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天建 何跃
[摘要]因富辍学为当下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典型特案。基于此,本文立足于云南省沿边经济林区少数民族教育的实证调研,就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的因富辍学悖论问题,进行了相关学理性辩证关系探讨。“因富辍学”现象在云南沿边经济林区较为突出,有其悖论性,也有其非悖论性。悖论性在于,在公众的一般认识中,一个“边少”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必然会与“贫困”对应,“因富辍学”让人费解;非悖论性在于,特殊地域与特殊民情背后的辍学原因实有其特殊性,该地带处于小乘佛教特殊文化区,佛教教育有其影响力,所以接受教育的选择是世俗教育与宗教教育同行。再者,世俗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并未体现“学以致用”的功能价值,致使“学”与“用”脱节,导致“读书无用论”泛起。
[关键词]少数民族教育;因富辍学;悖论;云南省;沿边经济林区
中图分类号:G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17)04-0045-09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学术重点工作站“云南跨境民族教育研究”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社科类重点项目“中缅沿边跨境民族地区寺院教育与文化安全研究”(项目编号:2015Z06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方天建(1988-),男,云南富宁人,西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2015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南边疆跨界民族问题。四川成都610041何跃(1959-),男,云南文山人,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跨境民族教育问题。云南昆明650500在民族教育构成中,少数民族教育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少数民族教育的薄弱性,也是当下民族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就少数民族教育的薄弱性特征来说,辍学问题又是评估和衡量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参数。虽然说,辍学问题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即20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由于国家全面普及“六年”“九年”义务教育,致使中小学生辍学问题一时成为各界关注基础教育问题的热点。此后,随着我们国家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经济收入的增长和渐趋富裕,以及国家全面推行义务教育,致使辍学问题不再是人们关注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此,从当前各界对辍学问题关注成果的时间分布脉络上便能说明问题。
通过CNKI数据库输入主题词“学生辍学”,可以搜索到数百条与之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和报纸文章。又,就民族与边疆地区的辍学问题而论,通过CNKI数据库输入主题词“民族地区学生辍学”“边疆民族地区学生辍学”“农村学生辍学”和“中学生辍学”等,搜索到与之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和报纸文章大体与“学生辍学”条目相当,并且重合性很高。其中,这些研究成果的分布脉络时限,一半以上集中于20世纪90年代末到2008年之前。而随着时间往后推移,特别是2008年-2012期间,相关研究明显薄弱,由此证明学生辍学问题相对有所缓和。然而,2012年后,辍学问题的关注成果又渐趋增多。而无论是早期关注学生辍学问题的成果,还是近年来的研究文本,其关注的主要对象还是农村和边疆民族地区的学生辍学问题,大多关注点都与经济落后、文化滞后,以及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客观社会性因素相关。特别是2008年以前的研究,其体现出来的主旨,绝大部分都与“贫困性经济因素”关联。如,王鉴的研究关注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大龄女童辍学问题,郭浩的研究关注了贫困农村地区初中学生的辍学原因问题,王一涛的研究对一个辍学贫困女生个案进行了反思,陈国华的研究以文化资本的视角审视了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原因问题。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同样在关注学生辍学中的“经济性因素”,如张学敏等人的研究关注了西藏地区农村初中生的辍学问题,陈昌荣的研究关注了四川彝区中小学辍学务工问题,肖红才的硕士学位论文关注了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小学生辍学的个案,岳萍等人的研究关注了贵州地区的辍学问题。
