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莫言获了奖,是中国人翘首已久的诺贝尔文学奖。但这并不是重点,而是他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文学新视野。初读他的作品时,他的小说《红高粱家族》已经被张艺谋导演搬上荧幕并且红火一时。重读他的《红高粱家族》,更是对小说宏阔的架构和其呈现给读者的崭新的视野有了自己的一些新感悟。
关键词:莫言;红高粱家族;文学新视野
《红高粱家族》全书完稿于1986年,莫言31岁的时候。小说中的主人公们是一个家庭里的成员,但都有着惊人的智慧的故事。貌美如花,冰雪聪明,却被视财如命的外曾祖父许配给拥有酒作坊的大财主单家有麻风病的儿子的奶奶。蛮横却不失男儿血性的土匪种徐占魁。工作于單家酒坊的核心长工罗汉大爷等。
后抗战爆发,日本鬼子占据了县城和周边村子并修炮楼,罗汉大爷被抓做苦役,为了偷回我奶奶家的两头大骡子被日本鬼子活剥了皮。日本鬼子屠杀了咸水口子的几百村民。二奶奶被奸致死,5岁的小姑姑被刺刀挑死。于占鳌成立数十人的游击队,与冷支队相约在大石桥打了日本人的伏击,烧毁汽车两辆,击毙鬼子十多人,结果被他人得了好处。我爷爷从此一蹶不振,后被日军抓了劳工去了日本的北海道,逃出后在山洞里当野人十几年,上世纪五十年代回国后受到县长英雄般的迎接。后来为了逃避共产党的镇压,钻进地道藏了十几年。
用莫言自己的话说:《红高粱家族》虽是少作,技术上有诸多粗疏之处,但文中那股子英雄豪杰加流氓的气魄,却正是借助了那股子初生牛犊之蛮劲儿才喷发出来。叙述者“我”,总好像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在故事讲到激动之处,要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正是这种冲动,赋予了《红高粱家族》独有的魅力。相比较,莫言的《檀香刑》的艺术性更完整些,却远远没有《红高粱家族》动人。激情的作品只属于充满激情的年龄和激情的年代。余占鳌、戴凤莲等人,他们就像高密乡野生的一片片红高粱,原始而真实。鲜活的生命。说到鲜活的生命就不得不提到高密东北乡,这个鲜活生命的沃土。而莫言就站在这片沃土之下,手捧一个赤子之心。
全书最后一个小节,是全书至关重要的部分。最后“我”的露脸使得全书充满了反思和虔诚的忏悔的意味。其实,就算没有最后这一节,《红高粱家族》也已经是完整的了。但是,正是这余味深长发人深省的结尾,让整部书具有了更广阔和深远的意义和内涵,有一种蓬勃的生命力被传承了下去,有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在默默勃发。全书的高潮“余司令伏击鬼子,‘我奶奶牺牲”被安排在最前面,随后展开余占鳌和“我奶奶”的爱恨情仇,讲述“我奶奶”生前身后的各种故事。作为一个写故事的人,莫言对于故事线索驾轻就熟,尽管只有二十七万字,但是其中线索多头,若没有指挥若定的才能,断不能将这些故事如此合理而顺畅地打乱时间顺序安排在一起,从这个角度看,这本书是小说技法的一次绚丽展示。无怪乎在莫言在《丰乳肥臀》的一篇自序中毫不掩饰的表示,长篇小说就是要写得长,就是要有大局观,甚至还举出有人只能带一个连一个团,有的人却能指挥千军万马这样的例子来。从那篇序言中不难看出,莫言对于自己对长篇小说的把握能力是很有自信的,而事实情况也的确如此。只不过这样的写法虽然按照作者的意思整合了各种线索,对于读者却是不小的考验。很多人更注重的是莫言作品中的野性和对原始欲望的张扬,而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的时候称莫言作品为“魔幻现实主义”,但我认为这都不算是莫言最大的特色。
莫言的作品给人一种很尖锐的力量,使人别无选择必须勇于面对。省去了温柔的伪装,让读者直面战争、死亡、情欲,全方位激发人类潜藏的最原始的情感。有人说,阅读莫言的书,要有相当的忍耐力,的确,将各种极端状况呈现给读者,直白地描写暴行、离别、肮脏和残忍。若这也算是一种特点,那这特点就是他敢于面对人世间的真实,他的书并不是只写给某一年龄段或是某一类人看的,而是写给全部的“人”,写给每个真实的,痛苦或孤独过的灵魂。他自己曾说,他就是要长,就要坚持些他的长篇,他坚持自己的作品对读者的共鸣性。
结语
读着莫言的小说,我会发笑,会紧张,不由得抽搐一下,但不会哭出眼泪。因为几乎没有绝对意义上的黑与白好与坏,感其可怜之人的同时即现其可恨之处,其意念承附在具体的画面上,依附于一个个具有强烈生命象征意味的仪式之中,从而达到虚实相生的艺术境地。它“缝合”了过去与现在、意念与故事。亦如在《红高粱家族》这部小说里,高粱地是生命诞生的见证。而在日本人强迫百姓踩踏高粱地中,又感到生命被摧残的震撼。《红高粱》结尾,我爷爷与我爹泥塑般立于血红的阳光里,面对那高速流动的高梁的镜头,我们内心唤起的是一种对生命的自信和对热烈悲壮的生命的礼赞。更是作家本人的一颗赤子之心,是啊!人要有多勇敢,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要有多热爱,才敢捧着一颗赤子之心环顾四周的一切。
参考文献:
[1]莫言.红高粱家族[M].南海出版公司,2000,8.
作者简介:赵婧先(1992–),女,辽宁沈阳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endprint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