活企业、高校与社会各界参与到培养更多知识与技能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过程中,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战略规划项目尽早、顺利实现,形成人才培养的多赢局面。
参考文献:
[1]蔡跃.德国综合性大学的“双元制”教育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0(7):80-85.
[2]席茹,沈鸿敏.德国双元制与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J].世界教育信息,2015(24):12-16.
[3]徐纯,钱逸秋.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共融下的德国“高等双元制课程”[J].职业技术教育,2015(20):72-75.
[4]赵居礼.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特色及其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2):11-15.
[5]魏明.产业集聚区职业教育专业集群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16:62.
责任编辑 韩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