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脊村社区参与旅游对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

2017-09-03 10:02王光伟陈晓梅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龙脊梯田壮族

王光伟,陈晓梅,孙 祺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航空旅游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龙脊村社区参与旅游对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

王光伟,陈晓梅,孙 祺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航空旅游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本文以桂林龙脊村为例,调查社区居民通过食宿、旅游商品、旅游就业等形式参与到旅游活动中的现状,以及当地维护民族和地区的独特文化的不同形式,分析经济刺激、文化自豪感、游客的独特需求来促进民族和地区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实现旅游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共赢。

社区参与;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影响;龙脊村

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很多传统村落的古建筑被废弃或陈旧不堪,亟待修缮维护,而且随着乡土建筑、人文景观遭受破坏,村落的非物质遗产逐渐流失,很多富有地域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歌舞、工艺技术等非物质遗产难以延续。目前桂林市已有63个传统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些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古村落,将由县级住建、文化、财政部门负责在传统村落统一挂牌保护,促进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旅游的发展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带来了更多的希望,自社区参与理论被引入到旅游学研究里来,给予了传统村落保护更多的理论指导,社区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旅游活动中去,包括经济、文化、决策、保护等多个方面[1-3]。居民通过旅游与文化的结合,获取了更多的利益,在文化自豪感、经济驱动力等作用下产生维护传统村落的各种文化形式[4-5],如建筑、特产、舞蹈、音乐、农作、民俗等,给旅游形式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丰富了旅游形式,在促进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本文以龙脊村为例,分析龙脊村社区参与旅游的形式,促进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实现旅游发展和文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1 研究区域概况

龙脊村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东南的龙脊镇境内,属于龙脊梯田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寨处于大桂林旅游圈内,距桂林市76km(图1)。龙脊村包括平段、平寨、侯家三个自然村及周边1000余亩的梯田,总面积约4.2km2。龙脊村已有40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有200多户,1000多人,多为潘、廖、侯三姓的壮族聚居区,村内拥有广西保存最完整、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壮族杆栏式建筑群,壮族文化保存较为完好(图2)。2012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发通知公示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龙脊村成为龙胜县唯一入选的传统村落,传统村落的建设极大促进了龙脊传统村落的发展和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2 旅游社区参与方式

2.1 研究方法

采用实地调查、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龙脊村的文化形式、文化内容、文化传承等进行调查,总结龙脊村现有旅游商品类型、稻作表演项目、娱乐表演项目等;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总结村民对农家乐的参与情况、旅游的文化感知情况、村民的旅游经济收益情况等。

图1 龙脊村区位图

图2 龙脊壮寨位置示意图

2.2 社区参与方式

2.2.1 食宿服务

龙脊村依托龙脊梯田景区,为旅游者提供非常有民族特色的壮寨民居住宿和具有壮族特色的饮食,居民可以从这些项目中获取收入;同时,这种参与性旅游项目也拓展了旅游业发展空间,增加旅游吸引物的丰度和游客停留时间。对于旅游团而言,旅游行程往往会安排比较有特色的住宿和特色餐作为行程的延伸,通常在游览龙脊梯田之后,前往龙脊村或者平安村就餐和住宿。对于自助游者而言,由于他们对于时间、行程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往往会选择当地比较有特色的地方食宿,作为旅游过程中的重要体验(表1)。

表1 龙脊村食宿服务概况

注:包括既经营住宿又经营餐馆的农家乐12家,从业人员29人。

2.2.2 旅游商品

旅游购物作为旅游者旅游过程中重要的行为,购买当地的旅游特产也是重要的旅游体验[6]。社区居民通过出售各种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展现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同时借此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龙脊村销售的旅游商品主要有展现桂林地区特色和壮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旅游商品(表2),这些旅游商品成为龙脊村展现民族文化的窗口,也成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旅游元素。

