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 徐学敏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流行语也逐步被人们熟识,网络流行语以幽默、直观、低门槛、年轻化、有文化等特性得到网民的广泛传播,而它能够得到广大网民的传播与它自身的特点以及对生活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此论文将通过网络流行语的意义,分类及它的发展从亚文化的角度做一些简单研究,分析网络流行语的创新性、可用性等特点及对网民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 亚文化 网络流行语 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7.075
A Study of Network Buzz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bculture
WANG Jian, XU Xuemin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xtile Garment Technology, Changzhou, Jiangsu 213164)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he network buzzwords are gradually becoming familiar with people. The network buzzwords are widely disseminated by humor, intuition, low threshold, younger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it can get the spread of the citizens.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mpact on life is inseparable.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meaning, class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buzz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bculture,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buzzwor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sability and so on,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y of citizens.
Keywords subculture; network buzzwords; influence
網络流行语,是网络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网络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对网络流行语的广泛推崇和传播,使它以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
1 亚文化的研究起源
亚文化又称为次文化,负文化或集体文化,是指那些与主文化不同的文化,次文化的文化习惯,指在集体文化背景下,某个区域或某一集体所特有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亚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英国“伯明翰学派”。二战后,欧洲尤其是英国的资本主义得到了急速的发展,这个时期,英国的中低产阶级兴起了一批不合主流的青年亚文化,[1]如摇滚派(rocker)、摩登派(mods)、嬉皮士(hippie)、朋克(punk)、光头仔(skinheads)等,青年亚文化不合主流及反传统的风格对主流社会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和抵抗。
加拿大研究亚文化的学者布雷克对“亚文化”的解释是:从处在从属结构位置的群体发展出的一套意义系统、表达方式或生活方式;它表明处于从属地位的群体试图解决那些从广泛的社会背景当中产生的各种结性的矛盾。[2]青年亚文化最大的特性就是它的批判性、边缘性和颠覆性。
2 网络流行语及其内涵
网络流行语指的是“人们在上网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热门词汇,通常围绕着日常生活和社会中的热点话题所展开的,是人们以网络主体身份在网络中进行信息收集﹑传播和交换时使用的频率较高的词汇”。[3]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不断改革和不断更新,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也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平台,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为主语言的变体网络语言次语言得快速发展,次语言之所以能够成为大众上网的主要语言,是因为它拥有主流语言所不具有的特征和影响,正是因为这些它所具有的特有的优势,使它成为大众热衷的语言方式存在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以及现实生活中,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爱与推崇。
现在网上所流行的语言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网络专业术语,指与网络有关的专业内容,比如:网站,爬虫,黑客,Bug等。二是与网络相关的特殊用语,像淘宝、阿里、网虫等。三是在网络交际中被大多数人使用的语言” [4]就是根据人们上网的习惯,具有特别的意义,和传统的主语言有所不同 ,如:人们用“洪荒之力”来表示“超出想象的巨大能量 ”的丰富意境;用“吃瓜群众”互相嘲讽,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己事高高挂起的状态;“葛优躺”表示人们放空一切、降低焦虑、释放压力的心理需求;“duang”表示“加特效”,含戏虐性“很好玩”味道;“666”形容很会玩,很厉害,很牛逼的意思……
根据研究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学家的研究,发现现在网络所流行的语言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根据语音的谐音所演变的语言,像“666”代表“溜溜溜”,表示一个人做事很厉害 ,很会玩;“7758521”代表“气你亲我吧我爱你”;“5211314”表示“我爱你一生一世”;“驴友”表示旅游的人;“酱紫”表示“这样子”;“荡”表示“下载 ,download”等等。