综上而言,在当前对学生辍学,特别是农村和民族地区学生辍学的既有研究和关注中,大部分文章都将经济性因素作为评估和考察农村和民族地区学生辍学原因的重要前提,通俗而言,即“因贫辍学”。仅有少部分研究提到了“非贫困”“非经济性辍学”和“隐性辍学”原因。如,王素凤、袁强、刘杰华、陈国华和王鹏程等人的文章。总之,从“贫困”角度也好,从“非贫困”视野亦然,学生辍学问题,特别是民族地区学生辍学问题,均是当下各界再次拾起的研究课题。可见,辍学问题并没有因为国家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而得到根治,反而出现了新的辍学悖论现象。因此,我们在对民族地区学生辍学问题进行探讨时,既需要继续关注“因贫辍学”问题,也不能忽视特殊环境下,制约民族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觀性经济悖论问题。这种主观性经济悖论问题,在云南省沿边经济林区,即橡胶与茶叶林种植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具体体现为经济林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因富辍学问题。而因富辍学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因富辍学与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的悖论关系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厘清和进行必要的学理性探讨,以便为特殊民族地区存在的民族教育发展问题,提供学理上的参考和现实需求方面的建议。一、少数民族教育与因富辍学悖论少数民族教育与因富辍学,从表面上看,它们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必然联系,只存在着结构互动中的关联。但在特定地区,由于民族教育发展中存在着与社会认知常理相反的教育发展悖论现象,即因富辍学问题。所以,使得这对看似没有必然联系的主题词,在民族地区特殊社会构成中,也具有了民族教育学视野下的共生关系。而探讨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与因富辍学中的辩证关系,需要对几组主题词作概念层面的辨析。
(一)民族教育与少数民族教育
对于民族教育的概念,基于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等因素的不同,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民族教育概念的界定也众说纷纭。对此,我国著名民族教育专家滕星教授,在对国内外多种民族教育概念进行辨析整合后认为,民族教育是指“对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活动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的文化传播和培养该共同体成员适应本民族文化的社会活动。”另外,民族教育的概念又具有广义和狭义上的区别。广义的民族教育是指,“对作为有着共同文化的民族或共同文化群体的民族集团进行的文化传承和培养该民族或民族集团的成员,一方面适应现代主流社会,以求得个人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或本民族集团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社会活动。”(p.8)其中,民族教育在狭义概念层面,多数情境下被指代为少数民族教育。因此,在民族教育广义概念层面,其既包括了主流民族教育,又包括了少数民族教育。
相较之民族教育较为复杂的概念辨析而言,少数民族教育仅是民族教育在狭义范畴内的代名词,即为“对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的成员实施的复合民族教育,即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一方面帮助少数民族成员提高适应现代主流社会的能力,以求得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另一方面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丰富人类文化宝库,为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所以,少数民族教育是多民族国家实施的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可见,民族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在概念上有狭义上的重合之处,也有广义上的不同。民族教育涵盖了少数民族教育的范畴,而少数民族教育又是民族教育领域里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在研究民族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时,切实需要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出明确的界定,进而减少两者之间在概念上的含糊与混淆。所以,本研究的主题词少数民族教育,是专门指代民族教育狭义层面的概念,也是特指针对我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复合民族教育。
(二)因富辍学悖论及其表征
