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 阳
在古代哲学思想中寻找现代教育的密码
文│吴 阳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在两千多年的纵横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精神文化思想体系,包括先秦哲学、两汉经学、佛教禅学、宋明理学等。传统文化资源和精神内核的传承与发展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教育人,理当着力传承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将其运用于教育管理,推动文化传承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内涵。
“仁、义、礼”是贯穿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要素,是儒家思想最高的道德标准和思想境界,也是儒家对教育实践的总结和发展。从古至今,“仁、义、礼”都是教育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在当代教育管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今“仁、义、礼”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普世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那么何谓“仁、义、礼”呢?孔子解释为:“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意思是“仁”即爱人,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关爱他人,融洽和谐,人本思想也;“义”指远近亲疏,适宜为上,不可太多也不可太寡,常持公平正义之心;“礼”不仅仅是礼貌,更是一种制度,制度与规范要严格遵守,应该做的事义不容辞,不该做的事永不逾矩。
面对正在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中学生,在现代教育中弘扬“仁、义、礼”,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管理科学发展的需要。通过内外兼修“仁、义、礼”的思想文化和言行规范,有助于培养出具有浓厚国学底蕴、良好道德操守、丰富文化积淀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出更多才能卓越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仁”即“仁爱”,就是以人为本,人文关怀,于学校的教育管理,我们要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首先,管理者应该是“仁者”,即要推己及人,与人为善。管理者要有大格局,大胸怀,关爱师生,着眼于师生的可持续发展;身为教师要以身示范,与家长为友,视生为子,教育学生润物无声。其次,学校要形成“仁爱”文化,通过具化的校园环境文化以及营造师生“仁爱”关系。人与人之间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态度友好相待,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态度互相帮助,在校内外建立起和谐有爱的校园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谐、合作关系,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宽待他人,多为他人着想,使校园成为养心、育才之地。
“义者,所以合宜也”,即遵循道义,有担当,有使命感。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首要是传道,即教会学生遵循公认的道义,培养公民意识——对“义”的自觉和信念。尽管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义”的具体内容会有所不同,但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的“义”也有其共性和延续性。今天,我们一方面要赋予“义”以新的具体内容,例如社会公平、公正、公益等,另一方面要重新唤起人们“义”的自觉和信念,也就是要树立道德正义感和道德原则立场,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坚持公平正义,和谐并进。在教育管理实践中,我们要善于依照法律和规定行使各项权利,以公平正义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和每一个家长,让我们的学生走进社会也不忘公平正义,永远奔着美好的目标前进,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礼”即辞让之心,谦虚求学处世。“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盖凡关于人之行为之规范,皆所谓礼”。庄子认为“礼”就是人的所有行为的规范。学校是文化传承之地,应教会学生“恭敬”“辞让”之心,让学生有一种适当的形式,互相谦让,互相表达恭敬与尊重。礼”是一种内在精神。“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对国家的恭敬,对职业的恭敬,处于不同社会关系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等等,都可以在一定形式的“礼”中得到体现。这种内在精神对当代人来说,最需要提倡的就是平等、尊重、理解和宽容。学校教育管理要在尊重现状和师生需求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教学程序。“礼经三百,威仪三千。”(《汉书礼乐志》)礼仪能够反映出一个学校、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内在志向等,严于律己、有礼有节的人在社会交际中更能受到他人的青睐。“礼以理性为基础,是基于对人类的共同价值的认识的共同信念的表达。”(王殿卿《“仁义礼智信”与建构共同价值观》)因此,我们要加强对“礼”的敦促和学习,培养出更多自尊、自律、适度、真诚的学生,从而塑造良好的校园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对待中华传统哲学文化和道德规范,我们要善于辨别其历史局限性,“仁、义、礼”的相关内涵和外延被应用于实践时要善于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赋予它新的时代价值,从而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战术和文化发展战略。
学校教育管理中实施以“仁、义、礼”为核心的文化建设,将古代哲学思想融入到学校的管理中,赋予当代教育管理更多的时代精神,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校应该秉持的必要特质。基于此,重庆市天宝实验学校在管理、理念、课程以及文化等方面融入“仁、义、礼”哲学思想,以期传承文化,润泽校园。
思想融入——办学理念的提出 天宝实验学校是一所优质单办初中。我们的育人目标更多的是考虑孩子们今后人生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品格的塑造而非短期的功利目标。所以,学校在“仁、义、礼”哲学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健康、多元、自信、卓越”的办学理念。
