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吉
摘 要:历史经验表明,乡村治理一直是中国基层管理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传统的乡贤群体受外部经济发展机遇的吸引,加速其迁移和流动。与此同时,国家大力推行大学生村官政策,引导大学生走进基层,服务乡村,大学生村官群体在基层乡村治理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增强。文章在简单梳理现阶段乡村治理乡贤群体缺位的现状基础上,运用治理理论,对比两群体的特质,发现二者具有身份上的异质性和价值上的同质性。研究发现,基于当下乡村治理乡贤群体流失严重的现象,抓住政策导向下的大学生村官面向基层的服务群体,在治理价值、治理服务、治理功能三方面后者具有互补性,能够弥补前者治理作用的缺位,并发挥后者带动乡镇产业发展的能动性。此外,本文的研究为后续的乡贤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切入视角。
关键词:乡贤群体;大学生村官;治理;互补
历史经验表明,乡村治理一直是中国基层管理的重要问题。费孝通指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1]。这种浓重的乡土气息是在悠久乡村群体治理过程中发端内化而来的。其中,乡贤群体管理乡村事务是中国基层乡村发展的重要特点。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信息传播、交通便捷畅通促使基层人群加快人口流动,受外部经济发展机遇的吸引,传统的乡贤群体凭借着超于乡民的渊博见识阅历、敏锐的洞察眼光和顽强的适应生存能力,逐渐脱离与原乡村的互动联系。歷史延续下来的乡贤治理传统逐渐瓦解。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大学生村官政策,引导大学生走进基层,服务乡村。这在一定程度有助于缓解乡贤缺失带来的乡村治理能力瘫软乏力的局面。本文在简单梳理现阶段乡村治理的现状基础上,对比传统乡贤群体与大学生村官的群体特质,基于治理理论的角度,分析两群体间治理主体的互补性。通过搭建二者之间的联系,为后续的乡贤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切入视角。同时,这对大学生村官带动乡村发家致富,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号召,搞活乡村产业与经济具有积极现实意义。
1 我国基层乡村治理现状
本文探讨的基层乡村是对应历史发展过程中乡贤群体兴起与形成而言的。具体来说,基层乡村是指分布辽阔祖国地域的自然村和行政村,聚居形式集中表现村落和乡镇,生产与生活方式沿袭传统及未被城镇化的具有浓厚的原始村庄形态。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发展刺激交易主体行为市场化、交易产品成品化及交易主体情感淡化,紧接而至的是人们转变传统观念,价值追求及谋生理念,这加速了传统乡村乡贤人群迁移和流动。因此,也就突出了乡村治理的问题。
1.1 乡村治理主体的缺失
在城镇化加快的背景下,乡村分散化、人口流动加快,村落空心化现象严重。乡贤群体及精英人才纷纷走出乡村,寻求外界发展机遇,轻则几载返乡,重则迁出乡里。
1.2 乡村治理情感纽带断裂
乡贤群体有助于加强乡民之间的非正式制度的情感沟通和交流,培育村民之间的诚信与互敬互爱的乡俗民风,发扬合家睦邻的社会美德,尊重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团结。这体现着伦理、情感、道德三者的内在价值的同质性。缺失乡贤的情感纽带维系,会加重乡村治理的颓势。
2 群体特质分析
2.1 乡贤群体的特质
(1)道德品质
乡贤群体是综合美德和价值的体现。陈秋强在观察了上虞乡贤研究会民间社团基础上认为,乡贤是具有品质上道德高尚、乐于施助乡邻,事业上功成名就、反哺家乡,任劳任怨、踏实奉献的基层工作者,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贤人[2]。
(2)体制规范的软约束
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公共治理主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层级上接受组织机构的规范管理,体制上包含人事制度的程序,职能划分上强委托授权式的任务导向及追责机制上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督配合行政与司法的惩戒系统。而乡贤群体不受这种上级主体权力强管控式的体制束缚与羁绊,能更大地发挥治理的自主性。
(3)民主的管理方式
乡贤作为村务治理的间接主体,与行政层级化的管理主体具有着领导—管理的根本区别。他们以和谐商议的民主互动沟通方式来加强与村民的联系,突出以德服人。这种说教式—协商式—互尊互爱式的管理方式能够深得民心,是一种民主的管理方式。
(4)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传统乡贤繁衍生息在自己的故乡里。频繁的邻里往来使他们与乡民之间彼此熟知,形成了牢固的熟人社会,与乡民培养了亲近的心理契约和情感纽带。
2.2 大学生村官特质
(1)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与乡贤群体特质不同,大学生村官群体是新时代科学技术、先进思想理念及价值观念的代表。他(她)们依靠系统的接受—理解—吸收—产出知识思维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这一群体不仅能够将前端的科学知识与操作技术带到乡村的产业发展中,还会更新乡民的思想观念。
(2)联结政策与乡民的纽带
从政策运行的环节来看,公共政策由高层酝酿至中层传达最后落脚在乡镇政府宣传和执行。大学生村官凭借卓越的知识素养可以纠偏政策的宗旨,将官方化的政策文件向民众通俗诠释搭建起桥梁。与乡贤群体不同,大学生村官能够通俗地方式宣传公共政策,增进民众对政府理解,维护政府公共形象。
(3)利益价值中立
社会交往的人际关系在缺少制度约束时,尤其在乡村治理场域中,极易出现家族、亲戚、朋友以小权谋私利的现象。在最大化关注个人利益的理性经济人眼中,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将遭到摒弃。相对熟人圈子维系的乡贤群体来说,大学生村官在人际关系、利益联系处于价值中立的第三方,更能保证乡村民众利益公正划分。
3 治理理论:乡村治理的视角
治理理论的提出源于西方社会的发展实践。进入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者开始重新反思市场与政府、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逐渐探索和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治理理论,其主要核心在于:倡导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治理过程突出调和、治理同时涉及公、私主体及治理是一个持续的互动过程。根据治理理论,在乡村治理中,治理活动就是要激发社会组织、基层政府、传统乡贤群体及大学生村官新兴群体等多元主体实施共同治理,维持乡村公共事务治理过程的持续性,并加强多主体间的互动交流与协作的可能性,以实现最优的治理效果[3]。因此,探讨乡贤群体缺失情境下的大学生村官群体实施乡村治理,分析后者对前者功能的互补性,具有重要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