悖论,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和哲学中的常用研究命题,在人文社会科学中也时常被提到和加以研究。而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重要分支的教育学,这种悖论现象也同样存在,对教育学悖论展开的研究文献也有迹可循。该类研究文献主要有王鉴的《教育理论的内在悖论与研究误区》、杨杏芳的《教育学的重构:问题的发现与悖论的揭示》、程天君,阳荣威的《教育研究的悖论及其正论达成途径》、尹伟,谢武继的《教育事实的认知悖论及其消解》等。但就研究对象而言,上述文献均只对教育学的宏观范畴方法论进行了探讨,对具体性的教育事实,如少数民族教育中的事实存在,几乎没有提及和考察到。无论如何,教育事实中的认知悖论是存在的,所以少数民族教育中存在的特殊教育悖论现象,即所谓的教育事实,也可以用教育悖论理论来加以考察和认识。其中,少数民族教育中的因富辍学悖论问题,便是教育事实中存在的典型教育悖论命题。
“因富辍学”,顾名思义,即在经济生活条件充裕的情境下仍然出现的辍学现象,是相对于“因贫辍学”而言的一种特殊辍学现象。就因富辍学产生的背景而言,其为中国总体国民经济在21世纪进一步腾飞后,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和向纵深方向巩固时段出现的特殊教育悖论现象。对此问题,2008年时就引起了相关的关注和反思。这些关注和反思认为,“因富辍学”比“因贫辍学”更值得深思和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可见,早在2008年时,“因富辍学”问题就已经不是个案现象,而是在中国许多农村地区,乃至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均有大量案例存在。因此,对于“因富辍学”现象,在教育学研究范畴内,还有研究者提出了“非贫困辍学”“隐性辍学”和“非经济性辍学”的称谓术语。可见,无论是“因富辍学”的提法,还是“非贫困辍学”的关注,或是“隐性辍学”的概述,抑或是“非经济性辍学”的称谓,其中体现出来的教育发展悖论问题已是不容忽视。
综上而言,因富辍学是学生在家庭经济条件,社会保障条件充分允许的情况下,在若干社会因素影响下(如读书无用论、家庭、宗族、社会观念、学生追求高收入和高消费等因素),仍然自愿或者被迫放弃完成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或者放棄升入高一级学校进行学习的特殊教育发展现象。简而言之,因富辍学就是学生不是因为贫困而读不起书,而是即使经济条件宽裕,乃至家庭富裕的状态下,仍然不愿意完成受教育权利与义务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
另外,就“因富辍学”的教育发展悖论性而言,其具体有如下特征:其一,“因富辍学”的学生大部分集中于农村地区,从而使得“因贫辍学”变性为“因富辍学”,即传统上的经济贫困致使辍学现象变成了“非经济性辍学”问题;其二,“因富辍学”问题在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蔓延,成为当前某些边疆民族地区的突出民族教育问题,该问题在云南沿边经济林区的普遍存在,进一步彰显了该问题在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的严峻性,严重制约了云南沿边经济林区总体教育质量的提升,进而使该地区成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的典型“因富辍学”问题区。从而也使得“因富辍学”问题在宽度和广度方面向民族、边疆、沿边地区扩展,其悖论性也在表象中的民族、边疆,乃至贫困的代名词地区得以彰显,而非仅仅存在于我们常识中的富裕地区。因此,本研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的悖论性问题。二、云南沿边经济林区少数民族教育的因富辍学问题在地理范围上,云南沿边地区是一个相对广义的范畴,指从云南省最东部的沿边县份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延伸到云南省最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接壤越南、老挝和缅甸三国,横贯云南八个沿边地州,涉及25个沿边县份的边疆地域。不过,单就云南沿边经济林区,特别是橡胶林和茶叶林区而言,仅是一块特指的地带范畴,专指云南南部、西南部适宜种植橡胶林和茶叶林的热带、亚热带沿边地区。
在专指范畴下,云南沿边经济林区的范围主要指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西南部的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傣族佤族拉祜族自治县及临沧沿边地区。另外,就本研究的沿边性质和实证调研选取案例而言,范围专指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临沧市沿边境县市地区。因为这些地区是云南省橡胶林和茶叶林,乃至中国的橡胶林和茶叶林种植代表区,是中国橡胶林经济和普洱茶产业链的核心地带。因此,在实证调研案例研究点选取上,具有选点的典型性和问题的集中代表性。
(一)云南沿边经济林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现状
