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秀华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要求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打造有个趣味性的课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更为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知识。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运用趣味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本文在深入分析总结多年来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究了趣味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 趣味教学法 应用
高中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自然学科,不但对学习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很多化学知识都能运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指导人们的实践。把趣味性教学法应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之下,更加容易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教学方法,应该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应用。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让化学知识立体化,让原本枯燥的化学课程变的生动有趣。高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就会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也会紧跟着教师讲课的脚步,可以非常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比如在讲解化学周期表的相关内容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化学元素的发展历程,如居里夫人在发现镭元素的时候历经了各种艰辛,甚至还损害了自己身体的健康,这样借助居里夫人的纪录片形式,向学生讲述镭元素的发现过程,让学生了解到知识发现过程的不易。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向学生讲述诺贝尔奖的起源,这样学生在视频的感染下,就会对知识掌握起来更为容易。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构建一个高中趣味性化学课堂,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视觉以及听觉的双重刺激,更好地记忆知识。
二、注重化学实验的引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大部分的教师往往忽略了实验课程的重要性,甚至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只是一笔带过。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观察实验现象,所以也就导致对一些化学公式不能很好的了解和记忆。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生公式是化学课程的基础,也是化学课程的难点,学好化学实验也是学生弄清楚化学公式的关键。教师不能再一味的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应该在实验中也要加入一些趣味性教学环节,让学生对实验课程印象更加深刻,激发起学生的实验兴趣,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实验课程中去。比如在讲到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走进实验室亲手操作,让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实验现象。教师还可以采取小组实验比赛的形式,增加实验的趣味性,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做同一个实验,最后把实验现象记录在记录本当中,教师随后对每一组学生做实验时的规范性与准确性做出评价,然后再评论出名次,做出适当的奖罚。通过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还会让化学实验变的更具有趣味性。教师通过简单的比赛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有一个新的认识,对一些化学公式也可以理解的更加透彻。构建趣味性化学实验课程,在实验的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对化学实验课程的高效开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交互性教学,丰富教学手段
对于交互性教学模式,简单的说就是构建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小组讨论式学习的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对提升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帮助。高中化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化学基础能力水平的差异,把他们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在学到一部分新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小组之间讨论化学公式的配平方法,让学生对公式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加深记忆。比如在讲到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时候,可以让小组之间进行背诵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学生可以在相互提问的过程中获得提升。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共同取得提升,有助于化学课程实现更高效率的开展。
四、生活化教学,巧用化学实验
所谓生活化教学知识,就是说学习和生活是分不开的,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来源于生活,同时为生活服务的。例如在讲“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污染与防治”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和生活的紧密性,高中化学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去搜集生活中常见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相关资料,这样在上课时学生就可以举出很多生活中遇到的产生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产物的例子,而且不同学生搜集的资料也不一样,学生就会发现还有很多自己常见的现象也会产生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并且正在生活中污染着环境。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应该要始终保持一颗探索未知的心,这样才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如果学生产生了兴趣,就会深入学习这门知识,并且发现化学中的奥妙。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实验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例如在講“铁、镁与空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氧化镁”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取出等量的胆矾粉末、铁粉、镁粉,把它们混合均匀放到底部扎有小孔的塑料瓶中,然后把瓶子放到火焰的上方,轻轻拍打,当粉末落到火焰上时,火焰瞬间变为蓝色,同时伴有红色和白色的星光,这种神奇的现象就会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同时唤醒学习热情。
五、结语
总之,趣味教学法就是要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教师则要做好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为学生答疑解惑。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采用趣味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设备、小组合作、交互式以及生活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下,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苗慧,任鑫,张文保.化学课堂有效性教学及其实施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5(24):14-15.
[2]马佳美.高中化学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如何构建[J].数理化学习,2015(09):30-31.
[3]吴桂英,夏年利,袁仕琼.趣味化学实验在新教材实验教学中的妙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04):26-27.
[4]李晓华.高中化学趣味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6(08):38-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