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对大一新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

2017-09-04 01:28李杭东曾延风张倩
法制与社会 2017年24期
关键词:大一新生人际交往拓展训练

李杭东 曾延风 张倩

摘 要 作为课程教育的延伸,素质拓展训练有助于大一新生在适应期内,迅速提升和改善人际交往的能力。本文通过对实验组与控制组的研究,发现经过接受一定时期的团体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后,拓展训练对与人交谈、与人交友、异性交往三个维度和总分产生了极其显著的影响(p<0.01),待人接物维度上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p<0.05)。

关键词 大一新生 心理素质 拓展训练 人际交往

基金项目:2013年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Y201329928)。

作者简介:李杭东,中国计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曾延风、张倩,中国计量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8.386

在大学校园中,人际交往已成为困扰和影响大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进入大学后,面临新的环境和新的群体,如何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共处成为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困惑。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 也是今后事业发展与人生幸福的基石。

对于大学生而言,纯粹的心理学理论教学并不能有效地解决人际交往问题。已有研究表明,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若干心理指标皆有着重要的影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国外这方面的资料多数是对拓展训练的历史和发展的内容性介绍,更多的方面也是侧重企业和公司员工的培训;由于拓展训练在国内兴起时间较短,关于这方面的具体研究报告较少,而且主要是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对于拓展训练的认识绝大多数还仅限于企业员工的内训,针对大学生的拓展训练方面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面向大一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以研究在接受系统的心理素质拓展项目训练后大一新生人际交往水平的变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杭州某本科院校大一新生230人作为研究对象。将这230名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115人接受专业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控制组115人不接受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

本研究选用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主编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量表测试。该量表总共有28 道题,分为四个维度:第一维度为交谈,包括 1、5、9、13、17、21、25 题;第二维度为交际与交友,包括 2、6、10、14、18、22、26 题;第三维度为待人接物,包括 3、7、11、15、19、23、27 题;第四维度为与异性交往,包括 4、8、12、16、20、24、28 题。其中,选择 “是”得 1 分,选择“否”得 0 分,最后统计每个学生四个维度的总分。总分分为三个层次:0-8 分,9-14 分,15-28 分,分别对应的人际交往的困扰程度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2.研究过程

本研究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在2016年9月和2017年1月进行量表前测和后测。对实验组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拓展训练,两周一次,共9次。在拓展训练开始前、后,对实验组和控制组都进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的测试。

本研究在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业心理素质拓展场地进行,共采用6个心理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带队进行拓展训练,具体拓展项目和实施过程如下:

项目1——乘风破浪:6块铁板,每块铁板上站3个人,所有的人手拉手。要求大家在规定时间内,顺时针走动一圈,转动过程中,人不能落地。

项目2——穿越电网:要求所有队员在40分钟之内,从网中穿过,到达“电网”的另一边;每个网眼只能通过一次,通过后即封闭;任何人、任何物品不可以触网,触网部位所在的网眼将被封闭,正在通过的人退回重新选择网眼通过;过网的唯一通道就是未封闭的网眼,两边的队员不可以从网外来回换边;身体的任何部位触网均视为违规,包括头发、衣服。

项目3——礼让通行:所有同学站到晃板上,面向一侧。随机给每位同学发放一张写有数字的纸条,要求同学不能出声告诉他人自己的数字号码,只能通过肢体语言传递信息。大家有5分钟时间讨论传递信息的方式,正式开始时不允许出声。队伍调整过程中,不能掉下晃板。最终调整成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的顺序。

项目4——梅花桩:所有队员站成一列,双手搭着前面同学的双手。第一个同学带队,依次走过1-6号6个桩,没有序号的桩可以不走。过桩过程中,双脚不得落桩,双手不得脱离前面同学的双肩。

项目5——蒙目障碍:每人用眼罩蒙上眼睛,每位同学先单独穿越障碍物,初步体验和适应蒙目走路的感觉;全体同学排成一列,队伍的前后顺序可以由同学自己商定,后面同学双手放在前面同学肩膀上,要求中间不允许双手离开肩膀,不能掉下铁桥。

项目6——相依为命:这是一个双人合作项目,两位队友各站在一根横卧的钢管上,与对方双掌相握,从最窄处往最宽处行走。行走过程中,双脚必须接触钢管,如果中途双脚落地,从起点重新开始。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采用SPSS19.0对控制组与实验组的前后测数据进行分析。

从表1看出,拓展训练前,实验组与控制组在与人交谈、与人交友、待人接物、异性交往及总分上,都无显著差异,P>0.05。

从表2看出,实验组与控制组不仅在交谈、交友、待人接物、异性交往等四个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极其显著,而且在總分的均值上同样出现了极其显著的差异。说明在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素养方面,拓展训练比传统的教学更具积极的影响作用。

从表3看出,控制组在与人交谈、与人交友、待人接物、异性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在前后测中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从表4看出,经过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实验组在与人交谈、与人交友、待人接物、异性交往等方面的能力高于实验前。其中与人交谈、与人交友、异性交往三个维度和总分前后测差异极其显著(p<0.01),待人接物维度上前后测差异显著(p<0.05)。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从本研究的研究结果来看,与控制组相比,心理拓展训练提高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降低了人际交往的困难。拓展训练时,既有队员之间身体的接触,更有对个性、处事方式等的相互接纳和包容,合作有利于彼此间信任的加深。

2.实验组在与人交谈、与人交友、待人接物、异性交往四个维度以及总分等方面均低于控制组,说明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交谈、交友能力,特别是与异性的交往,帮助部分学生克服害羞心理。

随着大一新生对大一生活的适应,包括对大学校园环境、学习方式、生活等,控制组在人际交往的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由于个体性格和能力的差异,每个人的人际交往圈不一样,因此存在个体间的较大差异。而通过系统性的团体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有效减少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社会回避、交流恐惧以及羞怯的现象。

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中,可以构建针对性的教育机制,强化学生的信任能力。本研究所设计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项目,需要团队的合作,肢体的相互接触,特别是需要建立团队契约。同时,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实验组被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男女生比例均匀,有助于异性之间的交往。

(二)建议

1. 由于人际交往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改变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拓展课的内容可以更为多变和灵活,从而被学生接纳和喜欢。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基本在大一开设,配合团体心理辅导,在其他年级段也可以开展主题性的系统素质拓展训练。

2. 由于拓展训练的项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需要对任课教师进行素质拓展训练专业培训,确保拓展過程安全有序。

3.鉴于大一新生入校后,相互间的熟悉度还有待进一步加深,特别是异性之间的接触会更少,因此人际互动是少而短暂的。素质拓展活动开展过程中,在分组活动时,应考虑组内男女生的均匀分布,以便扩大同性、异性之间的交往。

4.素质拓展课的开设需要连续性,特别是在新生适应阶段,结合朋辈心理辅导的开展,效果可能会更佳。

5.进一步明确和规范素质拓展活动的方案和规则,细化操作流程,以便学生掌握后,能在朋辈中开展朋辈辅导,从而可以服务于下一届的同学。

6.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素质拓展训练应有别于体育课中的拓展训练,前者更需注重活动后的体验分享与讨论,在分享讨论中,共同探讨彼此之间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的困惑以及自己有效的提升和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斌.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社会交往影响的实验研究.教育与职业.2013(12).

[2]何腾腾.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交往的相关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5).

[3]孙利红.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自我和人际关系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2).

[4]倪嘉波.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教育探索.2008(2).

猜你喜欢
大一新生人际交往拓展训练
浅谈大一新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内隐自恋大一新生恋爱态度研究
大一新生班委选拔与培养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开展
拓展训练融入中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大一新生课余生活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