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玲��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供给侧改革对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影响,从管理、资源和服务三个角度分析了供给侧改革的利好之处,研究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创新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机制的意义,并就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机制的创新要素进行了解析,最后提出了围绕需求和服务的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8-0022-03
供给侧改革通过确定影响需求的各要素来保证资源的最优配置,在我国社会主义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步伐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需要紧密结合需求侧、供给侧的不断变化,进而实现平滑度较高的结构调整[1]。2016年1月26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同样要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在既有的社会化服务机制下,根据现实阶段的需要,实现从服务端到需求端的服务创新,同时也要紧密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正确理解国家宏观政策,进而实现自身社会化服务机制的全面创新。
1 供给侧改革对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影响
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宏观指导和具体实施,从政府到企业、从机构到个人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尽管在改革过程中会存在制度、资金、流程等层面的困难,但是整体的影响呈现着积极与合理的表象,对于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影响较为深远[3]。
1.1 提供明确方向的科学化管理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需要紧密结合我国宏观政策的具体发展方向,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确定服务的有效性和职能性,同时推进科学化管理。在指向性较强的供给侧改革影响下,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势必会相应地进行管理变革,这种变革会更加符合我国的社会发展规律并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最终实现全面的科学化管理。
1.2 支持优化配置的合理化资源
供给侧改革提出了要保证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讲,这涉及不同区域、地域、级别、规模的诸多图书馆,根据目标人群和差异化的需求,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能够合理地保证资源的有序分配,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4]。通过供给侧改革的宏观导向,将政策、资金进行合理的调配,对于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1.3 匹配协同创新的标准化服务
目前,我国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效率低下、服务理念缺乏的现象,而在供给侧改革的全面推行下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同时会引进高质、高效的管理模式,更新现有的管理理念,根据需求进行全面创新,为社会各层次的需求方提供一种标准化的服务体系,有效推动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协同创新发展。
2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创新公共圖书馆社会化服务机制的意义
供给侧改革推动了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机制的根本性转变,对于服务机制的全面创新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能够帮助公共图书馆建立全新的供需机制和完善现有的服务方针,同时引导其有预见性的发展方向。
2.1 建立全新的供需机制
供给侧改革的全面推行,能够明晰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供需端情况,即供求关系的明确。通过供给侧改革的宏观调控作用,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机制会随着需求的不断变化而调整,这种调整并不是“一刀切”和推翻现有的机制体系,而是能够结合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和产业结构调整来建立适合现阶段发展的供需机制,这种影响是透过潜移默化的调整和服务层面的创新来具体实现的,意义在于能够从宏观指导转为微观实现,作用甚大[5]。
2.2 完善现有的服务方针
当下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并不能匹配供给侧改革的现实要求和需求,在服务层面明显有着诸多不足,而随着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供给侧改革的全面推行,自上而下地对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其能够有效地完善现有的服务方针。在服务效度的不断优化下,供给侧改革的意义在于能够引导、更新、控制社会化服务的方向,服务本质转变为一种沟通协作的方式,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方针。
2.3 引导有预见性的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是这种改变目前面临着拐点,且社会意识形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因此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而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同样存在着发展停滞不前的状态,很多图书馆成了摆设,缺乏发展的动因和方向[6]。因此,供给侧改革能够引导公共图书馆的转型和转向,能够有效引导其发展,帮助其将服务渗透到现有的机制之中,最终实现与社会的协同发展。
3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机制的创新要素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机制的创新要紧密围绕供需两端的现实情况进行调整,如图1所示,从法律、管理和人资几个方面入手,切实推进供需两端的完善和创新,进而保证改革过程中满足既有和不断发展的需求和诉求。
3.1 框架清晰的法律依循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和新常态下新措施的实施情况,加快出台有关法律条款,及时修改不符合发展需要的法律,以高质量的法律供给,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驾护航。”这为供给侧改革在社会的全面推行提供了框架清晰的法律依循,各地在未来势必会推出符合供给侧改革趋势的相关政策。
在框架清晰的法律依循下,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机制的创新也势在必行,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对于公共图书馆的政策扶持、资金扶持、项目扶持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倾斜,同时对于服务要求、服务质量、服务评价都有了更深入的规范。而各地公共图书馆可以参照和学习上述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自身对于政策的理解,同时与地方政府建立沟通协作的关系,进而实现自身社会化服务机制的创新。
3.2 切合实际的管理标准