在本研究中,调查研究选取点主要集中在以橡胶林和普洱茶出名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临沧市沿边境县市地区,所以讨论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现状也主要是针对这一专指地区而言。称之为少数民族教育,主要是该专指地区的民族构成中,少数民族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绝对优势而言。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全州除了主体少数民族傣族外,还分布着布朗族、拉祜族、基诺族、哈尼族、彝族、瑶族、回族、白族、苗族、壮族、佤族等11种少数民族。截止2012年末,在西双版纳常住人口1149万人中,有西双版纳户籍的人口数为961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达7442万人,约占总户籍人口的774%,所以该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将是考量西双版纳地区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既定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
就当前西双版纳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现状而言,即使引用西双版纳官方发布的保守数据来说明问题,其状况仍然是不容乐观的。以2011-2015年度西双版纳官方统计局发布的教育现状为例,其中,2011年西双版纳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虽然达到了999%,但初中阶段的入学率才达8093%;2012年西双版纳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也是达到了999%,但初中阶段入学率却为8055%,比2011年还低了038%个百分点;2013年西双版纳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仍是999%,不过初中阶段入学率仍为8055%;相较前几年而言,2014年西双版纳的义务教育入学数据有所变化,即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降到9967%,初中阶段入学率上升为8097%,小学入学率下降了023%个百分点,初中入学率相对于2012年和2013年上升了042%百分点,为近几年来入学率最高记录。就上述列举的几年的数据而言,并不能够全面的反映西双版纳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现状。然而,从数据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实现全面普及,并走入巩固阶段的今天,西双版纳地区的初中阶段入学率也才达到80%左右。也就是说,在西双版纳地区几乎100%的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中(何况据统计数据还不到100%),到了全面免费进入初中受教育阶段,已经有20%左右的小学生没有按时入学,进而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更谈不上继续升入高中和职中,乃至大学完成学习权利和义务。20%就一个小村子来说,就一两个人,但就西双版纳全州数万乃至数十万的学生数目比例而言,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另外,就课题组在西双版纳的实地调研来说,即使有80%左右的小学生升入初中阶段学习了,但是在接受初中教育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初中学生中途辍学,没能最终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从而使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就出现了诸多学生流失和辍学问题。而其中的因富辍学现象尤为突出,占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少数民族教育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流失和辍学率比例中的重头部分。
(二)云南沿边经济林区少数民族教育中的因富辍学问题
近年来,国际橡胶价格及国内茶叶价格持续走高,使得云南沿边地区西双版纳州、普洱市和临沧市等地的橡胶价格和茶叶价格也随之持续高涨,直接影响到了割胶和采茶用工价格的持续走高,也直接冲击云南沿边境地区“普九”教育的巩固率,使一些沿边境乡镇在校学生辍学去割胶或采茶。这些辍学去割胶和采茶的学生有的是胶农和茶农的孩子,有的是橡胶林和茶林附近村寨的孩子。再者,由于近年来热带乡村旅游和特色民族旅游资源得到大量开发,进一步带动了西双版纳地区综合经济的发展,并让许多农村经济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因此,许多少数民族孩子宁愿到村子里的风景区帮忙赚钱(如基诺山旅游风景区),也不愿意上学。课题组对西双版纳州、普洱市和临沧市6个边境县21个乡镇学校及勐腊县、勐海县的主要橡胶林、茶山和景迈茶山等进行了实地调查,走访了辍学现象严重的边境乡镇学校和辍学学生家庭。我們发现,这些辍学孩子不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而是因为家庭经济好了,种植经济作物收入高了而辍学。虽然这些辍学孩子的父母强调,不是因为家里供不起孩子读书,而是孩子对读书没有兴趣,即使读完小学和中学也考不上大学,就算考上大学,将来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工作,即使在城里找到工作,每个月收入不过3000元左右。孩子割胶或采摘茶叶,每天收入在200-400元,一个月收入在6000-12000之间,比大学毕业生在城里找到工作高3-4倍,比公务员工资都要高,出现了沿边境乡镇学校学生“因富辍学”人数的不断增多,有的学校“因富辍学”率达到16%-21%,甚至有的学校高达29%。辍学孩子的年龄在7-15岁之间。这严重冲击云南边境地区“普九”教育的成果。