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雯婷
摘 要:现代社会多媒体运用之广泛,流行音乐对学生的影响之大,如何让学生正确的欣赏流行音乐,如何让学生感兴趣的流行音乐成为音乐教育中的一大助力,是本篇文章撰写的目的之所在。
关键词:流行音乐 中学教育 合理运用
当今的流行音乐已经和古典音乐、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一起共同形成了音乐领域中的三大板块。流行音乐冲击中学音乐教育是一个值得时刻关注的音乐教育现象,也是个值得探索的音乐教育领地。
什么是流行音乐?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的解释,它是“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它有别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亦称“通俗音乐”。它在内容上直面人生,贴近生活,注重情感的宣泄和交流,在形式上较短小精炼,通俗上口,音域偏窄,易于流传,因此,它已“久经考验”,成为各国普遍存在并喜爱的音乐体裁之一。中学生也不例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中学音乐教育界,人们对流行音乐的态度并不一致。比较普遍的一种看法是,流行音乐不适宜于中学生,因此不能进课堂,“流行音乐不能作为教育的内容”。但从当前中学生音乐生活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中学音乐教育在许多环节上普遍存在着不足,而社会音乐环境又以其广阔、丰富、多变的面貌吸引着广大的中学生听众。中学的音乐教学一星期只有一、二节课,就是在时间的量上也处于劣势。因此,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力之大、之深,在总体上已经远远超出了课堂音乐教育对中学生的影响。中学生课外对流行音乐的大量接受又处于一种没有指导的、随意的,甚至是失控的状态。但如果我们不抱偏见,不以简单化的态度来看待流行音乐的话,那么应该承认,流行音乐并不就等于浅薄、庸俗。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同样可以满足青少年的情感需求,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从音乐中去感受、体现更加深沉、内在的人生和历史内容。因此,在正规的教学课上适度引入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不仅仅会活跃课堂的气氛,更重要的是将对学生的课外欣赏作出有效的指导,在寓教于乐中使学生获得有关音乐的知识,达到大纲规定的“学习”的目的。
那么如何將流行音乐的元素合理的加入到中学音乐教育中来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多多收集用古典音乐的曲调改编的流行音乐作品,在教学过程中将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巧妙的结合起来。
例如:SHE的《不想长大》,该曲借用了莫扎特的《第四十号交响曲》,并用电子和声把交响乐改成的一首颇具现代风格的歌曲,同时在莫扎特原有的《第四十号交响曲》的基础上做了许多细节上的改动,在主旋律上,有意用不同的调式对旋律重新编排,使整个曲子听起来没有了交响曲的约束和庄严的感觉,使整首歌曲显得比原作要轻快许多,使年轻人更加容易接受。在课程安排上可以先欣赏《不想长大》,让学生跟着哼唱歌曲的旋律,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后再告诉他们这首歌曲改编自莫扎特的《第四十号交响曲》。这样一来学生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欣赏原曲。这时再对莫扎特的《第四十号交响曲》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鉴赏。这样的教学安排会使教学效果得到很大提高。
巧妙的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流行音乐作品,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研究与实践。
例如:在“学堂乐歌”这一课中,我们对学堂乐歌的旋律、歌词及中心思想进行总结后,针对学堂乐歌的中心思想——图强、奋进的特点,让学生列举出符合这一特点的流行音乐作品(《海阔天空》、《蜗牛》、《隐形的翅膀》等等),并要求学生试着用这些歌曲的曲调填上新的歌词(这正符合了学堂乐歌旋律与歌词的特点——用现成的旋律填上文白兼用、与时俱进的歌词)。在这样一个自主的、有趣的实践活动中,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识,还培养了他们实践与创造的能力,更加有意义的是让学生知道流行音乐中也有很多优秀的、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当前优劣混杂的流行音乐,有选择性的去欣赏那些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
适当的开展歌咏比赛,并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配合着歌唱课的开展,做好歌唱模块的工作。
我们都知道,在中学的歌咏活动中,一般来说学生们都在唱流行歌曲,这没有必要去否定他们。因为流行唱法同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一样,都是一种演唱方法,都有自己系统的训练体系。只不过我国的流行音乐教育比较落后,流行唱法的训练系统还不成熟,致使很多人认为流行唱法没有学习的必要,随便唱就行了。实际上这种看法是极其错误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老师首先应该用正确的态度面对流行音乐教育,针对流行唱法进行相应的学习,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包括:发声练习、气息练习和歌曲演唱。当然,在选曲上要注意选择积极向上的歌曲,杜绝格调低下的庸俗作品。
我认为在歌唱课中没有必要一味的采用美声训练方法,可以将流行歌曲的演唱方法和技巧(如:假声、喊叫唱法、嘶哑唱法、气声唱法等)引入进来。与此同时,在演唱形式上也可以尝试两人到五人的小组唱,让音高概念较强的学生演唱多声部和声,有条件的话还可以为他们配上舞蹈,让他们的艺术水准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样的歌唱课必定是活跃的、生动的,学生的学习欲望将被充分调动,并且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演唱唱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时代在发展,音乐也在发展。作为我们音乐教师对于最新音乐的动态、最新媒体设备的使用、对学生喜欢什么都应该随时关注,关注的过程就是我们学习的过程。有许多方面的东西我们甚至要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流行音乐代表的正是最新音乐的动态,对于流行音乐的学习和把握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从而在教学中能够以学生的兴趣与思维方式为基础,将流行音乐元素与我们的音乐鉴赏课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M].北京,文化出版社,1997年
[2]孙蕤.中国流行音乐简史[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7月
[3]吴乐为.通俗音乐与现代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J].中国音乐教育,2006(7)
[4]张怡.流行音乐与教材音乐的碰撞[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6(3)
[5]蒋明云.论学校音乐教育中流行音乐的作用[J].甘肃科技纵横,200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