表2 龙脊村旅游商品类型

2.2.3 民俗表演

旅游已经成为社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开展大型民俗、文艺节目表演作为旅游景区的拓展,已经成为众多旅游目的地开发旅游资源的重要选择[7]。龙脊村通过梯田活动主题定期进行壮族歌舞表演(表3),游客白天游览龙脊梯田和古壮寨之后,部分游客会选择留宿平安村或者龙脊村,体验壮族的房屋住宿、特色饮食和歌舞表演[8]。当地村民通过歌舞表演展现桂林地区和壮族的文化特色,不仅给游客提供一种独特的旅游体验,丰富旅游过程,还可以增加当地的旅游收入。

表3 龙脊梯田稻作表演项目

3 社区参与旅游对于文化传承的影响

3.1 推动文化形式发展

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对于各种不同区域文化了解的渴求促使旅游目的地不断对文化形式进行创新,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9]。例如,目前新式的水泥结构房建设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许多传统村落却为了满足旅游者的新奇体验,修建了大量的木质结构壮族住房。壮族住宅是壮族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社区居民而言,新式结构的住房舒适程度和方便程度优于传统住房,但是游客体验特色的需求使当地居民维持传统的民居建筑方式。

龙脊村通过建设为游客提供住宿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住宅、具有表演性质的梯田农作文化、具有壮族特色的饮食、游客积极参与的壮族歌舞表演等形式,既形成非常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吸引物,同时能使民族和地区的文化通过某种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给予游客极大的新奇满足,保证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3.2 促生文化自豪感

居民通过参与旅游活动能够获得经济、心理、社会、政治方面的增权,文化赋予了旅游更多的内容,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旅游,旅游发展提高了许多社区居民的自豪感,因为他们的文化、自然资源和传统知识的独特性和价值得到外部肯定,增加了居民对于维护民族和地区的特色文化的自信心,促进社区居民维护、保护、更新文化内容和形式。

通过对龙脊村民发放问卷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大部分龙脊村居民因为桂林是国际知名旅游地和龙脊梯田的文化为海内外所知名而感到自豪,龙脊梯田的旅游开发吸引了许多旅游者前来,甚至不乏外国人的身影,社区居民都感到习以为常,觉得人们都非常喜爱龙脊是他们莫大的荣耀,社区居民多数都表示利用这个机会,进行旅游创收的同时,维持地区的特色文化形式(传统民居、梯田农作文化、民族歌舞、特色饮食等)也是他们必然的任务,只有通过维持这些具有特色的文化才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观光旅游。调查发现村民对于桂林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感知以积极参与到旅游活动的村民最为强烈,而年龄较大的居民、没有从旅游活动中获取收益的居民则感知较弱。对于龙脊地区的特色文化,绝大部分的居民表示认同,认为旅游能够将他们的文化传播到外面的世界,对旅游者来龙脊旅游感到欢迎,觉得旅游者为他们带来新的视野、更多的旅游收入,旅游者能够参与到龙脊的表演活动中去,就是对于当地文化的一种认同,参与的游客越多(尤其是外国游客),他们就会感到一种强烈的自豪。

3.3 经济动力驱使文化传承

最近频繁报道的很多文化艺术的传承因为后继无人而面临断层的危险,没有经济驱动的文化传承无疑是空中楼阁,难以实现[10]。龙脊村曾经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很多人都宁愿远赴珠三角务工,获取更高的收入,而不愿意留在家乡务农,传承龙脊独有的梯田农耕文化,年轻阶层和精英阶层的流失,导致文化传承难以为继。

在旅游发展和社区参与下,龙脊村居民通过景区就业、农家乐、娱乐节目表演等形式解决就业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全村旅游就业人数共153人(其中男性31人,女性122人),人均年收入14558元,经济的驱动力激发社区居民对于文化传承的热情,旅游活动过程中的景区就业、自主创业(自建房提供餐饮、住宿等农家乐服务)、歌舞表演等活动都能够给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收益,很多村民因为旅游获得实际的收益,使得他们对于民族和地区文化传承的动力更足、信心更强。