在云南沿边经济林区形成了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过程中,较为特殊的因富辍学现象和较为突出的因富辍学问题。因此,对该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与因富辍学关系,展开实证调研基础上的学理性分析和探讨,可以说十分必要。三、实证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与因富辍学辩证关系本研究的实证调研选取点虽然仅限于云南滇南的西双版纳、滇西南的普洱市和临沧市沿边经济林地区,但就调研样本的代表性而言,无论是选取点的典型性还是选取点问题的突出性,其均是当前最能代表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因富辍学问题的最具特色地域。因此,以该地区的实证调研结果分析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中的因富辍学问题,特别是分析少数民族教育“因富辍学”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辩证关系,对于探寻我国其他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的因富辍学问题,具有问题同质性上的参考价值和对策建议运用上的普遍性借鉴意义。而对于实证调研结果,就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与因富辍学之间的深层次原因和辩证关系,笔者整合出了三对关系。
(一)悖论关系
称为悖论关系,这是基于一般常识下的认识。即按照常规认识,西双版纳、普洱市和临沧市沿边境地区都是中国的“边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其在经济发展程度方面,即所谓的经济性因素构成中,应该是远远落后于中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的。因此,在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过程中,其制约因素亦应该是因经济的不发达问题而制约教育的发展,而不是在具有优裕经济条件支撑下仍然出现“非经济性”的教育发展制约因素,即“因富辍学”。然而,与常识认知有所不同的是,据课题组调研发现,近年来,由于该地区少数民族承包橡胶林、茶山和种植茶叶,以及开发特色旅游资源,使得致富的家庭越来越多,橡胶和茶叶经济收入,以及旅游服务收入,成为了该地区的主导性收入来源,若是按全国小康社会的划分标准而言,该地区绝大部分家庭的经济收入均达到了小康水平。首先以西双版纳大勐龙橡胶林地区的调研为例,该地区的傣族家庭普遍拥有大面积的橡胶林,有的家庭甚至拥有上千棵成熟橡胶树,按当前橡胶的市场价格来说,每棵橡胶树在割胶季节一天最低可以给一个家庭带来3元钱的收入,在割胶季节一棵成熟橡胶树至少可以带来上百元的收入,那一千棵左右的橡胶树一年最低可收入达数十万元。其次,勐海县和景洪市沿边地区的调查而言,该地带分布着大面积的万亩茶园,是西双版纳茶叶种植的集中分布区,是普洱茶生产的主要原材料供给地之一,如大家熟悉的布朗山和基诺山茶叶生产基地就位于该地带。另外,该地带特色旅游经济亦因为茶叶产业的开发而得到整合和运转,进一步强化了该地带经济水平发展的综合性特征。再次,就普洱茶的“名片”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万亩古茶叶园地区的调查而言,该地区的人均收入在2013年就普遍超过了1万元,如芒埂村小组2013年全村茶叶销售总收入49400万元,人均收入约为1892720元;勐本村小组,2013年全村茶叶销售总收入68880万元,人均收入约1369384元;老酒房村小组,201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952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6100万元,人均收入约1426230元,茶叶销售总收入15100万元,人均收入约825137元;景迈大寨小组,2013年村小组主产业茶叶销售总收入132500万元,人均约达1505681元;糯干村小组,2013年全村销售茶叶总收入66000万元,人均约达1066236元等。
综上实证调查可见,不论是西双版纳橡胶林区、茶叶生产区和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区,还是普洱市的普洱茶“名片”产区,其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林产业收入均已经远远超出了云南绝大部分地区的收入,甚至比中东部一些发达地区的收入还高。但是,就其教育发展情况而言,是相当不乐观的。调研组对该地区的调研情况为,有些村子100多户人家,到目前才出現一个大学生,许多人初中没有毕业就辍学回家,甚至小学没毕业就辍学回家的情况也常见。据当地人分析,义务教育无法强迫学生去上学,老师经常去做家访,请学生去上学,但是仍然不起作用;其中,该地区教师的子女上学率最高,家长双方文化水平较高的,或者父母有一方是汉族的家庭,学生就读率也较高。而不是这类家庭构成的,学生辍学现象很普遍,辍学率较高。进而在中国民族地区形成了较为集中的“因富辍学”问题区,而不是“因贫辍学”问题区。所以,就此而论,该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与因富辍学是一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悖论现象,是相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普遍会“因贫辍学”常识认知中的特殊案例,是教育发展一般规律中悖论性问题存在的典型性表现,是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面临问题中的又一全新课题。
