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柳春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连朱熹这个极为克制的人,亦承认美食对于大众极强的诱惑性。多年前有梁实秋连续吃了八十多年,没间断,然后在《联合报》和《中华日报》大谈饮食,最终著成《雅舍谈吃》。多年后沈宏非不谈风云,只談风月,尤精饮食男女之道,喜在《南方周末》出没,终成《写食主义》和《饮食男女》。现当下,美食博主层出不穷,特色的商店、精致的美味也越来越广为流传,在我们的味蕾上攻城略地。
对于美食的追求,绝非是现代人所独有的。最为著名的莫过于苏东坡,不仅爱吃、贪吃,而且甚爱创新菜,肥而不腻的东坡肉,带着晓露的东坡羹,皆是当下餐厅上的推荐菜,他甚至还为猪肉这一食材特别撰写了《猪肉颂》。古往今来,中国人对美食的追求从不间断。
可是,生命中最美好的食物往往都不是出自米其林大厨,而是家里的那碗人间烟火。当美味食品盈润心胃的时候,我们感知到的是美食背后那个人的用心。林清玄学着妈妈的方法,熬不出同样味道的冰糖芋泥;琦君如法炮制,酿不出童年的春酒。多年后,萦绕在我们舌尖的到底是那地道的家醅,还是那个制作美食的能工巧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