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音乐形态探析

2017-09-06 01:24宋阿依姆
民族学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火把节

[摘要]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体现出了彝族音乐文化的深刻痕迹与属性。本文通过对近100首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的收集与整理,着重探讨火把节民歌的音乐形态特点,包括曲式结构、调式调性、旋法旋线、节拍节奏、唱词特点、演唱形式等。总结出火把节民歌在其音乐形态上的独特之处,展现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的珍贵艺术魅力。

[关键词]楚雄彝族;火把节;彝族民歌;音乐形态

中图分类号:K89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17)04-0061-07

作者简介:宋阿依姆,女,彝族,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声乐教授、国家一级演员,研究方向:民族音乐、音乐表演。四川成都610064民歌是彝族人民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活动的真实写照。对凉山彝族民歌已有不少学者有专门的研究。楚雄州有13个彝族支系,每个支系都有着独特的音乐风格,这便造就了楚雄彝族丰富的民歌文化资源。关于楚雄彝族民歌的唱词,本人在《当代文坛》发文进行了研究。“楚雄彝族民歌大类别,按历史时期划分,可分为上古民歌、中古民歌、近现代民歌和当代民歌”;按功能特征划分,可分为记事性民歌、叙事性民歌、愉悦性民歌;按唱词内容划分,可分为劳动民歌、风俗民歌及爱情民歌。若要再进行细分,则可按调式不同,分为各种不同调式的民歌;按地区不同,分为不同地域性民歌;按节日不同,分为各种节日民歌等。因火把节是彝族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也是彝族最为代表性的节日之一。六月火把节,又名星回节,是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区)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根源于彝族的传统习俗火崇拜,彝族是一个崇虎、爱火的古老民族,承载着彝族人民悠久灿烂的火文化传统,表现为“祀火、玩火、唱火”的节日活动形式。在彝族火文化视野下,火把节宛如一个“横切面”,精粹地展现出彝族火崇拜的丰富民俗传统,各种有关“火”的生产生活习俗,以及歌、舞、乐等诸多文化现象。这其中,“唱火”更是极具彝族特色,贴近人民生活,兼具历史、文化、社会、艺术,多重价值的“活化石”。但是,通过大量翻阅火把节相关资料,笔者发现针对火把节的研究,多从历史考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两个方面切入,涉及毕摩文化、农耕文化、星象文化、风俗习尚等各个方面。针对彝族火把节歌舞文化,特别是原生态民歌、古歌的研究则未成体系,近几年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很少。彝族民歌是历千年沧桑流传至今的珍贵遗产,是祖祖辈辈彝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多方面反映了彝族的精神面貌和生活图景。彝族火把节民歌的研究,亦是在彝族火文化视野下研究彝族民歌,这一宏观命题下的微观研究。它所包含的原生文化内涵和艺术形态特征,值得我们深入梳理、探究。

云南楚雄作为中国两个彝族自治区之一,地域文化鲜明,历史发展悠久,是综合性考辨火把节民歌的极佳调研地点。一方面,全国七百多万彝族同胞中,六大方言区,所有的支系,都可以在楚雄看到。另一方面,楚雄州拥有诸如元谋大墩子、永仁菜园子等新石器文化遗址,证明其在几千年前便有了彝族先民的足迹。并且,楚雄彝族文化还具有双重性的特点,邻区文化与汉文化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山区少数民族区则保留了更多原生文化,形成了楚雄州多元一体的民族地方传统文化。因此,由于篇幅有限,笔者这里主要探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一带的火把节民歌。

根据彝族火把节的文化内涵及当前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的表现形式,笔者在本文中将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细分为唱火歌、祭祀古歌、打跳歌、风俗酒歌、情歌五类。其具体内容见下表:

表1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分类

类别歌曲功能主要表现经典例句唱火歌歌颂火,体现彝族人民对“火”的崇拜,传承彝族“火”文化。一是歌唱火、赞美火;二是祈求六畜興旺,祈求风调雨顺,祈求丰收与平安,保佑没有害虫,保佑清吉不生病;三是描述火把节盛况。烧呀烧,烧死吃庄稼的虫,烧死饥饿和病魔,烧死猪、牛、羊、马的瘟疫,烧出一个安乐丰收年。祭祀古歌表达对神灵、对祖先、对英雄的纪念与哀思一是在家火塘上供奉食物祭祀神灵、供奉祖先;二是在田间点火把,杀鸡祭祀。火神迭古死,尸体变成灰,尸骨变成碳,灵魂变成火,一千年不熄,一万年不灭,永生在人间。打跳歌歌唱新生活,庆祝节日,抒发感情,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在村头、广场和院坝,男女老少围成一圈,手拉手或手搭肩或手搂腰,随着芦笙、笛子的音调欢歌起舞。喜呵呵来笑呵呵,我们彝族兴跌脚,吹起芦笙跳起舞,人人心里多快活。风俗酒歌表达彝族人民热情好客、豪爽干练的精神风貌与性格特点一是迎客酒歌,表达对远方客人的欢迎;二是敬酒歌,表达对远方客人的尊敬;三是划拳调,表达对远方客人的热情喜欢你也要喝,不喜欢你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都要喝/我们哥两个,今日一处坐,一对好朋友,亲热又快活情歌借助节日之间的欢愉心情与时间,男女青年相互表达爱慕之意。一是男女各自向对方唱不同情歌,二是男女对唱一首情歌。去年花开妹相约,今年花香来找着,哥是蜜蜂绕着来,采的鲜花心才落,小妹若是有情意,让哥上楼细细说。音乐形态主要指音乐作品的样式、结构、逻辑等。通常包括曲式结构、调式调性、旋法旋线、节拍节奏、唱词特点、演唱形式、和声、对位、织体、配器、力度、密度等多方面要素。本文探求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音乐形态特点,不拟对其音乐形态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论述,而旨在研究其比较突出的音乐形态特征。一、曲式结构:“板式变化体”结构为主,多样性曲式结构为辅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中,大部分民歌的曲式结构是以节拍及节奏型的变化为主要变化手段、有主题贯穿的多乐句音乐。即使有出现两三句短乐句的民歌音乐,一般情况都会重复其乐句进行演唱。且这种曲式结构的民歌,每句歌词字数相等,乐句也呈方整结构。这体现了楚雄彝族人民追求完整性与对称性的性格特点。这种曲式结构的火把节民歌与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民歌的曲式结构大体相同。(见下例“招魂调”片段)

此外,随着生活的多样性,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的曲式结构也呈现出多样性。一段体曲式的民歌即是其中之一,这种类型的火把节民歌中,可以见到由两句、三句、四句或更多乐句组成的不同结构,但以上下句和“起承转合”的四乐句组成的结构最为常见。这种曲式的民歌短小精炼、易于传唱。(见下例“弦子一响脚就痒”片段)

另一种曲式结构便是分节歌结构形式的民歌,这种民歌的曲式结构可以看成是由主歌和副歌两部分组成的歌曲。这种曲式结构的火把节民歌,或反复用相同曲调演唱不同内容或用较长曲调演唱一段完整歌词。这种曲式上的变化,使乐调、曲调都出现较强烈的色彩对比和情感起伏,增强了火把节民歌音乐的表现力。(见下例“开口桂花香”片段)

二、调式调性:民族五声调式为主,调性特征丰富多彩按照传统的调式分析法,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调式符合彝族音乐的一般特性。以民族五声音阶为主,即“Do、Re、Mi、Sol、La”五个音,偏音较少,羽调式较为多见。另外也存在少数的六音阶调式和七音阶调式,而四音阶及以下音阶的调式在彝族火把节民歌中几乎没有出现。根据火把节民歌的谱例归纳,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各种音阶调式中,羽调式最为常见,其次是宫调式、徵调式、商调式与角调式。当然,我们在火把节现场听到的民歌,其调式特征会发生变化,甚至一群人同唱一个音,连调式调性都难以界定。这与彝族人民用彝语进行演唱和在不同场合、不同心境下演唱有关,也于前期对火把节民歌收集形成文字资料的整理不足有关。