3.4 旅游需求刺激文化创新

巴特勒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旅游地演化经过了6个阶段,包括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退阶段[11],为了阻止旅游地进入衰退阶段,旅游目的地需进行不同的复苏策略,主要采取的措施是文化创新和旅游资源的梯级开发。旅游开发过程中,如果没有文化内涵,那么景区的开发是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游客旅游过程中,总是会对旅游目的地提出新的需求,游客的需求不断变化、不断提升,刺激旅游目的地不断进行更新换代,加入新的文化内涵,使旅游目的地的内容更加丰富,避免进入旅游的衰退期。对于自然旅游资源比较贫乏的地区,增加人文景观的吸引力,进行文化创新成为不二的选择,进行文化创新包括地区间文化交流、民族间文化融合、开发新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新的民族文化产品(饮食、工艺、商品)等不同的方式为地区或者民族文化加入新的元素,使民族和地区的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龙脊村通过龙脊梯田的旅游,开发出了油菜花节(3~4月)、春耕节(5~6月)、金秋文化节(9~10月)等多种独具特色的节庆文化,使游客不同的季节都能体验到不同的梯田稻作文化。龙脊村村民通过篝火晚会表演自编自演歌舞节目,融入包括扁担舞、采茶舞、唱山歌等节目,使游客白天游览之后,能够通过参与到当地的文化表演过程中去,充分体验当地的特色文化,使当地的农耕文化和民族文化向更多的旅游者展示,焕发出新的活力。

4 结论

1985年墨菲提出社区参与旅游,阐述了旅游业对社区发展的影响,将社区参与旅游活动提升到一个相当的高度。国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居民对于旅游业的社区参与热情日渐升温,主要侧重于经济参与,而文化和政治参与相对较少。文化参与方面主要表现为地方特色建筑、饮食、歌舞、特产等多种物质化的文化,虽然出现一些文化的庸俗化、同质化,甚至盗用异地文化的现象,但是文化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内涵支撑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而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乡村是旅游文化传承的重要区域,乡村地区通过社区参与旅游活动展现地区文化将成为地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1]陈婉雪.新垦农村村民的社区社会参与——以武汉市X社区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2]李先锋,何健.乡村旅游对回族社区居民社会文化影响的实证调查与分析[J].资源与产业,2010(1):95-100.

[3]李先锋.基于旅游增加值的六盘山扶贫旅游经济影响实证研究——以泾源县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0(4):166-170.

[4]孙九霞,保继刚.从缺失到凸显: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脉络[J].旅游学刊,2006(7):63-68.

[5]叶俊,于海燕.国内近年来社区旅游研究进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272-278.

[6]甘德欣,龙岳林,袁锡姿,等.紫鹊界梯田景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对策[J].经济地理,2007(6):1056-1058,1062.

[7]王鹏,罗意坚,邓育武,等.紫鹊界梯田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6):106-108.

[8]刘楠,吴忠军.广西桂林龙脊梯田景区旅游满意度实证研究[J].大众科技,2015(5):162-164,181.

[9]周其厚.桂林古村落旅游的开发与利用[J].社会科学家,2014(3):89-93.

[10]唐旭,谢迪辉.桂林古民居[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1]陈玲玲,严伟,潘鸿雷.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12]徐虹,路科.旅游目的地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5.

The Influence on Cultural Inheritance of Longji Village’s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WANG Guang-wei,CHEN Xiao-mei,SUN Qi

(Aviation and Tourism College,Guilin University of Aerospace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541004,China)

Taking Longji village as example, this paper surveys the reality about community residents involved in the tourism activities through many forms,such as accommodation,tourism products and employment. The residents preserve their unique national and regional culture in internal and external forms. How tourism promotes national and regional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through the way of economic stimulus, cultural pride and the unique needs of tourists to realize the win-win situation betwee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were analyze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culturalinheritance; influence; Longji village

2017-03-27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现代化背景下桂林传统村落居民文化传承意向及行为研究”(YJ1412)。

王光伟(1988- ),男,助教,硕士,从事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研究。

K902

A

2095-7602(2017)08-0083-04

猜你喜欢
龙脊梯田壮族
赏龙脊记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龙脊梯田
《山区修梯田》
龙脊梯田
秀美梯田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梯田之恋
从江加榜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