(二)非悖论关系
与悖论相对立或者不相一致的是非悖论。课题组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经济林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和因富辍学问题在逻辑构成上,又存在着不少可以理解的非悖论关系。在这些非悖论逻辑关系构成中,当地少数民族,特别是小乘佛教信仰民族,其辍学的原因不仅仅是表象的富裕层面所致,还有更深层次的文化信仰因素。我们知道,该地区主要是傣族、德昂族、布朗族和拉祜族的聚居地。而傣族、德昂族和布朗族等信仰小乘佛教的少数民族,他们在引导子女受教育方面,深受佛教寺院教育的影响,所以在看待他们孩子的受教育问题时,他们过多地看中的是受佛教教育的濡化和熏陶,而不是积极主动地融入到世俗教育的氛围中去。这种现象可以从该地区每个村子最具特色,最气派和辉煌的建筑物是寺庙,不是学校,而最受尊敬的人是僧侣不是教师的情形中便能看出端倪来。另外,该地区的佛教寺院教育是一个具有完整教育功能的系统,即寺院不仅仅是提供给当地佛教信徒礼拜的场所,还是当地民众较为系统地接受佛教文化的宗教学习基地。而当地孩童的成长和成年过程,无不伴随着佛教文化以及佛教德育的濡化和熏陶。所以就文化信仰的特殊性而言,当地因富辍学的学生,他们的受教育过程是二元或者多元的结合体。就此,笔者想用一个调研案例来说明问题。
采访者X:性别:女文化水平:在校大学生家庭情况:较好
交流记录基本情况:该女生向笔者介绍,他们村子很大,有差不多100余户人家,大部分从事茶叶生产。问及他们村子的教育情况时,她无奈地说:“她是他们村子目前读书出来的第二个大学生,另外一个是她叔叔”。据她反映,他们村子女孩子读书的积极性要比男孩子强。村子里许多和她同龄的人,有些小学未毕业,有些初中未毕业。这些人不读书后,后面都结婚生子了。她还特别介绍了一下他们那一带男孩子不读书的情况。即,他们每个男孩子都要去当一段时间的和尚,有的当的时间较长,有的短,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而定。她有一个哥哥,很小的时候就去当了和尚,没有接受世俗教育。然而,他哥哥对佛教经典的理解和接受佛教教育的程度,却很让她家人自豪。她在谈论他哥哥在佛学学习中取得的成绩时,也流露出以她哥哥为傲的表情。而且,在她眼里,他们那边的男孩子从小学习小乘佛教经典,能够读懂小乘佛教经文,其实也是不错的。
这一案例,也许不具有普遍代表性,但其亦从侧面反映了佛教教育在该地区客观存在的事实。由此亦说明,该地区孩子的家教和本土德育教育受佛教寺院教育的影响是很深的,他们的世俗教育才是当下普及的九年义务教育。由于他们接受文化教育过程的多元性特征,所以他们在选择接受寺院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也就有了双向选择。就此而论,也就是从宗教文化信仰功能的角度分析,该地区的学生在世俗教育中频频出现大量的自愿辍学现象,其实也和“因富辍学”构不成实质性的悖论关系,而是一种交融过程中的非悖论集合关系。
(三)悖论与非悖论的分异与整合关系
从民族分布的地域性,经济生态的特殊性来看,云南沿边经济林区少数民族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较高的辍学率,与该地区较高的经济林产业和特色旅游经济产业收入有密切关系,即该地区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的氛围。据课题组调研发现,读书改变命运,读书可以改变家庭和家乡的口号在这里是没有作用的。因为该地区的孩子家长不相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和家庭经济状况,只有割橡胶、采茶和种植更多的橡胶树及茶叶林,管好橡胶和茶叶以及多销售家里面的橡胶及茶叶,以及到本村的旅游景区从事旅游服务活动,才是致富的根本出路。有的致富家庭为了让孩子体验劳动获取高收入的快乐,让孩子到自己家的橡胶林或茶林去割胶或采摘茶叶,每天可获得200-400元收入。另外,多数“因富辍学”的学生家长缺乏对孩子正确引导。辍学孩子的家庭一般家庭条件都比较富裕,有的家庭承包或购买了橡胶林,有的家庭承包了茶山。橡胶种植业和茶叶种植业带动了该地区少数民族村寨的经济发展。不过,家庭富裕了,孩子却不想读书了,家长不能正确认识家庭致富带来的孩子教育问题。有的家长对孩子不去上学听之任之,甚至认为,孩子读书没有任何用处。即使孩子读完高中,也考不起大学,就算考起大学,毕业之后也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工资也不过3000-4500元,远远低于割胶或采摘茶叶的收入。让孩子去割胶或采摘茶叶来获取报酬,比读书强。在家长不正确的诱导下,致使该地区因富辍学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此前提下,亦使得当地的学校和老师面临着一系列教学过程中的尴尬问题。
如,教师无法通过家访或者改变学生的理念而促使他们返校上学问题。据调查当地的教师发现,在当地从事教师职业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外来人员。而这些教师的成长之路是“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因而他们努力读书就是为了获得一份工作。然而,在他们从教过程中,他们发现,“读书改变命运”的道理在当地无法通融。据当地老师反映,主要有如下原因:
