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拴马桩的艺术形象与价值

2017-09-03 10:02叶怀卿孟宝跃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博物院狮子雕刻

叶怀卿,孟宝跃

(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安徽淮北 235000)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拴马桩的艺术形象与价值

叶怀卿,孟宝跃

(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安徽淮北 235000)

拴马桩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民间美术普查中才被挖掘与重视起来。在陕西,拴马桩主要分布于咸阳、渭南、铜川等市县的农村中,近些年来随着人们保护古文化遗产意识加强,拴马桩逐渐被统一收藏与保护,其中收藏较早、藏品种类最为丰富的当属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本文通过对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所藏拴马桩实地考察,从拴马桩的独特造型、表现手法、内涵文化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揭示其艺术特征、所隐含的时代气息以及对现代考古和艺术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拴马桩;雕刻;造型;民间艺术

拴马桩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特有的门前装饰品,是过去民间乡绅大户等殷实人家用来拴系骡马的雕刻条石,亦是我国古代民间雕塑艺术的典型代表。拴马桩雕刻使用坚硬耐磨的岩石,采用中国传统艺术雕塑手法完成,一般高2米左右,大多数造型具有异域文化风格,常刻凿在古代民间建筑大门的两侧。拴马桩有装饰建筑和镇宅、辟邪的意义,被称为“庄户人家的华表”。目前,收藏拴马桩最多的地方是陕西省,其中关中民俗博物院就藏有几千件拴马桩,这些收藏与保护工作避免了古文物流失民间,也便于艺术爱好者集中欣赏。

1 陕西拴马桩的发展历程

自从人类驯马并将其作为交通、生产工具起,拴马桩的诞生就必不可少。马匹不仅可以用来托运物资,在战争、交通、礼仪等方面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古代的驿站旁常设有大批的拴马桩,再加上蒙古、西域等游牧民族有骑马狩猎的习惯,所以马匹的大量需求是拴马桩产生的直接原因。

陕西拴马桩最早出现于唐代。我们从唐代画家韩干的《照夜白图》和韦偃的《百马图》中可以看到陕西拴马桩的雏形。《照夜白图》中,马被拴在桩身三分之一处,中间有缰绳的穿孔。此桩材料大体是木质,并没有任何装饰性的东西。《百马图》中,马拴于桩身上部的支架,桩首造型有所改变,呈现圆锥形(图1)。从图中可看出唐朝的拴马桩与关中民俗博物院的拴马桩有着明显差异,没有固定的雕刻手法与艺术形象,拴马多有随意性,一棵树或者一根木桩,只要能固住马绳就可以了。

我们在考察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现藏的拴马桩时,发现拴马桩的桩首有相对固定的人物造型,以北方游牧民族和西域地区的胡人形象、蒙古人形象居多,汉人形象较少。元朝统治者把人分成四种位阶: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多指西域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原南宋境内淮河以南的各民族,称为“南人”。由此不难推断,现藏于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拴马桩大致起源于元代。从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的《饮马图》中清晰可见,拴马桩高约2米左右,桩身似圆柱形,呈现出棒槌形状。此桩经过打磨和雕刻,不再是唐宋时期那种木质的桩身,造型也基本接近陕西渭北的拴马桩(图2)。

图1 韩干《照夜白图》与韦偃《百马图》(局部)

图2 赵孟頫《饮马图》

在汉文化的影响下,拴马桩此时以内蒙古为中心向周围地区传播。明清时期的工匠们就地取材,沿袭传统的雕刻手艺,刻凿出具有实用性的拴马桩。在陕西省西安碑林博物馆和关中民俗博物院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其所藏拴马桩上带有清朝年间刻制的纪年铭刻。明清时期,拴马桩刻凿与使用在我国北方地区已非常普遍。进入20世纪后,自行车、汽车等新的交通工具出现,拴马桩也就逐渐减少。现今发现拴马桩的地区有内蒙古、甘肃、陕西、河南、河北、山西,均系我国北方省份[1],其中数量与品种最为齐全的当属陕西省。

20世纪80年代,陕西省进行大规模文物普查,发现在渭河以北、黄土高原以南、关中平原等地区散落拴马桩数千件。除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大量收藏外,西安碑林博物馆、澄城县文化馆、西安美院等也收藏少量拴马桩,但从数量和品种上来看,还是以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收藏的拴马桩为最。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对拴马桩收藏较早、保护得当,是该院建成的起点。

