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和教学策略探究

2017-09-05 09:41赵联学
南北桥 2017年15期
关键词:学困生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赵联学

【摘 要】数学在初中综合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学习意义,在学生的升学考试中也占据很大比重。然而很多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上比较困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很多。针对学困生教师们该如何应对,进而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就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困生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5.068

在初中数学课程学习中,学困生已成为比较普遍的存在,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造成这一现象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本文就从学困生的定义、主要表现、成因和教学策略四个方面做出浅层次的探讨。

一、学困生定义

所谓学困生,是指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其他障碍,但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或同班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的学生。在初中数学课程中的学困生,是指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比较差,不能够独立自主思考和探究,课余作业完成度和正确率较低,测试中成绩相对落后且出现错误较多。

二、初中数学学困生主要表现

第一,数学基础较薄弱,对数学知识掌握和理解不到位,从而导致解题和学习上比较困难。长此以往,就丧失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数学学习上就表现得很被动,需要教师的督促才会产生学习行为。

第二,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也不恰当,缺乏必要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思考。有一部分数学学困生主要表现出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盲目地进行学习,再加上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根本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第三,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学习兴趣,没办法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安排主动思考学习,常常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认真听老师讲课,思考和接受能力较差,课堂反应也比较迟钝。

第四,学生在完成学科作业时出现的错误较多,完成度和準确率都不高,在数学测试时也是如此,每次取得的成绩都不理想。后期进行查漏补缺时也是被动学习和解决问题,找不到针对性和代表性问题。

三、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身体和心理各个方面正处于成长发育时期,由于心理能力不够成熟,还处于过渡阶段,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综合而言,可将学困生成因分析如下:

首先,学生自身层面原因。一方面,很多学生由于受自身个性思维特点的影响,从一开始就不喜欢数学,对数学产生一定的距离感和抗拒,从思想意识上就将数学定义为难学的学科,到了初中这种想法已经根深蒂固难以改变。从开始就没有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导致数学知识点衔接不到位,更是加大了后期新知识学习和旧知识补充的难度。另一方面,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上态度不端正,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自主学习积极性。

其次,数学课程的学科特点。数学是一门探讨客观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对学生的理解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能力等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刚从小学过渡到初中阶段的学生,数学知识在难度、深度和学习要求上都有一定的提高,数学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广泛,解题思路和形式多样,学生们暂时还未能适应这样的改变,导致上了初中,数学成绩就直线下滑。

最后,教师、学校、家庭和环境层面的影响。学生们从小学升至初中,接触到新的教师、学校和环境,他们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而很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因不习惯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方式、学校的作息时间和课程安排等,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波动较大,没办法接受和适应新环境,导致数学学习上存在困难;另外,一部分学生来源于家庭,升至初中,学习压力和负担相比小学而言较重,家长对学困生的要求也就更高,无形中增加学生数学学习负担和压力。

四、初中数学针对学困生教学策略探讨

首先,教师要改变学生对数学课程固有的错误的观念,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思想上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那在数学学习上也就不会采取正确的行为方式,所以,观念的革新和兴趣的培养是转变学困生第一步。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要及时督促学生自主积极展开学习。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处于被动,需要教师的随时提醒和督促,教师此时要充分发挥主导者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做到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并思考反馈,课下能够及时的进行补充和巩固。尤其是在课堂上这一关键环节,一定要保证学生注意力集中,跟着教师的进程和思路,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保证课堂效率。另外,教师要根据学科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进行教学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要采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刚从小学升至初中,对初中数学课程的学习、环境和教师风格等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教师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弄明白学生的基本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形成完整适应学生的教学计划,争取学生尽快融入。

再次,数学课程学习上基础知识是关键。很多学生在小学时数学基础就薄弱,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较差,到了初中知识难度和深度上的增加更是加重学习负担。此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基础知识抓起,进行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完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和架构,充实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最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作业或者测试作出反馈,进行客观有针对性的评价,及时与学生交流沟通,帮助学生找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评价和结果反馈是比较重要的一环节,通过学生的作业练习和测试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就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辅导和知识补充,帮助学生完备知识系统,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首先,数学知识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注重在这个过程中的积累,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奠定良好基础开始,一步一步进行知识的补充和自我的提升。其次,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两个方面,教师和学生之间展开良好的互动是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不仅利于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师生的良好沟通和人际关系,还能保证教学上的相互配合和进步,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意义。但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身才是学习好坏的决定性因素。最重要的一点,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做到在尊重学困生的基础上,在学习上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切不可放弃或忽视他们,只要多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取得预期效果。

猜你喜欢
学困生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