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中每首歌曲的调性是比较统一的,每首歌曲从开始到结尾也基本保持同一小调,较少出现转调、离调的现象。若按调性特征进行分类,笔者可将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分为说唱型、山歌型、小调型三类不同调性的民歌。其特点如下:

表2火把节民歌调式调性特征

调性类别歌例音阶调式体系语言特点说唱型民歌招魂调山歌型民歌烧火歌小调型民歌弦子一响脚就痒民族五声

音阶为基础羽式调为主,曲调结构简单,歌曲不具大气性,具有少数民族歌曲的典型特点。语言偏生活化,具有较强吟诵性。羽式调为主,曲调结构较为复杂,而且呈不规则性。语言偏生活化,无规律,吟诵性弱。羽式调为主,曲调结构规则,节奏节拍欢快急促。语言偏生活化,具有吟诵性。三、旋法旋线:旋法多变复杂,旋线起伏纷呈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的音域较为宽泛,大部分在10度以内,小部分达到12度以上。旋律上行,时而采用递进迂回方式,呈现平缓波浪形的状态;时而采用激烈上升方式,呈现密集波浪形状态。旋律下行,时而较为急促,时而较为平缓,或呈现阶梯式下行,或呈现波浪式下行。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的旋律喜跳进,常见为2、3、4度和纯4度跳进。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因衬腔、拖腔、下滑音、装饰音以及中立音等音乐要素的大量使用,使得火把节民歌的旋线起伏各异、变化多端、精彩纷呈。

表3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旋法旋线特征

民歌类别歌例音域特点上下行特点跳进特点旋线特点唱火歌烧火歌音域不宽,低音较低,音高不高。低音到高音的跨度只是纯4度、纯5度。用音主要为大2度、纯4度、大3度。旋律下行为主,且下行走向急剧,呈锯齿形状态。2到3、4度跳进旋线起伏较大,节奏变换明显、复杂。祭祀古歌招魂调音域不宽,低音到高音只有一个纯4度。用音主要为大2度、大3度、纯4度、纯5度。旋律上下行平稳、简单,呈锯齿形状态。大2度、大3度、纯4度跳进旋线平稳,变化不大,阶梯式上下。打跳歌弦子一响脚就痒音域不宽,低音到高音只有一个纯4度。用音主要为大2度、纯4度。旋律上行平稳2度、3度、4度跳进旋线起伏变化不大。风俗酒歌喜欢要喝,不喜欢也要喝音域较宽泛,低音到高音的跨度比纯8度还多一个大2度用音主要是大3度、小3度、纯4度、纯8度。旋律上下行走向平稳,呈波浪形状态大3度到小2度跳进,大2度、大3度、小3度、纯4度、纯8度跳进选线起伏明显,低音较低,高音较高。节奏规整、欢快。火把节情歌开口桂花香音域跨度不大,低音到高音的跨度只有一个大7度。用音主要是大2度、大3度、纯4度、纯5度、大7度。大量用装饰音。旋律上下行呈阶梯形态。舒缓地阶梯式进入选线起伏平缓,节奏舒缓、慢速、自由、深情。大量用滑音。四、节拍节奏:形成了多样性与复杂性兼具的特色亮点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所使用的节拍,就拍子类型来说,囊括了常用的拍子类型: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变换拍子、散拍子等。笔者抽取了86首经常演唱的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用SPSS软件进行节拍分析,发现由2/4拍构成的民歌最多,其次是3/4拍,再其次是2/4拍、3/4拍的混合变换拍子,接着是3/8拍,甚至还有3/8拍、6/8拍的混合变换拍子。而这些混合变换拍子的使用,打破了单拍子和复拍子的方整性与均衡性,在音乐节奏的律动中造成了特有的新鲜感和动力性,这有利于火把节民歌曲调的发展。这种多样性与复杂性兼具的节拍,是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的特殊亮点。