2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拴马桩的造型语言与艺术表现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所藏的拴马桩在造型艺术上匠心独特、巧夺天工,动物形象表现尤其突出。拴马桩中的动物形象有狮、猴、鹰、牛等,其中狮子造型最多,而人与狮子的结合又非常精彩。狮子和人物在造型比例上不尽相同,人物大狮子小、狮子大人物小或两者相当。更为精彩的是人骑狮拴马桩,狮身扭转,蹲立于桩首,在狮子四肢或人物手臂处凿刻出穿系缰绳的孔眼,骑狮的人物大都俯身前冲,或驼背蜷缩在狮子身体之上,狮头端正者少,微侧及侧面造型居多。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所藏的拴马桩中,人物形象的造型数量也较多,人物多表现古时候的神话故事,形象以少数名族的胡人居多,反映了元明清时期我国西北各民族在关中地域征战、迁徙带来的文化融合。

2.1 人与动物造型的栓马桩

人与动物的组合是陕西民间栓马桩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类型的栓马桩桩首雕像大多展示的是人与狮子,有训狮、骑狮子,也有人物肩膀上带有其它小动物的,如鹰、猴等。人物驭狮类型在栓马桩中为少数,这类题材比较特殊,有着较高的文化与艺术价值,是考查关中栓马桩的重点对象[2]。其中人物多为身穿少数民族服饰的胡人,一般头戴尖帽、身披长袍、脚穿长靴,眼睛里充满神气,鼻梁宽厚,嘴巴硕大,留着不同造型的胡须,整体形象较为夸张。另一种汉人驭狮形象栓马桩呈现出不同的风格面貌,其脸型呈国字形,五官精致小巧,穿着修身长袍,服饰均为明清时期的。这些形象不同的人物大多骑在狮子背上,一只手抓狮耳朵,另一只手呈现出不一样的动作,人物的性格通过面部表情和动作特征一览无遗。被人物驾驭的狮子在整个桩首雕刻中处于次要地位,无论是体积还是形态特征都要弱化于人物。狮子面部表情扭曲,眼睛突出,前腿撑立,后腿曲卧,一副不受管教的模样,和人物加在一起呈现出训狮时的壮观场面,在视觉上给人强烈的冲击感(图3)。桩首下方四周通常雕刻着一些吉祥的图案,如花、草、松、竹、龙、马、福寿、福庆等等。这些图案随意搭配,为桩首的雕刻起到衬托作用。

图3 人物驭狮造型的栓马桩

2.2 动物造型的拴马桩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中,拴马桩桩首雕刻动物形象占据多数,而狮子形象又在动物型拴马桩中为主[2]。狮子从古至今都被视为神兽,具有辟邪、镇宅的功能。拴马桩中的狮子造型均采取蹲坐式,与明清以来雕刻狮子的样式一致。狮子造型的栓马桩,通常狮子头与身子紧紧相连,颈部很短,双耳下耷,前腿站立,后腿半蹲,头微侧或后转,气势凶猛。桩上部分正面刻有浮雕、鸳鸯、奔鹿,桩下部分正面刻有浮雕双鸟及各种花卉图案。

猴子造型在动物型拴马桩中占据少数,造型为蹲坐式,并多作拟人化的艺术处理。在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西游记》中,猴形象的孙悟空乐观、英勇,拥有降妖除怪的高超本领,深受民间大众的喜爱。孙悟空曾在天庭担任过弼马温一职,所以桩首以一位管马的官员为形象,所拴之马必会温顺服贴。此外,猴与“侯”谐音,喻意加官封侯,表达了古代民间百姓希望家畜兴旺、后辈封侯的美好愿望。因此拴马桩桩首刻凿猴子形象有一定的吉祥意义,古代民间工匠取材大众喜闻乐见的猴形象雕于桩首也是合情合理的(图4)。除了上述的拴马桩形象之外,还有少量的鹰型拴马桩、植物形拴马桩以及极少数的番茄、桃子形桩首。

图4 动物造型拴马桩

陕西拴马桩石刻的整体造型大致相同,桩首造型却有众多变化,呈现出大同小异的造型艺术特征。桩体构成“大同”,而桩首雕刻“小异”,此处正是工匠们创造与发挥的空间,每个拴马桩桩首的形象都具有特定的时代生活气息。

关中民俗博物院的拴马桩石刻作品在雕刻时多运用圆雕、浮雕、线刻的表现手法。桩首采用圆雕造型,呈现出多角度、全方位的立体感;柱身则采用浮雕手法,各种吉祥图案、花鸟鱼虫流转漫步在整个柱身之中,表现出半立体的三维空间。有的拴马桩在雕刻上还体现出上圆下方的样式,寓为天圆地方,反映了古时候人们的哲学思想。除了雕刻手法之外,工匠在塑造雕像形体时善于利用方形对角线长的优势,将雕像的正面安排在对角线的位置,这样布局扩大了拴马桩石雕的塑造空间,在视觉上起到开张之势,使桩首的形象饱满大气,产生动态的美感。以人骑狮拴马桩为例,人物的头部大体位于下底正方形的一个直角线上,整个人狮形象又向前微倾,呈竖三角形,使桩首的正面形象盛气凌人。

