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17-09-05 13:42:22冯开梅姜玉波于全勇曲永松石少婷刘建成姜金龙赵洪全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医学影像毕业生课程体系

冯开梅,姜玉波,于全勇,曲永松,石少婷,刘建成,姜金龙,赵洪全

(1.山东省莱阳卫生学校,山东 莱阳 265200;2.烟台业达医院,山东 烟台 264006)

中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冯开梅1,姜玉波1,于全勇1,曲永松1,石少婷1,刘建成1,姜金龙1,赵洪全2

(1.山东省莱阳卫生学校,山东 莱阳 265200;2.烟台业达医院,山东 烟台 264006)

根据中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岗位能力要求,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理论,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以适应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发展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中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我国影像医学教育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卫校开设的医学影像专业。山东省卫校医学影像专业最早设立于1959年,学制3~4年,学生毕业后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山东省教育厅做出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停办医学影像专业,转型培养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经过多年实践,我们积累了很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但随着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理论的引入[1,2]和生物医学工程、信息技术的进步,如何科学构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以适应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发展需要,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3~6]。为此,笔者在山东省范围内进行了调研,探索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理论构建中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对象和方法

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调查山东省7所开设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校的专业技术人员,济南市、临沂市、泰安市、潍坊市、滨州市、烟台市共计44所一级医院、69所二级医院、23所三级医院的医学影像技术人员200人(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48份,其中有效问卷137份),中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50人(发放问卷50份,收回50份,其中有效问卷48份)。调查内容包括山东省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情况、中专层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工作岗位现状和用人单位对中专层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的需求。

2 结果

2.1 课程设置情况

山东省中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专业课主要为影像技术学、医学影像设备、X线摄影化学与暗室技术、X线物理与防护、影像诊断学、超声诊断学,各门课课时数见表1。

2.2 毕业生工作岗位现状

调查显示,所调查的中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中,在医疗机构影像科从事X线检查工作的占60.8%,从事CT检查工作的占13.4%,从事MRI检查工作的占5.8%。表明中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X线检查工作,其次是CT检查工作,从事MRI检查工作的极少。

表1 山东省中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2.3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的需求(见表2、3)

表2 X线操作技师职业能力需求[n(%)]

表3 CT操作技师职业能力需求[n(%)]

3 讨论

3.1 中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

调研结果显示,60.8%的中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从事X线检查工作,13.4%的从事CT检查工作。因此,笔者认为,三年制中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旨在培养经验型技能型人才,使学生毕业后能从事X线检查工作、CT检查工作。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技能培养和人文教育,使课程标准与放射医学技术(士)考试和大型医疗设备上岗证考试大纲要求接轨,技能操作标准与行业要求接轨。

3.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的需求

调研发现,X线检查岗位要求中职毕业生具备普通X线机的操作技能、CR的操作技能、DR的操作技能等。提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普通X线机的操作技能、CR和DR的操作技能等方面教学。CT检查岗位要求中职毕业生具备掌握CT检查工作流程能力、CT图像质量分析评价技能、运用计算机进行数字图像处理技能、CT机操作技能。提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重点加强掌握CT检查工作流程能力、CT图像质量分析评价技能、CT机操作技能等方面教学。

3.3 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沿用的是学科本位课程体系[3~5],中职学校尤其如此,分为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每个模块安排相应的学科,每个学科按照自己固有的学科体系进行专业建设,各学科自身体系较完备,知识量丰富。但是这种课程设置过分强调学科本位、学科的重要性和独立性以及学科自身逻辑体系,将课程设计重点放在学科完善上,把学科凌驾于教育之上,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成为促进学科发展的手段,导致教学内容繁、难、偏、旧等,教学也更侧重于知识灌输。此外,没有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严重制约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3.4 中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2004年,教育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联合颁发了《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提出“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的课程设计理念。姜大源[1,2]在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遵循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本位课程体系强调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和课程内容排序标准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物,强调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据此,按照工作过程本位对三年制中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构建,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需要。

3.5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结合调研结果,按照岗位能力要求并融入职业资格标准,采取模块化教学设计,遵循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理论,构建职业素质课程、岗位基础课程、核心岗位课程、拓展岗位课程和职业能力发展课程5个模块的全新的“五位一体”能力递进课程体系。同时,依据每个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把原来按学科体系设置的X线物理与防护、医学影像设备、X线摄影化学及暗室技术、影像检查技术、医学影像诊断、超声诊断学等课程知识进行解构,按工作过程本位课程体系进行重新组合,形成X线检查技术、CT检查技术等课程。这种课程设置打破了原来的学科体系,按照每一个岗位的工作过程对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进行重新构建,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要求[6],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3):1-11.

[2]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9,17(4):66-70.

[3]钱春野,李仕红,李玉华.谈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2(12):159.

[4]钟易.关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模式与改革的探索[J].当代医学,2009,15(24):164.

[5]姚建新,殷燕,刘冬梅,等.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系统疾病影像学课程体系建设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3):130-132.

[6]任津瑶,贾明昭,刘燕.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能力递进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32):34-35.

G420

:A

:1671-1246(2017)17-0139-02

注:本文系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5395)

猜你喜欢
医学影像毕业生课程体系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当代医学影像误诊学》出版
《当代医学影像误诊学》正式出版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最“叛逆”的毕业生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