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花莲
世界上一切事物发展都是不平衡的,人也如此,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较好的、中等的、较差的之分,较差是相对较好而言,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一个班有的学生较好,有的学生较差也十分自然。好与差不是绝对的,既是相对的,又是可变的。任何学生的落后,都有各自不同的复杂原因,正确看待“后进生”,相信他们能转化,并创造条件,促进他们的转化,是一个教师的神圣职责。我在班级管理及班主任工作中,下了番功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有爱就没有永远的“后进生”
给“后进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如排好座位、找好对子、课上多提问、目光多对视、及时点拨、适时表扬,使他们不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激发他们上进的内动力,他们就可以逐渐变成“不差”。如班级从外校转来一“后进生”,进班不到一周就发现,他不但学习成绩较差,而且课上说话、玩游戏机,破坏班风,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对此,我及时找到他,但没有严厉批评,而是友善与其谈心,一起分析转学的原因,鼓励他抓住机会,改正缺点。同时,我又发现他爱好画画(曾在数学课上画漫画),就让他参加了板报组,他设计的板报内容丰富、版面新颖有创意,我及时抓住这一闪光点,大加表扬。他变了,不但上课认真听讲,而且经常找老师问问题,期中考试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他母亲激动地说“真没想到他考这么好!这孩子的变化太大了!”
二、掌握批评的技巧
教师需要用言语表达自己,而不用言语批评学生。后进生缺点多,是需多批评,但批评的语言,要就透着真诚,透着期望,这样可以否定后进生成为永远。这一点,是我做了多年的班主任之后才学会的。
当后进生犯了严重的错误,你必须去批评教育他的时候,应该避免使用“你怎么……”之类的会伤害孩子的言辞,而尽量使用“我感到……”之类不伤及孩子自尊心的语言。当“后进生”不完成作业的时候,你不要对他说:“你为什么不写作业!你还想不想学!”而应当对他说:“我想知道你昨天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当你说一些没有褒贬意味的中性话语,而不是说一些严厉批评他的话语时,他会更容易采取合作的态度,接受批评,改正不足。虽然教师只是语言的变换,实质是我们的思想上对后进生有一种期待的境界,蕴含着深刻的爱意。这些都通过情感的语言传递给了学生,他便产生了一种心理激励。从这点看,没有永远的“后进生”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认识,在于教师的艺术。
三、密切注视交友,减少对“后进生”的负面影响
教师应时时注视并观察着学生,用榜样的力量树立后进生转变的信心。用身边现实的事例,使他们学有样子、赶有目标、上有台阶、进有路子,引导差生与优等生交朋友、有意创设差生与优等生交往的机会,经常讲述一些选择品质不好的人做朋友,带来的不良后果与危害。让他们在具体的事情面前,认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一旦发现他们交友间的“友谊”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要坚决瓦解这样的“友谊”。当我发现,我班有一“后进生”经常与另一后进生甚至外班的“后进生”在一起说笑时,我找机会,温和地对他说:“你知道吗?在老师眼里,你是个品行端正的好孩子,虽然目前的成绩不很理想,但老师相信你很快就会赶上来,某学生经常跟你在一起,你要学他的优点,可不能把他的缺点也学来。”同时,示意班长等优秀学生多与他交流、谈心、做朋友。此后,他变化越来越大,学习成绩越来越优秀。“后进生”一般自控力差,是非分辨能力弱,“交友”将对他们影响很大,教师在他们成长中,可密切注视他们的交往,及时指导,这也是促进转化的重要环节。这再次说明,教师在学生成长、“后进生”转化中的主导作用。
四、与家长携手,帮“后进生”转化
毋庸置疑,家庭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转化后进生同样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孩子在家长眼中永远也不是差生,这是由于亲情关系,看到优点更多些,这一点值得我们老师学习。但是,孩子的缺点、不足,甚至錯误,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那些后进生,他们的进步与转化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因为家长是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与学校教育要吻合起来,协调起来,才有教育效果。对其家长,教师要主动帮其提高对教育好下一代意识的认识,共同商讨教育子女的方法,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合作,形成学校、家庭相互配合的良性教育环境,这对“后进生”的转化过程势必取得学校教育不可比拟的良好效果。
(作者单位:天津铁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