3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拴马桩的价值和时代意义

拴马桩石刻艺术是古代民间文艺的传承,记录了华夏文明,展示了民间文化深厚的底蕴,也反映出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

3.1 历史与艺术价值

陕西关中民间拴马桩的大量发现与收藏,加深了人们对元明清时期民间风俗的认识。大量的雕刻作品,形象地展现了明清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匠人的雕刻手艺。就文化史而言,拴马桩可以说是我国封建社会畜牧业发展、人们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下产生的艺术类型。在栓马桩身上,我们能看到古时候的风水文化、宗教信仰、神话故事等,这些古文化随着朝代的变迁又慢慢渗透到拴马桩之中,使栓马桩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象。

拴马桩雕刻艺术长期以来因其“民间性”未像兵马俑那样受到世人瞩目,但无论其历史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应该在今天得到重视和传承。刻石刻砖是古时候民间工匠干的事,史书方面对此描述极少。纵观世界文明史,还没有哪个古国的人们能像中国老百姓在栓牛、系马这样的石雕上钻研如此之精细。陕西民间拴马桩的收藏和保护,打开了现代人了解民间生活、风俗的窗口,它的历史价值是独具魅力的。关中民俗博物院藏有八千余件拴马桩,这些古代民间雕刻艺术作品磅礴的气势使参观者从心灵深处感到震撼。整齐划一的拴马雕刻能产生如此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让现代艺术者们不得不换一副眼光来审视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历程,重新探索中国古代造型艺术的美学价值。

3.2 时代意义

拴马桩进一步发展,与中国民间传统、阴阳五行也结合得越来越密切。古时候科学水平低下,生产力又不高,文化思想陈旧,百姓们往往希望世上有神灵庇护他们。神灵崇拜依地域而有不同的类别,但用一块石头(俗称“灵石”)镇宅却是民间最为常见的。古代官邸、府衙、店铺以及大户人家的住宅门口喜欢摆放石狮子,而对于民间乡村百姓来说,摆石狮子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拴马桩这样的石雕作为不相冲的“镇物”就更加受到大众的欢迎,这也是栓马桩品种多、造型丰富的原因。古时候民间一个家庭的土地越多,需要的牲畜也就越多,因此在古人看来,拴马桩亦是富贵的象征,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大量拴马桩出现和能保存到现今的原因。

从古至今,民间歌谣、杂耍、泥塑、剪纸、刺绣等一系列民间艺术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以外,北方民间散落的拴马桩也是如此[3]。拴马桩的出现则打破了大众对民间雕刻品俗气、平庸的看法,其雄伟的气势、丰富的表现力展示了我国古人无穷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更为重要的是,很多拴马桩石刻作品展示了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人物的形象和服饰,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古代社会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与发展。

陕西渭北地区的拴马桩是古代北方农耕文化的产物和缩影,是中国北方农业文明的精神图章,拴马桩不仅有拴系马、牛等牲畜的实用功能,还与民间住房建筑互相映衬,起到了一定的装饰效果。从在明清时期民间的普及性和哲学性来看,拴马桩早已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个独特品种,目前虽然没有发现更早年代的拴马桩作品,但这并不影响它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地位。

4 结语

陕西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收藏的拴马桩可谓独出心裁、造型独特、布局得当、刀法纯熟,特别是在空间不大的桩首雕刻出多种独特的造型,将各种雕刻手法融为一体,实属不易。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于1985年开始搜集散落于民间的拴马桩,为研究陕西和北方的民俗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拴马桩是流落于村街巷闾的工匠艺人观社会、观世情、观生活百态的心灵杰作,具有特色鲜明的时代烙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时的生活巧妙结合起来,蕴含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亦是值得我们景仰的民间艺术。

[1]竹晓翠.拴马桩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文化内涵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2]杨通雁.石雕·泥塑[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3]鹤坪,傅晓鸣.中华拴马桩艺术[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2017-03-01

叶怀卿(1991- ),男,硕士研究生,从事书法艺术研究。

孟宝跃(1966- ),男,副教授,从事书法理论与创作实践研究。

K879.3

A

2095-7602(2017)08-0169-05

猜你喜欢
博物院狮子雕刻
博物院寻兔记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狮子的喷嚏
参观河南博物院
On art
与时代同行:河北博物院的创新使命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狮子鱼
骄傲的狮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