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子欣
摘要:意派是对于东方美学的再现,参考“意派论”对于中国艺术现象的分析与诉求,关注当代首饰设计领域中的原创性和民族性话题,中国的当代艺术与首饰设计在相同的社会背景下,对于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的根源一致,首饰的实现路径包含艺术与商业两种方式,尤其在商业路径下,市场经济的冲击使首饰设计在很长一段时间缺乏“自我”,我们在提出倡导的同时,消费者的需求也对市场产生了指引,找到商业与社会性并存的价值,是当代首饰设计市场的健康生态,也是首饰设计行业的前进动力。
关键词:首饰设计;意派;民族性
所谓“意派”是当代著名学者、艺术家高名潞先生在2007年策划《中国“抽象”三十年展》的时候提出的一个概念,他提出的意图是想代替西方关于抽象艺术的概念来解读中国的当代艺术特征。“意派”这个概念的提出,其本身来自于东方传统,但他又不是简单的把传统植入到当代语境的一种思维模式。在他的著作《意派论》中有这样的论述“意派不是关于风格和表现的讨论,而是对一种存在状态的穿透和体验”。之所以用意派这个艺术概念来解读当代首饰设计的现象,是因为近几年我们一再弘扬的首饰设计回归传统的理念,所以不断有首饰品牌在中国传统的旗号下重复着所谓传统的象征符号,那么如果仅此而已,对于一个民族的认识未免失其骨血。
意派并不是一个能概括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现象的一个概念,但它是一个能够激起人们对于东方哲学思考的现象,“意派是艺术家冥想的纪录和再现,它延续了东方美学的自然观和冥想美学。它不专注于寻找一个外部样式和模式,相反,它专著于寻找言外之意的叙述模式,这个叙事注重对艺术家主观经验的描述和纪录”(《意派论》高名潞)。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对于中国传统纹样,它的产生是基于当时的文化影响和人们的美学诉求,这是东方哲学在工艺美术中的形式表现,这种形式并不是能够符合东方哲学在任何时代的意义。对于今天的首饰设计,我们试图从民族性中寻找与西方艺术设计的差别,或者说是与全球特征的差别,对于很多设计师和设计品牌来说,这个寻找的方式却往往盲目的集中于对传统的回顾。那么这就涉及到民族性艺术和传统艺术概念的区分。
传统艺术是民族性艺术在过往阶段的表现,它是民族艺术的历史,并不是当下,它是我们寻找民族性的路径,但不是答案。现在有很多的首饰设计将民族性简单化到对于传统的模仿,那是一种惰性思维,试图用更加便捷的方式在首饰设计中传达中国特色,但并不是符合当代的、进步的。这方面中国的产品设计品牌洛可可已经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它的设计中不乏让人欣喜的中国趣味,比如大耳有福的盘子,上上签的牙签,它将对中国人生活在的细微关注融入于设计之中,这是一种令人感动的实用设计。这与“意派”强调的与中国人日常生活相关其实存在共通之处,对于中国传统的学习不一定是从俯视的角度观看艺术史,更应该从艺术的本源出发,从生活出发。
中国经过唐朝的繁锦、宋代的文秀它的民族性是丰富的,内敛并不是属于中国的全部,它在内敛中有锋芒在隐忍中有力量。著名艺术家、珠宝首饰设计师罗启妍女士跨界设计首饰以来,在国际上一直享有盛誉。她的设计虽然不能算当代首饰设计的权威代表,但她的确在中西贯通中找到了一个让西方人接受并欣赏的“中国风”,在她的设计中虽然也偶有中国传统样式中国结的出现,但她有与之相配的张力,我们可以说她的设计在东方哲学的语境中不够内敛,但她的确找到了一个我们不曾关注到的中国风更国际化的表达方式,并且在国际舞台有东方的识别度。这其中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方向,也会给当代的首饰设计一些启发,所谓中国的艺术设计并不是一种风格,它是在一个脉络下可以有无尽的可能。因为“意”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中国艺术中“意境”始终是精妙的当口,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艺术传统本身就隐藏着无尽的可能性,与西方相比,東方似乎更早领略了抽象的艺术。
今天中国的首饰品牌逐渐意识到了对于国外大牌的效仿已经不足以支撑一个品牌的发展,同时由于中国社会氛围中对于民族性、创新性的倡导,越来越多的珠宝首饰品牌也燃起了“寻找自我”的意识,例如新兴首饰品牌IAU就是将首饰的独创性与民族性作为基调,不去造作的描摹传统纹饰,而是将中国文化中的韵味化作无形,赋予简洁的现代造型,并在工艺上有自我的突破,不为批量生产而放低设计的调性。除此之外,近年有很多年轻设计师的独立首饰品牌逐渐崭露头角,这是原创性的一股清流,也应该得到行业的以及大众的关注。
首饰作为具有实用价值的艺术,它与我们身体的亲密程度正如“意”与“境”,它有无尽的潜力展现中国艺术的当代性,对于当代,态度是这个时代的话语,如果在设计中我们失去了自我的话语,也就相当于失去了时代特性。这个话语有两层,一个是个人化,另一个是民族性。而民族性中有我们的责任感,并且是我们的归属感,所以在当代首饰设计的潮流中,需要我们坚持民族性格,在西方艺术的洪流面前,融而不汇。在大同社会的共性与民族特色的个性中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高名潞.意派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5-01.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