第二类:根据一些符号或者符号的组成表示某些信息,从某种角度上说,这种指示方法比汉字更具表现力,用各种丰富的符号来模仿各种表情和动作,比如:“~~~~(>_<)~~~~”表示心情很不好,想哭;“╭(╯^╰)╮”表示生气;“:-P ”表示“吐舌头”;“(*^__^*)”表示偷笑等。endprint
第三类:把繁琐的英文写成缩写,在某些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交流速度,就像“qqq”或者“3q”代表“thank you”表示“谢谢”;“bf”代表“boyfriend”表示“男朋友”;“gf”代表“girlfriend”表示“女朋友”等。
第四类:就是传统语言的简写,每个汉字,词语都有某些固定的含义,而流行语就是这些常见意义指代出来的新的词汇形式,从而产生不同的含义,比如“简明”,表示简“简单明了”,“总裁”表示“总在裁员”等。
3 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网络流行语言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兴语言,这种语言现象的形成则标志着它与传统语言有着不同的特点:
3.1 流行
流行,是网络流行语言必有得特点,它不像传统语言那样世代相传,它是短时间流行的语言现象,所以从时间的角度就看,“流行”就是它所具有的特点,人们对它的运用不亚于任何地方的地方语言;从使用人群的角度看,在各个年龄段,无论是小学生乃至大学生,甚至是工作岗位的人群都在广泛流传,所以它的流传范围非常之广。
3.2 创新
流行语言之所以不同于傳统语言,是因为它在传统语言的基础上,人们根据一些生活习惯创造出来的,比如“666”,“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等。另外,流行语也是网民由大众心理状态而产生灵感的自创,比如:“蓝瘦,香菇”,“套路”,“葛优躺”等,给人们极大的心理安慰。
3.3 个性
现在这个社会是一个彰显个性的社会,个性不拘于传统,网民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尽情创造,创造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个性语言,并且可以在虚拟的网络中张扬自己的个性,与此同时也丰富了网络空间 ,而网络流行语言大多在90后和00后中流行,它完全符合他们追求自我,张扬个性的心理,同样也是流行语彰显个性的原因。
3.4 形象
像“(*^__^*)”,“~~~~(>_<)~~~~”,“?o(T T)o”,“(T ^ T)”,“o(╥﹏╥)o”,“(╥╯^╰╥)”,“”,“”,“”等符号的组合,也是网络流行语言形成的原因之一,这种表情可以通过几个简单的符号和字母组成,形象地展现出脸部表情,可以让对方感受到你此时的心情,如亲眼所见一般。
3.5 简洁
在现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更多的群众都不想把时间都浪费在繁琐的打字上,他们需要一种能够快速交流的语言方式,而网络流行语的简洁正好符合了人们的需求,所以简洁也是网络流行语流行的原因之一。
4 网络流行语的影响
随着现在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上网的人也越来越多,网络流行语言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使得网络流行语言与现实生活越来越贴近。网民所创作的流行语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4.1 积极影响
在网络的推动下,网络流行语不仅仅限于网上使用,在现实生活中也被人们广泛使用,网络流行语以其简单、形象的特点,使人们的沟通更加方便、轻松,也节约了人们的时间,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同时网络流行语也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很多走出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常用的词汇成为了现代汉语体系的新元素 。
4.2 消极影响
由于现代汉语的广泛使用与已经形成的用语习惯违反了正常汉语的规律与语法,造成了语义的混乱破坏了传统语言的纯洁。网络流行语的流行无疑对正常语言的教学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一些还处于未成年阶段,思想不够成熟的学生,由于对网络流行语的过于青睐,容易受到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造成他们的认知错乱。
5 结论
网络流行语言是当下网络信息时代的产物,也是网络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机缘巧合加上历史的必然选择,网络流行语言与青年亚文化都赶上了现在这个技术更新、信息快速发展的好时代。流行语言作为一种新型亚文化,它不仅在语言学术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社会的发展上也起到了助力作用。流行语言是一种语言想象,它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它用独特的方式使对现实社会失望的人们积极地面对生活,并用它特有的方式表示人们对一些社会现实现象的不满。
作为一种流行的语言现象,它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为了能够营造更好的网络环境,我们要以积极宽容的心态去容纳、理解网络语言,以积极的行动去引导、规范网络语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另外,我们对流行语这一新的语言变体,要做中肯的评价和正确的选择,力求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的和谐发展。相信在前人的基础上,对网络流行语流行原因的研究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
项目来源:“2017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项目,项目编号61
参考文献
[1] 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的历史、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21.
[2] (加)麦克尔·布雷克.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M].刘亚林,胡克红,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12.
[3] 陈泽星.仰“浮云”之咏叹,观社会而长思——透过网络热词解读社会[J].文学界,2011(7):259.
[4] 殷朝美.网络流行语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语文学刊,2010(2):1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