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
数学教材是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载体,是学生获取知识,体验数学价值,形成数学情感和能力的主要来源。因此,不能错误地认为,数学课不需要培养人文情感。我们使用的小学数学教材,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情感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一、让学生欣赏数学的内在美
数学情感的产生来自于对数学本身内在美的追求,数学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既具有科学真理性,又具有美,数学的图形、结构、布局和形式无不体现数学美的因素。如果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是美的,而不是枯燥的运算,不是无休止的问题、问题、再问题,就会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持久的、执著的追求。比如数学最基本的语言是文字语言、图像语言和符号语言。罗素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当学生看到长长的语言文字化作简洁直观的符号后,他们会感到如果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那么数学符号的组合则谱成了体操进行曲。
数学中的美还有许多,比如说思维有序的秩序美,排列有法的规律美,数量关系中的统一美等,在教材中随处可见,就看教师怎样挖掘?怎样使用?使其发挥作用,触动学生。
如:结合“圆”的教学,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国汉字的历史上曾经用“圆形符号”(最早是方形)读作“零”,和阿拉伯数字的“0”有联系都表示没有的意思,但它是一个圆,不是一个椭圆,使学生感到文字的美妙。表示半径的r是英文单词“radius”的首字母,意思是“半径、车轮上的辐条”,直径d是“diameter”的首字母,意思是“直径、对径”,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圆的半径=车轮的辐条”,生动形象,充满了儿童的情趣。在学习圆的周长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圆周率”的发展和“割圆术”,感受数学研究中方法的神奇和美妙。
教育是什么?就是毕业以后很多年忘不掉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数学教育呢?就是学生真切的生活,师生的情感交流、现实世界的反映、人类历史的传承、中外文化的交融、最后才是演算、符号。
二、让学生感受获取知识的趣味美
兴趣不是自发产生的,是学生在不断的获得发现的快乐之后产生的情绪体验,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反之则是一种恶性循环。所以教师要创设情景,使学生发现数学的趣味美,不断计累积极的情感体验。
数学教材,从外在和内在两方面作了很大的改进。如外在的卡通画、漫画、图片、表格;内在的素材选取既有现实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有时代气息的问题,也有思考空间的预留等等。这种变化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激发,产生乐学、好学的内在动力。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说:喜欢和好奇比什么都重要!
如:教材的《可能性问题》,教师从猜一猜的游戏情景引入,使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初步接触“可能性”,直接感受到“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唤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愿望。当学生在摸球游戏中发现哪种颜色的球数量多,摸出的可能性就大,那种球的数量少摸出的可能性就小时,有同学提出:“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可能性的大小和数量的多少有关系。”是这样吗?教师激发学生,怎样进一步证明你的发现呢?学生产生了继续研究的愿望和动力,他们建议:如果两种颜色的球一样多,那么摸出的可能性也应该一样或者是差不多!为了证实自己的发现,他们主动的投入到下面的实验中。
数学知识在产生、发展的过程中,曾留下不少生动有趣的故事,教师如果能好好利用,一方面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激发学习兴趣。如讲述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数学史上的伟大贡献,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在研究圆周率的漫漫历史中,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们付出了很多艰辛,但至今仍没有计算出它的结果,使學生对这个奇妙的数产生了神秘感,产生了研究的欲望,因而提出了“圆周率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圆周率到底能不能算出来?”等一系列疑问。使探究、发现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三、让学生探索数学的价值美
数学作为全世界都通用的唯一的学科,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数学渗透在建筑和技术中,渗透在经济和国家管理中,可以说数学铸造了整个世界,只有让学生感到这就是数学的特点和优点,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比如几何学来源于土地的测量,数与计算来源于人们对数量认识的需要,在实验教材中有一些有关数的发展的故事,向学生展示古代人们是怎样认识数的,数是怎样演变来的。像甲骨文上的记数方法、结绳记数等等。还有在计算器普及之前,算盘作为一种计算工具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学生应该了解数学作为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数学的意义和价值。
数学教材中增加了概率、位置、图形变换等内容,为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很贴近,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这样的数学学习是满足素质教育要求的数学,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价值观的形成、自信心、责任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会因为数学学习而感受生活、感受数学内在的魅力,不仅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有用,而且对学生从事任何事业都有用。
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活动的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四、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体验美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如何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仔细研读教材。实验教材的许多内容需要用心揣摩才能领悟。
如:《人民币的认识》。人民币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学校这个教学环境,由于时间、地点的限制、很难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已往采用一些虚拟手段,将班级假想成为一个超市,形成一个购物场所,再提供一些人民币的图片卡让孩子尝试购物。以此期待孩子们通过这种虚拟互动方式了解有关人民币的相关知识。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让数学贴近学生,走进生活。然而毕竟是假想的,自然是牵强的。为什么不采用数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逆向思维,将来源于生活的人民币,放回生活中。让孩子们走向社会的大课堂,通过体验主动获取鲜活的知识,让学校的学习帮助孩子整理他们体验的收获,真正体验生活中的数学,体验数学中的生活。
这种方式适应了儿童喜欢自主参与、探索体验的心理特征。它使学生获得学习动机的原型,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内在需求,使学生有机会真正体验数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