一方面,公职人员收入太低,与学生家庭收入形成鲜明对比,无法在经济原因方面让学生感知“读书改变命运”带来的实际效应。当地的教师工资,普遍都仅是3000-4500,还不及学生在家割胶或者采茶十多天的收入。所以,公职的收入与社会家庭收入之间存在的结构比差,导致老师去劝说学生读书的话语没有公信力。所以当地老师反映到,他们在劝说当地学生好好读书的同时,学生会反过来问老师的工资情况,一下子让当地外来老师倍觉尴尬。甚或,还有学生劝说老师不要教书了,去给他们家干活,一个月可以发给老师6000元的工资。可见,教师公职收入与当地老百姓收入之间存在的结构比差,亦是当地人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读书改变不了命运”的一个客观因素存在。而作为教育知识传播者的代表——教师,其在民族教育发展中的话语公信力在社会经济功能支撑方面的不足,亦是造成当地教学过程中,无法劝诫学生返校读书,或者好好学习的客观原因之一。
由此观之,经济生态和经济环境的改善,是该地区出现因富辍学的一大客观要素。这也是该地区与全国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出现的“因贫辍学”不同的地方。因此,就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宏观性而言,该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因富辍学现象,确实是当下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悖论问题。但就该地区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特别是宗教文化信仰环境来说,该地区学生出现较高的辍学问题,虽然和经济发展有莫大关系,属于“非经济性”的辍学现象,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较高的辍学现象背后也和该地区注重寺院教育,注重经济实效有关。
另一方面,世俗教育课程设置的统一性,没有考虑地域差别运用性,以及缺乏实用性功能,亦是当地“读书无用论”泛起,进而引发“因富辍学”问题的一个具体原因。就此,课题组调查过程中,发现一个特别现象,即该地区的职业技术学校,特别是在专业设置中开有与橡胶、茶叶和旅游管理与服务方面有关实用性课程的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校在该地区生源较好,技术教育办学独具特色。而这些生源许多都是在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辍学的学生。就此来说,该地区出现较高的学生辍学现象,看似和“因富辍学”现象又不存在着过多的悖论关系。因此,单就经济林区的学生辍学问题而言,其实质是一个多元因素复合作用下的产物。其既有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因富辍学”悖论因素,也有该地区特殊文化信仰体系下的非悖论过程。所以笔者就实证调研视角认为,该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与“因富辍学”问题是一种宏观比较上的悖论关系,微观复合探讨过程中的一种悖论与非悖论分异与整合关系。不过,不管是悖论也好,还是非悖论也罢,该地区学生较高的“因富”辍学率已是不争的事实,需要我们积极加以关注和重视。四、余论“因富辍学”现象虽然早已引起人们的反思和关注,但是“因富辍学”问题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扩散,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制约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问题,却鲜少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这种扩散,表现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飞速发展,在中国许多以务工经济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务工经济带来的家庭经济条件改善,也普遍出现了和云南沿边经济林区一样的“因富辍学”现象。只是,就典型性而言,云南沿边经济林区的因富辍学现象,更加具有民族教育发展悖论视野下的代表性而已。因此,本研究虽然以云南沿边经济林区作为实证考察对象,但是立足点是籍关注云南沿边经济林区“因富辍学”问题而引起中国社会各界,包括学界、媒体界以及政府部门,对当下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因富辍学”现象的关注,对“因富辍学”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加以探讨解决之法,进而使我国的少数民族教育良性健康地发展。而单就云南沿边经济林区出现的“因富辍学”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一)加大云南沿边经济林区少数民族学生实用性人才培养,使其学有所用,学有所值。针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教育改变生活和改变家乡的理念,通过各种渠道,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在云南沿边经济林区,增设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和农业技术学院,在专业设置上多考虑云南沿边沿边经济林区的人才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
(二)加强对沿边橡胶林和茶叶林等经济作物的用工管理。各级部门和教育部门要加强现代经济林承包者的用工政策宣传,严禁招工用在校学生,特别是“普九”教育阶段的学生从事割胶和采摘茶叶等工作;在校学生家长不准以各种借口让自己的孩子辍学去从事割胶和采摘茶叶等工作,即使在校学生家长是橡胶林主或茶叶林主,也不能擅自让自己的孩子辍学去帮助管理橡胶林或茶山,或者直接参与割胶或采摘茶叶等。