表4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节拍情况

有效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计百分比2/4拍2124.424.424.43/4拍1922.122.146.52/4拍3/4拍组合的变换拍1517.417.463.93/8拍1315.115.179.03/8拍6/8拍组合的变换拍12141493.0其他677100.0合计86100.0100.0此外,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唱词中,“每句唱词内所含的音节数从3个到10个不等。在86首民歌中,每句都含3个音节的有12首,每句都含5个音节的有18首,每句都含7个音节的有8首,每句都含8个音节的有6首,每句都含10个音节的有3首。”每句内含有的音节数都相同的共有48首,每句内含有的音節数不同的共有38首。从这个分析中可以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音乐节奏比较简单,多为重复结构,比较易于传唱。

总的来说,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的节奏节拍运用比较自由多样。除了常见的律动节奏外,还有自由节奏、半自由节奏等。非律动型节奏在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中常表现为前短后长型节奏、前长后短型节奏两种。五、唱词特点:长短兼具、工整对仗与散离各异融合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的唱词特点较为丰富,且主词与衬词各有特色。就主唱词来说,首先是唱词长短特点。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的唱词长短不一,有三言两句、五言四句以及参差不齐的长短句等。其次是其句段结构特点。唱词句段结构主要包括三种形式:一是“开腔/奏腔+主体部分/正腔+帮腔/尾声”形式(如火把节打跳歌《跳脚跳到雀出窝》),二是“主体部分/正腔+帮腔/尾声”形式(如火把节打跳歌《歌唱丰收年》),三是“虚词帮腔与实词主唱交替进行”形式(如火把节情歌《挂七妹》)。最后是唱词的押韵特点。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唱词非常讲究押韵,其主要押韵形式有句首韵、句尾韵、句内韵与句间顶韵四种。其中句首韵又包括ABAB形式、AABB形式和一韵到底形式;句尾韵包括AABB形式、AABA形式和一韵到底形式;句内韵基本只有一种形式,头一句唱词的中间词(中间韵)是(押)第二句唱词的中间词(中间韵);句间顶韵与汉族古诗的顶真修辞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中,运用句间顶韵比较有名的歌词为:风吹大麻上,大麻也开花,风吹梧桐上,梧桐也开花。此外,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中也有唱词是散离各异的,不具工整对仗的格式。这与当地人民即兴填词演唱有很大关系。

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唱词中出现大量的衬词是其比较显著的特点。“衬词在民歌中的主要作用是补充主词,达到进一步抒发情感的效果,并增加歌曲在演唱时的渲染力。衬词主要分为有实际意义的衬词与无实际意义的衬词两大类。有实际意义的衬词多表达彝族人民特指的人名、地名、习惯性的行为动作或众所周知的事件等;无实际意义的衬词多为助词、叹词、象声词等词性,比如:啊、嘿、啦哩啦、尼噶、啊塞、哦咦等。此外,有实际意义的衬词和无实际意义的衬词组合起来可以成为新的衬词。”通过笔者研究,得出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衬词类型的如下结论:“一是和“以曲度词”原则有关,这种形式是歌曲的曲调固定,音节相同,需把音节数不同的歌词填入相同的曲调中演唱,当歌词不够填满曲调的情况下,衬词便来做填充。二是歌曲曲调不同,衬词固定,需在衬词的前后补充主词,这种类型在楚雄州彝族民歌中是非常普遍的,尤其是火把节民歌中的情歌表现最为突出。”六、演唱形式:“独、对、齐、合、表演唱”等形式多样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的演唱方式丰富多样。有独唱、对唱、齐唱、合唱、表演唱等形式。演唱地点可以在室内、院坝、广场、田间、舞台等各种场合进行。火把节民歌演唱时,一般人比较多,气氛比较隆重。唱火歌多为齐唱、合唱形式;祭祀古歌多为独唱,高潮部分一般为合唱;打跳歌一般为男女老少围在一起进行对唱、合唱、齐唱,边唱边进行跳脚;酒歌的演唱形式可独唱、对唱、合唱、表演唱等;情歌的演唱形式一般是按对唱、合唱进行,唱情歌时一般情况是老人、小孩不在场,由男女青年进行演唱。此外,从火把节民歌的句段结构来分析。一般情况开腔/奏腔与帮腔/尾声是由一群人合唱的,大部分民歌的主题部分/主腔是由一个人独唱的。

