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众所周知,高中政治课程涉及到很多知识点,必修1的《经济生活》、必修2的《政治生活》、必修3的《文化生活》、必修4的《生活与哲学》等知识,概念性强,理论性强,很多学生容易混淆其中的知识点。所以,帮助学生实现课堂知识结构化,引导学生梳理课程知识结构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政治课堂 知识结构化
一、前言
作为一门具备较强理论性、抽象性和知识性的课程,高中政治课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很多教师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所以采取“一言堂”、“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学生也惯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政治课程,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具有很大的问题。确实,高中政治课程涉及到很多知识点,必修1的《经济生活》、必修2的《政治生活》、必修3的《文化生活》、必修4的《生活与哲学》等知识,概念性强,理论性强,很多学生容易混淆其中的知识点。所以,帮助学生实现课堂知识结构化,引导学生梳理课程知识结构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二、高中政治课堂知识结构化的对策
1.引入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工具,又被称为“心智图”和“脑图”,是由世界著名学者、英国教育学家东尼·博赞在1974年发明创造的。这种教学工具通过将一长串枯燥乏味的文字信息变为彩色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来帮助学习者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凸显知识的关联,进而更有效率的学习相关知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知识内容比较繁琐,如果教师引入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进而提升学习能力。我认为,思维导图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比如思维导图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率地学习相关概念。
由于思想政治课中的概念比较抽象,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通过一些手段,使抽象概念变得具体形象化,比如在讲解“货币”这个概念时,我利用思维导图为学成展示了牛羊、贝壳、布帛、盐巴等一般等价物,和学生一起分析这些等价物的缺点,进而引出金银这个等价物的优势,学生通过这样的比较,可以进一步认识货币的本质和内涵。事实证明,这样的思维导图可以将货币这个抽象概念变得具体形象化,再加上线条和色彩的刺激,学生对概念的认识更加清晰和透彻。
图1:“货币”的思维导图
2.营造教学情境
学生置身于良好的教学情境中,对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大有裨益,同时也有利于他们更清晰地梳理知识结构,在良好的状态中学习政治课程知识。我认为,我们教师要实现课堂知识结构化,必须为学生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联想,刺激他们的思维,使他们主动建构新知识体系。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实现。如今,多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教育领域,这种先进的教育技术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要素于一体,可以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进行学习,梳理知识结构。比如我在教学“物物交换”这部分内容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了小明买鸡给生病的爸爸炖鸡汤的情境,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片,为学生呈现了物物交换的过程。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也不容易发生知识混淆。
图2:“物物交换”的过程
3.实现知识迁移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将现有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迁移知识,自主构建新知识框架,这样还能帮助学生实现“温故而知新”的境界。建构主义理论也认为,学生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比如我在课堂教学中讲解“坚持从实际出发”这个理论观点时,先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民主革命的一些史实,对比民主革命时期出现的正确路线和错误路线,并分析讨论这两种路线存在的本质差别,进而认识从实际出发制定革命路线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方式将历史知识迁移到政治课堂中,使学生意识到要融会贯通地学习知识,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深远意义。总之,教师要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迁移所学到的知识,认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使学生展开联想,由点到面,构建新的知识框架。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正在稳步推行,这场全新的教育改革明确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在高中政治課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将知识变得结构化和体系化,对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思维导图,为学生创设良好教学氛围,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知识迁移,从各个角度入手,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框架,形成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为更好地学习政治课程做好铺垫,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值得引起我们每个政治教师的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沈德立.心理学考试大纲指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东尼·博赞.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M].李斯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99-100.
[3]尚卫平,赵国庆.关于“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的调查研究[J].信息技术教育,2005(10):48-50.
[4]赵国庆,陆志坚.概念图与思维导图辨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4(8):42-45.
作者简介:巫建兴(1980.01-),汉族,本科,贵州师范大学,贵阳六中,中教二级,研究方向:政治学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