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里没有独来独往

2017-09-06 07:50崔婷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24期
关键词:解构开放天堂

崔婷

摘要:在《天堂》中,莫里森为读者理解天堂的品质提供了一种开放的视角以及多种可能。本论文运用了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文学批评理论,分析了莫里森在《天堂》中对天堂单一品质的解构,为读者呈现出莫里森隐晦却又更宏大的写作意图。

关键词:天堂;解构;开放

1993年,托尼·莫里森在诺奖授奖词中曾说道:“传统的观点认为巴别塔的倒塌是个不幸,认为这是由于人们的多种语言混杂使这座建筑物突然陷入崩溃。假如有一种统一的语言,这座通天塔能够建成,人们也就可以到达天堂,那么是谁的天堂呢?”[1]。亘古以来,文学作品中对天堂的描述屡见不鲜,但《天堂》跳出了西方对天堂构建的思维定式。小说认为天堂无论是在物质或者精神上都应该是“无界限的”。莫里森在《天堂》只揭示出天堂里没有“独来独往”的道理,而留下了大量空间让读者去想象天堂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

一、解构地理意义上的天堂

《天堂》树立了两个地理意义上二元对立的场所—鲁比镇和修道院。鲁比镇的建立者是一群曾经备受种族主义凌辱的黑人,他们几经周折建立了这个处在偏远的俄克拉荷马州腹地的鲁比镇。但在小镇上,一种不被言说的价值观—“黑血至上”统治着这块“法外之地”。而与此对立的是小镇边上的一座女修道院,那里收留着受过各种创伤的女性。70年代后,鲁比镇的两代人由于道德、价值、信仰和经济等方面发生了冲突,有人归罪于修道院。于是,鲁比镇的黑人開枪屠杀了修道院里寄居的女人。

鲁比镇建立伊始的确怀着良好的意愿。为了逃离种族主义对黑人的摧残,小镇的创始人历尽艰辛,创立了这座地理意义上的“天堂”。然而,这种对外排斥他人的入住,对内严苛地实行“黑血至上”的做法只能让小镇渐渐地失去生机。首先,莫里森质疑了小镇赖以运转的纯黑血统的真实性。其次,莫里森指出了维护着这种看似安全实则严苛的桎梏的危险性。再次,当置身于一种宏大的黑人运动的社会背景之下时,小镇拒绝参与扩大黑人生存空间的运动而仅仅拘囿在 “与世隔绝”的空间内,这使得这曾为“天堂”的小镇必将走向末路。

二、解构心理意义上的天堂

鲁比镇除了以黑人种族主义作为建立“天堂”的基础之外,还把男性价值观强加给其他人身上。在《天堂》里,莫里森通过对比了男性与女性对“天堂”的不同理解,向读者展示了天堂应该具有开放的品质。

与男权主义强调女性贞洁的鲁比镇不同,女修道院更像是一个“堕落的”伊甸园。鲁比镇对女性的审美观—强调身体俊美,情感专一等外在品质,与修道院里开放的、具有牺牲精神的、向内寻找的女性形成鲜明的对比。开放、牺牲、向内寻找这些品质消解了男性对女性的保护与存在意义。也使男人对女性的控制地位岌岌可危,最后导致了他们对女修道院里的女性施以私刑。

如果说鲁比镇的“天堂”寄希望于“连续的、稳定的、单一的、永恒的”这些阳性品质,那么修道院则强调“游动的、变化的、生产、死亡、再生”这些阴性品质。[2]莫里森在小说中批判了割断物质与精神的倾向。当历史对无尽的阐释敞开之时,女人和男人都可以把个体被压抑的故事书写进去。这样做不仅仅可以抚平旧日的伤痛,更可以使被宏大历史排除在外的普通个体获得面对未来的力量。

三、解构时间/历史意义上的天堂

除了批评了隔离主义和黑人男性价值观,《天堂》还从时间/历史角度阐述了时间/历史在“天堂”的构建时起到的作用。新历史主义学家格林布拉特说过:“我们不可能获得一个完整的、真正的过去,不以我们所研究的社会这个文本中含有的踪迹为媒介;而且,哪些踪迹得以保留,不能被视为仅仅是偶尔形成,而应被认为是不分产生于选择性保存和涂抹这个微妙过程。”[3]在小说中莫里森数次展示了这种历史的不可靠的“文本性”,并剖析了小镇的历史叙事如何与《圣经》形成互文而达到合法化、权威化的过程,从而消弭了鲁比镇从时间/历史角度建立的天堂的依据。霍米·巴巴说过:“国家的建立本身就是一种暗喻。”[4]既然是譬喻,那么它就允许不同的阐释。但当本应该开放的历史成为暴力和霸权的帮凶时,它便堕落成“死谕”,蜕变成僵化的权力的所指。

《天堂》一经出版就好评如潮。对天堂有归属焦虑症的读者,更是期待从中管窥莫里森对天堂的定义。但令人失望的是,莫里森并没有勾勒出一幅天堂的具体模样。 莫里森曾经说过:“建立家园(天堂)是每个族裔的梦想,我写作的目的就是不强调族裔的差别,而把他们对天堂的热望和无效的努力转变成可行的行动,把一种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未来或者说不可挽回的,也许根本不存在的伊甸园转变成现代人类行动可以企及的一部分[5]。在莫里森眼中,天堂定是一种开放的、包容的、变幻无穷和生机勃勃的场所。

参考文献:

[1] 毛信德.美国黑人文学的巨龙—托尼·莫里森小说创作观[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68.

[2]Morrison, Toni. Home: In The House that Race Built, [M]. New York: Pantheon.1997a:12.

[3] Greenblatt&Giles eds. Redrawing the Boundari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ry Studies [M] New York: 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92, 410.

[4]Bhaha, Homi K. The Location of Culture[M].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149.

[5] Morrison, Toni. “Home”. In The House that Race Built[M]. New York: Pantheon.1997a,3-12.endprint

猜你喜欢
解构开放天堂
还原
天堂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
写于斯德哥尔摩
解构二次元
天堂何在
天堂的眼睛
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