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在演唱风格上,不同类型的民歌有其显著特点。唱火歌的演唱风格较欢快、热烈;祭祀古歌的演唱风格则低沉、庄严,一般是由年长的男低音进行演唱;打跳歌的演唱风格就更显欢快明亮、热情四射;火把节酒歌则洋溢着节日的氛围,演唱风格热情、豪爽,演唱者演唱时非常活跃气氛,带动听者迅速进入喝酒状态;火把節情歌因表现男女青年内心情感,其演唱风格多样,有含蓄委婉的、有热烈奔放的,有粗犷的山野风味,也有静谧的文雅气息。总之,从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的不同演唱风格中可以看出民歌资源的丰富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火把节民歌是楚雄彝族火把节众多节日民俗中多彩艳丽的一页。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的音乐形态形成与楚雄彝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楚雄彝族人民在长期的歌唱实践中,合理、灵活、创造性地运用旋律、音阶、调式、调性、节奏、节拍、音色和演唱等各种音乐形态及其变化。这在特定的领域里,反映出过去楚雄彝族人民的生活与历史,也承载着现今楚雄彝族人民的欢情与愿景。彝族火把节民歌既与火把节风俗的内容、流程紧密相连,又全面地展示了楚雄彝族人民的朴实、热情、豪爽的性格。火把节民歌在作为火把节“名片”的同时,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急切需要举力对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族进行研究挖掘、保护、传承与传播。这需要政府部门、高校学者、民间组织、当地人民共同努力才能予以实现。

参考文献:

袁艳.60 年来凉山彝族民歌研究综述[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王瑞.凉山彝族民歌的表现形式及调式特征[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3(2).

张莉,孙国英.四川凉山彝族民歌的音乐形态[J].中国音乐(季刊),2013(4).

张莉四川彝族民歌的唱词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8).

陈练.四川小凉山彝族民歌音乐形态研究[J].民族音乐,2011(2).

邓敏.凉山彝族民歌及其演唱技巧借鉴[J].四川戏剧,2013(8).

宋阿依姆.彝族民歌唱词研究——以云南楚雄地区为例[J].当代文坛,2017(1).

朱文旭; 李智雄.关于彝族火把节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伊藤清司; 孙浩.传说与社会习俗——“火把节”故事研究[J].日本研究,1993-04-02.

王小盾.论火把节的来源——兼及中国民族学的“高文化问题”[J].清华大学学报,2012(2).

罗澍.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探究——以火把节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

王新星.云南楚雄彝族与红河彝族民歌特点的对比研究——以歌曲《阿老表》、《海菜腔》为例[D].云南艺术学院.2014.

陈骁雄.楚雄彝族情歌的音乐形态探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5(5).

陈岳琴.浅论楚雄彝族民间歌谣的产生和发展[J].音乐天地,2008-03-15.

吉则利布.火把节民歌精选[A]//罗杨主编.风从民间来:“追寻中国梦”采风文论集[C].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民俗纹样元素分析与开发
琵琶曲《火把节之夜》的分析、教学与演奏
彝族“火把节”中彝族花灯的调查报告
楚雄彝族“火把节”体育文旅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基于RMP分析的楚雄火把节民族体育旅游开发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火把节”对凉山州旅游的作用及策略研究
幼儿园主题活动《火把节》实践案例
彝族火把节与火崇拜初探
“人本文化”的口头表述和行为实践
彝族火把节及其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