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探析

2017-09-05 09:21陈思奇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宗教信仰大学生对策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在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及存在问题和原因,提出了解决在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对策。要优化社会环境;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强化宗教事务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 大学生;宗教信仰;原因;对策

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在人类精神领域和社会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期,尤其是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和自由,文化需求的多元化发展趋势逐渐明显。宗教文化,呈现出迅猛崛起的态势,信教民众数量与日俱增。我国大学生有宗教信仰的人数也逐渐上升,大学生不仅从接受变为学习,有的大学生还传播宗教思想,甚至组织非法宗教活动,对高校工作的正常运行产生威胁,这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巨大的挑战。为此,高校需要通过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研究,了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情况,找出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提出应对宗教信仰问题的解决措施,从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对大学生宗教信仰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一、在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及问题分析

1、信教人数偏多,缺乏正确的宗教辨析能力

对于宗教信仰,以往的大学生可能感到十分陌生,不懂得什么是宗教,宗教是否是邪教。近年来发现高校校园中信仰宗教的人数偏多,且有持续上升的趋势,宗教对多数学生来说已不再陌生。但是,许多大学生并不了解宗教的教义,对宗教内涵和精神理解不够深入,缺乏正确的宗教辨析能力,因此大学生容易偏离正确的方向而走向邪教。

2、部分党员团员信仰宗教,宗教政策法律意识淡薄

大学生中存在着党员或者团员信教的现象,这说明许多大学生宗教政策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很少有人知道中国共产党规定,党员和团员是不允许信仰宗教,应该是坚定的无神论者。有些大学生对宗教政策法律认识不足,信仰宗教也只是因为第一次接触,带着新鲜好奇感而缺乏理性思考,所以虔诚度还不高,带着盲目性和随意性。

3、校园文化缺乏吸引力,宗教势力乘虚而入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当前学校组织的活动形式过于单调,内容单一,不注重传统文化的普及性,缺乏传统文化应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加上宗教文化在高校传播途径越来越多样化,非法宗教势力正在对校园文化进行渗透。

二、在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产生的原因

1、全球宗教文化势力的影响

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西方宗教文化势力在中国迅速崛起,人们对宗教的关注度普遍上升,西方的各种宗教对我国各大高校的渗透呈现出明显增强的趋势。西方宗教信仰者利用各种途径对大学生宣扬他们的宗教神学思想和宗教价值观,吸引学生信仰宗教,同化我国大学生的思想。因此有些受到过挫折的学生容易受到影响而盲目地崇拜西方的宗教观和价值观,从而对共产主义失去信心。

2、家庭文化的影响

家庭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家人信仰宗教,子女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也会信仰宗教。大学生家长因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祈求在宗教信仰中寻求慰藉,希望这些所谓的“神灵”可以保佑自己和家人孩子健康长寿,希望自己的子女前途光明。有些家长会带上自己的子女一起参加宗教活动,在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3、宗教文化自身的特点与功能

宗教文化传播的媒体化和生活化,使宗教通过网络得到迅速传播,他们利用网络这一平台传播宗教教义和宗教精神,吸引众多学生开始信教。宗教的富含哲理、提倡伦理、给人一种神秘感,它所奉行的道德文化都是吸引大学生们信教的原因。导致许多大学生现在不信仰宗教,却被宗教文化自身的特点与功能所吸引,将来在某一天也可能走上信教的道路。

4、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對滞后

近年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结果不尽如人意,很多时候不能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做出回应和解释。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还是老师单方面向学生灌输说教,内容没有结合社会时代发展和当代大学生特点,这使得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表面一直在进行,但学生对这些课程兴趣不大,实际得到的效果不理想,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共产主义信仰缺乏深刻理解和认识。这种僵硬的上课模式必然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得不到重视,表现出可有可无性。

三、解决在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对策

1、优化社会环境

应对大学生存在的宗教信仰问题,优化社会环境是必不可缺的内容。为此,要做到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教育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使社会主流思想朝着共产主义和无神论的方向发展,使大学生道德更加自律。同时坚决抵制各种非法宗教活动和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大学校园的宗教渗透,积极抵御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为大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大学生的情感归属地,家庭生活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影响具有直接性。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家庭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道德教育。家长应身体力行,与学生一起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优良的家庭成长环境;而且还要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履行社会主导文化所提倡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发挥好榜样作用,努力帮助子女培养健康的情感、塑造顽强的个性和勇于战胜挫折的心理,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引导子女树立科学的宗教观和价值观。

3、强化宗教事务管理

强化对宗教相关事务的管理,使宗教更加透明化,让大学生对宗教和宗教政策有更深刻的认知,使学生不会因为好奇而盲目的信教,甚至走上邪教的道路。要进一步完善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法规意识。针对宗教事务管理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挑战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避免影响校园和谐文化氛围的建设。除此之外,还要健全宗教事务管理的网络化,完善宗教工作机制,利用各种新科技和新手段来宣传有关宗教的知识和政策法规,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学习社会和高校所提倡的科学精神。endprint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通过开展丰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引导与教育,调整心态,提高心理抗压能力,使他们学会调节情绪,建立科学认识,塑造健康人格,这样大学生就不会沉迷于宗教迷信;其次,要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大学生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用各种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实践生活,注重学生精神生活的质量,引导校园文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使他们自觉主动地抵御宗教不利思想对自己的侵害,建立起正确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最后,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1]所以大学应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用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思想去占领大学校园这个极为重要的思想阵地。使大学生深入了解当代社会主义所推崇的价值观,辨别和揭示宗教的真面目,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才能相信科学精神。

四、结语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的胜利都与大学生的宗教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积极在社会、学校、家庭等场所宣传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抵御各种宗教不良思想对大学生的侵害都是我们必须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寻求更多合理有效的办法来努力使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降低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可能性,争取做到每个学生都是无神论的忠实信仰者。

【注 释】

[1]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7.

【參考文献】

[1] 王康.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10(1)59-63.

[2] 蒋慧君.大学生宗教信仰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大学教育,2014(4)138-142.

[3][4] 赵子林,刘迪翔.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实证研究与对策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6)147-152.

[5] 刘亚军.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探析[J].德育研究,2015(2)181.

[6] 王新雅.当前我国大学生群体宗教信仰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共济南市党委校学报,2015(1)83-87.

[7] 余玉花.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调研报告[J].思想教育研究,2010(17)22-27.

【作者简介】

陈思奇(1992-)女,汉族,河南修武人,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宗教信仰大学生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古代埃及墓室壁画“彼岸时间观”图像研究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走,找对策去!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与德育方式解析
“信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