供给侧改革提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了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当传统动能由强变弱时,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而应用到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中,培育新动能则体现为设置切合实际的管理标准,这一要素所涵盖的内容是将创新型管理的各项标准融入日常工作之中。
具体来看,各地公共图书馆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学习管理素质较高的同类图书馆管理经验,将体系化、人性化、合理化纳入管理标准之中。管理是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的核心要素,结合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和使命,公共图书馆势必要在不久的将来全面革新管理内容,不断通过创新来增加服务的功能性,以便服务更多的机构和个人。
3.3 能力为先的人资体系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要培育新的生产要素,而其中人才、知识、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可以通过提高效率来实现增长,所以叫效率型要素。因此,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机制的创新要素也应切合供给侧改革的内容,通过能力为先的人资体系来实现自上而下的效率型服务。
在现有的人资体系中,大多数公共图书馆缺乏有能力的人才,机械的工作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流失。因此,推动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机制的创新需要引进大量的知识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完备的人资体系来保证服务机制的创新与应用的顺畅。
4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机制的创新路径
供给侧改革摒弃了以前陈腐、拖沓的工作思想,在工作路径中树立了全员服务核心思想,也建立了沟通协作的信息模块,同时保证了服务端方式的全面创新,将服务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根据自身情况创设不同架构的服务流程,并通过上述创新路径,紧密结合供给侧改革的中心要求,有效推进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整体效能(见图2)。
4.1 营造全员服务的核心思想
供给侧改革引导社会各界要充分树立服务思想,公共图书馆作为基层服务性质的机构更要彻底地营造全员服务的核心思想,踏踏实实地为机构和个人提供效果好、功能佳的服务,将服务机制进行全面更新,摒弃掉传统的陈腐与拖沓,引入全新的服务理念并渗透到各个服务环节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够匹配到供给侧改革的要素之中,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助力。
具体来看,公共图书馆要学习其他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经验和相关信息服务类企业的运营思路,引进良性、完善的服务文化和理念。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进行相应的学习,充分了解自身的义务和工作内容,同时在服务过程中要设置审核和评价制度,将服务文化深入机制体系之中,保证营造全员服务的核心思想,进而打造更为优质的社会化服务。
4.2 建立沟通协作的信息模块
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并不是单一指向的信息服务,更需要加入沟通和协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与需求的匹配。供给侧改革要求社会各职能部门尽可能帮助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个人完成发展,这种诉求同样适用于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将需求进行精确定位需要进行良好的沟通,而后通过多种服务方式来保证需求的满足。
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机制的创新加入沟通、协作的元素,这种沟通是双向的,供求方通过共同努力来完成信息的檢索和使用,这是供给侧改革影响下的全面创新。图书馆和需求方都能够在沟通协作中获得成长和满足,有力地推动了信息的传播和使用,经过不断的工作和积累,一定会推动社会各层面的良性发展。在具体的方式、方法上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分类,如工业领域、商业领域、文学领域、教学领域等,保证服务效率的有效提升。
4.3 面向差异需求的主动服务
随着社会科学、人文和经济等层面的不断发展,组织和个人对于信息服务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这种繁多、复杂的差异性需求往往导致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不完全形态,因此需要对此加以引导。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需要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方针,保证自身服务能够有序满足需求方的诉求,进而达到信息传播和使用的目的;通过主动服务的方式来直接面向不同程度的需求,由被动服务转化为主动服务,将服务模式和服务方法加以创新,主动将服务带给企业和个人。
具体来看,在服务过程中如果工作组较多,那么可以将需求进行记录,推行“集群工作”和反馈模式,将同一类别的信息需求进行分类记录,而后统一进行检索和搜录,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反馈,在现有的消息引擎中进行沟通,如后期信息需求有调整或变化能够在反馈计划中第一时间获取。这种主动服务的方式满足了差异化的需求,实现了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机制的创新。
4.4 创设不同架构的服务流程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流程同样需要创新,可以根据需求来创设不同架构的服务体系。如:学术端与企业和个人建立共享机制,工业领域中可以将图书馆数据资源和应用信息引入企业之中,商业应用中提供更多的案例及客观分析;也可以建立中间环节来有效提高服务流程的平滑度,同时根据不同领域和需求建立特殊的服务流程体系,减少不必要的服务流程和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够与供给侧改革同步,同时有效实现服务流程层面的创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提出:“供给侧改革实质是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是要壮士断腕,除旧迎新,凤凰涅槃,涅火重生”。这对于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同样适用,公共图书馆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服务流程体系,建立全新且差异化的服务流程,将不同层面的需求作为服务的支撑点,并据此创设服务架构和流程,全面推进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邵宇.供给侧改革: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J].新金融,2015(12):15-19.
[2]张银平.“供给侧改革”是面向全局的战略性部署[J].北方经济,2015(12):39-42.
[3]陆和建,周乃泉,吴凡.我国区级公共图书馆社会化管理机制创新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5(10):10-13.
[4]李祝启,陆和建,毛丹.安徽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管理创新路径研究:以安徽基层公共图书馆社会化管理为例[J].图书馆工作,2015(2):30-34.
[5]李国新,刘炜,王世伟,等.“十三五”时期图书馆事业展望: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思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5(5):3-6.
[6]金伟丽,刘佳,张建华.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校图书馆五大信息空间建设[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6(1):29-31.
(编校:崔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