(三)加强对该地区学生家长的教育政策宣传。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与乡镇府建立互动机制,定期和不定期举办各种宣传九年义务教育制的政策和各种技术培训,建立学生挡案制度和学校家访制度,及时了解学生家庭的思想状况和学生的思想状况,把辍学的想法解决于萌芽阶段。
(四)加强让该地区学生到省内外著名高校参加夏令营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夏令营活动,让其切身感受到省内外著名高校的魅力,让他们改变对读书无用论的看法,自觉矫正不良学习习惯。
(五)加大对该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扶持力度和定向培养力度。给云南沿边地区经济林区少数民族学生考大学和中等技术学校定向培养专项指标,虽然现在国家对边境民族地区设立了定向招生指标,但是,招生指标太少,云南沿边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仍然无法考上大学,应在现有定向招生指標基础上,加大沿边少数民族的专向招生计划指标,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考得上大学。与此同时,把云南沿边地区学有所成的大学生请回来,到该地的学校进行献身说法,使该地少数民族学生找到榜样的力量,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把空洞的说教变成鲜活的人物形象和奋斗动力,这样,该地区学校的“普九”教育才有更深的内涵和驱动力。
(六)加大对边境地区各种急需人才的引进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少数民族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少数民族技术人才是建设云南沿边地区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云南省宣传部、科技厅、教育厅、社科联等应设置沿边地区民族大学生和沿边地区民族技术人才回乡创业专项项目,吸引沿边地区民族技术人才申报该类项目,给云南沿边地区少数民族在校学生起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示范效应。
参考文献:
王鉴.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大龄女童辍学问题追踪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8,(1).
郭浩.课程视角:贫困农村地区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分析——一所农村初级中学的个案研究[J].教育导刊,2007,(1).
王一涛.她为何不读书了——对一例因贫困辍学个案的质性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6,(02).
陈国华.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原因分析——文化资本的视角[J].现代教育论丛,2009,(12).
张学敏,贺能坤.民族地区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透析——基于西藏A县的调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陈昌荣.民族地区中小学辍学务工问题分析——以四川彝区为例[J].理论视野,2016,(6).
肖红才.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小学生辍学的个案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岳萍,卢芸,陈琳.农村中学生辍学原因的探究——以贵州某县为例[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
王素凤.农村初中生非贫困辍学原因及对策[N].中国教师报,2007-11-21(C02).
袁强.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的危害及原因探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
劉杰华.辍学,不仅仅是因为贫困[N].人民日报,2009-10-27(019).
陈国华.农村“非经济性辍学”现象透视——文化资本的视角[J].继续教育研究,2010,(2).
王鹏程.农村中学生隐性辍学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滕星.民族教育概念新析[J].民族研究,1998,(2).
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王鉴.教育理论的内在悖论与研究误区[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3).
杨杏芳.教育学的重构:问题的发现与悖论的揭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3).
阳荣威.教育研究的悖论及其正论达成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9).
尹伟,谢武继.教育事实的认知悖论及其消解[J].全球教育展望,2010,(3).
“因富辍学”“因贫辍学”更值得深思[N].中国教育报,2008-03-23:02.
为啥日子红火了不少农村娃却辍学了[N].工人日报,2008-02-14.
华慕兰.反思“因富辍学”[J].绿色中国,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