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完满状态。我们首先从健康的内涵入手,从学生的身体、心理和思想等多方面深入思考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与今后的发展方向。积极构建融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为一体的基础提高类、学科拓展类、自主设计类课程体系,为激发兴趣、拓展视野、挖掘潜力、发挥特长搭建平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社会是多元的,天宝的育人方式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也应是多元的。学校推进教育技术多元化,积极整合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优势和手段,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班教学等教育途径,不断创新教育手段、方法以及评价方式。推进课程、课堂改革,以“德、智、体、美、思”五个核心教育方向,凸现“自信”课程。
天宝的教育理念着眼于人本化,以“自信教育”为着力点,树立“面向未来发展”的学生观,为每一个学生自信成长提供优质服务。以主题德育为载体拓展延伸,侧重打造七年级的“行之美”、八年级的“学之美”、九年级的“志之美”,最终培养“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合作共享”自信天宝人。
我们希望天宝的学子成就最好的自己,成为卓越者。这种卓越是发挥其在“德、智、体、美、思”各方面的潜能从而实现其卓越成长。我们着力推进“一二六”综合素质发展模式,即:一个核心理念——“健康、多元、自信、卓越”;两个发展平台——综合素质发展平台、自信课程改革平台;六种能力——学习能力、自主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领导能力和审美能力,以此促进学生自信、健康发展。
天宝办学理念融入“仁、义、礼”哲学思想,以学生为中心思考学校的育人目标。健康是基础,多元是载体,自信是天宝人的特质,卓越是不懈追求的目标。
理念融入——“三美”教育的构建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教育,就是要懂得生命的大美永在前方路上的真谛,不忘初心,静待花开。“三美”教育的构建,就是根据初中孩子们不同年级的学习特质,侧重于不同的着力点,引导孩子们去寻找美、发现美、感悟美,从而成为具有内涵之美的人。
●行之美(七年级):习惯养成之培养
我们着力从行为上予以七年级学生引导支持,使其适应小学到中学的跨越。主要通过行为训导与养成,促进学生知行合一,适应分阶过渡。以中学生行为习惯为基础,以中国传统与现代国际文明礼仪养成为核心,以素质训练营、NO.1拓展训练营为延伸,以梦想与团队主题团队活动文化为特色,全面塑造“行之美”。
●学之美(八年级):独立精神之塑造
对于八年级的孩子,我们重在其个性、独立精神的培养。采用多样的课程以及评价体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位孩子积淀成长的自信。重点挖掘“生长课堂”的生长点,主要通过学习组织形式的改良和学习资源的优化整合,从学习兴趣、情感、行为、意志等方面,最大限度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从而实现“学之美”。主要策略有四:一是优化教学流程,二是聚焦以学定教,三是小组合作充分,四是翻转课堂融入现代信息技术。
●志之美(九年级):人生方向之规划
九年级是学业发展即将面对第一次人生职业规划的年级。因此,我们着力从志向上予以学生引导支持,在中考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励志教育,服务学生长远发展。以分月集会、讲座为载体,拓展“志之美”的校本课程,创生“志之美”的主题文化。
课程融入——“三美”课程的实施一是开发多元课程,搭建“双主体”式教学。构建以必修课、选修课为一体的学科基础,搭建提高类、学科兴趣类、活动课程的“三美”课程体系与双课程建设平台。实行小班教学,形成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的“双主体”式教学方式,重视对学生思辨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心理的培养。加强师与生、生与生、师与师的多向交流和合作,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是拓展特色课程,推行“走班选课制”。学校把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实行分层教学,艺体综合类设有动漫、素描、音乐剧、编程、Flash制作、Photoshop图片处理等十二门课程,使教学更能因材施教,逐步缩小差距,实现整体优化。结合学科特色,开展系列课程拓展活动,走入钢琴博览会,展示艺术修养等。
三是深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开展学科特色课堂教学实践。开展语文“双课型”、英语“112”特色阅读等学科实践,在学科类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上大胆改革,开发兴趣类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化融入——“三美”教育的特质“三美”教育根植于古代哲学思想“仁、义、礼”,其文化的外延以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来凸显,其文化的内涵是以培养师生独有的“三美”特质为目标,从而实现文化润泽,品质提升。
第一,提升精神文化。读书早已内化为师生乃至家长的一种习惯。每周校领导干部进行一次读书交流,每月开展一次德育论坛、学术论坛;每月校长为全校师生推荐一本好书,每月给孩子们写一封信,让书香浸润校园。好的阅读让成长更有“灵气”,也让学校的内涵更加丰厚。
第二,雅致环境文化。天宝的校园绿化率达70%,我们让孩子们每天与绿色为伴,与大自然为伴,学会珍爱生命,滋养善念。我们让每一面墙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飘溢着书香,大厅的天宝赋、连廊的“方寸之间,缤纷世界”,无不传递着国学的博大精深,体现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与传承。
第三,夯实制度文化。通过建立教职工代表、家长委员会代表参与学校管理机制,开放学校办学模式,建立和完善学校管理各层面制度。凝聚所有天宝人的智慧,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
第四,锤炼行为文化。我们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最终形成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合作共享”的学习文化,以学生个体、班级精神、校园风貌为特征的形象文化,以开学典礼、升旗仪式等为基本形式的礼仪文化,以素质训练营、NO1拓展训练营、梦想与团队为特色的活动文化。
我们将古代哲学思想“仁、义、礼”融入“三美”教育文化理念,旨在形成天宝特有的向上向善的核心价值理念,成就每一个天宝人的特质。
以“仁、义、礼”三位一体为核心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现代教育管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的传播“有利于在社会民众心理上树立起对于共同道德观念的权威感和归属感”(王永宽《三字经》),能够在学校管理、师生教学、学生素质和家校共育等多方面起到指正和规范的巨大作用。
“仁、义、礼”三位一体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现代教育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师生起到重要的精神指引作用,有利于学校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人才。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我们应当深入学习和运用“仁、义、礼”为核心的古代哲学思想,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匡扶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